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章

调教大宋-第3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老三一颤,欲言又止,偷偷地看了唐奕一眼。
  其实他想说,唐大郎不改大户之家的作派,使钱从来都是大手大脚,食铺生意虽好,但也顶不住这般挥霍。
  见无人应声,孙老头自知无趣,又把话头儿扯到了别处。
  众人边吃边聊,聊着聊着,马伯突然没头没脑了冒出一句,“听说朝庭下了诏谕,朝官因被弹劾,虽然不曾贬降惩罚,但有改移其他官职,一律四周年磨勘?”。
  “你那都是老黄历了。”孙郎中边吃边道。“此令去年初就有了。听说,就是专门针对范相公和那几位新政之臣的。有人怕官家把范公调出京城没几天又召回去,才逼着官家订下的这四年之期。”
  马伯急道:“管他是新是老,只要有这么一条儿圣谕,那岂不是说,范相公四年都钉在咱邓州了?”
  众人没注意到,另一桌的父子二人听闻之后,都不由的一滞,那老者更是送到嘴边的一箸小菜停在半空。
  马伯继续道:“俺老汉可不管什么新不新政,只要范相公在邓州不走了,那就是咱们邓州的福气。范相公来了邓州还不足年,却已让全州上下一新,不仅免了繁琐农税,而且政令昌明,百姓得利。听说,近期还在修书院,大兴文教。”
  唐奕一声嗤笑,“朝庭失了一位治世之臣,却便宜了咱们邓州百姓,这算不算是讽刺。”
  如果早生个十年,唐奕一定要给这位范大神写封信,让他别鼓捣什么改革,最后只能是把自己给坑死。
  马伯一脸的憨直,“十个好宰相也不如一个好知州,俺老汉可不管什么能不能臣,只知有范公在邓州一天,咱邓州就有好日子过!”
  孙郎中也叹道:“范相公主持新政,前年还是如火如荼,大有治世安民的气象。谁能想到,这天说变就变,转眼之间,范相公、富相公、欧阳相公就失了势,吵得火热的新政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唐奕正在心里吐槽,嘴上自然不善。
  “狗屁不通,形势不明,早点收场倒是好事。”
  孙郎中知道他又要说那套歪理来糊弄他们,揶揄道:“少拿……”
  话还没说完,只听啪嗒一声,却是旁桌老者本就僵在那里,听了唐奕这句,更是全身一颤,竹筷应声而落,掉在桌上,传出一声轻响。
  唐奕一转头,见老人家的筷子掉了,也不知道是自己惹的祸,若无其事地让马婶再为老者添一双筷子。
  不想,少年文生啪的一声把竹著拍在了桌上,吓得众人一激灵。
  “这位小哥,此言未免太过狂悖了吧?”少年文生语气颇为不善。
  众人一愣,原本热络场面为之一滞。
  马伯呆愣地看着那文生道:“公子,这是闹的哪一出?”


第3章 注定失败的新政
  文生一言不合拍了桌子,把一桌子人惊的一滞。
  “几位相公着眼朝之弊端,一心图强,《条陈十事》更是条条为民请利,件件为国分忧,难道这样的革新之举,不应该被推崇吗?而小哥不但不感激相公们为民请利的拳拳之心,反而助纣为虐,言其狗屁不通,早点收场。难道良心都让狗吃了吗?此等行径,着实令我辈不齿!”
  “尧夫,不可无理!”。
  僵了半天的老者终于一声冷喝,制止文生的怒言。
  老者放下竹著,起身向唐奕抱拳道:“承蒙店家款待,但小儿意气用事,有失君子之风,扰了诸位的食兴,实属不该。”
  唐奕看着僵在这儿的场面,扯起一个勉强的笑容,和声道:“老丈不必在意,我等粗人,饭桌上闲聊,意见不同,争辨几句也属正常。”
  孙郎中也圆场道:“对嘛,只是饭桌上的闲聊,二位都是读书人,莫和我们这些粗使之人一般见识。”说着,就张罗起来,“大家……继续吃……继续吃。”
  老者摇头一叹,“事已至此,我父子就不再久留了,就此告辞!”说完,就带着那文生转身欲走。
  看来,这老者也不是全无脾气,只是碍于读书人的涵养,不与唐奕这样的少年一般见识罢了。
  那文生显然还是气不过,恨恨地瞪了唐奕一眼,扔下一串铜钱,转身就走。
  “老先生留步!”唐奕急忙放下碗筷,叫住二人。
  他还真没想到,大宋的读书人脾气这么大,一言不合摔桌子就走啊?
  “老先生,要是这么就走了,那小子这个助纣为虐的恶名怕是就要坐实了。”
  唐奕心中不免苦笑,古人还真是可爱,面对大事大非,丝豪不逆本心。
  奈何这可不是放完炮没后果的后世,要是把他那句半真半假的话传扬出去,邓州百姓还不活撕了他这个忤逆范公的小崽子?
  “还请听小子一言。”
  老者止住身形,被唐奕强拉着坐回座位。那个文生却死活不肯落座,大有唐奕不把话说清楚,马上拂袖而走的气势。
  拉不动,唐奕也就不再勉强,索性坐在了老者那桌。
  “小子虽然不通孔学孟儒,但也不是好坏不分的浑人,怎不知诸位相公的拳拳之心呢?”
  “那你还出此狂言?”文生轻蔑冷哼,显然不信唐奕的说辞。
  “公子别和这狂妄小子一般见识,平时疯话说多了,今天变本加厉居然对范公也敢出言轻薄,确实该骂!”
  孙老头明面上是埋怨唐奕,实则想息事宁人。
  唐奕那句自己人说说也就算了,要知道,范公在大宋的声誉,特别是在邓州,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在这个良知尚未被蒙蔽,民风淳朴的近乎可爱的时代,敢说范相公一句不是,真有人敢和你拼命。
  唐奕苦笑一声,摊手道:“老人家看到了吧?就连小子身边的人都误会了小子。看来,今天还非得把话说清楚不可了。”
  唐奕软言好语相劝,那老者也不好再崩着脸,长叹一声道:“观店家年纪,当不过十四五岁。”
  “小子整十四。”
  老者点点头,“少年轻狂本无罪,有心参国亦为忠。”
  “是年,官家降旨,请民间众议,上言朝廷,优者,重赏。”
  “这是广开言路,接纳民意之举,也是鼓励百姓议政之策。”
  “但是,妄论与谏言还是有区别的。新政虽败,但所求之事在老夫看来还是利朝利民的,为何到了店家口中反倒成了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呢?”
  嘎?
  唐奕一下子噎住了。
  皇帝下圣旨让百姓议政?不砍头?还有赏?这特么和自己认知的古代有点儿不太一样啊。
  唐奕只当大宋朝堂开明,臣子经常喷的皇帝张不开嘴。却不知道,作为华夏历史之中最开明的时代,宋,既无汉唐的强势,也无明清的严苛。百姓别说议政,就是骂朝臣、骂权贵也没到剁脑袋的地步。几十年后,权相蔡京那是何等跋扈之辈,一样被百姓骂的不敢出门。
  本来唐奕还有点敬畏之心,有些话只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说,还不敢往外传,现在看来,好像也没那么可怕啊!?
  立时换上了几分轻松,“小子直言越早结束越好,并不是藐视革新。相反,小子是心疼几位相公。”
  “巧言强辩!”少年文生还是不信。
  唐奕一叹,柔声道:“小子觉得,早点结束对几位相公来说是好事。”
  “什么意思?”
  “现在结束,几位相公只是降职外放,用不了几年,又会被官家起用。但是,若新政继续实行,等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那时几位相公可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
  此言一出,老者不禁深深看了唐奕一眼。
  唐奕诚然道:“新政初行之时,就已经寸步难行,若是等把人得罪光了,那大宋朝就再无几位相公的立锥之地了。”
  老者一摆手:“君子不惜已身,若是为百姓福祉而坠修罗,乃我辈之幸也!”
  唐奕不认同老人之言,“为了一场注定失败的革新,葬送了几位治世能臣,那才是真的不幸,真的愚蠢!”
  “注定失败?何意?”
  唐奕道:“几位相公和官家都把革新看得太简单了,低估了各个阶层的反弹之力。以宋之疾,想用雷霆手段拨乱反正,简直是痴人说梦。”
  “哼!一个市井商户也敢妄论国事,相公们痴人说梦了,难道你这个黄口小儿比相公们还懂吗?”
  文生已经从大是大非的争论,变成了人身攻击了。
  文生的一句轻蔑之言,把唐奕的火气撩拨了起来。心说,老子重生千年,就大宋朝那点破事儿,还真没谁比他看得通透。既然都不砍头了,还怕你个囊球!?
  喷!!
  非特么喷晕了一帮腐儒不可!
  缓缓把碗筷菜盘推到一边,顺手拿起桌上的几个茶碗排成一列,指着队尾的一杯道:“这是百姓。”
  依次列指道:“这是代表富户的地主阶级,这是将门,这是士大夫。”
  又指着排在最前面的酒杯道:“这个代表皇权!”
  “官家也好,诸位相公也好,甚至是那些反对改革的所谓小人,他们不会比我这个无知小儿知道的少。大家都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会出问题,于是就想到要改革。但是,此事还是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失败!”
  “为何?”
  唐奕指着那五个杯子道:
  “改革,说白了就是统治者为了巩固皇权进行的一系列措施。”说到这里,唐奕把代表皇权的茶碗提了提。
  “统治者巩固皇权进行利益再分配,也就是把地主阶级、士大夫阶级、将门的利益拿出来一部分分给百姓,防止出乱子。”
  孙郎中暗暗乍舌,这唐大郎又开始放嘴炮了,皇家威仪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可以妄论的?自己人说说倒也无妨,当着两个外人,一个不好要是传出去,是要吃官司的。
  不想,那老者开口了,显然没把唐奕的忤逆之言当回事儿。
  “有何不妥吗?民为国之本,只有民安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样,不管是哪个阶层都能更好地享受太平盛世。”
  唐奕指着士大夫、将门、地主阶级的酒杯道:“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