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皇帝-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们这次重点考察,德行上佳的人就可以了,能力次一点,也无伤大雅。”
“再说,主公现在要考虑的,不单单是常山郡的县令、县尉人选,也要考虑到太原郡的县令、县尉人选。”
赵风想了一下,觉得田丰说的也对。
这是自己的短板,短时间内也没办法内部消化。
至于以后扩大地盘后,那时自己应该可以从内部调派人选了:“那就这样吧。”
“我们是现在就颁布招贤令。”
“还是等我上任刺史之位后,在行颁布?”
田丰沉吟了一下:“此事宜早不宜迟。”
“按理应该是现在就颁布最好。”
“但为了让更多人来参与选拔,还是主公正式上任刺史之位后,更好。”
赵风右手食指敲打着案己,突然说道:“田丰听令!”
田丰莫名其妙的走到大厅中间,双膝跪地:“田丰在!”
赵风点了点头:“现在正式表你为常山太守!”
“上表文书,之后会随同张辽、张燕的文书,一同送去朝廷。”
田丰行了一个跪拜大礼:“拜谢主公!”
赵风虚空一抬手:“起来吧。”
田丰喏了一声,就站起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等田丰跪坐好后。
赵风才开口道:“这次颁布招贤令,就由田丰你去处理好了。”
“就以你常山太守的身份。”
田丰行了一揖:“这样的话,估计比主公之前在中山国时,颁布的招贤令,效果上应该差不多。”
赵风沉吟了一下:“那就把常山国,被撤国置郡,并入并州的消息,一并颁布出去。”
“有心人只要略一思考,就会想到其中的关键。”
“如果连这都想不到,估计也算不得什么人才。”
田丰点了点头:“好吧。”
“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接着行了一揖:“不过这样的话。”
“主公岂不是把我和满司马,都留在了常山郡?”
“那主公一个人前去太原郡,岂不是会连一个……”
后面的话,突然打住了。
如果全部说完,就会显得太过自视甚高。
怕有点唐突众人。
赵风一听就明白,田丰的意思。
沉吟了一下:“好像也有点道理。”
“尤其是去了太原郡后,会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只会更多。”
“没个人商量一下,还真不方便。”
“看来我们不但缺少县令、县尉一级的人才,也缺少太守一级的人才。”
赵风这话一出。
众人就沉默了下来。
去太原郡会遇到什么问题和麻烦,谁也说不清楚。
但最起码,匈奴人那边,就是最大的问题和麻烦。
赵风和张燕换防这么大的动静,匈奴人不可能不会知道。
到时候匈奴人趁赵风,在太原郡立足未稳,大举进攻太原郡,这是十分容易猜到的事。
有田丰在身边出谋划策,都不一定能保住太原郡。
又何况田丰不在身边?
田丰的能力,大家还是比较信服的。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我有个想法,诸位听听看。”
“田丰是常山太守,负责掌管常山郡的一切事务,这个不变。”
“但田丰依然要随我们一同前往太原郡。”
说完,看向田丰:“田丰,你以为如何?”
田丰沉吟了一下:“常山郡虽然就在太原郡的旁边。”
“但从元氏到晋阳,用八百里加急,来回也要半天时间。”
“总不可能什么事,都用八百里加急吧。”
“再说太守这个职务,是没有权限使用八百里加急的。”
“真出了战事,也要驻守的将领去用八百里加急,禀报朝廷。”
赵风右手食指,敲打的案己:“这样,在选一个常山代理太守出来。”
“一般小事情,就让代理太守去处理。”
“只有比较重大的事情,才派快马送到太原郡来,让田丰处理!”
田丰摇了摇头:“那还不如直接任命一个常山代理太守。”
“一般小事,让代理太守处理。”
“重要的事情,直接送到太原郡让主公亲自处理!”
………………………………………分……………………割………………………线……………………………
有读者提出校尉大于都尉。
在这里做一下解释。
九品中正制,目前还没提出来。
汉代是以“若干石”构成十七、八级的禄秩等级。
中郎将、校尉、都尉,都是比两千石,所以他们的等级是一样的。
如果非要划分。
都尉在早些时候,是要高于校尉,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低了半级。
但这只限在关中一带。
在边郡,还是都尉要大于校尉。
当然,不管是都尉还是校尉,用不了多久,都会变成中低级将领,所以没什么好纠结的。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提议变法
赵风刚刚,已经正式任命田丰,为常山太守了。
听田丰这么说,略显尴尬。
而且田丰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这就是职权划分和职权冲突的问题。
代理太守的权限,应该怎么去划分,哪些是代理太守可以处理的,哪些是需要上报给田丰这个正牌太守去处理的。
因为一些重大的事情,就算送给了田丰,田丰也要送给赵风去处理。
而田丰能处理的一些问题,基本代理太守也差不多能解决了。
不重新划分职权,有些职权,代理太守和正牌太守会冲突、正牌太守会和赵风会冲突。
重新去划分职权范围,就太麻烦了,又不是以后每个郡守都这样安排。
不去修改职权的话,等于田丰这个太守之职,基本成了摆设。
想到这里,赵风开口道:“我们缺少人才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解决。”
“尤其是像元皓兄这样的高端人才。”
“以后随着并州各郡地,被我们重新收复回来,这样就会显得更加急缺。”
“比如张扬的上党郡,再比如被匈奴人占据的雁门郡、河西郡,还有目前管理不到的上郡!”
“只怕那个时候,我们都没有人才去安排上任了。”
“所以我们从现在起,也需要培养自己的郡守。”
“到时候,只要收回这些郡地,就可以直接派人去上任。”
赵云好奇道:“怎么培养?就是设置代理太守的职位吗?”
赵风罢了罢手:“不!”
“设置假太守。”
“重新划分假太守和太守之间的职权。”
假太守就相当于副太守,跟假军侯、假军司马一样的道理。
赵风之前还当过联军的假提调官。
田丰沉吟了一下:“这个没有先例啊!”
“我们这样设置,需要上奏朝廷,让朝廷批准才行。”
“不然,跟反贼无异了。”
这就相当于在现有体系内,新增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太守一级的官职,想要得到正统的承认,就需要朝廷的认可。
如果得不到朝廷的认可,就擅自行使,就可以被定义为反贼。
除非你强大到一定程度,朝廷无法剿灭你,朝廷可能就会妥协。
不过名声上,始终不好。
就像张燕的黑山军,因为名声问题,想加入联军,联军还不要!
赵风右手敲打着案己:“直接上凑说,需要新增假太守的职务,估计朝廷也不会同意。”
“你们看这样可好,我向朝廷索要变法的特权!”
田丰听了一愣:“变法?”
“主公是准备……”
后面的话,田丰就不太敢说了。
万一说漏嘴,把某些事情说过了,那对赵风的影响就会很大。
赵风干咳了一声,表示田丰想多了。
开口道:“历朝历代的变法,都是由上而下的实行。”
“能变法成功的,寥寥无几。”
“就说王莽吧,明明已经,咳咳……”
“好吧,反正就是那个意思。”
“但他变法依然失败了。”
“纵观这些变法失败者,无非就是现有的利益集团和老一代的利益集团发生激烈的冲突,最后现有利益集团失败,导致变法也跟着失败。”
“变法失败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就算最出名的变法者商鞅,即便变法成功了,最后也没得到好下场。”
“因为他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
接着赵风环顾一圈:“既然由上而下的变法行不通,不如就由下而上开始变法。”
“先由我们并州开始变法,这样影响比较可控,即便失败了,也不会对大汉造成动荡。”
“如果成功了,能够让现有利益集团得到好处,又不伤害老一代的利益集团,那么朝廷就可以效仿。”
“光凭这个理由,朝廷就会同意我们实行变法!”
田丰点了点头:“这样也不错。”
“如果朝廷同意让我们,率先实行变法。”
“以后就不需要事事,都跟朝廷打招呼,朝廷有疑问,我们就往变法上推!”
赵风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只是要变法的这个特权而已。”
“并不是真要变法!”
就算赵风真要变法,现在也不能说出来。
这一说出来,就会弄的人心惶惶。
尤其是那些世家、豪强、士族,反应绝对是最敏感的。
因为历来变法,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受伤最严重的都是他们这一阶层的人。
张辽一拱手:“即便朝廷同意给我们变法的特权。”
“也应该会派遣一名高官、内侍,等职务的人,来监管我们吧。”
“肯定不会让我们乱来的。”
赵风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