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147章

调教大宋-第147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郎就是外行了,所谓军容就是战力。换句话说,军容整肃之军,也必是强军。别看传闻西军将士蛮横无忌,但是一上战场列阵,那时的西军军容,绝不是别人比得了的。”
  “哦!?”唐奕一挑眉头,“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军容就是战力?”
  杨怀玉环望这五百兵士,“大郎是读书人,不通战事也属正常。”
  反正闲着也没事儿,杨怀玉就给唐奕讲起了军中的门道来。
  一听之下,唐奕才明白,原来古代战争并不想像中的那样。
  以前,唐奕一直觉得,这个时代的战争,肯定是如搅肉机过境一般的尸山血海,死人无数。
  其实不然,真正正面对决的伤亡数量其实只占很小的一部份,成千上万人绞杀在一处,比拼的就是双方的忍耐力、执行力,和士气。
  这个时候,个体武力的高低,已经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决定成败的,刨去天时、地利等外界因素,左右战局的,就只有军容和士气。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勇’不是胆子大,而是不畏死、不计死!”
  “两方相杀,一般死伤过两成兵力,即露败象,过三成则必溃之!丢掉刀戈的士卒,和一头头待宰的羔羊也就没什么分别了。”
  “这个时候,军容整齐,也可以叫作士气,它的作用也就体现了出来。伤而不乱,死而不溃,溃而不慌,靠的就是整齐的军阵仪仗和士气。”
  “西军之强,即使死伤过三成仍能不露败象,队列严整。”
  “十之去四也能退而有续,是为当世强兵!”
  杨怀玉这么一说,唐奕终于明白了。
  原来,真正死人的时候,不是在正面战场,而是在逃跑的路上。
  所以,那些所谓斩敌几万,尸横遍野、弃戈如山的战报,是把追击溃敌时的杀伤,与正面对决时的毙敌人数,放在一起计算的。
  不过,想想也是,古时威名赫赫的强军无不是悍不畏死之士,比如三国时期的‘陷阵营’兵不过千,却无坚不摧,无阵不克。
  而兵法所云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则是强行的军士没有退路,战至最后一人。
  不过,杨怀玉说所谓军容就是士气的言论,唐奕却有点想笑……因为他想起了邓州的那一营厢兵。
  “若如杨二哥所言,军容越严整,战力越强……那小子可是知道有一营兵士,可为当世第一军了!”


第207章 祸起幽州
  唐奕说他知道有一营军士可为当世第一军。
  “哦?”杨怀玉一扬眉角,“哪一营兵士?”
  杨二哥有点不服了。
  在他看来,他的神威营要是能到战场上见见血,绝对是不输西军的存在。大宋第一军的名头要是有,也得扣在神威营头上。
  唐奕嘿嘿一笑,“驻邓州厢防营!”
  “……”
  杨怀玉一阵无语。
  一伍乡勇,唐奕就敢说是当世第一军?这玩笑开的有点大。
  唐奕也不多说,“日后杨二哥要是有机会,可以去邓州看看这一营厢兵,别的不敢说,论军容,可着大宋也找不出第二支。”
  “大郎何以如果笃定?”
  “因为……那是我帮着练出来的!”
  “……”
  好吧,杨怀玉心说,我信你个鬼啊!
  不过,他却记住了邓州有一营厢兵这个事儿。
  ……
  在新城驿馆歇息一晚,第二天使团继续上路。
  一路行来,虽然辽人尽量的保持着克制,但是,燕云之地给宋人的感观,却是让一千人的使团大队无一人得见笑颜。
  ……
  自古以来,得燕云者,得天下。可以说,谁手中握住了这块战略要地,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如两道高墙,把北方草原和中原大地隔绝开来,形成了第一道天然屏障。
  于桑河与拒马河横亘东西,串连起东西千里方圆的诸多河流沼泽,形成第二道防线,这更是骑兵的噩梦。
  除了自然之险,还有万里长城和金坡关、居庸关、北古口、松亭关、渝关,这五大要塞。
  易守难攻,不利骑兵的特性,使得燕云之地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原王朝力抗游牧民族的最大依仗。
  但,不幸的是……
  大宋从立国开始,就从来没得到过它。
  反倒是辽人,不但把燕云十六州变成了辽朝的大粮仓,养活了九百万辽人,而且还以此为要挟,压了大宋百年之久。
  ……
  过了新城,经涿州、良乡,又行百里,就是辽朝五京之中一的重镇幽州。不过,辽人给它换了一个很契丹的名字——折津。
  这里也是辽朝南院所在,执掌辽朝南面汉地兵权。
  使团要在幽州休整一天。一入驿馆,唐奕就拎上两坛醉仙去找杨怀玉。这货自打进了辽境表情就不对,越往前走,越是阴沉,看辽人的眼神也越来越不善。
  唐奕真怕他一个不高兴提刀开砍。
  找了一圈,最后才在马厩找到杨怀玉。他正闷头喂马,根本没注意到唐奕到了身边。
  “陪我喝点?”
  唐奕扬了扬手里的酒坛,见杨怀玉看过来,直接把一个坛子扔了过去。
  杨怀玉也不多说话,接过酒坛,打开就往嘴里倒。
  灌了一口,不禁皱眉,“怎是果酒?拿千军酿来!”
  唐奕乐了,让黑子去给他换一坛。
  待酒拿到,杨怀玉继续大口猛灌。
  “你慢点……二十出头儿就整天心事重重的,也不怕老得快。”
  “……”
  杨怀玉灌了足足有半坛子,也就是一斤的烈酒,才颓然地萎在马厩边上坐下。
  过了半晌,沉着嗓子道:“信不?其实我是不想来的,是我爹亲自去求了官家好几回,非要让我走这一趟。”
  唐奕陪着他坐下,“信……”
  “以你的性格,应该是堂堂正正地打到杨公祠下,而不是以仇人朋友的身份屈辱地来见杨老将军。”
  杨怀玉愣住了,没想到唐奕一句就说到了他的心里。
  “就凭你这句话,咱们以后就是兄弟了,值得干一大口!”
  唐奕苦笑着和他‘砰坛’。
  “去的时候叫上我,也去给老将军上炷香。”
  “……”
  “其实你爹很清楚,想打回来不太可能了,所以才趁着还有机会,让你来见见曾祖。”
  “错了……”
  杨怀玉冷然摇头。
  “我爹是怕我忘了杨家祖宗死在哪了,让我来认认路!”
  ……
  “牛逼!”
  唐奕竖大拇指,杨家果然个个都是爷们儿,就是硬气!
  黑子在边上听得是热血澎湃。以前他总觉得,这些当兵的,功夫还不如自己呢,没什么牛气的。现在看来,那股子猛劲着实让人心折。
  黑子上前一步,“到时候,也算我一个!”
  杨怀玉抬眼看了一眼黑子,猛的把手里的酒坛子甩了过去,“那你也是我兄弟!”
  也不管酒水沾湿了半边衣袍,黑子端起酒坛扬头猛灌。
  ……
  三人正嗨,却见君欣卓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别喝了!出事了!”
  唐奕腾的站起来,“出什么事儿了!?”
  现在可是在辽人的地面,出事儿就不是小事儿。
  “有人回来报信儿,说是潘越和人在街上起了争执,让人扣下了。”
  唐奕一哆嗦,这位祖宗不会把这儿当开封了吧?
  可是,哪容他多想,一边往出蹿,一边嚷道:“叫人去通知辽使,咱们先过去看看!”
  杨怀玉紧随其后、黑子把酒坛子一摔,瞪着眼睛也冲了出去。
  三人随着报信的一边往出赶,一边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
  原来,下午一到幽州城,潘越就闲不住地跟着使团的人一起到城中去溜达。
  幽城虽不比开封繁盛,但怎么说也是辽朝五京之中仅次于大定的大城,且异域风情十足。
  潘越还算长心了,自己溜达的同时,还没忘给老爹、老娘买点辽朝名货带回去。而辽人的东西对南朝来说,最出名的,当然是各色皮货。
  潘越给老爹挑了一衣狐皮大氅,又给母亲选了两条围领,一共才三十来贯宋钱。小子还挺高兴,这要是在开封,这些东西没个百十贯想都别想。
  可是刚付了钱,边上就来了个华裘锦袍的契丹少年。这少年极是蛮横,张嘴就说潘越没给钱,让他再付一次。
  潘越心说,你瞎啊?真想一巴掌拍死他。
  但这里不是开封,潘老四还算沉得住气,没动手,而是找店家为其作证。
  没想到,那店家一看那少年,不敢忤逆,顺着少年的说辞,也说潘越没给钱。
  这潘大少哪忍得了?
  直接开骂……
  然后……
  然后就打起来了。


第208章 莫名其妙要杀人
  潘少爷心说,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老子特么在开封就够不讲理的了,你特么居然比我还不讲理。也好,不讲理那就比谁拳头硬呗,人死鸟朝天,怕你个卵子!
  但是……
  潘少爷悲剧了……
  那少年虽然功夫稀松,但却带着一班仆从,潘越寡不敌众,被人制住。跟他一起的人见事情不好赶紧回来报信,现在还不知道潘老四那边是什么情况呢。
  唐奕越听,心越往下沉。
  他能拿两国邦交吓唬耶律德绪让这老货别找事儿,但同样这也是套在自己头上的一个紧箍咒。
  出了事儿,麻烦的很。
  而且,潘越要是有个什么好歹,让他如何去跟潘丰交代?!
  “一会儿什么都别管,先救人!”
  “剩下的看情况,能不动手就别动手。若是动了手,也要注意点分寸,别伤人。”
  杨怀玉、黑子默然点头。
  ……
  穿街过市,幽州百姓见几个明显是南朝装扮的汉儿如此招摇过市,无不奇怪。
  唐奕等人横穿了半个幽州城,终于在市集一家皮货铺子门前见到了潘越。
  这货正被人踩在地上,口鼻溢血。
  不过,看他还能挣扎,还能骂街,唐奕也就放下心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