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1030章

大宋将门-第1030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病了,要死了,如果不出预料,大宋朝就要再出现一个小皇帝了!

  赵祯是少年继位,结果一度受太后刘娥的控制,好不容易熬死了刘娥,才能顺利亲政。接下来就是赵曙,他继位的时候,也只要十几岁,王宁安辅佐了五年,赵曙才顺利接掌了各种权力。

  如今皇帝刚刚进入状态,就要立刻换人,而且还要换上一个十足的奶娃娃!

  这可就不是5年的时间了,是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

  老文很有觉悟,议政会议,说穿了是要和皇帝唱对台戏的。是面对一个英明睿智的成年君主,还是面对一个远远没有成年的孩子?

  选择实在是太容易了。

  文彦博的第一个判断,假如赵曙真的死了,那么大宋的文官就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

  他们很强大了,偏偏又遭逢皇权最衰弱的时候,简直是天赐良机,要是抓不住,实在是对不起老天爷。

  文彦博甚至能想到,接下来百官执掌朝廷,按照自己的想法,仁义施展,彻彻底底改造大宋。

  就算有朝一日,赵顼长大了,也无力扭转,只能默默接受!

  而在这一场的变革之中,他统领的议政会议,绝对能发挥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会获得非常大的权力。

  道理很简单,他们代表着百姓,也只有他们,能让皇帝低头!其余都是大宋的臣子,名不正言不顺!

  真是想不到,被王宁安压制了这么久,我文彦博还能东山再起,怕是姓王的都要气死了!

  老文高兴了一阵子,当很快又平静下来,貌似不妙啊!

  不管想得多美好,那都是以后的事情。

  眼下赵曙是怎么死的,是病了,还是有人暗害?假如有人暗害,会不会有证据出现,又会把矛头指向谁?

  而且以老文的功力,他很快看出,这个案子怕是不会有结果的——可越是如此,就越是可怕。

  王宁安他能不报复吗?那小子万一杀红了眼,把老夫也卷进去怎么办?

  咱文相公是被整怕了,他觉得机会难得,可万一让王宁安盯上,扣上弑君杀父的罪名,那才是祸及满门九族呢!

  终于,文相公也学聪明了,他没有急着兴风作浪,而是选择躲在暗处,默默观察,没有看清楚风向,他是绝不会出手!

  文彦博可以忍,但是有人却忍不住了,那就是曹太后!

  也不知道多久之前,人们就忽略了这位皇帝的亲妈。

  赵曙在宫里的时候,还是每天问候,绝不怠慢,但是因为之前的经历,他和曹太后总是亲近不起来,而且母子两个也不能细谈,一旦谈到了朝局,他们的看法就是两个极端简直水火不容。

  好在赵曙也大了,曹太后除了吃斋念佛,退避三舍,半点主意也没有。

  就拿这一次来说,赵曙病了,王青甚至得到了消息,而曹太后还是听宫女议论,她才知道。

  虽然知道的晚,但是曹太后却动作惊人,她怒不可遏,直接杀到了皇后的寝宫。曹太后脸色阴沉,见到眼圈泛红的王青,厉声道:“陛下呢?陛下怎么样了?”

  王青迟疑,曹太后就骂了起来。

  “我是他的娘,儿子如何了,我不能知道吗?”

  王青无奈,“母后,此事媳妇也是刚刚得知,燕王殿下已经南下处置……”

  还没等她说完,曹太后大拍桌子!

  “燕王,燕王!就是他鼓动圣人出征,又是他先回到京城,结果圣人就出了意外!”曹太后痛骂道:“就是这个人,他的嫌疑最大?怎么还能派他去?”

  王青更加无奈,“是圣人派人过来的,他只想见燕王!”

  “荒唐,我从来没听说过,家人病了,还要外人来照顾!他王宁安万一居心不良,岂不是害了圣人!”

  曹太后思量道:“让王相公南下,有他在,王宁安不会乱来的!”

  “王相公?他的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母后……”

  “不要说了,就是他!”曹太后哼了一声,反问道:“除了他,你还有别的人选吗?”

第1091章 皇帝归来


  王安石已经很老了,不只是年龄老,而是身心俱疲……他之前主持变法,耗费了无数心力,后来为了争取首相之位,又被儿子牵连,几乎丢了老命。

  这一次他振作起来,希望重新接掌政事堂,已经不是想做什么了,而是想维持、调和,延缓君臣之争,这已经是他能为大宋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可谁能想到,陛下在这个关头,一病不起,龙体堪忧。

  当他接到王青的手谕,希望他立刻南下的时候,王安石是很犹豫的,他迟疑了很久,还是起身,决定去完成这个已经很困难的任务!

  “爹,你不能去!”

  王雱挡在了王安石的面前。

  王安石的瞳孔紧缩,射出两道光芒,他没有说话,但威势十足,可王雱却也没有害怕,他挺直了胸膛,迎着老爹的目光道:“爹,我们不能当曹太后的枪!”

  “曹太后?这明明是你妹妹的手谕,怎么是曹太后的意思,你胡说八道!”

  “爹!”

  王雱很是焦急,“妹妹什么性格您老比我清楚,这种关头,她哪里还有主意,绝对是曹太后的意思。”

  王安石也觉得有些道理,的确像是曹太后的手笔,但这有什么问题吗?

  他也不会听曹太后的,去了又怎么样?

  “爹,您老怎么还没想清楚,去了就身不由己了!”

  王安石不解,“什么意思?”

  王雱见老爹的确是年纪大了,思维跟不上,只能拉着王安石坐下,一点点给他分析……装疯卖傻这几年,王雱真的领教了什么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他过去就聪明,欠缺的无非是眼界和心胸。

  经过这些年,他不敢说到了什么程度,但等闲的阴谋算计,已经不在话下了。

  众所周知,一旦皇帝进入弥留之际,谁在身边,谁的优势就越大,甚至可以说,控制了皇帝,就能控制一切,未来的遗诏,登基,等等大事,都能一言而决。

  纵观历代都是如此,皇权更迭,是帝国最脆弱的时候,如果谁能在这时候匡扶社稷,那就是妥妥的顶策之功,要名留青史的。比如大事不糊涂的吕端,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呢!

  如今皇帝和太子都在王宁安手里,对于曹太后来说,这是非常不能容忍的事情。她吃了多少年的亏,如今儿子要死了,还要听一个外臣的摆布,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忍受。但是曹太后又没法抗衡王宁安,她只能推出王安石!

  “爹,你要是去了,就是代表太后和皇后,母亲和媳妇一起出手,王宁安当然敌不过,可这样一来,您老就成了后宫的代表,这对您老,真的好吗?”

  王安石深深吸口气,他光是想到了皇帝安危,想到了对朝局的影响,却没有注意到,这事情竟然如此凶险!

  老了,真是老了!

  王安石变得凝重起来,“元泽,你说这次的事情,最大的凶险在哪里?为父想听听你的推测。”

  “爹,首先,陛下突然落水,究竟牵连到谁,没人能说得清……但是孩儿要说,君臣之争,已经来了,而且是以最惨烈的形式出现了,爹爹想要拖延这场战斗,只怕是晚了!”

  “嗯!”

  王安石长长出口气,闭上了眼睛。

  没错,赵曙一定遭到了暗算,有人想要弑君,还动手这么快,他当初的打算是落空了。

  既然如此,王安石出山的最后一个理由也消失了,南下意义真的不大,还会把自己陷进去!

  “爹,这事情有两层,其一,是陛下遇险,燕王不会没有动作,牵连多少人,要多少颗脑袋落地,谁也说不好,所以爹爹为了自己,也为了妹妹,为了咱们一家人,都不能跳进去。这第二嘛,就更麻烦了,万一陛下真的驾崩了,太子继位,主少国疑,那个凶险,更加难以预料。容孩儿斗胆说一句,皇权虽然高高在上,太阿倒悬,但是皇权毕竟看的是一个人。如果圣人春秋鼎盛,身体强健,自然能亚服各路宵小之徒,但万一天子年幼,大权交给臣子,这事情……就不好说了!”

  不得不说,挫折的确能让人进步。

  王雱一口气说完,王安石陷入了沉思。

  假如赵曙不死还好,一旦天子驾崩,臣强君弱的局面,那就是必然。

  不管王宁安怎么出手,都改变不了。

  而且这一次太子只有七岁啊!

  少说有十年以上的时间,是大臣为所欲为的。

  现在只有三种可能,一个是以曹太后和王青为代表的后宫势力,她们控制天子和太子,行垂帘听政,在赵顼成年之前,掌控江山。

  第二种,那就是王宁安再度以顾命大臣身份,摄政治国,担负起教导新君,统御全局的职责。等到赵顼长大以后,还政天子。

  还有第三种,那就是王宁安退出,而是以其他大臣,同当顾命托孤之责,一起辅佐新君,安定天下。

  除此之外,王安石想不到别的可能了。

  只是这三种情况,貌似哪一个都不好!

  “如果后宫垂帘,百官断然不会答应,一场大战,立刻就会爆发,刀光剑影,死伤无数……孩儿就是担心这个,才不敢让老爹南下!”王雱分析道,因为曹太后手里没牌,王青手里只有老爹一张牌,必然要请动王安石南下。

  可问题是王安石太老了,他斗不过如狼似虎的大臣,没有丝毫胜算。

  至于第二条路……“上一次就有不少人希望燕王能取而代之,但是燕王恪守本分,而且天子又接近成年,故此燕王手下的人没有发动,才平安交权。”

  王雱苦笑道:“这一次太子那么小,就算燕王还是忠心耿耿,能挡得住吗?再说了,燕王年纪也不算太年轻了,又要教导太子,又要主持大局,他哪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