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于桃花坞坐船顺汴水南下,一刻也没在城里多呆,一个时辰之后,回山即在眼前。
……
回山还是那个回山,街市上纸醉金迷,繁华依旧。
唐奕是悄悄回来的,悄悄下船,并没有什么排场。
然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这个复燕功臣又有几人会视而不见!?
识得唐奕的无不伫足侧目,目送这位复土英雄回家。而不认识唐子浩是谁的,见了这长街夹道的阵仗也不由低声轻问,得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子浩,也跟着注目行礼。
而唐奕也忍不住好奇,几个月未归,回山表面上没什么变化,可是……
这人?
街面儿明显多了很多装扮有异京师民俗、口音颇重的外地人。
要知道,大比之时,京师的外地举子也不过现在这个水平。
大比都过去四个月了,哪儿来这么多京外的人?
正想着,耳中突而传了琴音,唐奕细听,却是《十面埋伏》。只不过……
不禁拧眉抬首,凝香阁的二楼临窗处,那个红妖精正对街抚琴。
却是更加妖艳了。
只不过,为什么不是后三节的《得胜曲》?
……
顿了一顿,还是打消了进去的念头,眼望前方的观澜书院,头也不回的走了。
待他过去了。楼上的琴音也是乍然而止。
砰的一声,那绝少开启的花窗再次闭合……
……
拾级而上,唐奕略有沉重地从山门一路上行,至上院门面。
范仲淹、尹洙等一众师父已经站在那里迎他。
没有什么壮怀悲烈的言语,甚至没有一句夸奖。
范仲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回来了……”
“恩,回来了。”
范仲淹缓缓点头,抬头侧目,视线所指正是北屏山角的那条羊肠小道。
“先去与三位师长道喜……”
唐奕点头,从范纯仁手里接过麻服孝带,一步一顿地向着那北屏而去。
三年……
近三年之后,老王爷的“不许唐奕上山祭拜”终于废止。因为那块祖宗的地,拿回来了。
……
三座孤坟,凝望汴水,俯视观澜。
唐奕来到坟前,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小心展开,把里面的一捧泥土分别添在三座坟茔之上。
展眉轻笑道:“三位尊长,闻到了吗?这就是燕云的味道,是咱们祖宗那块地的味道!”
……
看向柳七公的墓碑,“对不住,让柳师失望了,奕终究未能取得功名。”
看向杜衍的新坟,“杜师父却是天天都可以安睡了,再没人叨扰。”
最后,在那坐立了近三年,他却是第一次看到的墓前重重跪下……
“燕云已复,老王爷却是再也不能拦着我了……”
……
山风荡过,夹着一丝丝夏日的香甜,拂去唐奕面颊的湿润。
……
……
唐奕在北屏山上一直呆到黄昏。
许是真的累了,回到唐家小楼,君欣卓去食舍打来饭菜回来,就见他歪在榻上,死死地攥着萧巧哥的玉手,睡的香甜。
“我,我我……”
“他,他他……”萧巧哥臊得脸色通红。“他说他头疼,就就就睡过去了。”
“怎么也叫不醒。”
“让他睡吧!”君欣卓轻语。
从出征那一天起,似乎唐奕就没睡过一个好觉,回家了,那根紧绷着的弦也终于松开了。
……
又等了一个多时辰,唐奕才睁了一次眼。
“什么时辰了?”
萧巧哥坐在榻边,小手依然还在唐奕的掌握之中。
“都深夜了,起来吃点东西吧!”
唐奕往榻里挪了挪,空出一块地方,动了动身子,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不吃了。”说完,又睡了过去。
只是攥着萧巧哥的手,始终没有松开。
萧巧哥心虚地看了眼楼上,又看了看空出来的半张榻,心绪烦乱地想着:
也不知道君姐姐是不是真的休息了……
第644章 想的美
第二天一早,萧巧哥在唐奕的怀中醒来。
先是一阵心跳,随即又大气都不敢喘地侧耳细听。
半晌,确定楼上没有动静,才鼓起粉腮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抬眼又是一怔,那坏胚棱角分明的脸,原来就在自己的鼻息之间。
怔怔地看了好久,萧巧哥不由心跳越来越快。忍不住就痴了,这还是她第一次离的这么近的看这张脸。
过了好久,萧巧哥竟做出一个连自己都有些惊讶的举动,慢慢地靠了过去,在唐奕有些干裂的嘴唇上轻啄一下。
然后,立时又像做错了事情的孩子,逃似的跳下了木榻,见唐奕依旧熟睡,放才安心。
刚把衣衫整理妥当,楼梯上就传来响动,却是君欣卓下楼了。
萧巧哥登时就慌了,左右乱看也没找到藏身之所,只得调转身形跑出了小楼。
君欣卓只瞄见半个背景,不仅摇头轻笑,忽然开口,“起来用个早饭再睡吧。”
那边一副熟睡模样的唐奕突然翻了个身,“不吃……”
……
……
唐奕一直睡到下午才起来,洗了脸,草草吃了口东西,左右找了半天也没见萧巧哥的人影儿。
“巧哥呢?”
君欣卓横了他一眼,“那丫头面嫩的紧,却是跑出去一天也没敢回来。”
唐奕下意识地摸了摸嘴唇,“面嫩吗?不见得吧?”
君欣卓一翻白眼,“我看就不能让你这闲下来,一闲下来就全脑子坏水。”
唐奕哈哈一乐,支起身子。
“我去给老师请安。”
……
到了范仲淹的住处却是扑了个空,原来老师去王德用那里了。
王老将军在古北关一战之后就精神萎靡,想来也属正常。
八十岁老将阵前厮杀一昼夜还能回得来,这本身就已经是个奇迹了。唐奕只盼得回了观澜,有孙郎中的妙手施补,能让老将军慢慢的调养过来。
到了王德用的住处,尹师父、孙师父都在。
与王德用,还有几位师父见了礼,唐奕就安静地坐在一旁听几位老师说话。
可是他一来,话头自然也就扯到了他身上。
范仲淹看着唐奕精神头不错,欣然道:“还好,还以为你要萎靡几日呢。”
唐奕轻笑,“让老师担心了。”
昨天,他在北屏山上待了整整一个下午,按照以往的情况,杜公离世,唐奕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必要悲痛一阵。
可是,经历了古北关那场大战,唐奕似是一下子沉稳了不少,情感也是内敛许多,只是一个晚上,就再难看出悲喜了。
不想再勾起往事,见王德用除了脸色有些发黄,精神倒还健硕,不由转移话题道:“王爷爷可得好好养着,以后还得指望您老帮我压阵呢。”
王德用眼睛一立,“养什么养?老夫好着呢!”
老头又开始犯倔。
“若不是你和杨家小子硬把老夫摁在马车里,老夫一路骑马而回,最少比你们快五天!”
唐奕也是无语,所谓老小孩儿,老小孩儿,越老越要人哄。
“好好好,您老硬朗着呢,过两年帮我哄孩子都没问题!”
“那是自然!”王德用大嘴一咧,果然十分受用。
范仲淹则是想起一事,“中午宫中来了旨意。”
“陛下明日摆驾回山消暑。”
“嘎?”唐奕差点没噎着,顺嘴就溜出一句。“昨天不是刚见着了,怎么这么快就跟来了?”
范仲淹对这个弟子当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责怪道:“看把你美的!”
“不过,也算说对了。”
唐奕更是诧异,“真是冲我来的啊?”
范仲淹叹道:“你都二十五了,就算不为别的事,单是终身大事也值当陛下跑这一回了。”
“呃……”唐奕先是尴尬的一愕,随后的一句话,差点没气得范师父扔鞋。
“和您老当年一比,我还能逛荡几年吧?”
好吧,范大神三十四岁才娶妻。
一声咆哮:“你拖得起,福康公主等得起吗!?”
说白了,这个时代男人晚婚是风尚,范仲淹三十多岁才成家也非个例。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三四十岁的老进士被榜下捉了婿了。
可是,男人晚婚正常,女人却是不行了,更何况是公主?
福康早五六年前就已经被赵祯暗许给了唐奕,如今这位帝姬已经是双十年华,再不嫁就说不过去了。
……
唐奕神情一暗,“老师当知我心意……”
范仲淹恨不得上去给他一巴掌,“你心意?你心意就是天下间的好处都让你一个人占了!”
不想,却是王德用接过了话头,“说起这个事儿,老夫有一事与大郎交代。”
唐奕一愣,“什么事?”
“君丫头老夫要收了干孙女,你看着办吧!”
唐奕立时一喜,“谢谢王爷爷!”
范仲淹却是哭笑不得地看着王德用,“您老就别添乱了!”
王德用摆手止住范仲淹的话头,“一肩挑两房,虽在礼法之外,但也非没有。”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老夫倒觉得没什么不可以!”
“就是,就是!”唐奕捧着王德用的臭脚。“春秋有叔疾一宫二妻,西晋有魏收、陈诜、刘芳和贾充皆是左右夫人平坐。就算是唐时,也有王毛仲得两国夫人鼎助。”
谄媚地嘿嘿贱笑,凑到范仲淹身边,“一肩挑两房,也不是不行的嘛。”
范仲淹立着眼睛道:“你那是一肩挑两房吗!?”
“呃……”
“你那是三个!!”
范仲淹气闷的不行,这败家孩子齐人之福还不知足,想三个一起娶。
这里面有一个是皇帝的长女,一个假死的大辽王妃,另一个则是土匪头子!
这事可能吗?
你就是想平娶三个普通人家的小娘子,朝上那些老儒都得喷死你,何况这三个,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都是雷,不定哪天就得炸!
……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唐奕只得耍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