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412章

调教大宋-第412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将耶律重元阻军尽数歼灭。”
  “然后,其日夜兼程,终在正月初七兵回大定。”
  “如今,耶律重元北阻耶律洪基折损五万,久攻大定又损近三万,手中只剩下五万可用之兵,自知攻之无胜,改为防守,已经南撤北古口了。”
  庞籍有些不死心,“耶律重元就没有翻盘之机了吗?”
  狄青凝重摇头,“耶律重元叛乱已经有两个多月,各地勤王之师除了突吉台、纳齐耶两部要防守西夏迟于增员,萧惠的北京道确被大雪阻隔无法南下,其余各部陆续已经与耶律洪基会合。”
  “别看此战耶律洪基也是损伤甚巨,可他现在是越打人越多,而耶律重元正好相反,他手上一共就十五万大军,是死一个少一个!”
  “两万在白坂道据长城之险防守云州,余者十三万尽数投入了战场,却落得个折损八万精兵的下场。”
  “所以……”狄青声音有些艰涩。“所以,耶律重元大势已去!”
  “……”
  “……”
  “……”
  在场诸臣无不默然,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赵祯心存侥幸地看向众人,“那现在,我们还有进兵的可能吗?”
  狄青哀叹,“不可妄动……”
  ……
  “不值得冒一回险吗?”赵祯显然还不死心。
  “陛下!”狄青哀声道。“臣也想复我燕云,但是,此时还要强行进兵,无异于自取灭亡!”
  “……”
  ……


第595章 到底是谁
  狄青的话,把赵祯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扫得一干二净。
  只闻狄青解释道:
  “耶律洪基虽看似此一战折损也是甚重,然,除了大定守城死伤一万多是皇家近卫,仪坤州血战死伤的几乎都是松格鲁部和萧古浑部的族兵。三万精锐皮室军毫发无伤,加上大定城里还有近两万。”
  “也就是说,耶律洪基的御前近卫尚有五万之数!可以说,只是伤了皮毛。”
  “他手里的皮室军还在,他对大辽的实控能力就犹在。各部也不敢违抗皇命,必定要全力佐之。”
  “如果我军现在北进,就算趁虚占下燕云,将面对的很可能是契丹八部的所有精锐!”
  后面的话,狄青已经不用说了。
  西军加神威军一共就二十万,西北不可能一直空着,就这么点儿兵,怎么守得住燕云呢?
  守不住,回撤,那进兵燕云就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事后大辽必定报复。万一南下,大宋抵挡不住,那可就是前途未知了。
  富弼接道:“也就是说,现在只要我们不动,事实上就没有损失,正应了大郎之前十赌十赢的局面。”
  “对!”文彦博道。“大郎之计好就好在我们没有损失,可以随时见机入局。而万幸的是,咱们还没与辽廷撕破脸皮,耶律重元就已经败下来了,对我们几乎没有影响。”
  “唉……”赵祯苦叹。“只是,如此收场,那孩子怎能甘心?”
  “他可是为了此事谋划了十年啊!”
  ……
  ……
  众人散去,赵祯思量之下,特意把唐奕叫进宫来,又让文、富二人在侧,一同劝慰于他。
  ……
  “没事儿!”唐奕刚来,就一脸的无所谓。
  “我还年轻!此次不成,还有下次。”
  唐奕当然不能甘心,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
  因为无数双眼睛都正盯着他,好不容易提起来的那口气,也绝不能因此而放下。
  赵祯很了解唐奕,知道他心里肯定没有表面那般平静。
  一改多日的不待见,和声安慰:
  “本来也非万全之策,有成就有败,大郎看开些。”
  旁边的文彦博也出声道:“也非全无收获,至少莱州、辽河口咱们已经站稳了脚跟。我看,你之前那个海路入辽的计策大可一试。”
  富弼点头:“正是!如此一来倒还简单,只要咱们勤练精兵、积蓄力量,我看不出十年,攻辽可期。”
  唐奕知道他们是安慰自己,飒然笑道:“大伙儿不用安慰我,之后如何谋划,以后再说。”
  话锋一转道:“现在首要之务倒是可以总结一下,为何会是现在这个局面了?”
  唐奕拧着眉头,当真思考了起来,“不应该是这样一个状况啊?”
  大伙儿顺着他的思路想下去,一直存在心底的疑惑也渐渐浮了上来。
  文彦博眉头拧成一个川字,“现在想来,却有诡秘之处。无缘无故,又得信报,耶律洪基怎么还敢出猎?而且,还分出近卫守卫大定?”
  赵祯接道:“而且,萧古浑和松格鲁的动作怎么可能那么快!?”
  “难道……耶律洪基早有准备?”
  除了这一点,也没什么理由能说得通了。
  只有早就知道耶律重元冬月会反,耶律洪基才会准备得这么充足,松格鲁和萧古浑部才会出现得这么及时。
  “若非北境大雪这一变数,耶律洪基可能早就把耶律重元的十万大军灭在大定城下了!”
  猛然抬头,“难道走漏了风声!?”
  众人一怔,“会是谁?”
  “耶律德绪!?”富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耶律德绪。“他是耶律洪基的族亲,又知道我们意在燕云,很可能……”
  “不是!”赵祯立刻否定。“如若是他,他不会隐瞒我们撤出边境的事实。”
  “耶律洪基若是知道宋军在边境不设防,根本不会与耶律重元在北古口对峙,慢等各部到齐。而是会急转直入,南下大宋实施报复!”
  “那会是谁?”
  富弼又想了一下,抬头道:“会不会是……那家人?”
  “哪家人?”文彦博出声一问,随即了然。“你是说汝南……”
  富弼点头,“梁山伯一纸文章,老夫一直不放心,其中容易泄露的地方实在太多。”
  “开封府阅卷之时,谁也不敢保证还有没有别的人看过;那日在殿上,也不保证贾子明注意没注意到那张考卷;甚至到现在,大理寺也不一定就是铁板一块!”
  文彦博沉呤点头,“还真有可能,那一家子要是知道此事,说不准就做出什么忤逆之事!”
  “肯定不是那家子人!”唐奕笃定出声。
  “哦?为何?”
  唐奕苦笑,“你们也太小看贾昌朝了。”
  “……”
  唐奕继续道:“以贾昌朝的本事和才智,若是真想搅和进来,那就不是现在的局面了。”
  “说白了,这事儿办的,可以说是十分拙劣!”
  至少在对他唐奕,还有大宋造成实质损失之前就已经知道‘不可为’,而即时收手了。
  “若是老贾想害我,或者为那一家子谋事,怎么可能干这种遗臭万年,又坑不到对手的傻事儿?”
  “老贾就算再蠢,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他是不会干的。”
  都不用贾昌朝,智力稍稍超出平均水平的,就不会给耶律洪基报信了。
  好比让唐奕自己来办,还特么管什么大辽啊,把消息直接捅给西夏。也不看看西夏的日子都苦成什么样了,李祚谅要是知道这件事……
  他肯定连内乱都不管了,定会趁大宋北进,西北疏于防范的时候来攻。这既解决了西夏物资奇缺的问题,又安抚了各部的怨气,还把李杰讹变成了一招臭棋。
  到时候,西夏与大辽边乱自解,而大宋却要面临耶律洪基、耶律重元,西夏三方面的压力,赵祯和唐奕立马就成了千古罪人。
  哪会像现在这样,连根毛都没伤着就特么散场了?
  ……
  赵祯细想,还真不是那家子人能干出来的蠢事。
  唐奕道:“会不会是耶律洪基在幽州早就布有眼线,提前察觉了呢?”
  赵祯摇头,“按说,这么大的事,不太可能是眼线提前那么长时间就探了出去。”
  可是,一想耶律重元那不靠谱的样子,赵祯也拿不准了。
  “此事慢慢再查,大家也不必多想了……”
  “大郎啊!”
  “已经输了一阵,这下一阵可就不能再输了。”
  唐奕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赵祯挤出一丝笑意,“状元!!这就是你的下一阵!”
  ……


第596章 唐疯子还是唐疯子
  状元?
  唐奕坐在回观澜的船上,不禁苦笑。
  十年心血,一朝成灰,状元这个虚名,让唐奕有些提不起兴致。
  回到观澜,唐奕没有回小楼。独自一人来到北屏山下,看着蜿蜒而上的小路,一直站到天黑……
  后来,还是萧巧哥与君欣卓把他强拉了回来。
  那一夜,唐奕在房里一直坐到天亮。
  而萧巧哥和君欣卓就在房门外,守着他到天亮。
  她们见过唐奕的愤怒,见过唐奕的痛苦,见过唐奕的哀伤,但从未见过,如此颓废的唐子浩……
  清晨。
  房门吱嘎嘎地缓缓打开,唐奕与二人隔门而望,略显疲惫的脸上浮起一丝歉意,微笑道:“一夜没睡?”
  二人点头。
  萧巧哥又补了一句,“我们不困的,就是担心你。”
  唐奕笑意更深,没说什么安慰宽心的话,而是对君欣卓道:“那就再等一下再睡,去把曹国舅喊来。”
  君欣卓欣喜地用力点头,小跑着下楼去了。
  萧巧哥有点猜不出唐哥哥这是要干嘛,担心道:“你没事儿吧?”
  “傻丫头,我能有什么事儿!?”
  “拿点吃的来,饿了。”
  “哎!”萧巧哥也忙不迭地跑下了楼。
  目送她去找吃的,唐奕笑意更深。
  颓废?挫败?那不是唐疯子的风格,只一夜,就已经足够。还有更多的事,等着他去做!
  ……
  ……
  曹佾根本不在回山,君欣卓亲自进城把他给找来。等到了观澜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
  曹国舅还怕唐奕转不过那个弯儿,见面就故作洒脱地叫嚷:
  “无妨,成败皆有定数,只能说时候还未到。”
  唐奕横了他一眼,“把好听的话都憋回去!”
  “找你有正事!”
  曹佾不接,“正事儿一会儿再说,先给你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