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悍臣 >

第693章

悍臣-第693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在第二次朝会上再次给张儒封赏,依然是定王的头衔,而张儒依然推辞不受。

    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不用想都知道。

    无非就是内阁几位和一个杨廷和而已。

    当第三次拒绝皇帝的封赏之后,张儒给杨廷和发了请柬。

    杨廷和不知道怎么回事,乐滋滋的跑到定国公府,却发现府中除了仆役和张儒的家眷之外,再无他人。

    范统、姜伟、孟傥、肖阿奴等人一概不在。

    客厅里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不大,也就能够让三四个人坐而已。

    此时在桌上已经坐了三个人了。

    这三个人一个是此间主人定国公张儒,一个是内阁首辅刘健,还有一个,赫然便是李东阳。

    “冒昧请诸位大人过来,文轩有些唐突了。不过实属无奈,还请几位大人见谅才是。”张儒客客气气道。

    杨廷和心怀忐忑的走过去,往椅子上一座,硬起头皮打算听训。

    张儒的性子他知道,一般对你客客气气了,就意味着他生气了。

    “不知道是哪位大人如此看得起张文轩,一定要陛下给我一个定王的称号才罢休?”张儒也不含糊,直接开门见山。

    李东阳和刘健面面相觑,本来今天是内阁几人都要过来的,但是徐浦没有接到消息,谢迁身体不适,所以来的只有他们两个。

    听张儒这么一问,他们二人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本身他们就是不太同意册封异姓王的,毕竟异姓王不是闹着玩的事,一旦册封,等同于开了先例。毕竟自太祖之后,便没有异姓王了。

    就连开国的徐达,都不过是一个中山郡王的封号,张文轩就算再厉害,也不能封一字王不是。

    从三人的表情,张儒已经看出了端倪。

    几个人里面,只有杨廷和的脸色是有些不对劲的。

    “廷和,为什么?”张儒目光如刀,一刀一刀在杨廷和脸上刮着。

    杨廷和感到无地自容,他没有事先跟任何人打招呼就让皇帝册封异姓王,这本身就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今天开了先例,那么以后呢?是不是只要一个大将在外面打一仗,皇家就得给一个异姓王?

    “老大,我”杨廷和十分为难的道:“是我没多想,是我没脑子。陛下问我是不是有办法让您留下来,我就给陛下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刘健和李东阳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杨廷和,后者更是直言不讳的道:“杨公此事做得确实不妥啊!”

    张儒冷冷道:“你比我大,而且大了不是一点点,你能够叫我一声老大,我很高兴。可你我相识差不多有二十载光阴了,张文轩为人如何你不是不知道,为何还要苦苦相逼?

    陛下小孩子心性,总感觉身边有个大人会过得舒坦点,实际上就是不想扛担子。

    我不走,就算陛下放心,就算陛下放心让我身居高位,难道陛下就真的能够成长起来?

    你只顾着让陛下高兴,却没想着大明是不是高兴。”

    已经五十岁了的杨廷和在三十几岁的张儒面前就跟个孩子一样被训斥得哑口无言。他倒是想找几句话来说,可偏偏一句话都说不出。

    朱厚照意图封张儒为定王的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迫使张儒留下。只要他留下了,朱厚照的压力肯定会减少很多,他可以堂而皇之的把很多不该张儒做的事交给张儒,美其名曰圣旨。

    说来说去,皇帝还只是一个心性未定的孩子,可杨廷和不是,他应该知道利害关系,可他依然撺掇,这就不得不让张儒怀疑他的用心了。

    被说教了一通之后,杨廷和鼓起勇气:“老大,可否容我说几句?陛下年轻,臣大欺主,没有你在身边,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张儒冷哼一声:“人不在磨砺中成长,永远都无法成长起来。就算勉强长大了,也不过是一颗无法成材的歪脖子树。

    你真当我是万能的?

    我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你们这些老师,你们这些大臣,难道就不能帮衬?

    行了,我懒得跟你说废话,反正这些年我该给你的给你了。以后不要再在陛下面前提这档子事,否则别怪我翻脸无情。”

    他是真的生气,这个杨廷和真的是不好掌控的人之一。

    马璁那边尚且还有三分情面,到了杨廷和这里,他是一分情面也不想留。

    对付这种读书人,对付这种要面子的读书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了当的批评。

    吾日三省吾身,他们能够做到,武夫做不到。

    李东阳插科打诨道:“好了好了,文轩你也别生气,这不是没封嘛!”

    张儒无奈的摆摆手:“今日本来是跟诸位大人道别的,没想到还有两位大人没来,罢了,反正现在地方还没找到,到时候再说吧!”

    李东阳问道:“什么时候走?”

    张儒摇头道:“现在还不知道,应该快了,他们在找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实在不行,就去现成的地方。”

    几个人都十分默契的没有问他去什么地方,就算问了,张儒也不一定会说出来。

    他既然决定隐居,那么他去的地方,一定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去处,不会被人打扰。

    杨廷和可怜兮兮的道:“老大,非走不可吗?”

    张儒叹了口气:“说来说去,是我害了你。我压着,你永无出头之日,我走了,你才能大放异彩。好好干,我等着你青史留名的那一天。”

    五十岁的杨廷和到现在都没什么主意,他有很大的责任。

 第八百四十八章:道别1

    一顿家常便饭,让杨廷和回到家中之后足足想了三天,三天之后,他变了。

    但是这变化,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没看出来。

    再次发出请帖,朝中有点分量的官员齐聚定国公府,同时,一封请辞奏折洋洋洒洒数千字也到了心帝朱厚照之手。

    皇帝是唯一收了请帖没来的人,具体情况外人不知,倒是从深宫传出一种说法,新帝收到奏折和请帖之后一把将请帖撕了个粉碎,然后一怒之下砸坏了两张紫檀木桌子。

    大宴宾客,不过是走走过场,最里间的大++桌子上坐着的,无一不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些人有内阁首辅刘健、内阁大学士谢迁、内阁大学士徐浦、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保国公朱永、吏部尚书王恕、兵部尚书马文升等人。

    都是能够跺一跺脚就让朝纲震动的主,此刻,这些大佬一个个垂头丧气,端着酒杯的手不知该把酒水往嘴里送还是往桌上放。

    桌上的美味佳肴都是难得的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不说,光是那名字就足以让人食指大动。

    可惜,没有一个人拿那制作精美的银筷子,大家的目光都在埋头吃喝的主人身上。

    承受着这许多压力,张儒硬是吃完了两万米饭才放下碗筷,一脸欠扁笑容的看着一群大佬明知故问:“诸位大人怎么不吃?难道是饭菜不合口味?”

    众人面面相觑,良久,年纪最长的吏部尚书王恕老大人将手中酒杯轻轻顿在桌上:“文轩,陛下很不高兴。”

    张儒微微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抓起筷子往嘴巴里塞了几口鱼翅:“小孩子心性而已,老大人何必挂怀。”

    一口一个小孩子心性,典型的不把皇帝看在眼里。

    李东阳有些看不惯的对他丢了个白眼,沉声道:“那是当今圣上,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那诸位大人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张儒好不留情的反驳道:“今日我叫诸位大人过来,是来喝酒的,是来送别的。好歹相识一场,你们把我的送别晚宴当成是送葬晚宴?

    留下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圣上的绊脚石,到那个时候,在场的人有几位能为沦为阶下囚的张文轩说几句公道话?

    你李东阳能吗?

    你不能!

    你不在圣上跟前尽谗言就不错了,我也不盼着你帮我说几句公道话。王老大人能够活到那个时候?他倒是能说几句公道话,可陛下愿意听?

    陛下不是先帝,无法对我保持一如既往的信任,你们更不是先帝,更无法一直都相信我张文轩没有谋朝篡位的野心。

    我不走,留在这里等死吗?”

    本来还有几个大人物准备了一大套说辞准备跟张儒好好说道说道的,他这一番话用平静的语气说完之后,愣是把这些大人物嘴巴里的话语给堵了回去。

    张文轩的成长过程是极为艰辛的,无数次有人想要把他踩死,无数次有人想要让他身败名裂,他能够活到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奇迹既然已经发生了,而且他成长起来了,再想打压,变得异常艰难。

    不管是跟他面和心不合的人也好,老死不相往来的人也罢,再没人敢如当年在安乐堂的时候那些小内侍一般对他吐一口唾沫说一声畜生。

    “酒是好酒,宴无好宴,既然是给公爷送行,咱们就不要把气氛弄得那么沉闷了。莫不是在场的诸位贤者,自认加起来比不上公爷一人?”刘健笑呵呵的打岔。

    这尴尬的气氛需要一个来缓和,而他这个内阁首辅,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辅大人都说话了,其他人自然不好太过逼迫和强求。本来在来之前有不少人已经达成共识,怎么着也得逼着国公爷留在京城三年两载。

    这么一弄,所有计划全部泡汤不说,那些人吃着美味可口的山珍海味,也觉得舌根泛苦。

    在沉默中把饭给吃完了,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倒是有几个人找了各种理由留下。

    跟张儒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人留下了三个,一个是李东阳,一个是杨廷和,还有一个是马文升。

    李东阳说想给张慕言看看前程,其实都是扯淡,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有什么前程好看的。

    杨廷和说要陪老大最后聊聊天,这个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