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283章

调教大宋-第283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郎莫要以为我文彦博又要敲你的竹杠,实在是一旦西北有变,朝廷又要面临庆历八年的窘境。”
  庆历八年,因为那场大河天水,压的大宋喘不过气,谁也不想再次重演当年的入不敷出。
  “关键是,我真没钱啊!”唐奕苦着脸。“最起码两年之内,观澜商合一分余钱都拿不出来。”
  “要不?”文扒皮试探道。“大郎先把华联的扩张缓一缓?”
  唐奕瞪了他一眼,这回是真不打算给他留面子了。
  “你说呢?”
  呃……
  好吧,文扒皮说了不算。
  富弼道:“要不,盐改之事再缓缓?”
  唐奕嫌他们莫几,叫道:“你们就改吧,没事儿!”
  “就怕盐价下来了,可私盐还是不能绝断。”
  “放心,这一点我可以打包票,私盐一定能绝!”
  富弼道:“大郎何以肯定?”
  唐奕与赵祯对视一眼。
  “这个富相公就不用管了,反正只要盐改之策一下,私盐必绝!”
  ……


第405章 家事
  从经济上来说,只要官盐比私盐价格上有优势,百姓为了省钱,自然会买便宜的官盐,私盐失去了市场,自然也就断了。
  而且,就算不断,唐奕也能强行让它断。
  ……
  西北私盐走的并不是宋夏边境,两国的边境纵深几百里,基本已经被大宋的堡垒、军屯铺满了,成了有兵无民的军事禁地。
  私盐要走这里也不是不行,只要打通关节,走哪儿都行。
  主要是这一片儿当兵的太多了,夏兵刮完了,宋兵刮,而且,走一段遇上一波还都没关系,只得再花钱买路。
  盐贩子要是走这条路,私盐的价格得翻上好几倍,基本也就没什么利了。
  所以,从西夏流进大宋的青盐,走的都是,从西夏的河套地区北上入大辽云州,再从云州过长城,南下入宋这条线。
  虽然要走辽境,但是,大辽的西京道人烟稀少,需要疏通的关系也简单。
  最关键的是,辽人好糊弄,守关的辽军本来就没什么油水,给点钱就让过。
  “如果不出意外,相公在西北实行新盐法之时,宋夏的盐道也就掐死了!”
  “掐死了?”
  文彦博、富弼不明所以的对视一眼,再看看心有成竹的赵祯与唐子浩,两人心说,这里面有事儿啊!
  确实有事儿。
  好像所有人都没注意到,潘丰家的那个潘越,已经好久没在京里露过面了。
  那小子现在就在西北,准确地说。是在大辽的云州,会姘头。
  说起来,大辽西京道就像潘越那位姘头家的后花园一样,想断了私盐路,那还不跟玩儿一样?
  就一句话的事儿!
  ……
  “大郎确定?”文扒皮还是有点拿不准。
  “确定!”
  这回说话的是赵祯。
  文彦博闻声眼珠子一转,“那既然这样,我看盐改倒是可以等两年。”
  “为什么?”
  唐奕不明白了,路都给你铺好了,怎么又要等了?
  文彦博一笑,“既然能断盐路,那何不多收两年盐税?也给朝廷增添一点进项。”
  ……
  ……
  赵祯和唐奕这回彻底无语了。
  赵祯心说,大郎给文宽夫起了个混号叫“文扒皮”,果然是没叫错!
  ……
  文彦博也就是说说,一看赵祯脸色不对,立马改口。
  ……
  说完盐的事儿,赵祯吩咐道:“文卿、富卿,你们先下去吧,我与大郎话几句家常。”
  文彦博有些吃味地看了唐奕一眼,心说,和皇帝话家常,你小子也够可以的。
  等两人走后,唐奕率先开口,“是不是那一家人又起什么变故?”
  赵祯一笑,“看把你吓的,没事,他们很懂事。”
  “……”
  “那陛下留草民?”
  赵祯道:“陪朕散散步。”
  呃……
  唐奕有点意外,没事儿散哪门子步啊?
  ……
  陪着赵祯出了福宁殿,一路小心地跟在后面。
  之前就说过,北宋的皇宫可以用两个词概括——寒酸,还有“挤”。
  福宁殿别看是皇帝半休息、半办公的地方,但是,已经挤到了皇城的靠西北角。
  出了福宁殿往西就是昇平楼,这是皇家宴请之地,再往前就是后苑,也就是御花园。
  一提御花园,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就是高大尚。也确实如些,历朝历代的皇家园林,不说是天下第一,也得是顶尖的存在。
  但是,这其中却不包括北宋的御花园。
  皇城本就不大,而御花园也就占了皇城的百分之一。
  唐奕亲眼见到,心说,最多百分之二,不能再多了。
  里面除了一个御池,一个渴歌亭,还有一个广圣宫,就什么都没了。
  据说,原来还有一座石塔,后来坏了,赵祯也嫌它占地方,给拆了。
  “之前修缮禁苑,就当好好修一修园子的。”
  唐奕都替赵祯屈得慌,这皇帝当的,还不如个富家翁过的舒坦。
  赵祯一笑,“一砖一石、一草一树皆取于民,不敢妄奢啊!”
  唐奕心道,就这么憋曲的皇帝,那家人还削尖了脑袋地要往这大内里挤,纯属脑袋有包。
  见唐奕不说话,赵祯又道:“这就挺好了,朕生性寡淡,要是金楼玉水,倒是会不习惯喱。”
  “大郎啊!”赵祯换了话头儿。“朕是不是……老了?”
  唐奕一怔,“陛下这是?”
  “当年,初次亲朝,对于太后旧党,朕还能心存记狠。要不是你的老师范公拦着,也许就真做出些狠厉之事。”
  “可是,你看现在?”
  “朕连一个心存忤逆的王爷都不忍心下手。”
  唐奕一笑,“陛下想错了。”
  “当年的陛下年轻气盛,不是狠历,而是冲动。现在的陛下也不是心软,而是深谐仁治之精髓。”
  被一个小辈说是年青气盛,赵祯不但不生气,反而笑了。
  “这么说,朕没老?”
  “陛下春秋正盛,何谈老矣?”
  “那,朕考考你。”
  “若你是朕,皇长子之母苗妃,当如何处置?”
  唐奕一怔,有点没明白赵祯什么意思。
  “草民怎么敢妄揣圣心?”
  “让你说,你就说,哪来那么扭捏!”
  “呃,这是陛下的家事。”
  赵祯瞪了他一眼,“怎地?你也有不敢说的话?”
  唐奕尴尬道:“草民说了,这是陛下的家事。”
  赵祯顿了一下,马上明白了唐奕的意思。他问唐奕意见,唐奕说这是“家事”。
  “家事”就是答案。
  所谓家事,是家人与家人之间的事,有什么事是说不开,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呢?
  赵祯不由笑骂一句,“小滑头!”
  背手用下巴向前一指,“去吧!”
  唐奕抬眼一看,就见御池边上的渴歌亭中有人。
  “朕还有政务要处理,一会儿自己出宫便是,不用来见朕了。”


第406章 后院救火
  渴歌亭中坐着一位妇人,远远的唐奕也看不清,走近一看,却是张贵妃。
  这让唐奕有点意外,照赵祯刚刚那番话,他以为就是苗贵妃呢。
  “大郎来啦!”
  张贵妃一见唐奕,主动起身相迎。
  “见过贵妃娘娘!”
  “这是?”唐奕回身瞅了一眼早就走没影的赵祯。
  意思是,您这两公母闹的是哪一出?
  张贵妃与唐奕接触也不是一次两次,知道这孩子是直性子,你跟他直来直去反倒容易交心。
  “却是本宫有事要求大郎呢。”
  “娘娘,有事但说不妨。”
  ……
  张贵妃能有什么事儿?无非也是苗妃的事情。赵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自然要一口答应下来。
  可如何完成的好,完成的漂亮,张贵妃却是有些犯难了。
  说心里话,苗妃出身贫贱,性子寡淡,平时在宫中就不太合群。不像张贵妃,出身虽然也不好,但怎么说以前还有个叔叔张尧佐,现在更是抱上了唐奕和曹家的大腿。苗妃却不然,宫中十几年,却是没听过她与哪个宫人交好,宫外更是没什么依仗。
  张贵妃自己与之并不相熟,纵然如赵祯所说,她心思玲珑,处事圆润,但能不能把赵祯的意思好好地传达,张贵妃心里也是没底的。
  说白了,张贵妃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儿,苗妃现在母凭子贵,虽然近来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但是赵祯终不会把苗妃怎样,她是怕事情办不好,得罪了这位皇子生母。
  无措之事,张贵妃自然就想到了唐子浩。
  这年轻人虽燃不按常理出牌,性子也是野了些,但是,本事却大的很,当初只凭上下两张嘴皮,就把她这个贵妃连削带打,说的一点脾气都没有,把看似化不开的矛盾消弭于无形。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谁都知道,赵祯有意把苗妃生的长公主福康下嫁给唐奕,多了这一层关系。也许唐奕更能办好此事。
  于是,张贵妃也不急着去见苗妃,趁着侍寝的机会,给赵祯吹起了枕边风。
  赵祯一想也是,当初只是想找个在后宫吃得开的妃子去传话,也没想那么多,就点了张贵妃。但此事若是唐奕出面,哪怕只是指点一下张贵妃,也是有益无害。
  关键是,唐奕有前科,上次把张贵妃的事情办的让赵祯十分满意,一回生两回熟,也不差这一回了。
  听完张贵妃的叙述,唐奕不禁哑然失笑,怎么不知不觉,我成了你们老赵家后院灭火的了?
  “其实……”唐奕开口道。
  “其实,贵妃娘娘不必患得患失,陛下之言原封不动地转达就是。苗妃娘娘现在正是无助之时,陛下的话就是定心丸,谁去说都是一样的。”
  张贵刀略一沉吟,“大郎果然心思通透,本宫却是没想到呢。”
  “娘娘缪赞了。”
  “可是。”张妃话锋一转。
  “大郎是知道的,如今整个后宫都知道,本宫与皇后娘娘走的近,若是我去,我怕苗妃姐姐心生歧意。”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