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7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奕嘴上不饶,心里却乐开了花,这丫头关键时刻真给他长脸。
“玩去吧!回头咱爷俩好好聊聊。”
他现在是真有心把唐雨往那方面培养了。
“别呀!”唐雨不肯走。“这还没说完呢。”
唐奕一皱眉,“你还要说什么?”
“怎地?你还嫌曹大伯不够脸红?”
“我说大侄女……”曹佾苦着脸,现在是真服了这丫头,求饶道。“给你大伯留点面子吧。”
“放心。”唐雨安慰曹佾。“不说您家的事了。”
把账册递到唐奕手里,“这账里面还有问题。”
“啊?”众人一滞。
商合总账有一处纰漏那已经是万一了,还有问题?扯蛋了吧?
“真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唐雨一脸正经。
“本姑娘发现,商合各州分铺有贪腐行迹!”
“而且,不是各别,大半州府分铺都有劣习,十分严重。”
“……”
“……”
“……”
“……”
唐雨此话一出,小树林里除了微风落叶之声,再无声息。
曹、潘、王、杨几人脸色都变了,唐奕更是心里咯噔一声,语气也凝重起来。
“说说看,怎么个贪法!”
“爹你看。”唐雨把账册翻开。“这是邓州漕运总号的进出细目。”
“这里!”指着其中一处。“在采卖一项中……”
“三月初九,采购麻绳2万尺,每尺价4贯,总计8万贯。”
“购船钉2千斤,每斤60贯,总计12万贯。”
唐雨激动起来,“两项加在一起就是二十万贯之巨!”
“可是,就算脸盆那么粗的麻绳也不可能一尺就4贯钱吧?”
“船钉更是离谱,真金打的钉子也不可能60贯一斤啊?”
“这显然是邓州在虚报瞒上,中饱私囊!”
“且这二十万并不是孤例,孩儿粗算了一下,单是邓州漕号这半年间,以虚报采买的方式就有一百八十万之巨。”
“这也不是他们第一年这么干,我查了邓州五年间的账,瞒报之数已经超过了两千万贯。”
“而且,商合所有的生意、所有的各铺,几乎都存在这种巨贪。”
“这五年间,如果把他们贪去的银钱算上,商合的盈利最少翻五……”
……
“我的姑奶奶啊!”
没等唐雨说完,曹佾不但没有愤怒与震惊,反而是抢前一步,一把把唐雨的嘴捂住。
“别说了,让人听见!”
说着话,四下扫看,生怕隔墙有耳一般甚至慌张。
潘丰也是已经站了起来,围着树林转悠了一圈,回来之后,方是如释重负。
“没人。”
擦了把额前细汗,看了眼唐雨,又看了眼唐奕。
“你……”
“你这到底生了个什么闺女!?”
唐奕闭口不言,只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唐雨。
良久……
“小糖,爹现在问你,你要如实回答。”
唐雨毕竟是孩子,长辈们这架势已经把她吓着了。
“您……您问。”
“这些问题是你自己看出来的,还是……谁告诉你的!?”
“我……我自己。”
“真的?”
“真的!”
“那你有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这件事?”
“没……没有!”
“真的?”
“真的!”
“好。”唐奕暗松一口气,他相信自己的闺女是不会骗他的。
“那你记住,今天说的话,还有账目里看到的东西,不准向任何人提起!”
“记住了。”唐雨诚然点头。
心中却在嘀咕,难道父亲知道各州贪没之事?或者说,那就是父亲所为?
……
第967章 放大招
唐奕当然知道,而且,也确实就是他自己做的。
这种虚报采购,拉高成本的做法在大宋这个时代虽然没什么意义,可是在后世却是十分常见的平账、瞒税伎俩。
说白了,就是一万块钱买个马桶盖,或者大几千一颗螺丝钉的段子。
……
也别觉得这都是夸张或者杜撰出来的,事实上,在后世这是普遍的现象,即使不是为了偷税,也可以用来把账做的很好看。
当然了,大宋的商税不以盈利为标准,商合的账也没有任何监管机构盯着,甚至唐奕挣了多少钱,也没义务让别人知道。
这么看起来,虚报的做法好像没什么用,更何况他也不需要偷税。商合的大股东是皇帝,这个钱是交到朝廷,还是进了赵曙的腰包,基本没区别。
那话说回来,唐奕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而且看曹佾等人的反应,好似极为紧张一般,这又是为何呢?
原因很简单,这天下间哪有不透风的墙?
表面上看,唐奕这个大宋首富跟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可是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唐雨手里的那本账,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比唐奕还关心他自己到底挣了多少钱。
说一组数字大伙儿就都明白了。
去岁大宋朝廷的税钱是两亿八千万贯,这其中,农税只占两成不到,甚至接近一成;商税占了一半;剩下的是海商收入。
也就是说,商税去岁报收一亿四千万贯,不少了吧?
岂止是不少,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这充分证明了如今大宋的商贸行为是何其发达,简直可以说是盛世空前。
那么问题来了,观澜商合又盈利几何呢?
这个几乎垄断着大宋的金融、零售业、运输业、毛纺和酒业的庞然大物到底挣了多少钱?
账面上是七千万贯,正好是朝廷收入的四分之一。
“……”
这也就是在大宋啊,换做后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允许一个利益集团年收入达到国家税收的四分之一。
而事实上,这四分之一还是唐奕在账上做了手脚之后的数目。
如果不是唐雨发现的那些“高价麻绳”、“黄金船钉”等等等等,把商合的年入稀释到了接近实际收入的五分之一,那么,七千万就特么得变成三亿五了。
什么概念?
概念就是,唐奕带着曹潘王杨几家,一年搜刮的民财比财政收入都特么高。
要是真的据实入账……
呵呵,谁还能容得下这个观澜商合!?
朝堂上面,那也不是现在这般试探着来了,早有人跟唐奕玩命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唐奕再狂,他可以说“先定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但是,他要是敢说一年挣一个大宋……
呵呵,那他绝看不见明早的太阳。
……
这件事唐奕知道,曹潘王杨几家也知道,甚至当今官家赵曙亦知内情。
但是,除了各州具体施行的商合亲信,也仅限于此。
谁会想到,却被唐雨给识破了。
得亏当下没有外人,要是传了出去,不说天崩地裂,也得是地动山摇的大麻烦了。
望着被君欣卓和福康领走的唐雨,曹国舅还是不太敢相信刚刚发生的一切。
“我说子浩……”
“这些话不会是你事先教好,专门来吓唬咱们的吧?”
“这……这孩子也太妖了!”
唐奕苦笑,“我也吓了一跳,她这都跟谁学的?”
那边潘丰却是冷静得多,“倒也不奇怪,你也不想想,小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
这孩子打出娘胎那天起,从涯州到开封,身边就没有低于相公这个级别的人物,唐家进进出来也都是大宋最顶尖的大脑,就是熏也熏出三分妖气来了。
张晋文亦道:“晏殊十四岁高中,甘罗十二岁拜相,就连小糖他爹也是十四岁出邓州,一鸣天下惊!”
“有啥可稀奇的?再妖,还能妖得过唐疯子?”
“……”唐奕无语,怎么扯到他身上来了。
“好了,孩子们都走了,咱们也得说点正事了。”
众人一震,知道这才是唐奕今天叫他们来的真正目的。
“子浩说吧,是不是又出什么事了?”
唐奕点头,“最近确实不太平静。”
于是,唐奕把今日早朝有人提请追封皇族,还有在秦家瓦子一帮孩子们打架,差点把赵曙牵扯进去,以及韩琦给范仲淹来信的事情一一道来。
众人闻罢,无不紧皱眉头。
都是官商两途混迹半生的人物,不用唐奕多做解释,大伙儿也是一听就明白,这里面的事肯定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曹国舅沉吟半晌,“依子浩的意思,这三件事的关联在何处?”
唐奕道:“早朝之事,依我之见多半是试探。”
“秦家瓦子才是狠招,若是官家在那里现身之事大白于世……”
后面不用唐奕说,大伙儿也知道是什么后果。
“那韩琦呢?”
比起早朝还有秦家瓦子的龌龊,曹国舅更担心的还是韩琦。朝中那些心存私欲的小鱼小虾和韩稚圭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韩琦……”唐奕沉吟起来。“我倒觉得,韩琦不用太过担心。”
“哦?为何?”
“他当年反出庆历新党投奔汝南王府,而汝南王一倒,韩稚圭马上又贴上了魏国公。”
“在我看来,这就是个墙头之草,唯利小人!”
“如今,他能给范师父写信,只能说明……”
“说明什么?”曹国舅触着眉头。“说明他又想找下家了?”
“此人还有没有廉耻?”
“呵呵。”唐奕干笑两声。“韩琦能力是有的,可惜一而再的选错路,所以才仕途坎坷。”
“所以……回朝的诱惑可以让他放下一切尊严!”
庆历被贬,为了回京,他投奔了汝南王;后来还是为了回京,他又投奔了魏国公;如今依旧是为了回京,再投奔观澜又有什么好新奇的呢?
“那你准备接受吗?”
“接受啊!”唐奕挑着眉头。“为什么不接受?”
“不但韩稚圭接受,连那些想上位,想赢咱们的朝官,老子一并要接受!”
“啊???”众人大疑,不知道唐奕这又是搞的什么把戏。
只闻唐奕道:“告诉总铺那边,明天往三司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