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方捷报,燕云复宋!”
……
“燕云复宋!”
雄州守军一伍旗手手擎红旗,一边紧跟三骑狂奔,一边沿街大喝,昭告全城。
百姓闻之,稍有错愕,随之眼见正道上红旗飞扬,瞬间沸腾。
燕云?复宋?我汉家的地,又回来了!?
好事者无不奔走相告,复传喜报。有甚者,更是效仿传报骑兵,高举红旗摇曳全城。没有红旗亦是不妨,红衣、红被套,只要应景,尽数取出高挂。
只是片刻,雄州上下即被红色所染,满城尽是欢腾雀跃。
……
而那三骑高擎红旗,北门入城,南门冲出,一刻不停,继续南下。
……
真定城上,眼见红旗在望,立时于城头高悬血色龙旗呼应。霎时间,州府、东西两市、府街正道,无数面同色龙旗烈烈飞扬。
早就等侯多时的一队旗手,迎着红旗,迎着燕云复宋的捷报,飞马跟骑!
……
邢州。
相州。
大名府……
三骑所过,无不被染成红色!
同时,以宋燕大道为轴,燕云复宋、红旗南下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向四方扩散。
大宋由北而南,万民欢腾,万里江山红旗飞扬!!
……
开封城中,繁华依旧,守城禁军无不凝神北望。
那边,数千骑士马蹄震地,神彩熠熠,每个人手中都擎着一面大红龙旗。
旗海招展,拱卫三骑直临京师。
封丘门前,各州护旗卫队勒马立定,不得入城。
而那三骑也在城门前分开,一骑继续南下,两骑飞驰不停。
马行街。
东华门……所过之处,尽是蹄急马嘶。血色长旗飘荡长街。
终于,皇城正前,宣德门外,擎旗之人勒马停下。
翻身、下马,长旗矗地!
一身战甲残痕累累,一脸血污掩去真容,唯额头的金印,熠熠生辉……
曹觉,擎旗傲立,抬眼看,宣德楼上,大宋天家亦是一身大红龙袍,眼神热切地等着他的答案。
狠咽了一口唾沫,润润发干的喉咙,猛然提气,狂声大吼:
“汉土归一!”
“燕云复宋!!”
……
……
回山。
杜衍安详地躺在院子里的一张躺椅上,看着山下。
这里风景甚好,不但可以把整个观澜书院看得真切,连山下的街市,远处的码头,亦可尽收。
范仲淹坐在他身边陪着。
“外面风大,世昌还是进去歇息吧。”
杜衍微笑着摇了摇头,“再等等……”
范仲淹轻笑,“世昌不够豁达啊。”
“看与不看,有何分别?图增嗔恶尔。”
杜衍依就看着山下的方向舍不得眨眼。
“心有不甘啊……”
范仲淹玩笑道:“是要下地狱的哦。”
“……”
杜师父却是不再答了……
老目之中仿佛看见码头上冲出一员兵将,手中红旗烈烈!刺得老人双目泛起泪光。
杜师父笑了,笑得满足,笑得释然。
“值得啊……”
说完,缓缓闭目,留给这世间最后的一个表情……
就是那抹满足的笑意。
第627章 胜一时,而不能强一世
“尔等闲时且可北望,红旗南下之时,即是燕云复宋之日!”
……
唐子浩的这句豪言,实现了。
从十年筹谋,为之计,到阎王营铁血怒战,现之力。
从赵德刚以命相保,表之忠,到申屠鸣良最后时刻绝命冲锋,为之义。
从赵祯倾举全国之战兵;
从周四海抬棺北上;
从司马君实独舞龙潭;
从王德用白发披甲豪饮杨公祠。
大宋朝终在建国整百年之后,才完成了中原一统。
祖魂有灵,当可含笑幽冥。
……
……
此时,唐奕与狄青卓立古北关上,狄青心怀大畅。
“自唐末之乱,天下分崩,今终得复,汉土归一,汉人才算真正的站起来了!”
唐奕无声摇头,怔怔地看着关下一队人马自南方而来。
“汉人站没站起来不在土地。”
“而在……”唐奕看向狄青。“在这儿……”
唐奕指着胸口的位置,“一颗自强不息的心。”
说完,大步下城,朝着那南来之队迎了过去。
路还很长,燕云,也只是一小步罢了。
……
马队行至关下,缓缓停了下来。
本行在队后的百余骑打马走到队前,抬眼看向只余一座城楼的古北关无不骇然。
“何其惨烈,才能打成这个样儿!?”
……
眼见关下的唐奕迎了过来,众人更是惊讶:
“他怎么弄的比咱们还黑?”
有人沉声道:“因为他扔了状元,选择了这个!”
说完,百骑一同下马,向着走来的唐奕深深一礼。
“与恩师见礼!”
……
“少特么扯淡!”
经历的一场大战,唐奕更是把最后的一点斯文埋在了城下,言辞行事,更是狂野。
也不与他们废话,“来了多少?”
范纯礼闻声嘿嘿贱笑,“师命岂敢不从?”一指身后。“除了个别实在脱不开身的,都在这儿了。”
“说说吧,恩师差遣,有何贵干?”
唐奕点了点头。
他让观澜书院今科进士放弃试后的假期,尽数北上,自然是有原因的。
“且先去休息,稍后再与你们细说。”
四下扫看,“朝廷派谁来的?”
宋楷搭话,“不是一个,而是半个朝廷!”
说话间,众人身后的几驾马车已经有人下来。
唐奕一看,好吧,真的是半个朝廷。
内相富弼首当其冲,身后是宋庠、吴育、庞籍,再往后还有唐介、赵允弼。
这还没完,后面还有。呼呼拉拉唐奕认识的,不认识的,足有数十人之众。
说半个朝廷都是谦虚的,资政殿大学士富弼是内相,东府政事堂代表吴育,三司使宋庠、枢密副使庞籍,加唐奕身后的狄青,西府正副宰相全在。御史台有大宋的良心唐介,宗室有当代第一贤王赵允弼。
而后面那几十个,应该就是三省三司三衙,六部的属官了。
……
唐奕脸色一垮,无语道:“用不着这么大阵仗吧?”
“用!!”却是富弼走了过来。
先的高揖大礼,与唐奕和狄青深深一揖。
“诸公辛劳,受弼一拜!!”
唐奕和狄青手都不知道摆哪儿了,急忙上前搀扶。
“相公,折煞我等了。”
富弼被二人扶起,却道:“不世之功,当此一拜!”
说完,才把话头转了回来。
“若是可能,陛下恨不得亲至燕云,我们这些又算得什么?”
唐奕道:“其实有观澜众生就己经差不多够了,陛下只要派一得辩之臣来……”
“老夫知道。”富弼慈笑着接道。
“江山由将士们打下来了,下面,大郎且看我们这些无用文士的就是。”
燕云是收复了,但是收复绝不是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
十数州地,百余郡县,原本行的是大辽的法,用的是大辽的官。现在一朝归宋,却要遵大宋的律,受大宋管制了。如何交接?如何过度?耶律重元的小朝廷如何安置?已经离群百年的燕云汉儿如何回归?这都是问题。
且不说,古北关以北还有一个怒不可揭,视大宋为侵国仇敌的大辽。
耶律洪基是败了,但还没有退,是打是和,还未有定数。
……
归根结底,大宋收回燕云不假,但却非武力硬夺,有诸多取巧之处。大宋朝也不是一飞冲天,君临天下。更不是盛世荣姿,中气十足。
大宋还是大宋,还是那个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的大宋。强宋,还只是一句空谈。
“大郎且安心,接下来就交给老夫。”
唐奕点头,他也想驱兵千里,直捣黄龙,也想北击辽都,一锤定音。
可是不能,大宋仅有的二十万可战之兵都在古北关下。西北无守,国库空虚,大宋可以威武一时,却不能长胜一世。
最终,还是要靠文人的嘴来稳住局势,赢得喘息之机。
“十年!!”唐奕紧盯富弼。
“相公只要给我争取十年!”
“到时,不管是大辽,还是西夏,又或四海诸夷,大宋都会用刀和他们说礼。”
富弼点头,面露憧憬。
“那老夫就等着你的十年。”
抬眼看向关外,“接下来,就要看司马君实的本事,还有大郎下的那份饵料够不够份量了。”
唐奕随着富弼的目光看去,露出一丝笑意。
“应该问题不大。”
“哦?”富弼轻疑。“大郎何来自信?”
“相公还不知道吧?”
“古北关一战,除了一战定燕云这个最大的战果,还有一喜,一点不比燕云本身更轻。”
“什么?”
唐奕笑意更浓。
“耶律洪基的皇家近卫军,打的只剩一万了。”
……
……
六万皮室军,经大定保卫一战,损失万余。古北关大战,耶律洪基刻意保存实力,只以各部族兵出战。不然,也不会二十万大军攻关,打了一个月也没打下来。
但是,阎王营出战,让他不得不精锐尽出,然后……
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只一昼夜,送魂岗成了皮室军的送魂岗,三万余众,尽数葬送。
大辽皇室的近卫精锐,一战而衰!!
……
第628章 纨绔皇帝
大辽表面与大宋无异,中央集权,三省六部政体严整。
而说到底,它还是一个多部族组成的松散政权。皇帝巩固统治、威慑八部的手段就在于大辽唯一的常备军——皇家近卫军。
一万多的皮室军能干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即使阎王营现在打残了,只剩不到两千,都不会把这一万多人放在眼里,更别说耶律洪基要用它威慑八部了。
纵使大辽外敌当前,上下一心,可以预见的是,大辽内部必然要经历一番重新洗牌。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