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260章

大宋将门-第260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到时候铜器涨价了怎么办?”

  苏八娘笑道:“这个票据其实就是双方的约书,拿不到铜器,自然就去衙门打官司,堂堂皇家银行,是替圣上开的银行,他们敢欺骗老百姓,还能拿圣誉开玩笑不成?至于说涨价么,那么就要恭喜你了,能赚上一笔。”

  ……

  下面的人无论怎么提问,苏八娘都能从容回答,滴水不漏,众人听完,纷纷颔首,似乎真是个不错的东西。

  还有更敏锐的,突然发现这里面有商机啊!

  宋人好赌,关扑遍地,什么都能拿来赌钱,稍微想想,其实这个票据就是和银行签署的一纸赌约。

  如果到时候铜价下来了,现在付款就赔钱了,如果不涨不跌,就没有损失,假如铜价大涨,到时候就狠狠捞了一笔!

  妙哉,真是妙啊!

  想通了之后,好些人突然扭头就往皇家银行跑,这么有趣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错过?

  苏八娘回到了座位,俏皮地吐吐舌头,“这下扰了茶馆的生意,不会怪罪吧?”

  白氏呵呵一笑,“你这个丫头啊,就是机灵,这么难懂的期货,让你说的头头是道。”

  正在这时候,有几个年轻人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四处观望,发现茶客少了一大半,顿时倍感失望。

  苏轼就满肚子埋怨,“怎么回事啊,不是说四海升平最热闹吗,人也太少了?”

  他正抱怨呢,苏二眼尖,捅了捅他,“哥,大姐在那边呢!”

  苏轼急忙看去,果然,苏八娘笑吟吟看着他们,苏轼拉着兄弟,还有曾布急匆匆跑过来。

  “姐姐,刚才是你给解说了票据吧?”

  “嗯,你们也有任务?”苏八娘好奇道。

  “可不是,王先生让我们到茶馆酒楼,人多的地方给大家伙答疑解惑,这一上午,腿也跑细了,嗓子也喊哑了,真不是人干的活。”

  大苏还要说下去,却发现白氏和杨曦也在,顿觉失言,连水也没喝,转身又跑了,直奔下一处。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京城很快接受了期货的概念,普通的老百姓没那么多鬼心思,他们买铜器,是为了给孩子结婚用,生怕价格涨了,才跑去排队抢购的。

  现在好了,买票据也不用排队,方便快捷,只要到期了,拿着票据就可以兑换,比买一个镜子放在家里落灰好多了。

  而且铜价下跌的时间太短暂了,大家都有点不相信,他们宁愿相信以后的铜价还会上涨。

  出于心理预期,很多百姓都涌到了皇家银行,争抢着购买票据。

  自从推出票据以后,每天卖出去的铜镜下降到了3000面以下,而票据则是突破了两万。

  一边是冰,一边是火。

  两重天,让银行方面又是欣喜,又是焦急,他们把应付挤兑的精力,都放在了扩大生产上面,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王宁安,真是难缠!”文及甫在地上走来走去,摇头感慨,本以为靠着挤兑就能把银行的铜器榨干,接着王宁安就完蛋了。

  谁知道这小子竟然又使出了诡计,弄出什么票据,愣是把危机给化解了,难怪老爹提醒自己,王宁安不可小觑呢,真是个人精儿!

  在文及甫的对面,坐着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这位最大的稀奇之处,就是一个大光头,上面还有六个戒疤,他居然是个和尚!

  “文公子,这票据说穿了,就是买扑约书,没有什么稀奇的。王宁安想靠着这个翻身,那是不可能的。”

  “大师,你有妙策?”

  和尚微微一笑,“关键要看文公子有多大的决心了。”

  ……

  “二郎,我的人查到了,这些日子参与挤兑的人中,许多都是大相国寺派出来的。”曹佾浑身热汗,向王宁安报告着发现。

  其实从一开始,王宁安就在密切注意,究竟谁会跳出来和自己作对,他想过很多人,唯独没有想过和尚。

  “大相国寺不是出家人吗,他们也要蹚浑水?”

  曹佾摇头苦笑,“二郎,他们算什么出家人,谁不知道大相国寺就是京城最大的邸店,八方商贾都在那里交易,他们赚得钵满盆满不说,还向外放贷,这京城的贷款生意,有七八成被他们霸占了。”

  王宁安微微颔首,眼睛眯缝起来。

  “这么说,外面传言这些和尚富可敌国,都是真的了?”

  “一点错没有。”曹佾说道:“二郎,他们不但有钱,而且还会挣钱,手段多着呢,和他们斗,我怕胜算不多。”

  王宁安哈哈大笑,“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们自寻死路,就别怪我下手无情!传我的命令,加大票据出售,要多少,我卖多少!”

第293章 敌人总动员


  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敌人是谁,当大相国寺出手之后,整个局面顿时明朗了。??? ?

  与其说这是铜价之争,不如说是金融霸权之争。

  历代的寺庙都不是穷地方,最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南北朝,天下财富的十之七八都落到了寺庙里,这才有三武一宗的灭佛。

  作为后周的继承者,大宋立国之后,全然没有柴荣的魄力,而且还是一辈不如一辈,僧人的势力迅恢复,以至于北有大相国寺,南有灵隐寺,成为两个隐形的金融霸主。

  几乎到了遮天蔽日,不可一世的程度。

  说起来讽刺,作为京城的地头蛇,将门居然吃不到金融的这块肥肉,王宁安听说之后,简直要笑破了肚皮。

  曹佾也满心无奈,嘟着嘴道:“不是我们不想,是文官盯得太紧,我们没法下手!”

  “文官不盯着和尚,所以他们就展起来了?”王宁安笑着问道。

  “何止!他们简直同流合污。”曹佾也不隐瞒,“二郎,你也知道,长安居不易,汴京城什么都贵,想要在京城住,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许多外地贫寒学子,到了京城游学,还有那些落榜的士子,不甘心想要卷土重来。偏偏他们又没有钱,所以很多人就寓居寺庙,和尚们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不求索取,这些人奔走相告,替寺庙扬名。还有好些大儒喜欢和僧人交往,参禅论道,久而久之,人家就好的一家人似的,我们哪敢和秃驴争啊!”

  “明白了!”

  王宁安颔,不得不说,他面对的敌人空前强大,势力之雄厚,乎想象。

  曹佾估算,仅仅是大相国寺,流动资本就在千万贯以上,至于手上的店铺,货栈,田庄,奴仆,算起来数额惊人,富可敌国。

  王宁安辛苦折腾了这么多年,王家的财产未必有大相国寺的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那么多士人官吏,他们的力量加起来会有多庞大,简直不可想象!

  王宁安的心脏也不停跳动,幸好自家弄出了琉璃镜,有了这一张堪称能绝地反击的大牌,不然,光凭着他的力量,哪怕赵祯鼎力支持都没有用。

  对手实在是太强大,大厉害了!

  越是如此,王宁安就越是斗志昂扬,不趁着机会把他们都干掉,以后麻烦只会更多。

  经过了缜密的推算,王宁安立刻下令,要求皇家银行增加票据的种类。

  不光是铜镜,什么铜盆啊,梳妆台啊,家具啊,乐器啊,凡是铜制的东西,全都票据化,并且敞开出售。

  为了把戏演好,王宁安任命王安国提举铜器事,从全国十八处钱监调集原料和工匠,日夜不停,加紧生产铜器。

  同时,又任命韩维负责收购铜料,催促交趾等地,输送铜锭。

  除此之外,他又下令给平县,要求河北的商会出动人力和财力,帮助打压铜价。

  这一番举动下来,可以说是把能动员的力量全部押上来了,王宁安全力以赴,到处催促,天不亮就往外面跑,月落星归才能回家,有时候干脆住在了作坊里。

  皇家银行上上下下,忙碌纷纷,全都看在了对手的眼睛里。

  ……

  文及甫暗暗点头,不得不说,王宁安真是有手段,这个比他还年轻许多的家伙,能快成名,被赵祯当成宝贝,真不是善茬子。

  他通过出售票据,一来赢得了备战的时间,二来手上多了充裕的资金,靠着这笔钱,他可以到处招募工匠,采购铜料。

  如果真让王宁安挺过最困难的几个月,票据6续如期兑换,把信用建立起来,还别说,真就让他给赢了!

  只是你王宁安再厉害,也想不到,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动了不该动的东西,你这小子这次必败!

  在文及甫的对面,坐着三个人,除了之前的和尚之外,还有两位,正是汝南郡王赵允让的两个公子,赵宗仆和赵宗楚。

  “两位小王爷,你们准备怎么样了?”

  赵宗仆伸出一个巴掌,“5oo万贯,随时随地都能砸下去,不过我们要确定,这次能不能赢?”

  赵宗楚也补充道:“没错,王宁安十分诡诈,我们在他手里吃过大亏,不能不防备。”

  文及甫看了眼和尚,笑道:“碧尘师父,你给说说情况吧!”

  和尚含笑点头,“文公子,两位小王爷,贫僧就先说说王宁安的算盘,他弄出了票据,这的确是一个高招,可也是作死之计。”

  “大师,此话怎讲?”

  “如果王宁安能顺利交割铜器,当然一切安然。如果交割不了,或者到时候铜价暴涨,他亏损严重,无法弥补亏空,皇家银行只有倒台。他也会身败名裂,彻底完蛋!”

  不愧是大相国寺培养出来的理财高手,碧尘把情况看得明明白白。

  要说起来,碧尘还挺钦佩王宁安的,无论是皇家银行,还是票据,都让他眼前一亮,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不是站在了对立面,他都想找王宁安请教了。等到王宁安被干掉,大相国寺也弄个钱庄,行票券,大捞其利。

  “现在情况很明白,虽然多了票据,但是关键还在铜价,只要能把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