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189章

调教大宋-第189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观音在大辽哪见过这般琳琅满目的新鲜玩意儿?一下船就看花了眼,和君欣卓一个小摊、一个小摊的挨个看过去,也忘了矜持。
  唐奕跟在她们身后,倒也长出了一口气,他还真怕萧观音经过这次波折就转了性子,再也不是那个俏皮、多才的萧巧哥了。
  只不过,走着走着,唐奕就感觉有点不对。
  偏头对黑子道:“是不是有人跟着咱们啊?”
  潘越傻乎乎地四下观望,“没有吧?哪儿呢?”
  唐奕懒得搭理他,看向黑子。
  黑子道:“左边十步那个青衣文生,跟了一刻钟了。”
  唐奕顺着黑子所说看过去,果然见一面嫩的文生跟在那儿,时不时偏头看过来。
  “放心!好像没恶意,眼神都在师妹和萧姑娘身上。”
  “靠!那还叫没恶意!?”
  唐奕不干了,“特么,这是你能惦记的吗?”
  正在腹绯,不想那文生动了,一臂平胸,摆了个很拉风的架子,迈着步子过来了。
  一到近前,冲着萧观音就是一揖,“小生唐突了,虽知失礼,然着实仰慕小娘子之清丽脱俗,特冒然搭语,还望娘子恕罪!”
  萧观音不是宋人,又是逃出来的,本就心虚,一见有生人和她说话,哪还管是不是个俊后生?下意识的就往君欣卓身后躲,文生的话自然也不敢答。
  正在为难之时,就觉眼前一暗,唐奕的身影挡在了二人中间。
  哦靠!忍不了了,当着小爷的面儿,你就敢这么直截了当?
  “你看,我是不是也挺清丽脱俗?要不咱俩聊聊?”
  那文生一滞,“这……没这个必要吧?”
  “怎么就没有呢?”潘越一把揽住那文生的脖子,“你看我清丽脱俗不?咱俩也搭个话?”
  潘越那练把式的体魄,哪是一个弱文生能受得住的?用力一勒,文生整个人就变了形,憋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轻点,轻点。”唐奕戏虐嘱咐。
  那小体格儿,潘越再给弄出个好歹。
  潘越手上一松,文生登时一阵干呕。
  唐奕拍拍他的肩膀,“登徒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就你这小身板儿,回去好好读书,装什么流氓?”
  文生一阵委屈,苦声道:“小生只是倾慕姑娘之容貌,并无轻薄之心啊?”
  “小生也是见几位一看就是外地来的,想一尽地主之谊,带几位游一游福州。”
  “当然……”文生又看了萧观音一眼。“小生也想借此与这位小娘子认识……认识……”
  唐奕被他说笑了,心说,这小伙子卑鄙的有点耿直啊!
  “一边玩去吧,老子有腿,自己能游!”
  说完,像个护雏的老母鸡,拉着君欣卓和萧观音就走。
  那文生也是奇葩,不敢追,又不死心……
  望着几人背影高叫:“小生浦城章惇,章子厚。小娘子若有闲暇,可于城东望海巷的章府寻得小生啊……”
  他这么一喊,唐奕一下就停住了。
  潘越以为唐奕要发飙,一撸袖子,“我去帮你教训这憨货!”
  “别!”唐奕一把拦住潘越,自己转身走了回去。
  章惇一见那煞神又回来了,有点后悔了,吓的一缩。
  不想,唐奕上前一把揽住章惇的肩膀,“你叫章惇,章子厚?”
  “正是……”
  “是不是有个老侄子叫章衡啊?”
  “正是……兄台怎会知晓?”
  唐奕笑了,这回笑的无比灿烂。
  “知道开封城有个观澜书院吗?”
  “呃……大宋第一书院,何人不知?”
  “那就好,那就好。”
  唐奕又颇有深意地好好打量了章惇一番,看得章子厚直犯嘀咕。
  这人不会有龙阳之癖吧?
  “你那老侄子也在福州?”
  “呃……在的。族中儒子皆由家父教导,时值家父任福州盐道判官,遂章衡亦在福州。”
  唐奕眼神更亮,“走!把你老侄子叫来,我请你们喝酒!”
  唐奕在福州盯上了章惇和章衡,却不知道,开封现在已经炸开了锅。
  ……
  司马光这次又领了接使的差事,于雄州等着故友唐子浩归国。
  却不想,使团里哪还有唐奕的身影,管事儿的竟是个副营将。
  这可把司马君实吓坏了,这特么没接到唐奕,回去可怎么交差?
  可是没办法,此事非同小可,司马光日夜兼程就往回赶。
  一进京,还没去见赵祯,就听见传闻,说使团已经先他一日回来了。
  司马光不淡定了,心说,唐子浩不带你这么玩的啊?这不是把我往火坑你推吗!?
  可是见了赵祯才知道,唐子浩没回来,只杨怀玉一人回来了。
  好吧,眼巴巴等着唐奕回来放钱给他的文扒皮也是窝火,特么老子等米下锅呢,你能不能有点正事儿?
  脸最绿的,是赵祯!
  因为赵祯什么都知道,却偏偏什么都不能说。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知道我这个皇帝舍不得治你的罪,你就一点都不带含蓄的,连拐带大辽王妃的事儿都干出来了?
  不过,说心里话,赵祯内心还是有点暗爽的。
  毕竟唐奕什么都没瞒着他,连办的错事儿也不瞒着他。
  皇帝的心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你一生兢兢业业,一点毛病挑不出来,能成为忠臣,却成不了内臣。而恰恰是那些有瑕疵,又从不在皇帝面前掩饰的臣子,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成为天子近臣。
  也就是所谓的……
  奸佞!
  唯一有点不满意的,可能就是唐奕不同意修河之策,而且还卖了个关子,说是等他回来再陈清利弊。
  ……
  总之,赵祯最后还是同意了唐奕暂不归京的决定,任他在外面疯去吧!
  对此,朝臣们可就不干了。没事儿都得找点事儿的他们,怎能放过这么好的开炮良机?
  唐奕是以使节的名义出访的,不先回京述职,你特么瞎跑什么?
  于是,朝中又掀起了一大波“倒唐”热。
  连包拯都看不下去了,写了道折子,把唐奕好顿骂。
  对此,唐奕在外面听见,也当没听见,全当放屁。
  奶奶的,在想害老子那人没露头之前,打死我也不回去!


第268章 拐带
  皇佑三年。
  唐奕在外面疯了一年还没回京,文扒皮终于坐不住了。
  这一年之内,文彦博多次以私信的形式与唐奕好话说尽,可唐奕就是不给钱,气得文彦博直掉头发。
  他也真是着急了。
  自庆历八年拜相至今,文相公已经在相位上呆了三年了,这在大宋已经算是坐得比较长了。文彦博很清楚,这个时候就算他不犯错,说不定哪天就得下去。
  文相公现在是急于要做出点政绩稳固相位。
  再说,修河之事一旦开工,赵祯也不好临阵换相,黄河最少得修两年,也就是说,这两年之内不用操心被挤走。
  可是“小师叔”不给钱啊,朝廷财税又无力支撑这么大的银钱消耗。
  没办法,文扒皮只能走“曲线救国”的路子,软的不行,老子跟你玩硬的。
  九月初六的早朝,文彦博公然点名观澜书院。
  言,书院虽名儒重臣汇聚,为天下书院之典范,然治学大道,不应与财商之事合垢,建议朝廷三司对观澜商合实施监管,并把商合之事与书院分剥开来。
  文扒皮还是太年青。
  他也是好心,你看观澜商合敛财之巨,骇人听闻,陛下多有招抚,唐子浩却不知感恩,手握重财而不出。咱把他收到朝廷监管之下,这一来不用受一个小娃娃的掣肘,二来慢慢的唐子浩的钱就变成陛下的钱了,多好!
  他这是把唐奕当地主来斗啊!
  只不过,殿上知道点底细的都暗暗为文彦博惋惜。
  你特么这是在找死,唐子浩就是个幌子,观澜商合幕后的大老板是当今官家,你想监管官家的钱?
  对此,赵祯虽不高兴,倒也没多想,他知道文彦博是一番好心,只是不明真相罢了。
  而且,这是个机会。
  赵祯不动声色地环视朝臣,“众卿家,有何意见?”
  富弼站在堂下,隐隐觉得文宽夫此议欠妥,正要出班反对,却闻赵祯开始点名了。
  “大家都说说嘛,两位王兄可有意见?”
  赵祯先点的就是北海郡王赵允弼和汝南郡王赵允让。
  赵允弼一滞,一般这种朝议之事都不会问他们啊。
  身为大宗正,他和赵允让在朝上就是做个样子,不涉及皇家之事,他们是从来都不参与的。
  “臣……”赵允弼沉吟了良久,方道:“臣附议!”
  “臣不知道观澜每年所聚资财几何,但传闻颇巨,若无监管,恐有害无利。”
  “嗯!”赵祯点头,看向赵允让。
  赵允让出班一步,“臣以为不妥!”
  赵祯又是点头,也不问为何不妥,环视朝臣。
  富弼本要出班,此时却缩了回来。
  “臣附议!”
  高声出班之人,是张尧佐。
  这位仗着侄女张贵妃得宠,这两年混的那叫一个舒坦。一路升任宜徽使、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制置使,虽然离权倾朝野还远着呢,但也是风光无二。
  赵祯微微皱眉,心说,你添什么乱?
  “嗯!”赵祯点点头,算过去了。
  不想,张尧佐可不想就这么过去了,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既能踩一踩唐子浩,又能和文相公一条战线的机会,哪能错过?
  “臣以为,文相所言极是,唐子浩区区小儿,掌巨资而不于朝,是为私也;着使辽之命而不于职,是为逆也;拜名儒而不于学,是为废也。此等营私、忤逆、废学不进之徒,怎可掌倾国之财?望陛下三思,准许文相之请!”
  好吧,别说赵祯,也别说一殿大臣,就特么连文彦博都想骂娘。
  你大爷,你这是要坑我啊?我可没说唐子浩营私、忤逆,你特么少拉上我!
  ……
  话说张尧佐是怎么和唐奕结这么大的仇呢?
  说起来,还是因为她那个侄女。
  张尧佐是因为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