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65章

调教大宋-第365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接使的人到了车前,果然是司马光。
  唐奕没把他当外人,也不管什么礼不礼的,撩开车帘道:“上车说。”
  司马光一看车上除了唐奕,还有吴育,尴尬地一拱手,“吴相公车驾,下臣怎敢逾越?”
  吴育不咸不淡地道:“上来吧,车上说话方便些……”
  司马光没法推辞了,局促登车。
  可是一进去,就开始大眼瞪小眼。司马光不知道吴育与唐奕是什么关系,本来要说的话却是说不出来了。
  唐奕见他有些扭捏,笑道:“吴老相公不是外人,君实有话直说便是。”
  吴育却不干,“什么叫我不是外人?你跟君实很……”
  说到一半,吴育一脸见鬼似的指了指司马光,又指了指唐奕,“你,你们是一伙儿的?”
  司马光知道吴育说的是当年帮汝南王参唐奕那件事,不由尴尬地点了点头。
  唐奕嘿嘿真笑,显摆道:“怎么样?咱这手以毒攻毒可还入得相公法眼?”
  吴育气结,“简直是无法无天!”
  唐奕不接,知道吴老头儿不是真看不惯。转向司马光,“倒是这两年委屈了君实兄。”
  纵使司马光养气功夫再深,也忍不住瞪了唐奕一眼,要是车上没有吴育,司马光都想掐死唐奕,特么把老子扔在大名府快两年了,你也没个动静。
  可是,谁让老相公在呢?得顾忌体统。
  “无妨……”
  唐奕笑意更深,知道司马光心里委屈,“近几日就会有旨意下来,君实可以回京了。”
  司马光心中一喜,但仍是压着激动,“全听陛下差遣。”
  唐奕听着别扭,“你别老绷着,多年旧友,却是生份了。”
  “陛下说了,给你两条路,让你自己选官,够意思了吧?”
  司马光更是一颤,自己选?扯蛋吧?
  “哪两条?”
  唐奕道:“第一条是起居注编撰。怎么样?可还满意?”
  “……”
  这特么不是满意,是太满意了。
  起居注编撰,故名思意,就是专门跟在皇帝身边,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虽然官职不大,但是……
  除了大监李秉臣,离赵祯最近的臣子就是这个位置了,实打实的天子近臣。从大宋开国至今,坐过这个位子的,基本都是将来的宰相。
  皇帝这回还真是“够意思”。
  可是,司马光何等人物?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冷静。
  “那第二条呢?”
  唐奕一瞬不瞬地看着他,“驻辽通政使!”
  此话一出,连吴育都有点皱眉,怎么会是这个职务?
  通政使的官阶很高,正二品,司马光只是中级官员,显然是不够资格的。而且,赵祯能把起居注交给司马君实,说明对这个年轻官员很是看重。
  如今他外放多年,本应回京历练,却又发配到大辽去远离朝局,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司马光眼睛一眯,看着唐奕,半晌才漏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这第二条是你加上去的吧?”
  他就说皇帝怎么会这么离谱,让他自己选官?
  “没错。”唐奕大方承认。
  “为什么?”
  “因为大帆鼓胀、乘风破流之机,唯缺一块震得住场子的‘压仓石’!”
  “哦?”
  唐奕索性全说了。
  “给你交个底,朝廷在智取燕云,此时与大辽的关系十分微妙,急需一个八面玲珑之人去左右周旋。既要稳住辽帝,又要确保起事之时辽朝各个贵族之中不出现一心抗宋的局面。还要……”
  “还要什么?”
  “还要临危不乱!因为我不敢保证,气急败坏的耶律洪基会不会杀了宋使出气。”
  “……”
  “……”
  吴育心说,没你这么吓唬人的,说的这么明白,谁还敢去?
  可是,他不知道对面坐的是司马光。
  司马光听完,脸上没有一丝惧意,反问道:“为什么选我?”
  “因为满朝上下,只有你有这个本事!”
  “我可从来没出过使。”
  唐奕笑了,“我相信,我认识的司马君实,不是俗人!”
  “那如果我去了,有什么资源?陛下肯给我多大的空间?”
  “华联铺的暗线、萧英、萧惠两家,还有突吉台、纳齐耶两部,都会从旁暗助。你在大辽一切作为,陛下绝不过问!”
  司马光不说话了,低头沉思。
  唐奕静静地看着他,“怎么样?可有定论?”
  司马光抬起头,双瞳之中精光暴敛。
  “我选……出使!”
  ……


第526章 迎接
  唐奕并没有在大名府停留,司马光也只是与唐奕在车中续谈片刻,就下车目送出使的大队人马继续返京。
  等司马光走了,吴育才意味深长地对唐奕道:“你从哪儿掏换出这么一个奇才?”
  唐奕一挑眉头,“哦?”
  “您老怎么看出这是个奇才了?”
  吴育道:“司马君实这名字老夫早有耳闻。据传,学问深厚、通古博今。今日一见,别的不说,这份沉稳与果断也绝非常人所及。”
  唐奕已经把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当下使辽,不说九死一生也是十分危险的。可那个司马光竟然毫无惧色,冷静地权衡手中资源,然后一反常态地选择这条险路。
  当真就是艺高人胆大了。
  唐奕笑道:“那相公觉得,这个人选的可有错失?”
  吴育略一沉吟:“年轻一辈的官员之中,倒是一时想不出比他更出色的了。”
  唐奕笑意更深,当然找不出,这位以后可是和王安石刚正面的存在。
  吴育看着唐奕那个得瑟样子,心里好笑。这一趟出来之前,吴育还不愿意和这小子一起,倒是没想到,这么轻松就把差使办完了。心情大好之余,不由想调侃唐奕几句。
  “再有三天可就回京了。”
  “啊,对呀。”唐奕下意识应着,不明白这老头说这个做甚。
  “回京之后得好好用功了吧?”
  “怎么了?”
  “再有一年多可就开始大考了。”
  “……”唐奕脸色由好转坏。
  吴育看唐奕越来越精彩的表情,心里更是痛快。
  “某些人可是夸下海口,中状元的啊……”
  “切!”
  唐奕一甩袖子,好像车上还有第三人一般,嚷嚷道:“这老头好生讨厌,得离他远点!”
  “哈哈哈!”
  看唐奕逃似的跳下马车,吴育捋着胡须大笑,总算占了一回便宜。
  ……
  三日之后,使辽车驾终于回到开封。
  多日来,唐子浩与辽人谈判,为大宋争来两城土地之事,早就在开封传开了,这可是大宋多少年都没有过的大好消息。
  是以,得信儿的百姓尽数聚于城北的封丘门,迎接使团的归来。
  唐奕安于马上,离得老远就见到城门前的人山人海。人群簇拥之中,尽是红绿官袍的京属官员,心里登时那叫一个美啊。
  路上就得了信儿,赵祯办了件“正事儿”,让汝南王家的那几个傻货来接他。这两天,他可是憋足了劲要治治那几兄弟。
  可是离近了,终于能看清接使官员的面容了,那几兄弟没看见,倒是见到了排在最前面的别外一个人——范纯仁。
  唐奕一喜,哪还有心情管那几头腌臜货,打马急行,脱队而出。到了城门下,翻身下马,朝着范纯仁就奔了过去。
  “二哥!”
  范纯仁也迎了上来,露出久别重逢的欣然笑意。
  “臭小子,真成大人了。”
  二人上次见面还是四五年前在杨州,一晃却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唐奕嘿嘿直笑,“什么时候回京的?怎不事前招呼一声?”
  “你使辽之后陛下才下的旨召我回京,前天刚到。”
  “迁了礼部郎中兼任贡院检校官,这不,正好带行职责,来迎接使团了。”
  唐奕听着,暗暗撇嘴,礼部郎中……也就马马乎乎吧。
  范纯仁可是皇佑元年的状元及第,这都六年头上了,才回京混个礼部郎中,确实不算皇恩隆厚。
  “怎么没进翰林?”
  范纯仁知道他心里想什么,“陛下确有让我进集贤殿之心,但为兄没接旨,想在下面在历练几年再说。”
  唐奕点头称是,趁着年轻在基层部门多历练一番,确实比在馆阁里啃经史、吊书袋,要强得多。
  这时,唐奕才又想起那几兄弟,左右看看,“那几头呢?陛下不是让他们来接使吗?”
  范纯仁苦笑,“你呀,看来就是没变,得理不饶人。”
  凑到唐奕耳边,“在后头猫着呢……”
  说完,又怕唐奕太出格,叮嘱了一句,“差不多得了,别太过。”
  唐奕咧嘴一笑,“特么这几天饭都没吃好,就等这一出顺气呢,哪能便宜了他们。”
  ……
  范纯仁无语摇头,让开位置也就由他去了。
  然后……
  然后唐奕就扯开嗓门儿,嚷开了。
  “赵宗懿!!赵宗实!!人呢?出来让大伙儿瞅瞅!”
  “轰……”
  “哈哈哈哈……”
  围观的百姓本来有不少就是唐奕出使那天的见证人,知道唐疯子与那几兄弟有这么一出,今天就是特意来看热闹的。
  唐疯子这么一嚷嚷,大伙儿一下就乐了,情绪也被彻底点燃。
  好戏开锣喽!
  ……
  “赵宗懿……赵宗实!!”吼一嗓子没见人,唐奕接着叫,看特么丢的是谁的人。
  “行了,行了!”
  那几兄弟终于挂不住脸面,从旮旯里闪出身行。
  赵宗楚横了唐奕一眼,“叫唤什么?有没有点规矩?”
  话是挺硬气,可是说完就往兄弟几个身后躲的形为,彻底暴露了这厮外强中干的本质。
  “规矩?”唐奕反讥。“还特么有脸说规矩?陛下让你们来接使,哪儿接啊?蹲墙根儿接?谁教你的规矩?”
  “哈哈哈……”百姓笑得更是大声。
  赵宗懿、赵宗实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话都说不出来了。
  赵宗实更是在心里把贾昌朝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出的什么他妈破主意,非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