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51章

调教大宋-第351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观澜账上还有余钱,相公要是周转不开,可以开口。”
  “不用。”
  本来就别扭着,文相公哪肯服软,“老夫说了,朝廷的事不用你们操心,咱们各自办好各自的事!”
  唐奕一扁嘴,好心当了驴肝肺。
  曹佾也是摇头轻笑,“那我去找晋文了,你们先聊。”
  “老夫也走。”
  唐奕更是无语,“相公过来,就是为告诉我耶律洪基登基这一个事?”
  “呃……”
  文扒皮汗都下来了,就这点事儿,哪还用他这个宰相亲自跑一趟,主要是一着急,把正事扔脑后去了。
  “让你这小疯子一通抢白,倒是把正事忘了。”
  “陛下让我来提醒你,大辽皇位已定,很可能辽朝对宋态度会有变化,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
  这倒提醒了唐奕。
  “那他们还是快点变化吧,我还等着他管我要钱呢!”
  文扒皮一翻白眼,心中暗骂,你有钱给我点好不好?特么增兵的粮饷是他挪用了攒了好几年的修河钱。
  他倒是忘了,刚才唐奕还要让他张嘴,是他自己犯倔。
  ……
  文彦博走后,屋里又只剩下唐奕和福康。
  福康一边给他研磨,一边柔声道:“唐哥哥却是别总开文相公的玩笑,他挺不容易的。”
  唐奕一偏头,笑道:“你到底哪头的?怎么帮他说上话了?”
  福康道:“听父皇说,这几月,文、富两位相公为了尽力配合与你,东挪西凑甚是辛苦。要不是他们,咱们根本没钱往边境派兵的。”


第505章 本来就不大
  福康这么一说,唐奕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说心里话,赵祯、老师,还有一众朝臣给了他无上的信任,让他主导燕云事务,可以说,要人给人,要兵给兵。
  唐奕说要往边境增兵,赵祯和文、富更是磕巴都不打一下,硬着头皮扛下所有压力,往边境派兵。
  要知道,当年西夏闹得最凶的时候,大宋都没这么大规模的用兵。
  为什么如此痛快?
  无它,只为祖宗基业!
  而这两个月,在唐奕玩命的折腾下,成果斐然确实不假。但是,朝廷这几年攒下的那点“零花钱”,却是一个大仔儿都没剩下。
  看着福康认真而可爱的面容,唐奕故作委屈道:“给他钱,他还不要,硬要充什么好汉,这却要怪我喽?”
  福康道:“他们也是好心,是不想给你添麻烦。”
  “唉……”福康一句话就戳中了唐奕心中的柔软。
  为了那块地,为了让老王爷不白死,大宋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上下一心了。这种氛围让唐奕觉得,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算了,一会儿国舅回来,让他去找富相公,尽量帮他们周转一下吧!”
  富弼还好说话些,不像文扒皮脾气那么臭。
  福康闻言,笑得更甜了,“父皇说得没错呢,最孝顺的不是福康,而是唐哥哥呢。”
  “嘿嘿……”唐奕得意憨笑,一点都不嫌害臊。“一家人嘛!”
  “……”
  福康面嫩,又被唐奕说红了脸。
  好吧,唐奕可不是福康心里那个意思。
  缓了半天,福康才道:“唐哥哥确是办了件大好事,两位相公也不用再动修河钱了呢。”
  “啥?”唐奕一下把手里的书扔了出去。“他动的是修河钱?”
  “对呀!倒是苦了河北两路的百姓。”
  她以为唐奕一听是修河钱,有点生气了呢,毕竟河修关乎数百万百姓的民生。
  不想,唐奕闻言,眼睛一瞪,“那不给了!”
  “……”
  一听是修河钱,唐奕本打算“接济”一下文扒皮的心思立马就没了。
  他和福康想的正好相反:早点把修河钱折腾光才好呢!
  ……
  原因很简单。
  庆历八年的大水,余波一直到现在也没平息。黄河改道之后,拖了六七年也依然没有修整。
  按说,修河是造福百姓的大事,关系到京东一直到黄河入海口近百州县的民生福祉,唐奕不应该拦着。可问题是,文彦博和富弼在这事儿上脑袋缺根筋,认准了六塔河那套方案。
  没错,就是前几年让唐奕拦下来的那套方案,以六塔河水道引大河之水东去。
  唐奕很清楚,六塔河承载不了黄河天水,肯定是要修而复决的。
  可是,文、富二人不相信,坚持要修六塔河。唐奕不出钱,那他们就自己从朝廷财政里挤钱,反正是铁了心要修六塔河。已经攒了好几年,也快攒差不多了。
  那么,唐奕既然不同意六塔河,也知道黄河治理迫在眉睫,他为什么不自己出一套方案呢?
  真不是他不想出,而是他没那个能力。
  六塔河为什么会复决?原因在哪?他很清楚,作为一个理科生测量、造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
  那可是黄河啊!唐奕本事再大,也只存在于理论。况且,水利并非他的专业,真的让他去治理黄河,他自认没那个本事。
  而且,北宋时期的水利技术,也达不到永绝后患的水平。
  他不是不想修,而是修不了,至少现在是真修不了。他在等……
  等沈括,
  沈括主持通济渠疏通,那不但是联通南北的大工程,而且于大宋来说,也是一次万载难逢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宝贵经验。
  唐奕让沈括盯在工地上好几年,说实话,有点委屈了这位大科学家,沈括之才不只是一条通济渠。
  但是,换成别人,唐奕不放心,只有沈括才能把修通济渠所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都整合到一块,从而积累下宝贵的经验,等时机成熟之时用到治理黄河上。
  唐奕现在不修,想的是,要么不修,修就要修得像通济渠一样,起码百年无患。
  他是想一劳永逸,彻底治服黄龙。
  他再也不想今年修,明年溃;再也不想大宋的史书上写下——“是年河宁”,这样庆幸而又无奈的句子。
  所以,一听文扒皮把修河的钱给挪了,唐奕心说,还是让他挪吧,没钱也就消停了。
  ……
  福康在唐奕这里又呆了一会儿,“掐着”时间走了。
  果然,她走了还没一刻钟,萧巧哥与君欣卓就回来了。
  看到她俩进来,唐奕不禁恶趣味地想:咱这日子过得也是没谁了,佳人相伴都得排班儿……
  “回来的正好。”唐奕放下书本。“你夫君已经登临大宝,恐怕两国局势会有变化,这段时间尽量别与你二哥见面。”
  萧巧哥横了唐奕一眼,“他才不是我夫君!”
  随即面容一暗,“二哥已经告诉我了,让我这段别出回山。好像大辽的公文已经到了,说是要与大宋重新商定岁币与边境的问题。”
  唐奕一顿,“这么快!?”倒是正合了他的心意。
  唐奕瞬间心情好了很多,耶律洪基上位第一件事就是与大宋交涉,说明……他很急,急不可待。
  “老老实实在家呆一段吧。”看了看萧巧哥的男装,又忍不住把目光定在胸前。
  “赶紧换了吧,勒小了可怎么是好?”
  “你!!”萧巧哥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段时间唐奕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是拿这个开她玩笑,加之一想到之后可能好几个月都不能与二哥相见,心思更是烦闷。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气呼呼地回道:“要大的,找君姐姐去!”
  说完,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又羞又气地跑上了楼。
  ……
  “小气,本来就不大!”
  唐奕嘟囔了一句,出小楼去找赵祯了。
  一边走,还一边琢磨:耶律洪基要交涉边境和岁币的问题,这次可不能让步。那是个浑人,一见软的不行,就会想来硬的,很可能要以岁币为要挟,逼大宋撤兵。
  忍不住嘴角扬起笑意,这货急的正是时候啊……
  到了赵祯行在,内侍略一通传,就引着唐奕进去了。
  只不过,到了里面,唐奕不由一愣,因为老师,还有王德用等几位老臣,加上富弼、文彦博、吴育、宋庠、庞籍等人都在……
  而赵祯手里,正拿着一张蜡封的大辽国书。
  ……


第506章 又要臭街了
  见大家都在,唐奕嘿嘿一笑,“草民还当来给陛下报个早信儿呢,看这架势,却是不用了。”
  赵祯也随之笑了,揶揄道:“别总是草民草民的,这里又没有外人。”
  说着,看向富弼、宋庠等几位相公,“看来,我得给他安个官身了。不然,你们让一个白衣愣小子支使得团团转,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富弼等人点头,“是要给大郎谋个官身了,哪怕是闲职也当有一个了。”
  对此,唐奕没说话。
  这是早晚的事情,他不刻意强求,但也不排斥。毕竟下一科大比,赵祯是无论如何也得让他进别头试的。而进别头试的首要条件就是官身,那是必需的。
  闲话过了,赵祯扬了扬手里的蜡封国书,“你都知道了?”
  唐奕道:“详情尚且不知,但已经知道了个大概。”
  赵祯了然。
  “倒是忘了,对于辽朝的事情,你小子的消息却是比朕要灵通得多。”
  “看看吧。”
  说着,让李秉臣把国书递给唐奕,“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唐奕也不装样子,当着一众朝臣,展开观瞧。
  不过,刚一入眼,唐奕眉头就不由微微一皱,随即又不着痕迹地舒展开来,似是怕人看到一样。
  通读一遍,交还国书。
  唐奕露出一个风轻云淡的表情,“和小子料想的一样,耶律洪基一上位,马上就换了一副嘴脸。”
  赵祯眼神一眯,“真的一样吗?”
  “呃……”唐奕呃住了。
  当然有出入,但也算是在他意料之中。
  国书上写的是,辽朝要与大国重启会谈,只不过,这次不是说边境陈兵的问题,而是要增岁币。并且是大增,一下涨了一百万。
  人家还要得理直气壮,当年,你朝唐子浩使辽,可是亲口答应了我耶律洪基,只要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