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220章

调教大宋-第220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奕又是一叹,“那是因为娘娘现在还不是草民的长辈,甚至可以说是……”
  “是什么?”
  “外人。”
  哐当……
  这回唐奕都要忍不住笑了,您要偷听,也淡定点行不?
  张贵妃反应不过来了,怎么绕来绕去,本宫成外人了?
  她也不想想,就唐奕那张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她想在唐奕这儿找便宜,那可有点难度。
  “草民也不耽误娘娘的时间,就直说了吧。”
  “张尧佐一家于我的嫌隙,说白了,与娘娘是没有关系的。”
  “怎会无关!?”张贵妃不干了。“那是本宫的族叔!”
  唐奕摇头,“是族叔呢?还是娘娘在宫外的倚仗呢?”
  “你!……”张贵妃瞬间色变,下意识地撇了眼屏风后头。
  唐奕一下就戳中了关键。说心理话,对于张尧佐这个长辈,张贵妃是没有多少亲情的,甚至还有一丝怨恨。
  张贵妃自幼丧父,与母亲投奔到张尧佐这里,而张尧佐不但没认下她这个侄女,反而以防人非议为由把他们母女赶了出去。
  张母不得以,只能到齐国长公主府做歌女,抚养张贵妃。后来,又是齐国公主把她送入宫,才有了今日的风光。
  “娘娘不必惊慌,这里没有‘外人’”唐奕特意把“外人”二字咬的重些。
  “娘娘深居宫闱,恐无依靠,想在朝中找一个能帮着说话的人,这一点无可厚非,陛下知道也不会在意。”
  张贵妃心中稍定,气势更弱,“你……你倒是个敢说话的孩子。”
  “既然娘娘说草民敢说话,那草民就再多说几句吧。”
  “张尧佐不是个好依靠……”
  张家父子与汝南王府走的太近,不管从赵祯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别的方面考量,不但不能帮张贵妃什么,反而会害了她。
  就算赵祯再好的脾气,能容忍一个有通敌之嫌的女人睡在自己身边吗?
  “那……”
  张贵妃脸色一苦,她又何尝不知道?
  自从那两父子得势之后,嚣张跋扈,还没见有什么用,却已经惹了一身的不是。
  但是,又能怎么办?除了张尧佐,她举目无亲。
  “娘娘是想说不靠他,靠谁吧?”
  “……”
  “娘娘这是当局者迷了。”
  “怎讲?”
  “不论朝堂,亦或禁宫,谁能护着娘娘?”
  “当然是官家。只要娘娘悉心侍奉官家,少些算计、少些争恩,官家仁爱,又怎会让娘娘受得半点委屈呢?”
  张贵妃一怔,显然已被唐奕说动。只是马上又暗了下来,“子浩尚年轻,当不知这其中的规则。”
  曹皇后有曹家做后盾,十几年无子依然后位稳固。
  可是她呢?
  除了张尧佐,她是无依无靠。一旦哪天一把火烧到她身上,朝里连个帮她说请的人都没有,那真是只有等死的份。
  唐奕知道她想的是什么,拱手道:“娘娘的担心怕是多余的。陛下以仁治世,后宫曹皇后贤良礼让。从上古前秦往后数,就没有哪一朝、哪一帝的宫禁像陛下这般平静、祥和了。娘娘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若是娘娘还是心有不安,怕朝中有事牵扯娘娘,那娘娘觉得,草民可还够分量?”
  张贵妃一滞,“子浩……是什么意思?”
  “若是娘娘信得过草民,草民可以当娘娘宫外的那个靠山。有人祸引宫墙,草民还是可以帮娘娘挡一挡的。”
  张贵妃身子猛然一僵,“子浩,当真?”
  随即又觉失态,稳了稳身形,偷瞄了一眼屏风。
  唐奕抿然道:“其实,道理很简单,陛下是草民的长辈,若娘娘一心侍奉陛下,别无二心,那娘娘也就是草民的长辈。而曹家又是草民的朋友,这其中的关系以娘娘的智慧,应该是不难理清的。”
  唐奕这番话,一半儿是给屏风后面的那位听的,另一半儿才是给张贵妃听的。


第311章 势弱
  既然赵祯没把唐奕当外人,让他掺合到“家事”中来,那唐奕只能是发挥他大嘴的本色,什么炮都放了。
  唐奕此番话不失真诚,但也留了一个心眼儿。
  意思就是,你和皇帝站在一边,那就是与我唐奕站在一边。因为我是绝对的皇帝的人,这是给屏风后面那人听的。
  同时,他也是在暗示张贵妃,在宫中与曹皇后少些争斗,多些照拂,那么不光是他,曹家亦是她的盟友。
  张贵妃是聪明人,唐奕一点就透。
  不由起身一拂,“子浩果然如陛下所言,是个心直口快的孩子,本宫受教了。”
  “不敢!”唐奕急忙回礼。
  张贵妃在宫中能老实些,对赵祯,对曹皇后,甚至是对唐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草民说这番话,倒是添着脸没把自己当成‘外人’了,冒犯之处,娘娘还要多多包含才是!”
  “子浩,言重了!陛下待子浩如血亲,将来还要子浩多多帮陛下分忧呢!”
  得。
  屏风后面那位心说,早知道是这么个情形,早点把他叫来啊!这小子好就好在,知道什么时候该耍浑,什么时候该收着。
  他是疯子?
  那满朝就没有一个明白人了!
  听着外间唐奕又续了几句家常体己的话,就告辞出去了,屏风后面的这位自然也就该出来了。
  当然就是赵祯本人。
  赵祯亦是好心,借着听听唐奕怎么“道歉”为名,其实就是在帮唐奕掠阵,省得张贵妃太过分,为难于他。
  出来就见张贵妃局促地一拂身子,“臣妾……”
  “唉……”赵祯装模作样的一叹。“这个混蛋小子目中无人,说话也没个遮拦,爱妃莫要与之计较。”
  张贵妃一喜。
  赵祯这话,不责备唐奕逾越,反而倒像是帮自家小孩说情,言下之意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而且,还给了她台阶下。
  张贵妃自然收回原来想要说的那番说辞,轻笑道:“这个却没觉得,倒是平添了几分寻常人家的生气呢。”
  赵祯大笑,“爱妃是贤良之人,当然不会和那个浑小子一般见识。好了,朕且回去,晚上再来看爱妃。”
  说着,就大步往外走,张贵妃是聪明人,应该怎么做,以后在宫中要如何自处,不用人教。
  张贵妃一听赵祯晚上会来,自是喜上眉梢,“恭送陛下!”
  待赵赵走后,张贵妃独自沉吟良久。
  “来人。”挥手招来内侍,“去皇后那边传个话,就说等午休一过,本宫要去请安!”
  ……
  ……
  唐奕这个美啊!
  解决了张贵妃这个隐患,也除了唐奕最后一块心病。
  最近真是诸事皆顺。
  通济渠的疏导方案已经定了下来,来年开春儿就可征夫开挖。一旦南北水路一通,唐奕整个的商业布局也就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他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开干了。
  与大辽莱州设互市的事情也有了眉目。
  大辽要是莱州收宋商的税,可以啊,那大宋也要求在雄州互市收辽人的税。
  耶律宗真一琢磨,这事儿好像不占便宜。于是给萧英来了诏谕,收税的事儿也就不再提了。
  少了这一层阻隔,两国迅速达成协议,于来年正月起,在莱州设立権场互市,互通有无。
  莱州那个破地方,别看是州府,其实就是个大农村。
  事实上,除了燕云十六和辽朝五京之地,大辽别的州府都是大农村。
  莱州城也就一万人口,辽人乐不得通过互市,让宋人帮他们发展起来一个富城。
  再有,休养了三四个月的黑子也终于能下地活动了。
  这一次是鬼门关前捡了一条命,要不是孙郎中医术回天,董惜琴照顾入微,这憨货可能就交待了。
  ……
  时间进入腊月,年关越来越近,随之而来的天气也越来越冷。
  但,赵祯和后宫嫔妃,还有殿前诸臣,住的却更踏实了。
  快过年了,皇家仪典也多了起来,年尾的大朝会,还有祭天祭祖,在回山是肯定办不了的。
  按说,这个时候回宫住应该方便不少,可是,赵祯宁可往反于回山与开封之间,也不回去。
  对此,朝中诸臣竟也默认了。
  唐奕就奇了怪了,你们这是折腾个什么劲?
  开个大朝会,都得大伙儿半夜就起来,着急忙慌地坐船进京。然后在大庆殿接待完百官和各国使节之后,再一路坐船回来,这不有病吗!?
  他哪知道,现在就算他撵人,大臣们也不会走的。
  观澜多舒服啊,虽然紧巴了点儿,但住的暖阁都是地龙取暧,又暖和,又干净。而且吃穿用度,都是唐子浩帮着张罗,全是当世最好的。
  现在他们也算明白了,为什么南平郡王和鲁国公不在开封好好呆着,都要跑到回山来养老。
  在这儿呆着,能多活好几年!
  可惜,要么你关系够硬,和范仲淹交好;要么权位够高,否则,想来,人家也不要你。
  这段时间,朝中又有了变动,而且,是大变动。
  狄青南下,杨文广从西北急调随之征南,西北之地一下子没了两员重将,一时之间竟显空虚,大宋无将可用的尴尬也显现了出来。
  无奈,赵祯只得把刚刚当上副相,还不足年的庞籍调回西北。恐其一人不足担当军政两务,又把丁度派了过去。
  政事堂一下去了两人,接任之选却成了个难题。
  按赵祯和唐奕的意思,当然是要让文扒皮回来。曾公亮这货有点木,一点儿都不听话;富弼又在内相的位置,理论上管不着政事堂的事情。
  但是,文扒皮下去也是不足一年,就这么就回来了,也说不过去啊?
  于是,赵祯想到了陈执中,那个直肠子,最起码听话。
  可惜,赵祯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
  把准备让陈执中出任参知政事的事情拿到朝堂上一议,立马招来诸臣的反对。而且,反对之激烈是赵祯没想到的。
  这不但左右了赵祯的决定,而且让唐奕猛然惊醒:
  文扒皮去年放出去了;宋庠这个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