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悍臣 >

第663章

悍臣-第663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新战报,明人那边已经跟我们联系,说是将军报传回了明国的京城。

    相信不用多少时间,明国的大军就会赶赴大同边境,到那个时候,我希望你还能想着让麾下的儿郎少战死一些。”

    阿图鲁将脑袋埋低,恭顺道:“阿图鲁听从汗王命令。”

    屠胡淡淡道:“好了,你的忠心,本汗是知道的。回去告诉弟兄们,如果这一战我们能赢,本汗会带领他们重新回到我们的地方。让那些高傲的明人,全部匍匐在我们的脚下,让他们过猪狗不如的日子。”

    阿图鲁点点头,站起来再次鞠了一躬之后,才转身离开。

    随着这三万大军到达老虎口关城外,陆陆续续又有不少的鞑靼部队兵临城下。

    包括老虎口在内的十八个堡寨防备松散,那些身上披着明军战袍的人似乎根本就不担心城外的鞑靼人会突然进攻。

    有时候,甚至能够看到关城的城门洞开。

    这个时候,只要鞑靼大军一个冲锋,便能拿下这些堡寨。

    让人感到奇怪的事,鞑靼人这次似乎并没有速战速决的打算,他们屯兵堡寨之外,却不发动进攻,为了防备明军进攻,甚至还和堡寨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大同城,十多万大同边军整军待发,所有人身上的军服都变了颜色,跟明黄色的明军战袍有天壤之别。

    这些人,都是马璁回到大同之后一个个说服的。

    他没有说什么大义凛然的话,也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说,甚至不曾将实际情况告知这些士兵。只说了一句,侯爷有难,你们自己掂量着该怎么办。

    当天晚上,他一直都在军营中,他在等着手下那些人的答复。

    不过当天晚上并没有人来找他这个前任大同总兵,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已经想了一夜的手下才来找他,问他到底要怎么做。

    一夜之间,十多万大同边军,就彻底举起了反旗。

    得知城外已经有了十多万鞑靼大军,马璁的心,是越来越不安稳了。

    他实在不明白老大为什么在之前的布置中一定要把野心勃勃的鞑靼拉上,更不明白为什么鞑靼人会因为一封信而兴师动众。

    听说这次的鞑靼大军有三十万,他特地命老虎口等十几个堡寨外松内紧,准备一个大圈套对付这些鞑靼人。

    只是他也没想到,这些鞑靼人竟然没有上当,选择驻扎地的时候还选择一个比较远的地方。

    双方这么僵持着,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弘治十一年三月初五,一个神秘来客到达大同边军大营之后,在日落时分离开,直接前往鞑靼大营。

    本书来自//。html

 第六百二十章:他回来了

    ??

    本来就因为麾下战死而心情不好的马璁没好气的道:“你算什么东西,滚一边去!”

    斗笠人缓缓摘下头上的斗笠,冷声道:“你转身看看,就知道我是什么东西了。本来以为你能够委以重任,没想到你是如此不堪!王周尚且知道早做准备,为朝廷大军争取时间,你除了对着地图发火,还知道干什么!”

    这次,斗笠人的声音变了。

    听到这个声音之后,马璁浑身巨震。

    这个声音实在太熟悉了,曾经,他就是在这个声音的主人面前耳提面命,他清楚自己只有为将的本事,没有为帅的能耐。

    转身的同时,眼泪不争气的盈满了眼眶,当他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容的时候,忍不住飞扑过去一把保住斗笠人,然后嚎啕大哭:“老大!”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家都以为在定边侯府接受治疗的张儒。

    他一脸无奈的看着眼泪鼻涕一把下来的马璁,这小子到现在,都跟一个孩子一样。

    过了一会,等马璁情绪稍微平复,他才拍了拍马璁的肩膀,冷声道:“行了,一个大老爷们,做这种小女儿姿态,也不嫌害臊。都是当爹的人了,别遇到事就知道哭哭啼啼,给孩子留下的印象不好,将来你可管不住你家那两个小子。”

    马璁一边抽噎一边道:“老大,你真是好狠的心,既然醒过来了,为什么不跟兄弟们说呢!”

    张儒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现在,马上让兄弟们后撤三十里,让那些鞑靼人去救援被堵在怀安镇的鞑靼中军。通知王周,让他配合,放左翼人马进去。老子这次,要将这些野心勃勃的鞑靼人一锅端了。”

    马璁抹了一把眼泪,马上就开始传达张儒的命令。

    这让手下的人很是不解,虽然己方现在处于劣势,可那是因为鞑靼人多势众的缘故。后撤三十里,那就意味着三十万鞑靼大军剩下的十几万人能够快速聚合到一起。

    相对于分散的鞑靼大军,团结到了一起的鞑靼大军要难对付得多。

    同样表示不解的马璁对信使说了之后,就坐下来问张儒:“老大,这样让他们聚到了一起,到时候只怕很难对付啊!”

    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怀安镇是一座空镇,但是这个小镇地势平坦,最是适合骑兵的冲击。

    张儒笑道:“你说鞑靼人带了多少牛羊来?”

    “老大的意思是。。。”马璁听罢眼前一亮。

    张儒自信道:“屠胡带着的牛羊早就不够他们吃的了,要不是我们周济,他们根本活不到现在。这半年,他们虽然一直都屯兵关城之外,可心里也不是那么稳当。

    我们做了一出戏,他就进了戏里面。既然他进了戏里面,他是怎么死的,该怎么死,那就是我们说了算了。”

    鞑靼人将面临一个十分巨大的难题,那就是没有粮食。

    马璁这才放下心来:“老大,你是什么时候醒来的?怎么连我们都瞒着。”

    得知张儒没有变成活死人的喜悦,在一阵激动之后已经被不满给取代。若非张儒积威太深,只怕马璁此刻的语气已经不是询问,而是责问了。

    张儒淡淡道:“我说了这件事以后再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赢这一仗。数十万边军参战,耗费无数粮草辎重,若是败了,咱们可没脸回京城。”

    马璁不得不将到嘴边的话全部咽回去。

    从张儒的口气看,这件事估计不仅是他们这些心腹不知道,可能连皇宫内的那位都不知道。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他心里多少就好受一点了。

    当天,大同剩余的八万边军后撤三十里,撤退的时候井然有序,一点都不像是溃逃。那些急于救援汗王的鞑靼人也不追击,二话没说一头钻进了怀安卫驻地。

    而另外一边,得到口信之后的王周一开始犹豫不决,当得知马璁是听了斗笠人的话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他立马就执行了命令。

    如果说有一个人是知道张儒没有变成活死人的,那王周无疑就是这唯一的人。

    他在接触斗笠人的第一时间知道斗笠人的身份,然后一直都在按照斗笠人的命令行事。包括跟马璁分家,包括接近屠胡。

    保国公朱永率二十万大军紧急驰援,兵马太多,行军速度不快,这位一向以用兵保守稳重著称的国公,竟然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先行一步。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动作。

    前面是十多万的鞑靼大军,他这三万骑兵,要是跟鞑靼大军正面对上,只有被虐杀的份。然而不知道保国公是猪油蒙了心还是怎么回事,他就那么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条危险的道路。

    手下人的不解他当做没有看见,亲生儿子的劝说他当做没有听见。活了数十年,半截身子埋黄土的朱永,第一次任性了一回。

    一切准备妥当,已经进入夜晚,大同府城内的马璁来回走个不停,一直到现在,老大都不曾说计划,这让他多少有些着急上火。

    “老大,现在兄弟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到底该怎么办,你倒是说句话啊!”那从十分急躁的晃悠到张儒面前,紧皱着眉头道。

    如老僧入定一般的张儒睁开眼睛,有些不耐烦的唾骂道:“你急什么,为将者,当有不动如山的本事。你看看王周,他可比你做的要好很多。都是当过总兵的人了,还没有一点沉稳。你这样想要超越你老子,怕是还得再过二十年。”

    这话彻底戳到了马璁心中的痛处,他积压在心中的怒气和怨气在这一刻彻底爆发:“我叫你一声老大,是因为你是一个值得我尊敬的人。没有你,就没有马璁的今天,我马璁懂得报恩。可你瞒着天下人,只顾自己的想法,从来没有管过我们的死活。

    你知不知道嫂夫人因为你的事一夜白头,你知不知道这么多兄弟都已经抛开了性命造反。

    小慕言天真活泼,因为你变成活死人,她现在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朝中无数大臣攻讦,都是我们在顶着压力。”

    本书来自//。html

 第六百四十四章:春秋义士2

    ??

    张儒没有回答。

    李百千自顾自道:“侯爷是做大事的,何必如此妇人之仁。百千一介书生,读书十载,屡试不中。弃文从武,与人争斗,伤了根本,便再无一战之力。

    蹉跎数十载,也是而立之年了,要靠的,竟然是一帮在勾栏里混饭吃的女子帮衬。世人看不起青楼女子,百千却不然,不过是一帮跟百千一样的可怜人而已。

    百千不求和柳三变一般死后万千女子相送,只求死了之后,能够让侯爷亲手在墓碑上写上忠义二字。

    像侯爷这样的大人物,有用得着百千的地方,那是百千的荣幸。

    多少人挖空心思想要往上爬,爬到最后,无非求的就是一个青史留名而已。

    百千是个读书人,也是个武夫,懂得道理,也懂得分寸。

    再过三个月,百千也得变成一抔黄土,还不如留着有用之躯,为侯爷所用。

    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武文百官互相倾轧,侯爷更是起起伏伏。

    然而侯爷这些年所作所为,那帮只知道银子和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