大上海1909-第5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令部下属直辖负责人和相关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之前的东欧战区和东南欧战区两个司令部内抽调,新的战区长官司令部组建起来之后,之前的东欧战区司令部和东南欧战区司令部就正式撤销,没有被安排到新的长官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和军官一律下派到各军团,由各军官再安排他们的工作,这个工作由军官管理处负责!至于新成立的长官司令部辖下各机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人选问题。两天之内会有结果,到时候会有通知下达。接到通知的人要赶过来开会,开会完毕之后接到任命的将领和军官回去之后负责把你们各自负责的部门的架子搭起来,人手方面和办公地点、用品分别找军官管理处和司令部办公处解决,诸位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
与会人员听了蔡国栋的话之后都没有出声,有些人是没什么主意,另外一些人则是抱着上面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执行的态度,再说关于这件事情,最高层已经下达了命令,即便有人反对也没有用。
无论怎么说,战区合并的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在这一过程中,肯定要精简机构和工作人员,能力不足和多余的军官、将领的职位都会动一动,大部分会直接下派到部队,如果职位不够,可能还会降级使用,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直到蔡国栋第二次出声询问与会人员是否还有其他问题时,才有人站起来问道:“报告长官,我想问一下,对于海军和空军方面的军官调动、武器弹药装备物资运输和调配是否也归属在战区长官司令部辖下?”
蔡国栋道:“这是当然,既然是统一指挥,我们西方战区当然包括了远征西方的空军和海军,他们的军官调动、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都由司令部辖下的军官管理处和后勤运输管理部负责,远征军海军舰队和空军部队的指挥也分别归属在司令部辖下的指挥作战厅下属的海军指挥作战局和空军指挥作战局”。
此时,在朝鲜汉城,蔡锷也在主持着同样的会议,与蔡国栋那边不同的是,蔡锷这边即将成立的东方战区长官司令部下面只有两个军团,即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第三军团新上任的军团长是吴佩孚、副军团长朱熙,参谋长是何良辰;第四军团长是陈继祖,副军团长是罗山,参谋长是刘之洁。
相比蔡国栋的西方战区,蔡锷的东方战区的长官司令部的组建就简单一些,毕竟总兵力少了一大半,西方战区目前有160万人,而蔡锷这边的东方战区的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一共只有六十万人。
兵力少,对统帅的统帅能力要求也低,六十万军队对于蔡锷来说还是很轻松就能指挥若定的,东方战区的司令部组建只话了蔡锷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组建起来了,他分别将第三军团的副军团长何良辰和第四军团的副军团长罗山抽调过来分别协助他指挥和联络第三、四军团,又从海军和空军分别抽调了两个将军专门负责指挥和联络海军和空军,在后勤管理和运输上,东方战区比邻国内,运输方面要比西方战区简单快捷得多,国内许多不能跑远洋的船只却可以跑日本,也能去海参崴,因此东方战区成立起来之后,它的司令部后勤部门就将不少物资运输交给这些可以跑日本的船只运输。在运输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东方战区后勤部门甚至还将一些兵员和伤病的运送任务交给这些民间小货轮做,这大大减轻了后勤部门的运输压力。
在东方战区,华国海军早已经封锁了日本海峡,将切断了海参崴的日军与日本本土之间的联系,此前俄国的工业基本都集中在欧洲部分,在西伯利亚并没有什么工业,因此在西伯利亚的日军无法补充武器弹药,特别是子弹非常的匮乏。
限于与华国的盟约,美国只能将武器弹药卖给欧洲人,却不能卖给日本人,因此在西伯利亚的日军为了节省子弹和炮弹,基本上都是不进行射击训练的,这近一年多来只是进行拼刺等白刃战的训练。
而为了解决弹药不足的问题,在西伯利亚的日军只能将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强行组织起来,让他们去挖挖矿,从矿石中提炼出硫磺和硝酸盐,用来制造一些爆炸药,而且这些爆炸药的威力还很小,毕竟华国封锁了日本海之后,日本本土也无法派军工专家前往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更没有设备提炼出纯度更高的制作爆炸药的成分。
自从日本占领西伯利亚之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就几乎惨遭了日军的毒手,由于华国海军封锁了日本海,使得进入西伯利亚的日军几乎断绝了后勤,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和弹药问题,日军将西伯利亚所有的俄罗斯人全部强行组织起来,让他们开荒种田、开矿挖矿,且又不给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吃好,如由不从者,一律被杀害。
自从西伯利亚的日军强迫俄罗斯人开荒种地、开矿挖矿之后,每天都有大量的俄罗斯人累死和饿死,病死者也不在少数。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又要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谁也受不了,这两年多来,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每天的死亡人数都在数千人以上,直到现在为止,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口已经少了一大半,很多广大的区域千里无人烟,而且还有不少城市死得只有很少的俄罗斯人,更有一座座空城。(未完待续)
第656章 时机到了
实际上日军在西伯利亚的所作所为虽然对俄罗斯人造成了难以原谅的残害,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等于是帮了华军的大忙了,西伯利亚剩下的沙俄人对日军可以说恨之入骨,可以说不共戴天,这对于以后华军进攻西伯利亚的日军是有很大好处的,在华军攻占了全部西伯利亚之后,对西伯利亚的统治也有很大的好处,因为基本上一些俄罗斯人当中的刺头已经被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没死的俄罗斯人都是逆来顺受的那种人,以后华军攻占西伯利亚之后,这些剩下的俄罗斯人肯定对解救他们的华军感恩戴德,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统治就简单得多。
为了对日作战,华军不仅在进攻攻占的九州岛修建了空军机场,而且在朝鲜釜山也修建了一座大型军用机场,这两座机场是这两年先后修建起来的,华军准备在这两处地方常设军事基地,修起来之后以后也可以使用。
另外第四军团也在库伦、**等靠近西伯利亚的边境城市修建了四座军用机场,方面空军部署战机对陆军进行空中支援以及对西伯利亚的日军进行空中轰炸。
就在华国正在等待俄国国内再次发动巨变的时候,俄国国内再次暗流涌动起来。
随着俄国临时政府组织的对德作战失利之后,临时政府的执政党制宪民主党军事基础崩塌,只剩下首都的警察和军校士官生可供派遣。它一方面受到因二月革命瓦解的十月党、进步党残部和保皇军官团等亲沙皇势力攻击。另一方面则受到二月革命参与者社会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士兵委员会攻击,威信尽失,陷入颓势。
9月份。俄国临时政府为了挽回败局,任命俄军总司令、保皇军官拉夫尔?科尔尼洛夫率先发难,指挥一支哥萨克军队进攻彼得格勒,以消灭叛国者,保卫俄罗斯和沙皇为由,讨伐参与二月革命的制宪民主党、社会民主工党和社会革命党。制宪民主党无兵可派,遂求救于工人武装队。经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党员协调。工人武装队和同情革命的士兵击败了科尔尼洛夫的军队。
当科尔尼洛夫的军队的瓦解之后,与工人武装联系紧密的俄国革命党多数派则回到了前台。于是制宪民主党号令失效。为挽回颓势,制宪民主党计划使用临时政府尚存的力量,对彼得格勒的多数派领导层实施逮捕,再与基层谈判。弗拉基米两次召开会议决定起义。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等人组成革命军事委员会,10月,工人和士兵们占领顿巴斯地区和基辅。
11月6日夜间,二十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各个战略要地。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工人武装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士兵和工人代表会议。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1917年11月7日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武装工人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
当时冬宫的守卫只有一个妇女营和一个士官生营。在人群的冲击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宫的防卫长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他们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
11月8日凌晨,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捉拿,冬宫终于被攻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工人和士兵代表会议通过了《告全世界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人和士兵代表会议。并于次日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同时为体现工兵特质,在新的立宪会议选举中取缔了制宪民主党。并将选区划分为后方区和前线区。
11月9日清晨工人和士兵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苏俄政府成立。新成立的苏俄政府向全世界通电。并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但是没有国家理睬,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必须要有国家为此次大战买单,即便是新成立的苏俄政府也不例外。
当天中午,华国总统府就收到了消息,萧震雷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的气氛异常严肃,这些与会人员已经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