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7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怔怔的看着帐二人,杨怀玉终于明白了这两个货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说好听点叫“顺水推舟”,说不好听点……那就是鸠占鹊巢了。
“这……这合适吗?大郎那里,不好做吧?”
王韶一摊手,“你自己都说了啊,国事为重!萧家都送上门来了,就由不得咱们不收了。”
略有沉吟,“此事换了唐子浩,也希望他老丈人改庭异张吧?”
好吧,杨怀玉彻底服气了。
这件事是他想的简单了,如果萧家能够归宋,那之前他所说的什么刚刚建立的盟约……
简直不值一提。
“那就……这么定了?”
“还用你说!?”石全福瞪着眼睛。“等你反应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一脸嘚瑟,朝王韶忍不住吐槽,“就这榆木脑袋,还想当阎王营的头儿?”
“拉倒吧他!”
“走了!”
说着话,大步出帐,却是不与杨怀玉再多说一句。
“嘿!!你个老兵油子!”
杨怀玉既臊得慌,又气的不行,屋里只剩王韶,立时开始拿王子纯撒气。
“你!!”
“你他娘的到底哪头儿的?”
王韶一阵头疼,特么在文人堆儿里混了这么多年也没这么多龌龊啊?
所以说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唐子浩诚不欺我。
“行了,行了!”烦躁的一摆胳膊。“还有完没完?”
“你呀……”指着杨怀玉的鼻子。“一根筋!没我王韶还真不行。”
杨怀玉不干了,老子没你也当了这么多年阎王营的头儿,什么叫没你不行?
“我看你就是和石全福那个老兵油子串通一气的!”
“我问你,凭什么给他一万人?”
一脸的肉疼,“那一万兵驻进辽阳,时间长了,还不都向着石全福了?”
“……”
王韶一阵无语,“早怎么没看出来,你是真没长脑子啊?”
“我的二哥啊,韶这是在帮你,看不出来吗?”
“嘎??”
杨怀玉听着都新鲜,把老子的兵送人了,还帮他?
王韶摇着头,彻底被杨二哥打败了。
以前有唐奕护着阎王营,杨二哥说一不二,还真显不出来,这位除了打仗,真就少了点政治头脑。
“石全福为什么跟你吵啊?”
“为了争营帅啊!”
“那你给他一万兵,他还争得了吗?”
“怎么就……”
杨怀玉一下子卡在了那里,有点明白,可还是不太明白,不过看王韶的表情,这里面一定有道道儿。
立时来了兴致,“说说,快说说,你使的什么花花肠子?”
王韶瞪了他一眼,心说,变的倒快!!
“怎地?不和我摆脸子了?”
“哎呀!”杨怀玉陪笑,搀新媳妇一样,小心的把王韶让到坐位上。
“咱们是多少年的兄弟了?你还跟二哥计较这些?”
“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王韶也不磨叽,掰开揉碎给杨怀玉解释起来。
“你给他一万人,你手里还有三万,京城的铁浮屠也受你指挥。”
“这四万对一万,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你比他大!”
“况且,阎王营人的生而复生,是天大的好事不假,但也给朝廷出了难题。”
“到底你们两个怎么安排,不好论!”
“如果石全福服服帖帖还好,随便安插到禁军之中,领一大军也说得过去。可是现在,他明显是不想走,这就难办了。”
“对呀。”杨怀玉一脸憨直。“现在你给他人了,他声势不就更大?”
“错!”王韶摇着头。“正好相反。”
“这一万兵,石全福要是照单收了,那才是对你有利的。”
“……”
杨怀玉傻眼了,不是不明白,而是全明白了。
王韶是什么意思?
王韶的意思是,帮朝廷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点复杂,但是局外人一看,却是一点都不难。
这一万人是谁给的?当然是他这个军都统给的啊!
在外人看来,杨怀玉和石全福根本就没争。你看,杨怀玉分兵一万,命令石全福带领驻防辽阳。
对,就是命令!只要石全福接了,那就是这么个性质了。说明他承认了杨怀玉的命令,接受了他的指挥。
虽然有点勉强,但是朝廷是不会自找麻烦的,多半顺水推舟装一回糊涂。
……
而且,这个一万之数非常的有讲究。
五千为小军,一万就是两小军。
要是给多了,不合适,那就真成分庭抗理了。
给少了呢?
比如就五千一军,合适。但是,朝廷就难办了。
阎王营原本虽然只有一千八百人,但是领的就是五千人的编制。
石全福死战辽河口,这么大的功劳,怎么也要升一升吧?你还让他领五千兵,就说不过去了,王韶这等于是帮朝廷把后面的事儿都做了。
一万,两军……既升了石全福,里子面子都说得过去,又避免了大宋第一军的主帅之争。
“坏!!”
杨怀玉想明白了一切,砸吧着嘴,看着王韶,“王子纯你太坏了!”
石全福还觉得他挺鸡贼,殊不知有个更鸡贼的已经把他算计的死死的了。
沉吟了一会儿,杨怀玉突然觉得,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也挺不错的,省了他多少脑子。
不过……
“子纯啊……”
“二哥这脑袋里除了打仗,不会想别的事,以后你可得多提醒着点。”
王韶大乐,一点都没因为杨怀玉“夸”他坏而气恼。
“好说!只要二哥以后别跟小弟甩脸子那就烧高香喽!”
“那不能!”杨怀玉把脑袋甩的生风。
“咱们兄弟……不能够!!”
他倒是忘了,就是几个时辰之前,他这个二哥还跟人家吹胡子瞪眼呢……
……
另一边,王韶则是暗暗擦了一把冷汗。
心说,唐大郎啊唐大郎!为了你这个军制之改,兄弟这宣政使可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
也就是我王韶……
换了别人你试试?
……
……
数日之后,永昭陵侧。
“什么!?”
唐奕直接就蹦了起来,“阎王营……没死?”
“没死”二字几乎带着颤音出来的。
“好!!好啊!!”
在厅中来回踱步,显然意外至极,激动至极。
良久,才对告知消息的贾相爷道:“他们是英雄,不能辱没,急告辽河口,诏石全福领两百将士回京!!”
“奕要亲自为他们庆功,请赏!!”
“呵呵……”老贾诡异的一笑。“别费劲了,已经顶上牛了。”
“据说刚下沙场,在萧家的家门口儿两个就吵起来了。”
“呃……”
唐奕一窘,“这么快?”
“能不快吗?”贾相爷也是无语。“石全福不想离开阎王营,这是在将咱们的军呢。”
“那现在情势如何?”
唐奕略有担心,阎王营是标杆,不能因为这点意外而内乱。
“哈……”没想到贾相爷大笑不止。“你肯定想不到……”
“那个王子纯还真有大用!”
唐奕一愣,“怎么说?”
于是,老贾把王韶出的那个馊主意,不但让一万宋军常驻了辽阳,还把石全福暗坑了一道的事一说。
唐奕先是大喜,随之又冷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也就是说,辽阳驻进了大宋的兵……”
对面的老贾玩味的看着唐奕,“怎么?不忍心??”
“……”
唐奕没说话。
贾昌朝又道:“萧英已经在路上了,专门来见你的。”
“……”
唐奕还是没说话。
……
他可不是杨怀玉那种憨直武人,贾相爷一开口,他就明白这里面有什么门道,更明白,萧家为什么要入宋见他。
……
“看来,子浩真的不忍心啊!”
贾昌吵长叹一声,此时辽阳是归宋,还是归大辽,其实已经没有什么阻碍了。
能不能成,全在唐奕一念之间。
“把萧英拦下来。”
唐奕突然发声,却是让贾相爷颇为意外。
“告诉萧英,先帝大丧一过,我亲自去辽阳!”
说着话,唐奕已经往外走了,“相爷放心,奕没有那么公私不分……”
回头淡笑,“国事……最重!”
第938章 两个老小孩
赵祯的永昭陵,位于开封正西,约三百里的位置。
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正常来说七日可达。
不过,帝柩入陵,声势浩大,且夏季风云难测,提前月余出京,就是怕路上遇到什么意外,耽误了八月十五下葬之期。
不过还好,这一路顺利的很,等赵祯灵柩到永昭陵之时,尚有一个多月的空余。
……
这段时间,唐奕除了在阙台陪灵,倒是和范老爷找到了别的事情做。
……
盖因帝陵所在已出京师范围,师徒二人难得有机会到乡间走访,看看最真实的大宋百姓生活。
……
而今天出来的,不光是唐奕和范仲淹二人,贾相爷见这一老一少见天儿的往出跑,这回却是没忍住,非要跟着。
于是,两老一少于夏日漫步田间,倒不失几分惬意。
唐奕的印象中,还是邓州的时候,有过几次与师同行造访桑农的记忆,这一晃,却是已经十六年的光景了。
“您老没事儿的时候就应该多出来走走,对身体好。”
乡间野道连空气都是甜的,让唐奕有些沉醉。
对此,范老爷却是一点都不感冒,带着训诫冷然开口,“该多出来走走的不是老夫,是你小子!”
唐奕不知道,范老爷这些年可是十分注重养生的,在回山那个地方呆着,景致气息可一点不比这里差,而且……
三五不时,范老爷也会到周边农田走动,从未故步自封。
贾相爷麻杆儿似的晾在一边,心说,这爷俩故意的是吧?尽说些他插不上嘴的闲话。
没话找话,却是硬插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