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210章

调教大宋-第210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像是泄了气的气球堆坐在那里,苦声道:“还能怎么办?忍!”
  “忍?”范仲淹疑道,“都到这个地步了,还要忍?”
  赵祯凄然抬头看向范仲淹,眼神之中尽是苦意。
  “范卿忘了吗……朕!无、子、啊!”
  ……
  出了赵祯行在,唐奕默然地走到黑子住处。
  有孙先生在,黑子命是保守了,但至今未醒。
  之前围在这里的人都已经散了,屋前显得极为冷清。
  开门进屋,唐奕不由一怔。
  本以为会是君欣卓,或是书院的使女陪在一旁,不想却是董惜琴坐在床边伺候着。
  一见唐奕进来,董惜琴急忙起身行礼,“唐公子!”
  唐奕心中一紧,黑子出事,虽是因董惜琴而起,但她又招谁惹谁了呢?
  “惜琴姑娘,今日也是难熬,且回去休息吧,这里让使女盯着就好了。”
  董惜琴看了眼黑子,摇头道:“黑子大哥因我而伤,不等到他转醒,惜琴心中难安。”
  唉……
  唐奕暗道:早干嘛去了?给你们钱就拿着,看在桃园夫人的面子,咱们还差你们一口饭吃?若是在回山老老实实呆着,也出不了这档子事儿!
  “对了,有一件事想请教惜琴姑娘。”
  “唐公子请说!”
  “黑子大哥似是对桃园的哪位姑娘心有所属,惜琴姑娘可曾看出端倪?不妨指点一二,黑子大哥也不小了,该成家了。”
  董惜琴猛的一震,脸色瞬间煞白,随即眼泪就下来了。
  “惜琴姑娘,这是何意?是有所察觉?”
  董惜琴不说话,只是哭,还不停摇头。
  “那是什么都没发现?”
  还是不说话,还是哭,还是摇头。
  唐奕抓狂的想撞墙,特么好好说着话,你哭个什么劲!?
  除了哭,就是摇头,唐奕实在是拿这女人没办法,“得得,你别哭了,我走还不行吗?”
  说着,唐奕调头就跑。
  等唐奕走了,董惜琴又哭了好一阵才平静下来,缓缓坐于床沿,看着黑子的面庞久久无言……
  ……
  皇帝那关算是过去了,但正如杨怀玉意料之中。台谏院和大宗正这关唐奕都过不去。
  唐子浩善闯民宅,什么民宅,那是官宅!
  还把张俊臣打了个半死,不但腿断了,听说连子孙根也断了。
  更是当街掌阔皇族子孙,这么大的事儿,台谏怎么可能放过?
  连一向和观澜关系极好的包拯都没忍住,上书要求惩治唐子浩。
  而身为掌管皇族宗法的机构——大宗正寺,又怎能不出来为皇族子孙主持公道呢?


第297章 到底谁干的
  唐奕当众掌掴龙子龙孙,就算是在极为开明的大宋,那也是逾越,也是大不敬。
  宗正寺说什么也不能坐视不理。
  但是,奇怪的是,身为受害者的汝南郡王赵允让却出奇的平静,自始至终未发一言。
  与赵允让一同执掌大宗正寺的赵允弼起初还有些奇怪,可是后来,赵祯的一些举动,让赵允弼看出一些端倪。
  那就是,台谏不管是谁,上本要治唐子浩的罪,赵祯一律不受,早朝连议都不议。
  若有人二次上本,直接就贬出京。不管是谁,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的,就连吴奎这种御史重臣都不能幸免。
  包拯本来一本未果,要发第二本,幸得知交长辈赵德刚出面劝阻、暗示才压住了火力。
  而这几日,即使是在课堂上,儒生们看唐奕的眼神儿都不一样了。
  他们大多是唐奕离京之后才进的观澜书院,对于那个唐疯子的认知也仅限于传说。
  但是,这次却不同,这次可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想想都蛋疼。
  张俊臣在开封可是恶名已久,怎么说让唐子浩废了就废了?打断腿不说,还给踢成了大监,直接进宫都不用净身了。这么看来,当年唐奕在开封得是个什么样儿的人物啊?
  最关键的是,踢完了,人家还和没事儿人一样。张尧佐喊冤把喉咙都喊破了,也没个屁用,官家连理都不理。
  这至使程颢和程颐每次见到唐奕都是裆下一紧,这哥俩以前对唐奕还有诸多不愤……
  二程服过谁?这是从小就立志要当圣人的角色。
  但是现在,哥俩觉得,还是老实点吧,这位爷,咱惹不起!不定哪天这货一个不高兴再把咱们给废了,都没地儿说理去。
  可是,这个锅,唐奕可不想背。因为除了耶律洪基,他还没往别人下半身使劲的习惯。
  腿是他打断的,但废了张俊臣下半生性福的,绝对不是他!
  ……
  “说,你们谁特么那么损,把张俊臣踢成了太监!?”
  “不是我!”宋楷直摇头。“我可有节操的很,只踹脸了。”
  “也不是我!”庞玉、范纯礼异口同声道。
  “更不是我!”潘越撇嘴道,“当时就顾着爽了,倒是忘了帮曹老二把他踢废!”
  谁都说不是,众人看向唯一没言声的唐正平。
  唐正平翻了个白眼,“别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说完,转身就走,根本不给大伙儿追问的机会……
  “一定是他!”宋楷看着唐正平的背影怪叫,“这孙子阴着呢!”
  唐奕点头认同,“特么都是空着手去的,就这孙子不知在哪儿捡了根棍子!”
  ……
  接下来,赵祯还是很够意思的,帮唐奕挡下了所有的风雨!
  赵允弼一看赵祯的态度,就知道这把火烧不到唐奕身上,所性送了个顺水人情,把原来要求严惩唐子浩的奏本改成了双方醉酒,误伤皇族,建议唐奕向汝南王世子当面赔礼道歉。
  这已经很给台阶下了。
  唐奕一听这个消息,立马就乐了,同意!必须同意!
  可是……
  把汝南王家的两个儿子叫来回山,唐奕当面怎么道的歉谁也不知道。
  只知当时是大门一关,当门再开,两个世子出来的时候,都是捂着肋条的。
  这是什么鬼?
  哈哈,唐奕还是很听话地,赵祯不让打脸,那咱就不打脸……
  ……
  唐奕疯起来不管不顾,但是冷静下来却一点不傻,知道这段时间得低调点儿,再出事儿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黑子终于醒了,伤情也在一天天慢慢恢复。而董惜琴亦因为心中愧疚,一直照顾着黑子。
  唐奕则过起了有规律,且十分乖巧的生活。
  定点去给儒生上课,定点回来继续鼓捣各种金属。
  只是,课堂之上起了不少变化。
  首先是儒生们,似乎一时间都变乖了。上课之时大气都不敢喘,连以往吵得火热的假想题也都极守规矩,先举手,唐奕点头才起来答题;
  再有就是,来听课的朝臣一下少了很多。这其中有一部分因为参唐奕的本,让赵祯发下去反醒了;还有一部份自认正气傍身,不耻与唐奕这种无视祖宗礼法的人为伍。
  ……
  这种平静的日子一直过到八月中,终于,有了一些不平静的事情发生。
  这天,唐奕到范仲淹房中给老师请安。
  进屋一看,范、尹、杜、欧阳修几位师父都在,连狄青也在下首的位置就坐。
  好吧,欧阳修这“胖子”死皮赖脸地粘上唐奕了,非要收他作弟子。后来,范仲淹被他黏的烦了,只好应下了。
  范仲淹见他来了,示意让他在边上稍坐,与几位师父和狄青继续之前的话题。
  “侬贼之乱进一步扩大,想来官家也要坐不住了。”
  杜衍闭目养神,慢声道:“靠余靖和广南几州的老爷兵就想平乱,难……”
  尹洙则道:“侬贼之乱,说到底还是南夷与汉民难以融合的问题,要想根治,非平乱杀贼可破。依我看,当初不如应了侬贼的依附之请,再派遣得力能臣多加约束,说不定也就没了今日的局面。”
  ……
  唐奕在边上细心听着,心中已经有了大概,原来几位师父在关心侬智高叛乱的事情。
  想到侬智高叛乱,唐奕不禁摇头轻笑。
  这个举动正好被欧阳修看到,“大郎,你对侬贼叛乱也有看法?”
  唐奕一怔。
  他有什么看法,有看法也肯定是这几位师父不愿意听的看法。
  这么多年的师徒,范仲淹一眼就看出唐奕是肯定有话要说的。
  “有什么意见尽管说来,这里又没有外人。”
  唐奕苦笑,说什么啊?
  在他看来,侬智高起兵,就是一笔烂账。
  从汉夷关系,再到天朝上邦的目空一切;从广南军政到边境政策;从文臣到武官,里里外外想理都理不通的烂账。
  “还是不说了吧。”
  他真怕说出点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把几位老师父再气出个好歹。
  ……


第298章 汉夷关系
  侬族诸部,名义生活在大宋的土地上,但却不是大宋子民。
  不论是南边的交趾,还是大宋自己,对于这群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侬蛮”,根本就没把他们当人看。
  这是汉人自古以来的优越性。
  汉根正朔!
  只有我们汉人才是汉王朝的子民,其他的,就算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那也都特么是蛮夷!
  东南沿海的疍民、西北党项羌人、西南的苗壮侬人皆是如此。
  这也是古代华夏四方边患不断的一个原因。汉人的包容是有前题条件的包容,是带有优越感的包容。
  我们一直在同化异族,但同时,我们也一直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异族。
  边民异族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怎么可能和你是一条心?
  侬族诸部的叛乱,就是在这样的民族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侬族首领侬智高,与南边的交趾有杀父大仇。交趾国欺负侬族就跟下雨天打儿子一样,时不时就杀你的人,劫你的财。
  侬智高活不下去了,多次上本朝廷要求依附,并且身段拉的极低。
  不求大宋赏赐,只求管管我们,派个官员过来,开个権场互市,让我们侬人有个靠山,能活下去就行。
  可是,就这样的要求,朝廷也不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