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735章

调教大宋-第735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正好吗?”杨怀玉不解,他想议和,辽阳之围自解啊!
  “不是。”唐奕摇着头。“他想议和,手里得有筹码。”
  “哦。”杨怀玉明白了。“辽阳就是他的筹码。”
  让唐奕这么一说,辽阳比以前更加危险了。五国部会继续围困辽阳,甚至打下辽阳,直到和大辽和谈之后。
  “好吧,我想想办法。”杨怀玉应下。
  “唉……”眼睛一斜,瞅着唐奕,脸上来泛起一丝调笑。
  “你说,要是我大宋把辽阳打下来了?那辽阳是不是就成大宋的了?”
  “别!!”唐奕吓的一哆嗦。
  “你省省吧,打下来是累赘。”
  “呵呵。”杨怀玉闻言干笑两声。“到底是累赘,还是回去和娘子没法交待啊?”
  “你!!”唐奕僵在那里,指着杨怀玉半天没说话。
  “是不是兄弟?别闹!”
  ……
  说完,自己都觉得说服力不够,茫然看向远处,坦白道:“有一点点,确实是这个原因。”
  唐奕心里其实是有点愧对萧家,当初忽悠萧家上了他的贼船,那可是拿大辽的皇位做的饵。
  可是,十年过去了,不但皇位没给萧家谋来,反倒因为他,萧家被耶律洪基边缘化了,混的还不如突吉台和纳其耶两部。
  这些年,不但萧惠、萧英两兄弟无缘大辽核心,连萧欣、萧誉这两颗新星也赋闲无为。
  对此,萧家越是不提,越是没有一句埋怨,唐奕越是愧疚。
  现在,要真的连老窝都给人家占了……
  有点太不仗义了。
  ……
  当然,对萧家的愧疚,这也只是一点点原因之一,更多的……
  “二哥啊!”唐奕轻声道。“大宋不能像拿燕云一样耍流氓了。”
  “什么意思?”
  唐奕苦笑,“万万双眼睛看着咱呢,这天下千百个城邦看着大宋呢。”
  “有些事……就没法再为所欲为了。”
  大宋要开始经营“国际形像”了。
  这看似无用,却意义深远的东西,将来会影响很多事。
  ……
  “那行吧!”杨怀玉一叹。“咱就给弟妹一个面子,放辽阳一马!”
  唐奕瞪了他一眼,“后天要为先帝宗庙请谥,还有事忙,先走了!”
  “你看看……”杨怀玉起着哄。“走什么啊?”
  “怕老婆又不丢人!”
  “那什么,弟妹有什么要往家里捎的书信没有?为兄帮你一并带过去。”
  ……
  “滚!!”


第926章 誓碑
  请谥宗庙,依旧是大丧礼节的其中一环,意为把先帝谥号上请祖宗祈求天允。
  当然,赵家祖宗不可能张嘴说行还是不行,且谥号已经是朝议过的,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
  这一天,赵室宗亲加上文武百官尽聚宗庙,请谥宗上。
  唐奕作为辅政大臣,又是驸马,自然站在靠前的位置,仅次赵姓宗亲之后。
  可是说实话,唐奕的心思根本就没在烧香焚表、磕头下拜这些礼数之上,眼神儿一个劲儿的往后殿飘。
  ……
  虽然来赵氏宗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怎么说也是个外臣,寝殿可是从来没进去过的。
  当然,那里面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个“传说”一直勾着唐奕的好奇心。
  话说,太祖曾立一誓碑于宗庙寝殿的密室之中,上书三律被两宋皇帝奉为“天条”。
  一曰:“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曰:“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
  此誓碑在后世传的沸沸扬扬,有信其真者,亦有生疑不屑之辈,谁也说不清到底有没有这块碑。
  唐奕好不容易身在北宋,他也好奇到底有没有这玩意。
  如果有,是不是真写的就是这三句?
  不过,要是真的有……
  “啧啧啧……”不得不说,赵匡胤绝对是个自虐狂。
  为了江山社稷,这位爷也是拼了,特么他一句话弄的两宋三百年的皇帝差点没让文人气死。
  好不容易把繁文俗礼熬完了,群臣告退,唐奕也随着大流儿往出走。
  不想,曹太后出声叫住唐奕,“大郎,且留步!”
  唐奕不敢怠慢,“太后,还有何吩咐?”
  曹太后抿然一笑,似有深意,“陛下要在太庙用斋,子浩可同食!”
  百官们听的直砸吧嘴,心道,当官当到唐奕这个份儿上也是没谁了,小皇帝连吃个饭都想着他,而且还是太后亲自请,这等殊荣无出其右。
  而唐奕却是另一番计较,祭祖这么大的日子,没事儿吃哪门子饭,估计是有事儿。
  也不矫情,随赵曙和曹太后留了下来。
  而接下来,可把唐奕乐坏了。
  这吃饭不在偏殿,而是把地点设在了后殿寝宫。
  一进去,唐奕这眼神儿就不老实了,四下扫看,就想找找哪有暗门。
  可是,哪那么好找?与平常宫殿别无二致,屁都看不出来。
  悻悻然暗道:本就是个传说,估计是没有吧!
  收拾心情肃立一旁,等着曹太后先张嘴,看看到底是什么事儿非得今天说。
  ……
  可是等了半天,曹太后就是不开口。
  斋菜都上齐了,老太后就领着赵曙在一旁站着,不入席,亦不说话。
  这时候,唐奕终于感觉到有一丝不对。
  因为此时,侍奉左右的内侍宫人都出去了,寝殿之中只剩唐奕、赵曙和曹太后三人。
  唐奕有点生疑,主动开口:“陛下、太后,这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曹太后点头,确有要事,需大郎在场。
  “?”
  唐奕一脑门问号,只见曹太后终于向殿外一声招呼,应声进来一个老大监。
  唐奕细看,竟从未见过。看那龙钟老态,应该比李秉臣的岁数还大。
  “见过陛下!老奴见过太后,见过唐贤士!”
  唐奕有点懵,看向曹太后和赵曙。
  但闻太后为其解惑,“这是钱大官,专司太庙寝殿看护扫洗。”
  环指大殿,“已经守护这寝殿近七十年了!”
  “……”唐奕心里咯噔一声。
  七十年,专思“守护”?且太后言语之恭敬,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扫洗太监的程度。
  难道……
  唐奕下意识扫视着大殿,这里面还真有什么秘密?
  ……
  ……
  另一边,曹太后并没有让唐奕疑惑太久,介绍过钱老大监,就从赵曙胸前贴身处取出一把钥匙交到钱老大监手中。
  “有劳大官了!”
  “太后客气,此为老奴本分。”
  说罢,行至龙榻一侧,书格外,老佝偻的身躯挡着,咔咔两声脆响,书格应声左右分开,露出一密室。
  隐隐约约可见密室正中立有一物,金丝大绸蒙着,看不清真容。
  但是,依形状来看,不难猜,应该是一块碑。
  ……
  唐奕都特么看傻了,要不是曹太后和赵曙都在这儿,他定会脱口惊呼:“还真特么有啊!?”
  没错,真有!此乃赵室皇族之绝密所在,非新旧帝君交叠之际不可一观。平时则由不识字的内侍大监专司守护,世代相传。
  但是,那块黄绸盖头的石碑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却是只有掀开来看看才知道了。
  “子浩,陪官家进去吧!”曹太后的声音把唐奕从震惊之中拉了回来。
  “啊……啊?”唐奕茫然一疑。“我?”
  “对,你!”
  曹太后淡然笑道:“这是先帝的临终遗命,让你陪着曙儿一起观瞻誓碑。”
  “赵祯遗命?”
  唐奕一滞,猛然想起,赵祯临终之前确实说过一些奇奇怪怪的话。
  “我……”
  下意识向前迈了一步,可是唐奕随之又停下来了。
  那上面写的什么?真的是那三条吗?
  唐奕好奇,可是好奇之余,他也是清醒的。
  那是只有皇帝才能看的誓碑,可能连曹太后都不知道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他唐奕有资格看吗?
  即使赵祯给了他这个资格,那他能看吗?
  在朝堂混迹这么多年,唐奕唯一认定的真理就是:这天下间没有不透风的墙!
  他今天只要进去了,早晚会被别人知道。
  一段只有皇帝才能看的碑文让他这个臣子看了,合适吗?
  会带来多少麻烦?有必要吗?
  没有!!
  想到此处,唐奕停了下来,潸然一笑,“奕终于明白先帝临终之时那句话的含义了。”
  曹太后一疑,“先帝说了什么?”
  “先帝说,让奕放心大胆的辅佐陛下,若有疑虑,有机会陪陛下入太庙一观,自然明白。”
  看着密室之中黄绸裹身的石碑,唐奕露出一丝苦笑,“现在奕终于明白了,连太祖誓碑都不隐瞒于奕,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一旁的曹太后被唐奕几言触动心思,想到赵祯,面有哀戚,“先帝……是把子浩当亲子一般看待的。”
  “嗯……”唐奕由衷点头。
  一个皇帝能做到如此坦诚,他还有什么不放心?
  一个臣子能得到如此信任,他还有什么不知足?
  淡笑着看向赵曙,“陛下,进去吧!”
  赵曙一歪头,“姐夫先请。”
  “不。”唐奕决然摇头。“我就不进了。”
  “为何?”赵曙不解。“这可是先皇遗命,姐夫不能违抗的。”
  “呵……”唐奕轻笑。“先皇遗命是让你姐夫我安心辅国,再不顾忌,踏踏实实为大宋谋福。”
  “既然我已经安心了,又何必坏了祖宗规矩呢?”
  “陛下独自进去便是。”
  赵曙一阵茫然,不确定地看了看钱大官,又把目光定格在母后身上。
  他是拿不准,要不要听姐夫的。
  而钱大官也好,曹太后也罢,此时看唐奕的眼神尽是感激。
  唐奕不入室观碑,在他们看来。更多的却是为赵曙着想。
  没办法,先帝遗命,让唐奕陪赵曙观碑,曹太后也好,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