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976章

大宋将门-第976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跟他们讲道理,做不到!

  因为那些编辑,记着,撰稿人……他们也都有不少的存款,也都受了影响。

  作为大宋第二大银行,西京银行遍及南北,绝对是个庞然大物,牵连的储户太多了。

  “朝廷能封了西京银行,能追查流失的财富,但是朝廷没办法立刻恢复人心,老百姓还是会怕的。”

  陈顺之忧心忡忡道:“我已经听说,很多百姓,包括一些富人,他们宁愿把钱存在自己的家里,也不愿意存进银行,即便是存进去,也要提出来,不只是西京银行,其他的银行,钱庄,票号,都受到了冲击,情况很不乐观!”

  事情从来没有那么简单的,做了,就要承担后果……会产生恐慌,影响金融安全,动摇信心,这些王宁安都清楚,但是他不能退宿!

  假如他因为忌惮后果,就放过了西京银行,让这个案子不了了之,隐藏在后面的金融集团,就会窥见朝廷的衰弱,他们会肆无忌惮,把大宋朝廷,都变成他们谋利的工具……王宁安是万万不会自己努力出来的成果被别人窃取。

  没有法子,他必须动西京银行,必须彻查。

  同样的,打击金融产生的可怕后果,他也要承担,不能逃避。

  “老陈,你直接说,现在有多大的窟窿?”

  “是!”陈顺之道:“眼下大江南北,各个城市,百姓抽出的存款,大约有8000万银元,存入的款项减少了3000万!”

  “啊!”

  王宁安也倒吸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貌似不少啊!”

  “嗯,王爷,现在的情况是各个银行银根吃紧,他们必须收缩贷款,而收缩贷款,第一个影响的就是各个工程,还有一大批的工厂……根据我们的估算,在未来半年之内,大宋光是倒下的厂子就会超过一万家,直接造成80万人失去工作!”

  陈顺之的估计,还是保守了,王宁安这一次坚持查封西京银行,把韩家给抄了,韩维赐死,韩绛也没有逃掉……韩家当初可是第一大世家,虽然被发配西夏,但是他们暗中还有一大笔钱。

  这笔钱是由文彦博代为处理,老文把钱都扔在了京城的地产上面,而这一次他们从云州捞到了一笔肥的。

  老文就把钱都留给了韩家,从韩家手里买走了所有京城地产的股份,老文赚得很大,只可惜,被王宁安黑吃黑,都给拿走了。

  其实除了韩家,还有许多有钱的商人,他们盘根错节,一起发财……本来大家都琢磨着在云州跑马圈地,投资捞钱。

  结果落了一个白忙活儿,很多人投资买了田产,还被王宁安给查抄没收了,损失惨重。

  这帮人能甘心吗?他们手里控制着许多的工厂作坊,我们没法说抗衡朝廷,但折腾自己总行吧!

  我们关门歇业,工厂停工,造成工人失业,给朝廷上眼药。

  玩金融的人,就没有几个善茬子!

  尤其是他们分散,隐蔽,朝廷根本没法查。

  一旦发狠,还真是让人头疼。

  “这些还是小事情,最要紧的就是百姓对银行的信心受到了冲击,严重动摇,银行吸收不到存款,也就没法往外贷款,那些作坊工厂,要采购原料,要购买机器设备,全都靠着贷款,贷不到钱,就难以维持,工厂关门,周围的餐馆,客栈,茶摊,戏园子……全都要受到拖累,失业人口,或许会超过300万!”

  一言以蔽之,这就是所谓的寒蝉效应!

  多年以来,高歌猛进,快速发展的工商金融,遭到了冷水浇头,不但前进的势头受阻,更可怕的后果也产生了。

  “老陈,有办法快速恢复百姓的信心吗?比如朝廷注资?”王宁安试探道:“这一次我从文宽夫那里,弄来了5000万贯,你看看够不够用?”

  天啊!

  陈顺之也吓了一跳,他知道文宽夫堪称富可敌国,但是没有想到,老家伙居然富到了如此地步,真是浑身上下都是油水,十足的油库啊!

  他很振奋,终于看到了希望,“钱投下去,肯定能稳定市场,起到作用。但是这一次朝廷大局查抄银行账户,百姓都会觉得他们放在银行的钱不安全,要想让百姓恢复信心,最好的办法,还是立规矩,制定严格的法令……可即便如此,没有一年两年,也休想恢复元气。”

  王宁安气得狠狠一锤桌子!

  “早知如此,我就该继续多敲诈一点,把文宽夫手里的钱都给榨干了,一个铜子也不给他留!”

  正在王宁安发怒的时候,刑部送来了消息,说是薛向清醒了!

  前面提到过,薛向是因为用了酒水洗伤口而发疯的,他吸收的毒素远不如王雱多……老文能找到解药,王宁安也能找到,经过了治疗,薛向居然奇迹般清醒过来。

  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恍惚,但至少能招供了。

  王宁安大喜,他立刻直奔刑部大牢……这一次有了薛向的口供,文宽夫,你可跑不了!

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后底牌

  这是一个不大的茶馆,兼卖烂肉面,火烧,蒸饺一类的吃食,因为真材实料,味道鲜美,广受好评。

  每到早上,天还不亮,就能看到门口蹲着一大排的工人,他们捧着大碗,吸溜吸溜吃面……不管冬夏,来吃面的时候,还没睡醒,等一碗面条吃下去,脑门见汗,整个人都精神了,这才斗志昂扬,前去上工。

  稍微文雅一些的人,都是在工人吃过之后,他们才姗姗来迟,要一壶茶,点两个火烧,一笼蒸饺,就着小咸菜,慢条斯理吃着,不紧不慢的,那个范儿十足的优雅。

  苏轼这些日子,有一半的时候,在乡下跑,还有一半的时间,就在县城整理东西,观察市面……这个茶馆是他每天必来的地方。

  “来一壶茶,5笼蒸饺!”这个吃货什么时候都是好胃口,掌柜认识他,陪笑道:“客爷,又去乡下了吧?”

  苏轼点头,掌柜推荐道:“巧了,刚刚进了一些峨眉毛峰和普洱,客爷要不要尝尝?”

  苏轼好奇,“掌柜的,你这不是光有花茶和龙井吗?什么时候添了新茶了?给我来壶毛峰,正好是家乡的茶叶,好些年不喝了。”

  掌柜乐颠颠答应,赶快去泡茶,亲自送到了苏轼的面前。

  大苏喝了一口,挺地道的,他就好奇问道:“掌柜的,生意越来越好了?要增加花样了?”

  一说这话,掌柜的脸就苦起来,他连连摇头。

  “客爷,我跟你说吧,日子不好过哩?”

  “哦?怎么讲?”

  掌柜的毫不客气,大吐苦水,挨着不远的纺织厂三天前黄了,关门的时候,还有工人去闹,后来衙门来了人,把工人都给劝走了……纺织厂刚关门,早上的客人就少了九成。

  掌柜的哀叹,他这里靠着物美价廉,卖的就是个数量。

  没了最大的客源,他只能想办法多卖给有钱的客人,多赚一点。

  可要吸引有钱人谈何容易,光是增加茶叶的种类还不行,茶馆也要重新装修,变得文雅上档次,还要多请几个伶俐的伙计,最好能请几个年轻心细的姑娘。

  但是装修请人,都要花钱,而且还前途未卜,掌柜的愁眉苦脸,也就不足为奇了。

  “客爷,我知道你是写文章的,能说得上话,你说一句,顶得上我们说一千句,一万句,这日子真不好过,帮帮忙吧!”

  掌柜的老脸通红,他不是个轻易开口求人的,但是没有办法,非如此不可!

  苏轼倒是很乐于助人。

  “我可以帮忙,只是我还不明白,那个纺织厂不是挺好的吗?怎么就维持不下去了?”

  他这么一问,掌柜的更加哀叹。

  纺织厂原来是不错,东家年初拿出了3万元,采购新设备,还要大干一场,本来银行已经答应了借款,可就在一个月之前,突然停止借款。

  东家没有办法,只能四处借钱,想着先把设备弄回来,等产量上去了,自然有办法还钱,可他的设备刚刚到,原来的几个客户因为资金紧张,也纷纷取消了订单。

  布匹卖不出去,所有的债主上门催要,不黄又能如何?

  苏轼仔细听着,掌柜的絮絮叨叨,讲了很多,纺织厂的东家是个好人,前两年生意好的时候,过年还给工人多发一个月的薪水。

  周围的商人,没有谁能比得上,结果说倒就倒了……“也幸亏他为人不错,哪怕欠了薪水,工人也愿意先回家,要是人性差的,好几百人,直接冲进去,放一把大火,真的什么都完了!”

  苏轼好奇,“怎么,有人放火?”

  “那怎么没有?就在十天前,城东的木材行,还有城南的五谷粮店,都给烧了……闹事的工人都被抓起来了,衙门要审这个案子,还有很多人不服气,都说欠了工钱不还,黑了良心,烧了也是活该……”

  苏轼头皮发麻了,很显然,查抄西京银行,金融动荡的后果已经波及到了小小的县城!

  “掌柜的,现在工人情况怎么样?会不会出乱子?比如……造反?”

  “啊!”掌柜的吓得惊呼了一声,他向四周看了看,也没有客人进来,他压低了声音,苦笑道:“客爷你是知道的,老百姓都是最老实的,只要有口饭吃,就不至于造反,这些工人虽然愤愤不平,但家里多数都有田产,饿不死的,可就是苦了那些原来的城里人,他们没地不说,还没了养家糊口的活儿……现在总算是知道了,敢情城里人还不如庄稼汉呢!”

  ……

  光是听掌柜的讲述,大苏还是觉得不过瘾,他四处转了转,还真别说,县城萧条冷落了许多,路上全是神色匆匆的人群。

  最热闹的就要数当铺,现在是夏天,很多妇人捧着皮袄大衣,过了典当,换些钱过日子……谁也不知道这场危机会持续多久,只能祈祷老天开眼。

  看到这些,又联想到乡下有大批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