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35章

调教大宋-第335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除非是夫妻同游……
  好吧,唐奕这一无心之举,在福康那里却成了露骨情话。


第481章 心疼钱
  福康一走,没多一会儿,唐奕就见赵祯缓着步子进了后苑,满面笑容地直奔渴歌亭而来。
  唐奕一阵无语,咱们这位皇帝,当真是比邻家大叔还像邻家大叔,想嫁个女儿都得绕上几绕。
  “参见陛下!”
  “免礼,免礼!”赵祯乐呵呵地虚扶一计。
  “都说塞上风沙似刀,看来真的不假。”指着唐奕,转头与李秉臣说笑。“好好一个俊后生,生生刮掉了一层皮。”
  唐奕嘿嘿直乐,不敢搭话。
  赵祯见他笑了,也是心下安稳,“你柳师父的事都安顿妥当了?”
  唐奕点头,“今日立了碑,算是一切皆安了。”
  越祯点头,“柳卿离世,朕要下旨追封,可是柳涚不受。说是其父临终前有托付,官至于此足矣,不愿再进半步。”
  唐奕道:“柳师父是怕给陛下添麻烦。”
  赵祯斜了他一眼,“给朕添什么麻烦?我看,柳卿是怕给你添麻烦吧?”
  唐奕不接,事实确是如此。七公的官是唐奕生生给他要来的,老人心里清楚,满朝文武更清楚。
  赵祯为了唐奕不吝啬再加追赏,足见对唐奕的宠爱。但老人却不能受,受了,就是给弟子招恨。
  “不说这些。”赵祯摆手,四下观瞧。“咦,怎不见福康?他母亲说她也在后苑赏秋,朕还说多日不见,要好好看看这孩子呢!”
  唐奕暗暗翻了个白眼儿。
  (拙劣,睁眼说瞎话!福康要是不走,你能来?)
  赵祯可不管那个,继续道:“今春去回山行在,你不在,皇后与一众妃颦却是好生念叨。”
  (说重点!)
  果然,重点来了。
  “特别是福康这丫头……”
  (晕,您老不累吗?)
  赵祯可谓是用心良苦,可是唐奕却一点不领这个情。
  正是因为赵祯的这份苦心,让唐奕是接也不是,拒也不是。而且,弄得他家里那两个不知道怎么处理呢!
  可心里吐槽是一回事,嘴上却是另一套说辞,“草民从西域带回了一些特产,有西域凉瓜,还是大食瓜等等,已经派人送到了内侍省。”
  “估计走个过场,晚间陛下和几位娘娘就能品偿得到了。”
  赵祯点头,“有心了。”
  说到这里,闲话也差不多了,给李大官使了个眼色,李秉臣立马让一众宫人退下,亭子周围只剩唐奕、赵祯、李秉臣三人。
  “你这一路的事情,吴爱卿知道的,都与朕说过了。”
  本要问唐奕独入西域的过程,这是吴育不知道的。可是说到这儿,赵祯还是忍不住加问了一句,“真要给耶律重元助资?”
  看来,赵祯是心疼钱了。
  唐奕无语道:“陛下,钱都已经给完了……”
  “哦,哦对……都已经给完了。”
  有点肉疼的又道:“那耶律宗真父子那边……”
  唐奕接道:“那边也是一百万。”
  赵祯眼皮直跳,下一句就出卖了他的“小气”本色,“一年两百万啊!”
  ……
  唐奕无语,咱们这位皇帝什么都好,就是爱算小账。说好听点儿,就是仔细、节俭;说不好听点……
  格局不大。
  “大郎啊!”赵祯试探道。“你说,一年两百万,经年累月也不是一笔小钱,要是给咱们自己的军队,若收燕云,也够用了吧?”
  唐奕一叹,回道:“陛下,就是没有这两百万,若是上下一心,志复燕云,也够了!”
  “呃……”赵祯好尴尬。
  唐奕这是变向在说,他这个皇帝做不了臣子的主。
  事实本就如此,要是硬碰硬可以解决问题,唐奕才懒得处心积虑地使手段呢!关键是,就算大宋有武力收服燕云的实力,可有那个胆气吗!?
  都不说别人,就算是观澜系内部,都得有一大批文臣犹豫不决。
  说白了,就是没人想打仗。
  ……
  赵祯一捉摸,既然都这样儿了,就别给唐大郎添堵了,好像人家花钱为国使力,咱还得寸进尺似的。
  “不说这个,大郎放手为之,朕信你!”
  “多谢陛下!”
  “那半年西游,可有收获?”
  “收获甚大!”
  “哦?”赵祯一喜。“说说!”
  唐奕道:“找到一处铬铁富矿,又与西域诸国梳理了一番。若是不出意外,草民带回来的那些西域特产,今年还算奇货,来年就能满大街都是了。”
  “不过,尚有一事,需陛下定夺。”
  “什么事?”
  “铬矿远在极西之地,距我大宋疆域几千里之遥,是在产地就地冶炼,还是把矿石运回大宋再入炉成铁,草民做不了主。”
  赵祯略一沉吟,“大郎有何意见?”
  唐奕皱眉,“最好还是回国冶炼,因为一旦把焦炉和小高炉建在矿产之地,技术很难保障不外泄。毕竟,那里不是大宋。”
  “只是,运矿远比运成品耗费的人力、物力大得多,却是一个问题。”
  赵祯点头,“耗费大点就大点吧,那是我大宋的命脉神技,绝不可落入蛮夷之手。”
  唐奕应下。那这几天草民就派人西去准备,争取明年入秋之前就把铬铁运回来。
  “嗯。”
  “还有一事。”赵祯想起什么。“今年朝廷已经停止新发铜币,朕是怕万一走漏了风声……”
  唐奕道:“陛下放心!铸银之事,除了当初的几人,再无人知晓,走漏风声不太可能。”
  说完这句,唐奕还在心中腹绯,没看出来啊,赵祯够损的。
  停发铜币,看似是在为银币铸造做准备,实则是阴险非常的一招损棋。
  往年,朝廷竭尽全力的增加铜钱的发行量,这都稳定不住铜钱市场,更抑制不住富户屯铜之举。
  今年停发,而且明年肯定也不铸铜钱了。如此一来,铜钱大涨,富户不明其中厉害,肯定要加速屯铜。
  这可就是正中了赵祯下怀,等银圆一发行,铜价定是立贬,以前是屯铜必赚,立马就变成了必赔,而且是割肉都来不及补救的赔。
  “对了!”
  说完了正事儿,越祯突然笑了,笑的让唐奕有点渗得慌。
  “听说,你要考状元?”
  日!!唐奕暗中骂娘。
  谁特么嘴这么快!?
  ……


第482章 离发疯不远了?
  早上说的话,这才多大一会儿就传到赵祯耳朵里来了。
  哪个嚼舌头的,生儿子没……好吧,欧阳修躺枪。
  他不知道,昨天欧阳修在回山客讲,知今天给柳七公立碑,就住了一晚没回京,今早正好在北屏上听到唐奕与一众儒生的胡闹。
  礼成他就回京了,正好赵祯有事召见,闲聊的时候说到了这个梗,真不是有意嚼唐奕的舌头。
  ……
  “听说你要考状元?”
  赵祯这话可怎么答?别人问,唐奕还能吹吹牛,或者起誓发愿地赌气一番。他问……
  唐奕要说“是”,那可就算是定死了,改不了了。
  李秉臣见官家一问,把唐子浩问住了,抿嘴圆场。
  “陛下还别说,以咱们大郎的本事和见识,拿个状元却是说得过去的。”
  “哈哈!”这时的赵祯早没了皇帝的样子,一副长者作派。“他拿状元?你让他背个《孝经》来听听。”
  《孝经》这个梗,赵祯也知道……
  唐奕苦道:“都已经很丢人了,您就别落井下石了。”
  赵祯笑得更是开心。从见面,唐奕就一口一个草民,甚是恭敬,听得他这个别扭,生怕这孩子疏离了。现在倒是正常了。
  “丢人?”赵祯不打算放过他。“赌都打了,要是考不上,那时候才是真丢人呢!”
  ……
  好吧,赵祯与范仲淹一样,开始用激将法了。
  他可是盼着唐奕入朝,盼得眼都快瞎了。
  以赵祯的意思,还考什么试?直接恩荫入朝就是了。
  科举虽是正途,但恩荫官也不是没有身居高位的例子,那个夏竦也是恩荫入仕,后补的进士,张尧佐亦是如此。
  可是,偏偏不行!
  大宋讲究的是一个平衡、礼度。赵祯不得不顾忌各方的意见,别人倒还没什么,偏偏就唐奕不行。
  别忘了,他头上还有个“谋反”的屎盆子呢?
  虽说是构陷,但是,有这一层,那些所谓的清流必然会跳出来。就算是唐奕正经考上来,也都不一定一帆风顺,何况是荫补?
  所以,赵祯不得不再等两年,而且激着唐奕考个状元出来。哪怕就是三甲,到时也能让诸臣闭嘴了吧?
  ……
  可是……状元?
  怎么考啊?
  回到回山,在码头正碰见张晋文和曹佾。
  曹佾眼前一亮,“正找你呢!听说你入宫了?”
  “别找我!”唐奕鼻子不是鼻子脸不脸。
  二人一怔,这是怎地了?又发什么疯?
  不过,太知道唐奕的脾气,这时候不能招他。一声不吭地跟在唐奕身后,一直跟到小楼。
  进屋之前,唐奕拧着眉头回身,“你们跟着我干嘛?”
  曹佾道:“气消了?那说正事儿!”
  “说什么正事!?”唐奕嚷道。“耽误了老子课业,算你的算我的?考不上状元,算你的算我的!?”
  曹佾被他顶得面红耳赤,心说,哪惹来的气性,跟我撒什么啊!?
  不想,唐奕又补了一句,“从今天开始,大小事务自己做主。没我唐奕,你们还挣不来养家钱了是怎地?”
  “你……你啥意思?”
  唐奕进屋,反身关门。楼门关上之前,只听他郑重其事地道:“意思就是,老子要闭关苦读,你们屁事儿太多,离我远点!!”
  咣,门板拍在一处,发出一声闷响。
  随即,就听里面,唐奕声嘶力竭地吼道:“巧哥!!!拿《孝经》来!”
  ……
  张晋文愣愣地看了半天,转头对曹佾道:“他啥意思?当起甩手掌柜了?”
  曹国舅深以为意,沉重点头,“大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