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970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970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个卢俊义就比宋江看着顺眼多了,武力值竟然有99,有希望冲击半步武圣的境界,还算不错了。”陶商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嘀……根据第二阶段规则,系统现在开始挑选三名全时代武将,请宿主随机从中挑选一名。”

    “第一名,张士诚,统帅8o,武力77,智谋78,政治79。”

    “第二名,孟拱,统帅84,武力61,智谋8o,政治85。”

    “第三名,阴丽华,统帅41,武力21,智谋7o,政治71;天赋,旺夫。”

    三名全时代人物的名字和数据,立时就浮现在了陶商的脑海中。

    第一名这个张士诚,乃是元末诸侯之一,割据浙江一带,曾常年跟朱元璋作对,可惜实力眼界都差朱元璋太多,最终被朱元璋所灭,没什么召唤价值。

    至于这第二名的孟拱,倒是南宋有名的儒将,为南宋守卫四川,几次击退了蒙古军的入侵,倒也是个将才。

    只是孟拱的数据虽基本在8o以上,属于中上级别的人才,但也并非什么当世奇才,属于那种勉强可招可不招的武将。

    倒是最后一名的阴丽华,却着实让陶商眼前一亮。

    绝色美人,身出名门,历史上以光武帝的皇名而名流青史。

    陶商记得这阴丽华出身于南门豪门,当年天下未乱,刘秀尚未发迹之时,就曾深深被阴丽华的美貌打动,发出了“做民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感慨。

    后王莽改制失败,刘秀趁乱而起,迎娶了阴丽华这位白富美之后,东征西讨诛灭群雄,最终中兴汉室,成为了光武帝,而阴丽华也在几经波折之后,被封为皇后,成为世人眼中的一代贤后。

    “怪不得刘秀能够中兴汉室,成就帝王之业,原来他娶了阴丽华,有了阴丽华身上的‘旺夫’天赋……”

    陶商蓦然间又想起了很久前被召唤出来的潘金莲,虽然迟迟不见她前来投奔,但陶商却不会忘记,潘金莲的身上可是有着“祸水”天赋。

    旺夫与祸水天赋融合,可生成天命天赋,天命天赋不仅可以在冥冥之中,令自己气运加身,还可以衍生出天时,地利和人和三种异象。

    当初陶商选择潘金莲之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天命天赋,正想着什么时候再召一名“旺夫”天赋的美人,没想到系统自己就给送上门来了。

    “这还用想么,肯定是召唤阴丽华了,就她了。”陶商毫不犹豫的做出了决定。

    “嘀……系统已召唤阴丽华完毕,随时可能前来投奔,请宿主注意查收。”

    系统召唤完毕,陶商的思绪也收了回来,卢俊义和阴丽华什么时候前来投奔,他也没个定数,也许很快,也许要很久以后,他只能耐心的等待。

    现在对于陶商来说,第一要事就是灭了宋江,把孙策赶下海去。

    巨平城已攻克,泰山郡的大门就此攻破,鉴于河北前线的形势剧变,陶商必须要尽快平定青州之乱,没时间像对付太平天国那样,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宋江,乃至于孙策的身上。

    故陶商在巨平逗留不出两日,一等马超的主力军团前来会合之后,即刻率领着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博县而去。

    至于粮草方面,这一战陶商身在中原,本就是大魏最富庶的地区,粮草根本不成问题。

    他大军尚未开拔之时,数以十万斛计的粮草,就源源不断的从周围济北国,鲁国,任城郡等兖州诸郡,四面八方的汇聚而来。

    粮草无忧,陶商毫无顾忌,大军长驱直入的杀入了泰山郡腹地。

    ……

    宋江却在狂逃。

    巨平城失守不说,他又遭一场大败,损兵折将无数,宋江精心构建的第一道防线,就此全面崩溃。

    惊魂落魄的宋江,只得一面狂逃,一面招花荣所部东撤,全面收缩防线于博县一带。

    他一路连逃七十余里,直到逃往博县城,确保魏军没有穷追而来时,方才松了一口气。

    逃入博县后,宋江计点兵马,收拢败军,勉强才凑够了三万五千余人。

    就靠这点兵马,再加上士气低沉的打击,泰山军上下对于能否挡住魏军随后的进攻,皆没有绝对的把握。

    “陛下,事到如今,光靠我们的力量,恐怕已无法抵住魏军,该是向孙策的日军求援的时候了。”吴用叹息着进言道。

    林冲也拱手道:“大王,吴军师所言极是,那孙策有十万大军,他只要派几万兵马前来增援,就足以助咱们守住博县。”

    宋江沉吟了片刻,却叹道:“本王虽然名义上奉孙策为主,但本王和他都清楚,我们只不过是彼此利用对方而已,他会舍得分兵来救本王吗?”

    吴用便摇着羽扇,自信的笑道:“我们如果撑不住了,陶贼夺取泰山郡后,大军就能直奔剧县,到时候孙策就要跟陶贼正面交锋,而他若只分数万兵马,就能帮我们把陶商拖在这里,这笔买卖划不划算,以孙策的聪明,怎么要能算不清楚,所以臣料他必定会发兵来援。”

    宋江这才眼前一亮,拍案道:“尔等言之有理,唇忘齿寒的道理,孙策不会不懂,本王这就修书一封,派人去往剧县向孙策求援。”

    当下宋江便用吴用之计,自率三万五千兵马,据守博县,又派人飞马前往北海向孙策求援。

    !…pbtxt_piaotian ……》

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各的鬼胎

    北海国治所,剧县。

    城池之外,一座座营盘连绵不绝,将剧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无数面“日”字大旗,遮天蔽日般飞舞。

    大日天皇孙策亲率的十万大军,将张巡所守的剧县城,围成铁桶般,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中军,皇帐。

    大帐中,歌舞升平,酒香四溢,一场盛大的酒宴,正在说笑声中进行。

    因为,孙策已收到了宋江和耶律阿保机出兵的消息。

    今孙策虽是连战连捷,在青州是所向无人能挡,但他却深知,自己的整体实力,还是要远逊于陶商。

    眼下他兵围剧县,眼看着就要威胁到河北,他一直担心陶商会不得不抽调冀北前线的大军,前来增援青州。

    要知道,并冀一带可是有陶商近三十万大军,哪怕是抽出三分之一前来青州,都足以扭转强弱的对比。

    所以孙策一直担心,宋江这只老狐狸会坐山观虎斗,让他在这里消耗魏军,自己却坐享其成。

    故孙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绝不能给宋江做嫁衣,倘若魏军真从河北抽兵,他随时要做好弃却已掠之地,带着当地的丁口退回海上,撤回大日国的准备。

    所幸的是,宋江还算有几分大局观,不久之前已联合了耶律阿保机,铁骑大军再度南下,直奔冀并二州。

    这样一来,孙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放心的围攻剧县,而不用担心河北方面魏军的抽兵来援。

    至于泰山郡方面,孙策也收到情报,陶商只率了七万大军去进攻宋江。

    这也就意味着,宋江是在以五万兵马,抵御七万魏军进攻,只守不攻的话,足以把陶商拖在泰山军不得前进。

    只要宋江能成功的把陶商钉在那里数月,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攻下剧县,到时候大军就可以畅通无阻的北渡黄河,直插冀州南面。

    那个时候,他和宋江南北夹击,魏军在河北的三十万大军,必将不战而溃。

    河北一旦失陷,魏国的国力就将发生质的跌落,灭亡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正是因此,孙策在收到这个消息后,才难抑兴奋,便在帐中设宴,与群臣共贺。

    “宋江和耶律阿保机出兵,陶贼又被钉在泰山郡,形势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一片大好,灭魏的机会终于到了,臣在这里先提前恭贺天皇陛下大仇得报啊。”

    帐前的周瑜,笑呵呵的举起杯来,一脸大仇将报的痛快,一脸得意自信的笑容。

    孙策举起杯来,眼中喷射着复仇的火焰,冷笑道:“想当年朕与公瑾远逊海外,一统倭岛,创立这大日国,隐忍了多少年,今日终于等到了反攻大陆,向陶贼复仇雪恨的机会,朕等这一天已经等的太久了,来,喝!”

    孙策和周瑜相视一笑,举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美酒下肚,昨日种种的屈辱,种种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由浮现在了眼前。

    想当年,他孙策以大吴国皇帝,据有江东之地,尽享中土繁华,何等的威风快活。

    谁曾料到,数年间便被陶商杀的节节败溃,故国沦丧不说,还直接被赶下了海,屈辱的逃往海外。

    如果不是那一阵暴风,如果不是幸运飘到了倭岛,恐怕他早已命丧大海,以失败者的身份,被沉埋在了史册不起眼的角落之中。

    想想当日落魄,再想想今日以大日天皇的无上尊荣,率领着十万大日军,反攻大陆,连战连捷的威风快活,当真是恍然如梦。

    “陶贼,陶贼啊,我孙策终于有机会把人踩在脚下,也让你尝尝国破家亡的痛苦了,嘿嘿”

    “天皇陛下,那陶贼新近平定太平天国,士气正盛,那宋江虽然崛起迅速,帮了我们个大忙,但到底只是个小吏出身,能否挡得住陶贼还是个未知数,臣以为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之时。”

    帐前一人提出了冷静的进言,出言者,正是织田信长。

    听得织田信长之言,孙策神色微微一动,想起当年自己被陶商加战连败的历史,不由又冷静了几分。

    这时,周瑜却冷笑道:“织田,你小看了那个宋江了,我观此人虽为小吏出身,却也是个枭雄,不然诸葛诞等青徐豪强,也不会去投奔他了,以此人之能,让他去攻陶商不可能,但让他只守不攻,为我们拖住陶贼,却当是绰绰有余。”

    织田信长一时无言。

    孙策脸上重燃起自信,点着头道:“公瑾言之有理,信长你是多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