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人一点不笨,赵祯关注钱荒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的确如同曾公亮所说,每次铸好一批铜钱之后,放到市面上,没有多久,就消失不见了,市面上流通的都是那些含铜不多的劣钱。
哪怕在后世,也经常挖出来数量惊人的铜钱,很多后世的人都想不明白,心说古人是不是傻帽,干嘛存钱不花,这不是有病吗?
其实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古代缺少投资项目,很多家族又奉行节俭,存钱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中国古代一直缺少贵金属,今天5oo文能买来的东西,到了明年,可能只要45o文……铜钱的购买力不断上升,存钱是有赚头儿的。要是赔本,你看看古人花不花钱?
王宁安告诉了赵祯和曾公亮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心理因素!
靠着朝廷命令,靠着投放铜钱,都未必有效。
可如果在三司衙门放一个巨大无比的铜山,就等于告诉世人,朝廷的铜数之不尽,你们存铜钱根本没用,不但不会升值,还会贬值。
只要把心里因素扭转了,很多人就会把藏着的钱拿出来。
解决钱荒,不光要增加供给,还要盘活存量!
让已有的铜钱流通起来……
“真难为他了,连吹牛都吹得光明正大,理直气壮!”赵祯心说王宁安这小子,总是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那好,就按照他的主意办,曾爱卿,王宁安于理财一道,颇有见地。朕曾经也想让他出任三司使,帮着朕理财。”
赵祯说得轻松,可是曾公亮却差点叫出来,幸好老先生修炼足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可让王宁安当三司使,简直比泰山崩溃还吓人!
不到二十的相公,想想吧,满朝文臣,一大帮胡子一把的,都能给王宁安当爷爷,结果却要低声下气,尊他一声王相公,想想那个场面,曾公亮就浑身恶寒。
赵祯抓着胡须,淡淡道:“后来出了岭南的事情,朕让他南下了,不过王卿可是给朕立了军令状,要给朕弄5oo万贯回来,填补国用。”
听到这里,曾公亮简直被雷得外焦里嫩,骨苏肉麻。
怎么吓死人的事一个接着一个啊,王宁安他有多大的本事,一张嘴就是5oo万贯,你当钱那么好赚啊,大风刮来的?
曾公亮躬身道:“圣人,恕老臣直言,那1oo万斤铜,固然不少,可都铸了铜钱,也不过区区25万贯,距离5oo万贯,还差得太多了。老臣以为,就算王宁安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他也弄不到5oo万贯。假如他真的弄来了,老臣情愿退位让贤,谁敢说王宁安不合适,老臣都和他理论去!”
曾公亮显得顽固而坚持,赵祯呵呵一笑,“曾爱卿,王宁安那小子的确有些鬼门道,你看着吧,到时候没准他真能把钱送来,咱们君臣拭目以待吧!”
……
“小人慕容轻尘,拜见王大人。”
站在王宁安面前的是一个文弱书生,虽然青衣小帽,但是骨子里带着傲气,很有股嶙峋劲儿,面目也算是清秀,不像一般的下人。
王宁安眨了眨眼睛,“国舅爷,他就是你派去大理的人?”
“没错,怎么样,我选的人不错吧?”
曹佾随口道:“慕容,你把经过和王大人说一遍,我也想知道,当初让你去大理买佛像,你怎么弄了一堆铜锭回来,是不是都给熔了?”
慕容轻尘连忙摆手,“回老爷的话,小的带人去了大理,那块儿的人几乎家家礼佛,听说小的要买佛像,就认定了我是不怀好意之人,把我给抓了起来。”
王宁安正喝茶呢,听到这话,连着咳嗽了两声,忙端起茶杯,掩饰尴尬。他当初存心坏曹佾,没想到真的有用了。可问题是慕容轻尘怎么跑出来了,还弄回来这么多铜锭,真是有趣啊!
“回老爷,小的在大理做了几个月的黑牢,后来大理国君突然把小人从牢里提了出来。”
“为什么?”曹佾好奇道。
“小的一开始也不知道,可后来小的清楚了,原来是我大宋有一位将军率领大军,杀入交趾,火焚升龙府,吓死了交趾国王!所有番邦都吓坏了,尤其是大理国王他仰慕中原日久,一心要和中原通好。见识了天朝的实力,更加想要归附上国。”
曹佾愣了,他怼了一下王宁安,“我说二郎,这帮蛮夷真都是贱皮子啊,越打他们,就越听话,真是稀奇!看起来你小子杀人杀得对了!”
慕容轻尘听到这话,突然一脸不敢置信,惊问道:“王大人,莫非就是你领兵杀入升龙府?”
王宁安笑着点点头,“准确说还有济阴郡王赵宗景,虽然他不顶什么用。”
慕容轻尘一听,泪流满脸,突然双膝一软,跪在了王宁安勉强。
“大人天地之恩,若是没有大人,轻尘只怕要埋骨番邦,永远也回不来了!”
王宁安有点尴尬,他害得人家蹲了黑牢,又把人家给救了,该怎么算,还真有点说不清楚。
“快起来吧,咱大宋人不兴下跪。”
谁知,一句“大宋人”,慕容轻尘的身体又是一震,显得更加激动,眼睛里面竟然有了光。
王宁安没注意到,他的心思都在大理,“照你的说法,这些铜是大理国王给你的?”
“没错,大理要归顺大宋,苦无门路,听说我是国舅派来的人,特意让小的带着重礼去拜见狄帅。狄帅说朝廷缺铜,大理当即进献了1oo万斤,是小的和李将军一起押进京城的。”
这时候李无羁晃着高大的身躯过来了,“大人,事情就是他说的这样,烧了升龙府,烧得太好了,烧出来咱们的威风!现在那帮西南的蛮夷,闻大人之名色变,听说都拿你的名字吓唬不睡觉的孩子呢!”
王宁安气得扭过头,敢情自己和张辽一样了!
老子有那么吓人吗?不过他也明白了,原来这些铜还是自己的战争红利,用的更理直气壮了!8
第263章 公开卖官
听完慕容轻尘的介绍,曹佾简直欲哭无泪,他连指责王宁安的理由都没了,白高兴了一场。
“国舅爷,这批铜就算是岭南开发的第一个成果,你可要保密,一个字都不能泄露出去。”
曹佾气哼哼道:“我又不是白痴,怎么会瞎说话?这批铜是大理国王进献的,那下一批吗?什么时候能进京?”
曹佾问到了关键,要解决钱荒,需要稳定的铜矿来源,不能一锤子买卖。
“慕容轻尘,我问你,大理皇帝真是那么尊敬大宋,一下子就送了100万斤铜?还是他另有图谋,你还知道什么?”
慕容轻尘忙说道:“大人,段氏的确很尊重大宋,只是他们下了血本,还是有盘算的,眼下大理的状况,岂止是一个乱字能形容的。”
慕容轻尘滔滔不断,把他知道的都讲了出来,其实大理建国还在大宋之前,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目前大理国的皇帝叫段思廉,他或许没几个人知道,不过他有两个孙子,那可是鼎鼎大名,正是段誉的伯父段正明和便宜老爹段正淳,当然了,不是写武侠,这事就不提了。
其实金老先生不过是借了几个人名而已,其余的事情,真的可不多。
段家没有什么一阳指,六脉神剑,大理也并非世外桃源,更重要的是段家没有什么忠心耿耿的家臣,相反,他们的处境非常糟糕,皇位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一切要从南诏覆灭说起,由于连年用兵,国力损耗严重,南诏发生了起义,权臣郑买嗣杀了南诏王,创立大长和国,这个政权之存在了27年,就被剑川节度使杨干贞篡位,建立大天兴国。
同样的大天兴国也没有存在多久,杨干贞的弟弟杨诏指责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有帝王之相,杨干贞下令诛杀段思平,结果段思平跑到了舅舅的部族当中隐蔽起来。
当时的权臣高方派遣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还有军师董伽罗前来保护。
没过多久,杨干贞的弟弟杨诏篡位,段思平趁机借了蛮兵,灭了大天兴国,建立起大理国。
和交趾一样,大理也是被几个大族掌控,而这几个大族都和建国的过程有关系。
首屈一指,当然是皇室段家,紧随其后的就是高家,高家本身实力雄厚,又辅佐段思平登基,几代人绵延下来,段家出皇帝,高家丞相,实力越发庞大,已经到了无法抑制的地步,段氏皇族几乎被架空了,处境居然比交趾的李氏还要惨。
除了段姓和高姓之外,当初保护段思平的军事董伽罗,他背后是骤然而起的董家势力,另外段思平虽然抢了杨家的王位,但是杨家底蕴犹在。
就这样,大理形成段、高、杨、董四大势力,比起交趾还多了一个!
听到这些,曹佾的脑袋就大了三圈,简直要炸开了。
反倒是王宁安,他神情激动,听得格外仔细。
危机,危机,别人的危,自己的机!
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
上辈子王宁安听说过多少金融大鳄的故事,他们就像是鲨鱼一般残暴,有了混乱要上,没有混乱制造混乱也要上。总而言之,别人乱了,他们才能在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拿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至于别的国家死活,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王宁安的道德水平下降之后,也迫切想要发国难财——当然是别的国家!
“慕容轻尘,你怎么看这四大势力,究竟谁能脱颖而出?”
“回大人,这四家之中,董家根基最浅,自从董伽罗死后,也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实力衰败厉害。原本段氏和杨氏联手,还有胜过高氏的可能。只是段家夺了杨家的江山,他们是生死仇敌,没有和解的可能。结果高家就能轻松回旋,游刃有余,假以时日,大理一定会落到高家的手里。”
慕容轻尘虽然只是个下人,却条分缕析,把大理的情况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