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部下清理何苗府时,竟意外看到陈珪:“汉瑜先生,你怎么也被囚在府内?”
陈珪叹息道:“一言难尽,珪一身晦气,请恕珪失礼先走了。”
“汉瑜先生请自便。”
“珪告辞,此恩容日后再报。”
陈珪灰溜溜的离去。
陈到道:“这陈汉瑜连句谢谢都不说就走了,主公,你可是救了他的命耶!”
刘备摇头,陈珪乃徐州名门望族之后,祖父乃广宁太守,族叔陈球乃故太尉,族兄陈瑀官至吴郡太守,族兄陈琮官汝阴太守,与袁家大本营汝阳只有一河之隔。
故陈珪跟袁术是发小,他俩关系就如袁绍、曹操一般,陈珪如今就是车骑将军长史,接下来就有资历出任一地主政官员。
吴匡除非傻了,才会杀这样一位名门之后。
陈珪不可求,还是把牵招拢在身边现实点。
“子经,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刘备找到牵招、史路问道。
牵招道:“某想送乐师灵柩回安平,安葬好乐师再说别的。”
“也好。”
尊师重道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刘备点头:“安葬完乐师,我希望你能来京师帮我,我身边正是缺人手的时候。”
“好。”
牵招考虑一会慎重点头,同时他身边的史路等人也如释重负,能跟着一个有前途的官员做事,这对他们也很有益处。
刘府,李肃拜见刘滢、刘协的时候全程有刘备心腹陪同,李肃虽然只是冠冕堂皇的说了几句场面话,可他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塞给刘滢一个布帛。
刘滢看完布帛大喜,抱着刘协低声哭泣:“协弟,好了,好了,终于有人愿意帮助你继承帝位了。”
二人抱头痛哭一阵,刘滢就招来高览。
“高校尉,如今京城已平稳,我们老实住在刘府传出去对吾名声不好,何况对刘使君也不好,所以吾想离开刘府了,你觉得呢?”
高览现在成了刘滢最后的依靠,何况高览手里握着一支数百人河间郡兵?他的意思自然很重要。
高览道:“既然公主想离开刘府,某这就去通知刘执金吾。”
“甚好。”
刘滢见高览毫不犹豫的答应,心中不由松了口气。
高览去了不久,回来道:“公主,刘执金吾不在府中。”
刘滢大喜,要的就是你不在府中,在的话还有些尴尬,不在刚好。
“既然刘执金吾不在,那我们也就别辞行了,径直离去吧!”
刘滢执意要离去的做法让高览微微觉得有些不妥,怎么说刘备也在危难中救了咱们,怎好不告而别呢?
不过谁让人家是公主呢?高览只能直行。
刘滢这边收拾东西准备走人,黄蝶舞听到消息赶紧前来劝阻,刘备不在,公主你走了这算什么事呢?
开始刘滢还好声好气,后来直接发脾气:“怎么?这刘府能进不能出吗?他刘玄德想囚禁本公主跟陈留王吗?今日尔等要不杀了吾姐弟,要不就放吾姐弟走?”
黄蝶舞无奈,只能离开去找贾诩,戏志才跟刘备去见蔡邕,府内只有贾诩能掌控全局。
贾诩微微一笑,道:“走了,未必不好。”
黄蝶舞一愣,公主跟陈留王走了,万一董卓杀了少帝,岂不是把未来皇帝拱手让人了?
黄蝶舞弄不明白,不过刘备交代的话她还记得,外事不决问先生,贾诩的话莫名其妙,黄蝶舞也只能遵从。
第三十章袁术的失意
“何苗死于你我之手,看来太后迟早要跟你我算这笔账了。”
吴匡听到刘备率部将驻守何苗府的兵士赶走后赶紧将张璋请来,这几日吴匡一直在观望,观望着何后能否既往不咎,观望着袁绍能亲自前来抚慰自己,可最终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何后报复跟刘备的虚情假意。
张璋心情也一般压抑,狠狠灌了口酒,将酒樽大力摔在席案上,低吼道:“既然太后不肯放过某等,不如咱哥俩就真投了那董卓,某看董卓把控陛下显然居心不良,既然在这旧朝里受排挤,那咱们索性去新朝谋个出身。”
“好,就去新朝谋出身。”
吴匡、张璋二人下定决心,便派人去请李肃,又暗请心腹过来,准备控制北军五校投靠董卓以作进身之礼。
董卓得知刘备不乐意的消息大怒,李肃顶着骂声出来,出来就碰到吴匡、张璋派来的人,当下大喜。
“主公,暂息雷霆之怒。”
李儒见董卓怒火散的差不多出言。
董卓怒瞪着李儒道:“刘备如此不识抬举,某如何息怒?”
“主公,刘备素来以仁义著称,您让他贸然同意废帝,他一下答应了,您放心嘛?”
董卓一想,的确不放心。忠臣突然变乱臣,这节奏好像不太对。
“嗯!”
董卓点头,李儒又道:“主公,只要刘备默认,这局您就胜了,少帝被废就是个死,先帝只有二子,他刘备岂能不做主公的臣子?除非他想做个乱臣贼子。”
“啊哈哈哈!文忧,此计妙哉!”
董卓想通后大笑,笑着笑着却发现李儒一脸忧色:“文忧又怎么了?”
李儒道:“现在关键的是如何将陈留王从刘府中弄出来。”
“哼!直接拿着圣旨去请便是,他刘备难道还想抗旨不成。”
“恐怕一般人镇不住刘备。”
“某亲去。”
董卓亲自出动,数百铁甲军开道,身边华雄贴身护卫。
董卓一出动,袁隗那里就得到了消息,加上之前吴匡、张璋的举动,好像一日之间所有的事情都向极为败坏的方向开去。
“丁建阳到哪了?”
袁隗闭着眼,眉头紧皱的问道。
侍立一旁的袁绍道:“一天前已到邙山。”
“让他加快速度,实在不行先派一将带并州狼骑赶来。”
“诺!”
袁隗睁了睁眼,适应了下明艳的阳光,又问道:“董卓有心废帝的消息准确吗?”
“刘玄德说此乃董卓拉拢他的条件之一。”
“看来不假了。”
“可他董卓不怕世人反对吗?”
袁隗瞥了他一眼:“是你,你也得这样做才能掌控朝廷。”
废帝,既能立威,又能清除一批反对者。
“主公,淳于仲简来了。”
袁隗的书童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历史上亦有名袁春卿之父袁元长,袁氏家生子之一。
“让他进来吧!”
淳于琼满脸恭敬,身体微趋的小步走进来,还没看到袁隗的身影便作揖下拜:“小子琼见过老叔。”
“你我叔侄不必如此,本初啊!快把仲简扶起来。”
“诺!”
淳于家在大汉也算一名门,淳于琼之祖流落颍川,淳于琼之父为颍川小吏,如没有袁隗提携,颍川淳于氏便要就此败落,因此淳于琼面对袁隗如同亲生父亲一般。
淳于琼沙场宿将,绝非三国演义里嗜酒的糊涂将军,他能跟曹操、袁绍同列西园八校尉,可见他才能不一般。
“仲简呐!最近西园里有什么事发生吗?”
淳于琼恭敬回道:“下军校尉关羽连日宴请西园诸将,尤其是潘隐的上军校尉部、夏牟部、冯芳部。”
袁隗闻言点头:“都在意料之中,仲简,你在西园中能控几部。”
“本部不成问题,本初兄旧部,潘隐部已能掌握大半,赵融素来与本初兄交好想来不成问题,夏牟、冯芳两部亦有小半可控,唯有曹操、关羽两部难以渗透。”
淳于琼对西园的形式烂熟于心。
袁绍道:“阿瞒素有除贼之心,何况他亦是不同意召董卓入京之人,想来可为吾等所用。”
“嗯!”
袁隗点头:“仲简,尔一定要控制住手中兵权,能否中兴汉室就在你了。”
“诺!某纵死不放权。”
“去吧!”
“诺!”
淳于琼刚出袁府,看到袁春卿大步奔来,淳于琼还没跟他打招呼,袁春卿点了点头便如风般略过,淳于琼一愣:有大事发生了,要快回西园去。
淳于琼猜的不错,袁隗听到袁春卿的消息,手中的茶碗落在地上发出一道清脆的声音。
“叔父,叔父。”
袁绍在一旁急声喊道。
袁隗回过神,破口骂道:“刘备小儿误我大事矣!蠢货啊!蠢货。”
袁隗痛骂几句后,道:“本初,快派人去通知丁建阳,明天早上吾要见他。另外派人去解决掉吴匡跟张璋,他们不是想投董卓吗?哼哼!去地府投何进吧!”
“诺!”
袁绍转身就要出门,袁隗复又喊住袁绍道:“去通知许子远,派金吾卫去绞杀董卓,看能不能除掉董贼?”
“诺!”
袁绍看着袁隗阴狠的眼神,知道自己叔父终于做了决定。
刘备丝毫不知京城的天已阴云密布,就等一阵北风狂卷引发暴风雨了,刘备带着牵招等人回府,路上却碰到纪灵。
“玄德公,某家主公有请。”
袁术比之前少了些浮躁,整个人立在窗前有一种孤独的意味,同时也有种难以言明的气质折人心扉。
“公路兄,今日怎么想起宴请备来了。”
刘备打趣道,袁术转身:“玄德兄,你看这天要变了。”
刘备明白袁术的话,道:“不过是场暴风雨,只要有避雨之所,明天吾等照样可以策马奔腾。”
袁术微微一笑,他自然明白刘备的意思,在董卓引发的这场风暴中,只要自己背靠袁氏就不会有任何事,说不定还能平白无故升官,可这不是他袁公路的追求。
袁术道:“玄德兄有了避雨所,某却成了浪子,某已下定决心回汝南去。”
袁术要走?
刘备一愣:“风雨之中正是英雄大现身手之时,公路兄为何如此仓促归家?”
“一个避雨所终究只能有一个话事人,某即已无立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