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146章

调教大宋-第146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05章 边关故人
  在这个时代,即使朝廷想的再周全,救灾再得力,也无法和后世的有子弟兵亲自抗灾、有完备的救灾机制,还有充足的赈灾物资可比的。
  司马光道:“大郎一定是没见过往年大河成患的景象,今年已经算好的了,起码没怎么饿死人。”
  杨怀玉接道:“这还多亏了大郎的观澜运力帮着朝廷度过了这一大关,不然,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唐奕没接他们的话,心里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庆幸。
  呆望良久方道:
  “天下亡,则百姓苦。天下兴,亦百姓苦!”
  “不论天灾,还是人祸,遭殃的都是百姓。”
  耶律德绪眼珠子差点没突出来……
  “这话是唐子浩说的?”
  他实在没法把昨天那个连吓唬,再威胁,甚至于耍无赖都用上的唐子浩,和今天说出这种话的唐子浩,联系在一起。
  而司马君实也是望着唐奕出神……
  “天下兴亡,百姓皆苦吗?”
  灾区的惨状,唐奕现在也无力去改变。他只能用亲眼所见的东西,为以后吸取经验,好结合后世对赈灾之事的一些见闻,看能不能做出一些改进。
  ……
  一路穿行河北两路,使团终于于二十天后,到达了宋辽边境重镇雄州。
  司马光的送伴使团,送到此处也就到头了,因为过了雄州,就是辽人的地界了。
  只不过,司马光并没有马上返程,不论入辽,还是不入辽的人马,都要在雄州休整两日再行上路。
  到了这里,唐奕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去找尹文若。
  尹洙的大儿子尹文若,春闱中二甲三十四名,被放到了雄州任军事推官。
  可别觉得,把尹文若发到这么运的地方来,是朝廷不待见他。
  事实上,雄州军事推官可不是一个散职,这里是宋辽军事重镇,要不是看在他爹是尹师鲁的面子上,肯定不能把这么重要的位置让一个新科进士来坐。
  在雄州驿馆安顿下来,唐奕就带着黑子、君欣卓,还有潘越,提着大包小包的出门了。
  一路打听着找到了雄州府衙。此时天已经擦黑,问过守衙差役,又给人家塞了一角银子,差役才打着灯笼带几人寻到尹文若家里。
  尹文若一见是唐奕他们到了,急忙迎了出来。
  “前天才来的信儿,怎么今天就到了?以为你们还得几天呢!”
  唐奕跟着他进屋,“路上太平,走的就快。”
  尹文若抿然一笑,使团所谓的太平,在雄州的人都知道,就是辽人没找事儿。
  唐奕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四下打量起来,“怎么住这么个破地方?”
  要说尹文若住的地方,还真不怎么样。
  北方天寒,多以泥胚、石块垒屋,而尹文若这里却是个木板结构的木屋。现在都快十月中了,雄州冷得很,这破房子没四处漏风就不错了。
  “这么熬两年,你不得落下尹师父的毛病?”
  尹文若道:“已经不错了,咱们来的晚,一时之间也没找着合适的。将京一冬,来年再说。”
  唐奕指着他道:“别省钱啊!咱们兄弟在回山吃香的,喝辣的,到了外面,更得学会享福。”
  “知道!怎么跟如娘一般絮叨。快说说京里,我爹和如娘身体可还好?”
  “好着呢,让你放心!”说着,唐奕把大包小包都打开。
  “这是桃园夫人让带的裘皮袍子、皮手套、反毛靴子、护耳、毛袜子,怕你不够换,一下准备了三套。”
  “还是夫人有远见,没这些东西,冬天可难熬了。”
  “这是十坛千军酿,自己喝不了就送送人情。”
  “还有五百两银子,别省,咱们就是不缺钱。北方人豪爽,多请上司吃个酒,听个曲儿啥的。”
  尹文若此刻,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尹家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遇上范仲淹这样的知交好友,唐子浩这样的弟子。
  ……
  “对了……还有这个!”唐奕又拎出一个小包袱,“这是你媳妇让带来的,里面有啥我没看,你自己慢慢回去看吧。”
  “还有!”唐奕东西都摆弄完了,突然坏笑着道:“你媳妇让我给你带句话……”
  “什么话?”
  “她说,你要是在这实在寂寞难耐……实在……就纳房小妾,她不介意……”
  “去你的!”尹文若,横了唐奕一眼。唐奕哈哈大笑,男人这点事,大家都懂的。
  却不想,尹文若下面接了一句,差点没把唐奕咽死。
  “她真这么说了?”
  靠!这老哥还真想纳一房咋的?
  ……
  两人又闲续了一会儿家常里短,见天色不早,唐奕起身告辞。反正还得在雄州呆两天,有什么话也不差这一时。
  而尹文若这里也确实简陋,就没留唐奕几人住下。
  ……
  两天转眼而过,第三天一早,唐奕随使团一出驿馆,就见尹文若让仆从拎着两个大包袱来送他。
  “这都啥啊?”
  “雄州的一些特产,你回去的时候稍给几位师父。”
  唐奕入辽是走陆路,回来的时候就不走雄州了,从辽地莱州下水,从水路回去。
  唐奕把包袱推回去,“让司马君实帮着稍回去吧,我这什么时候回去还不一定呢。”
  尹文若一愣,“不最多就半年吗?”
  唐奕嘿嘿一笑,“好不容易出来的,怎么也得转一圈。”
  “多久?”
  “两三年吧!”
  “我看你是躲下一科大比吧?”
  “……”
  好吧,让他看穿了……
  唐奕主意多,尹文若知道说不动他,索性不劝,二人又话别几句,相约几年之后京城再聚。
  完了,唐奕钻进车里,使团大队浩浩荡荡地出城而去。
  ……
  出城向北日行六十里,就是大宋到辽朝的最后一个驿馆,司马光也送到这里就算完成任务。
  第二天临别之时,司马光对这个相处了近一月的少年颇有好感,难得拱地手道:“子浩,一路珍重,我们京中再聚!”
  “大兄,一路珍重,日后还要仰仗大兄多多照应!”
  司马光奇怪,这小子有什么可仰仗我的?本想再问几句,却见唐奕已经回身上车。
  ……
  大队再动!
  此时,队中心情最不平静的不是唐奕,而是红缨亮甲、银枪赤马的杨怀玉!
  燕云!
  我杨家后人……
  又来了!


第206章 当世强军
  宋辽边界两端,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依然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景象。唯一不同的是,在官道往来的百姓、军卒之中多了一些髡(kun)发辽人,但人也不多,多数还是髻着璞头的汉人。
  燕云之地虽被北朝占了百年之久,但依然是汉人占绝大多数。
  契丹人的草原文化不但没能改变什么,反而自已的本族文化逐渐被汉学所蚕食。除了秃瓢儿,一边留一撮毛儿的髡(kun)头,还剩下多少狼性,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此时,唐奕没坐车,而是骑马随队,一面吹着北方暮秋的冷风,一面好奇地看着官道上往来的辽人。
  只是,没多久就有辽朝的接伴使团相迎而来。
  唐奕一看还是‘熟人’,正是几个月前刚回去的耶律德容。
  好家伙,合着耶律宗真这两个侄子,是专门负责在两国之间跑腿儿的……
  其实说起来,这是赵祯与耶律宗真之间的一种默契。
  两国虽然几十年没打过仗了,但是各方面的较量却从未停止。
  例如,出发当日,范仲淹让唐奕踩着点到,耶律德绪用辽骑来刺激宋人,这都不算什么稀奇事儿,哪次互使不是这么暗地里较劲过来的。
  而为了彰显大国文化底蕴,以往大宋遣使必是朝中顶尖的文人名士;辽人为了保持体面,不闹笑话,接伴使君也肯定是北朝汉学大家。
  这次赵祯让唐奕独行,连个压阵的老成之臣都没带,就是在非常时期不想和辽朝有任何摩擦,咱也别在北朝面前显摆咱多有文化。
  耶律宗真也是个明白人,接伴使用的是对南朝熟悉至极,又比较‘懂事儿’的耶律德容,也是抱着尽量不惹事儿的心态。你不拿酸文人恶心我,我也不用武力压你。
  大家一团合气。
  耶律德容一见唐奕,尽管知道接的是他,但还是忍不住的眼皮直抽抽。开春这熊孩子不但吓了他一个半死,还坑了他几百贯的银钱给南朝救灾。
  奶奶的!
  可记恨归记恨,可耶律德容是个明白人,比他哥哥耶律德绪拎得清。
  与唐奕礼节性地会面,便令大队开拔,直奔距边界仅几十里的新城驿馆。
  唐奕也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对于老老实实的耶律德容,自然比对耶律德绪客气得多,不但送上了好酒,还把一些特意从南方带来的稀奇特品当作礼物送与耶律德容。
  现在开始已经在人家的地盘了,多多少少得收敛一点。
  只不过,唐奕是收敛了不少,可是随行护卫的五百军士却好像打了鸡血一般……
  就见自打进了辽地,这些军士个个军容整肃,昂首挺胸,行军仪仗没有一丝松懈,倒真的把南朝军人的风采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奕看着这帮军汉目不斜视,生怕落了天朝军威的样子,不禁暗暗点头。
  大宋号称养兵百万,可是现在真正能用的,也就是御前几万禁军和镇守西北的西军了吧?
  “杨二哥,这神威营端是威仪!”
  ……
  杨怀玉正想着心事儿,听唐奕之言才回过神来。抿然道:“神威营这五百兵士,和西军身经百战的士卒比,可能还差一点,但是在开封禁军之中,却是无人可及的。”
  唐奕点头称是。
  “战力比不上西军也不丢人,单这军容,应该就不是西军可比的了。”
  西军在宋夏边境,那是血里火里滚三回出来的百战之兵,谁敢说比西军能打?
  “这大郎就是外行了,所谓军容就是战力。换句话说,军容整肃之军,也必是强军。别看传闻西军将士蛮横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