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579章

调教大宋-第579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要动豪族的地,可是汝南王、魏国公却想方设法在保他们的地,这才是导致今天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
  而且,话说回来,就算是在后世,多元化了,全球化了。能够不靠武力打破、外力资助,自己革新强国的,也只有我大中华一家,别无分号。
  所以,从几年前赵祯下定绝心再兴革新之政的时候,唐奕就力劝赵祯“温和为本,平稳过渡。”
  “范师!”唐奕语重心长。
  “汝南王府有河北、京东诸路豪族为助,魏国公坐拥西北大势。”
  “看上去半个大宋都在与我们为敌,可是,咱们还有另一半,如何这两法真的付诸实施,那另一半也没了。”
  “……”
  “……”
  “……”
  “可是。”范仲淹还没回过神来,李秉臣却是接过话头儿。“可是事情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汝南王府和魏国公那些人置人命于不顾,这个温和却是说不出去了吧?”
  人家已经亮剑了,你再温和,那就有点……
  “况且,陛下现在确实也需要一个制衡北方豪族的契机。”
  “而王介甫的这两法正中陛下心意。”
  “不是的。”唐奕摇头,诚然道。“冤有头,债有主。谁亮的刀子就剁谁的手,这才是道理。”
  “不管有罪无罪,一打一大片那就是野蛮。”
  “……”
  李大臣怔怔地看着唐奕,一时间竟是无言以对。
  良久方道:“真是奇了,小疯子不疯了,倒显得我们这些老人家成了不管不顾的疯子。”
  唐奕心中一喜,咧嘴笑道:“大官骂我了。”
  李秉臣能扯出这么一句没用的话,说明心里已经在认同唐奕,这是在找台阶儿下。
  而此时,范仲淹也抬头出声:
  “一来,这两法已经朝议数日,收是收不回来了。”
  “二来,你若想阻止,必须要给陛下一个新的制衡朝臣的理由。”
  “你……”
  “可有良策?”
  这么说来,唐奕是回来晚了。要是早点,还能趁这两法没有声闻天下而及时阻止,可是现在,骑虎难下。
  此言一出,四个老人都齐齐看向唐奕,等着他的答案。
  其实,大伙儿是不抱什么希望的。让唐奕初闻两法就想出所谓良策,既收回两法,又让官家有新的应对朝臣的话柄,有点难为人。
  唐奕略一沉吟,说出的话却是让四人大跌眼镜。
  “募役法……”沉吟良久。
  “暂无良策。但是可以拖着不实施,也就不至于变成大害!”
  “至于青苗法嘛……”
  “好说!”
  “可解!”


第799章 贾昌朝不能留
  唐奕还在这边纠结两法之弊如何破解,而在离回山不足三十里的开封城中,癫王回京的消息才刚刚传开。
  ……
  汝南王府,后门。
  此时,一位满面皱纹的老者正进到府中。
  老人怀抱一口箱子,举步维艰地走在王府后院的小路之上。
  箱子不算小,异常沉重,老人额前已经沁满了细汗,仿佛随时可能栽倒。
  可纵使如此,依然不愿假以人手,非要亲自抱着,一直走到汝南王生前的书房才肯放下。
  “亚父!”
  赵宗懿于心不忍,想上前帮忙,却被老人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我自己来!”
  老人声似金石,不容有疑,正是昭文馆大学士,贾昌朝。
  赵家一众兄弟面面相觑,一时无言。纵使对这贾子明多有怨恨,此时见他的样子也是不敢多说一句。只得纷纷跟在他后面。
  一直进到书房,贾昌朝把箱子放到老王爷的书案之上,这才直起腰身,气喘不平。
  环视老王爷的书房,一几一案、一书一字,都是赵允让在世之时的模样。不由勾起贾子明诸多过往,可惜物是人非,不堪追忆。
  目光最后落在赵家一众兄弟身上,苍白的手掌轻轻扶着箱子: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京东东路……”
  “京东西路……”
  “河东路!”
  “五路,一百一十三州,两百四十六姓大小豪族的往来账目,联络之法,老夫今天给你们送回来了。”
  贾子明声音发颤,短短几句,却似用尽了全身力气,老目之中隐有晶莹,“昌朝无能,愧对老王爷重托。”
  “罪矣!”
  ……
  “亚父……”赵宗懿心中一软。“亚父何出此言呢?怪只怪,时不赋我。”
  赵宗汉、赵宗楚也是和声劝慰:“亚父不必灰心,如今形势一片大好,也非是没有东山再起之日啊!”
  “……”
  贾昌朝无声苦笑,时不赋我?东山在起?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这几兄弟要是早点说些宽慰之语,少背着他干点下三烂的勾当,他也不至于心灰意冷,再无斗志。
  ……
  见贾昌朝无言,站在几兄弟身后的赵宗实不由暗暗冷笑,嘴上也是不咸不淡。
  “相公这又何必?说不得哪天相公心头一热,这些东西就又回到您手上了呢。”
  却是连“亚父”都不舍得叫上一声了。
  “你!”贾昌朝闻之,气的话都说不出来。
  ……
  “诶……”老贾长叹一声。
  罢了,他这一生成也是汝南王府,败也是汝南王府。既然去意已决,又何必与一个小人一般计较?
  不去理会赵宗实,环视房中的赵家兄弟,心中宽慰自己,其实老王爷这二十三个儿子之中,也不都是狼心狗肺之徒。
  平复心神,放缓语气,“老夫就要走了。”
  “临走之前,最后再嘱咐一句,希望你们能听进去。”
  赵宗懿凄然道:“亚父但说无妨,宗懿必谨记在心。”
  贾昌朝点点头,赞赏地看了一眼赵宗懿,猛然一指身边的箱子,“这个东西,不能留!”
  “你们要么把它烧了,一了百了。”
  “要么……”
  “上呈陛下。以如今的形势,和陛下的慈善之心,保你们兄弟一生无忧,子孙富贵是没问题的。”
  “……”
  “……”
  “……”
  满室皆静,落可闻针。
  连满口“谨记在心”的赵宗懿也低下了头。
  唯独这件,是几兄弟无法答应的。
  ……
  见一屋子人没一个搭话,老贾又是苦笑一声,心知自己又是多此一举了。
  “罢了,老夫去也,你们好自为知!”
  说完,最后再看一见赵允让的书房。心道,老王爷,昌朝这就下去与你请罪!
  之后,再不迟疑,大步出屋。
  等贾昌朝已经走出了屋子,赵宗懿这才回过神来,追了出去。
  “亚父,我送你!”
  贾昌朝略顿了一下,“也好,随我来吧。”
  待二人行至院中,贾子明也不待多送,停了下来。
  转身看着赵宗懿,“老夫知道,刚刚的话你们是不会听的。”
  赵宗懿窘然低头,“父王终一生之力才攒下的资本,确实……”
  “确实不舍得。”
  “诶,不听就不听吧!”
  贾昌朝一点都不意外。
  “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
  “亚父请讲。”
  “千万不能交给魏国公!”老目之中精光闪现。“否则……”
  “你们兄弟一个都活不了!”
  “……”
  赵宗懿一时间没明白老贾言之何意,呆愣当场。
  等他回过神来,哪还有贾昌朝的影子?老人就此出汝南王府,从此再无瓜葛。
  ……
  在院中站了良久,赵宗懿猛的打了一个寒颤。不知为何,心中一阵一阵的发凉,仿佛失去了什么东西一般,空虚莫名。
  弃掉贾昌朝,真的正确吗?
  带着这个疑问,赵宗懿失魂落魄地回到书房。刚踏进门,就听见他那个十三弟正与兄弟们说话。
  赵宗实声色厉敛地冷然出声:“贾昌朝……不能留!!”
  赵宗懿一哆嗦,脸色顺间煞白。
  “十三弟!”一声厉喝,朝着赵宗实就冲了过去,一把拎起他的衣襟。
  “你疯了?那是父王亲自让你认下的亚父!”
  被赵宗懿拎着衣领,赵宗实却不见惊慌。
  “大哥,醒醒吧。”斜眼看了一眼赵宗懿,挣开他的大手。
  “他知道的太多了,稍有差池,咱们一大家子都得陪葬!”
  “也不至于吧?”
  不等赵宗懿说话,赵宗楚觉得这个时候不说话不行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就算再怎么不顺,亚父可从没生过二心。”
  “在京与不在京能一样吗?”赵宗实一声反问,立时问得赵宗楚不说话了。
  赵宗实趁势又道:“如今朝中弹劾他的奏折一天多过一天。”
  “宫里传回来的消息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官家虽然留中不发,可是却把这些奏折都单挑出来放在了案头。”
  “显然,赵祯也知道没有必要在扣着贾昌朝不放了,随时都可能把他打发出京。”
  “呵……”
  久未出声儿的赵宗汉干笑一声,斜眼打量着赵宗实,揶揄道:“怪谁呢?”
  “魏国公的人为了通济渠案,想把亚父挤走。这个时候,咱们不帮亚父说话,还落井下石,亏你想的出来!”
  “我……”赵宗实一阵语塞。“我可没落井下石。”
  赵宗汉闻声,眼睛一睁,“都是自家兄弟,谁不知道谁啊?你敢说吴奎那帮人不是你授意的?”
  “我……”
  赵宗实编不下去了,“我那也是为了咱们家好!你们自己说,贾昌朝这些年都干什么了?”
  “什么也没干!”
  “他不走,咱们永无宁日!”
  说完这句,语气一缓,“咱们兄弟就别吵来吵去了,如今形势大好,大有可为,更要兄弟齐心。”
  “……”
  “……”
  众人一阵沉默,却是谁也说不出话,唯独赵宗懿冷眼看着赵宗实。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没有苦劳,他也是你的亚父!”
  “这种话你也说的出来!?”
  “我……”
  “行了,别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