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539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539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

    三国志先主传二记载: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督邮以公事到安喜,刘备欲求见督邮,督邮不准,才被刘备捆绑加毒打,而后弃官。

    刘备并非残暴之人,督邮也不是向刘备索贿,张飞为何要打他呢?于情不通吗?

    其实要看当时的社会情况,黄巾之乱让灵帝解党禁,党人配合各地士族很快把黄巾之乱平定下去,灵帝因功论赏,党人很快占据朝廷各个高位以及地方大权。

    何进为大将军,袁绍任虎贲中郎将,袁术为河南尹、羊续南阳太守,王允豫州刺史,卢植为尚书,皇甫嵩为冀州刺史、左车骑将军。

    党人的势力可谓空前强大,有聚集在何进的大旗下,灵帝难免会担心何进野心澎湃,进入外戚掌权的时代。

    灵帝年少时就是窦武时期的外戚掌权,自然不想再进入外戚时代,当年还有个原因,那就是西凉叛乱。

    中平元年,黄巾乱平,西凉羌胡裹挟韩遂、边章叛乱,这场叛乱几乎打到三辅。

    董卓被重用,张温被撤职,皇甫嵩被调往三辅,接着因被十常侍索贿而贬值。

    打仗打的就是粮草,金钱,黄巾之乱使得大汉王朝国库都空了,西凉平叛又需要钱,国库没有钱,士族却有钱,不然灵帝岂会让各地方自行募兵。

    灵帝为了筹集军费,不得不再次卖官,官因功赏的差不多,卖不了多少,灵帝只能向升官的官员收钱。

    为何?因为有功都是领兵的,兵何来?还不是士族自行招募的。

    士族自然是有钱的,既然有钱那就出的起买官钱。

    别人或许出的起,刘备却未必。

    刘备志向远大,做了安喜尉自然想要功绩,要功绩名声就不能贪污受贿,刘备黄巾起兵时已散尽家财,自然没钱再给买官钱。

    督邮就是负责考核的人,刘备知道自己送不起买官钱,必然被撸下来,既然如此,还不如弃官不做扬扬名呢?

    刘备鞭打督邮,的确是不向十常侍低头,可带来的危害也大,比如因随毋丘毅去丹阳募兵时在下邳破贼受封高邮丞,又弃官,就是被十常侍认出来了。

    刘备鞭打督邮,当然是张飞、关羽去绑。

    所以说,督邮是张飞捆的,或许也是张飞打的,可却是刘备指使的。'/bsp; 'cp'#凡人槽三国#关羽大意失荆州,张飞醉酒失徐州,这或许就是罗大大体现二人性格缺点最好的手法。

    关羽失荆州是因为轻士族,傅士仁、糜芳投降,以及荆州士族的妥协,使得关羽麾下兵马溃散,最终不得不败走麦城。

    然而张飞醉酒失徐州,乃是喝醉酒鞭打吕布小妾的父亲、徐州大将曹豹,而导致徐州落入吕布之手,这就是张飞轻视士卒的缘故。

    徐州无大将,士族势力颇大,陈登父子不必多言,赵昱、糜氏兄弟,还有张昭、张纮都是出自于徐州。

    张飞轻士卒只是丢了徐州,这块刘备捡来的根基,然而关羽失荆州,不尽丢了刘备费尽心机取来的荆南数郡,反而使得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布局落空,最重要的是关羽因此而丢掉了性命。

    不得不说明末虽然朝廷**,罗大大希望有股力量能打破明末当时的格局,有宗室能在战乱中重新整合新明朝,然而他希望的是宗室或者是某个士族,而不是如明太祖样的平民百姓。

    罗大大如此这般写,也基于他是士族出身,或者是站在读书人的立场上,毕竟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杀了太多读书人,尤其对做官的读书人很苛刻,很苛刻到清廉的话,任县令都吃不饱饭。

    比如大明最有名的清官海瑞,因为迂腐、清廉,全家人都吃不饱饭,自己的女儿因为接了别的男人送来的饭食,而被其逼死。

    张飞失徐州,可以说让刘备崛起晚了好几年,可是历史真如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吗?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遂领徐州。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于盱眙、淮阳。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

    建安元年,袁术攻刘备,刘备起兵与之相拒月有余,于是吕布才趁机袭取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才使吕布有机可趁。

    三国志吕布传,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

    这里面根本就没有张飞的事,张飞或许坐镇下邳,可当时的下邳守将是曹豹,曹豹麾下俱是丹阳兵,而刘备麾下多乌丸及幽州兵,因此军中必有内乱。

    英雄记曰:布水6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英雄记中说的也是丹阳兵与乌丸兵的矛盾促使军中内乱,这才致使徐州丢失,当然袁术南攻牵制刘备主力,才是主因,而非如关羽般,大意之下才丢失荆州。

    徐州的丢失,究其根本乃是刘备根基不稳,又有袁术这个外力,才使得丹阳兵叛乱。

 关羽之死(又开了新书,皇帝终结者)

    玄幻不是咱能混的,还是乖乖回来写历史吧!

    你觉得生活枯燥吗?生活乏味吗?如果是,随我一起干掉所有的皇帝吧!——皇帝终结者。

    'cp'#凡人槽三国#关羽败走麦城前,前后鏖战襄樊地带一年多,缘何刘备不曾发一兵一卒想救?

    首先,说说当时的情况。

    建安二十二年,曹仁被曹操任命为征南将军屯樊城,镇守荆州,伺机攻关羽。

    建安二十三年,曹仁与夏侯惇、张辽屯居巢,以防东吴。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宛城侯音叛乱,裹挟南阳太守,欲投关羽。

    南阳乃盆地形势,一旦关羽得南阳,北可攻长安,东可取汝南、颍川,这可都是中原腹心之地。

    于是曹仁迅速平叛,侯音被斩,曹仁复为征南大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与曹操鏖战于汉中。

    一月,黄忠斩夏侯渊。

    五月,曹操退出汉中。

    六月,孟达、刘封取上庸、房陵。

    七月,刘备称汉中王。

    同月,关羽攻曹仁于樊城。

    八月,关羽水淹于禁七军,斩庞德,擒于禁。

    十月,吕蒙率军袭取荆州,攻占关羽大本营江陵,关羽撤军回,驻军于麦城。

    十二月,关羽率子关平突围,被擒,身死。

    看过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的事,你就知道不是刘备不想救关羽,而是从益州发兵根本来不及。

    还有刘封与孟达不发兵,不仅仅是嫡子之争,而是上庸、房陵刚被二人占领不足半年,审眈兄弟可投降刘备,就能投降曹操。

    事实也证明,兄弟俩先投刘备,又随孟达投曹操,接着随孟达投孔明,又投司马懿。

    当然,上庸、房陵说是两郡之地,可是那地方乃荒野之地,又比邻南阳,可谓人口凋零,纵然二人出兵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再说,十月前关羽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关羽又派将领把曹军将军吕常包围在襄阳,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

    十月,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遥受关羽印号,为之支党,关羽的声势一度威震华夏。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以为汉献帝在许,与关羽军相近,欲迁都避其锋芒,在司马懿、蒋济劝领下才作罢。

    曹操派徐晃、赵俨支援樊城,又欲亲征。

    徐晃至樊城,以粮少兵力不足又求援,曹操陆续发徐商、吕建等将领以及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马增援徐晃。

    于禁、徐晃皆五子良将,赵俨乃智谋之士,夏侯渊死在汉中时,是赵俨总督七军。

    五子良将一降一怯,张辽坐镇合肥、乐进以勇著称,张郃屯兵长安,一旦徐晃再败,曹操手下真得没有悍将去阻挡关羽,除非不要合肥跟长安。

    大家都知道坐镇汉中的魏延,魏延可是个攻略十足且急需战功来坐稳屁股下汉中太守的位置。

    一旦张郃这等名将撤离,魏延必攻长安。

    一旦长安有危,孙权还会惦记荆州三郡吗?

    合肥、淮南,乃至徐州才是他所想要的。

    可惜关羽在樊城被徐晃打了个措手不及,结果吕蒙轻取荆州。

    曹操跟孙权这个组合拳打的着实不错,不仅打蒙了关羽,还打乱刘备的整盘计划。

    等刘备再调整计划时,关羽已被围在麦城,不说刘封、孟达能不能杀透吴军重围,单说近在咫尺的曹操会不会趁机袭取上庸还是两说。再者,关羽不也只撑了两个月不到,如果能撑一年半载,刘备岂会不出援兵?

    刘封、孟达又岂敢不发援兵?

    说到底,还是关羽本身不够硬,而且太倨傲,刘备刚称王,他便攻曹仁。

    这或许也是先发制人的一种,毕竟汉献帝在曹操手中,刘备称王,曹操早晚会请旨伐他这个伪王,故此刘备才想先发制人,没想到却受制于人,丢了荆州,丢了关羽。

    'cp'#凡人槽三国#关羽之死,实乃性格使然。

    人所皆知,关羽重卒而轻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