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悍臣 >

第174章

悍臣-第174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一个军官的角度来看,张儒也应该先安抚这个锦衣卫的情绪。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张儒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不可取的。

    别看余子俊本是文人,看问题却是看得十分透彻的。

    那锦衣卫愣了愣,语气急促道:“清水营卫指挥使哈尔图扣押锦衣卫百户张富贵,派兵镇压因军饷问题哗变的步卒营,斩杀步卒两千余人。如今清水营严防死守,据悉那哈尔图已经有意图率领剩下的三千边军士卒投奔鞑靼人了。”

    清水营出关便是河套平原,一马平川,不管是步卒还是骑兵,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到达鞑靼人的地盘。

    虽然那些名义上的鞑靼人地盘上面的鞑靼人不多,但是明军从来不曾孤军深入过。一旦哈尔图率领三千边军进入草原,再想将其追回来,只怕是难于登天了。

    现在鞑靼跟大明的关系是紧张中带着和平,紧张是鞑靼的铁骑随时都有可能进犯大明边境,和平是因为鞑靼小王子巴图孟克,如今还在张儒手中。

    来不及思考,张儒当机立断道:“说出你的遗愿,本将送你上路。”

    身上这么多伤,人活着是十分痛苦的,倒不如给他一个痛快。

    那锦衣卫也知道自己身上的情况,惨然一笑:“属下有两子,按照锦衣卫的规矩,只能有一个儿子进入锦衣卫,属下想请督帅破例一回,让属下的幼子,也有加入锦衣卫的权力。”

    张儒沉重的点点头:“放心去吧,你有这个资格。”

    一般老百姓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从军,因为大明是士大夫和天子共治天下,只有读书中举,才是真正的出路。

    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在战场上搏杀,命好的可能博一辈子能够弄个将军头衔,命不好的只怕死了都没人知道。

    可这锦衣卫却想让自己的儿子加入锦衣卫,不是因为锦衣卫是一个不同于边军的军队,而是因为锦衣卫有张儒这样的人存在,让他看到了希望。

    一刀子很爽利的将这个忠心耿耿的手下送进了地府,张儒带着沉重的心情怒声道:“兄弟们,你们看到了,这点将台上摆着的,都是贪墨军饷和吃空饷喝兵血的武官的人头。你们中可能有认识他们的,也有可能跟他们关系还不错。

    但是他们现在死了,因为他们触犯了大明的军法。

    本将巡视九边,就是为了将这些蠹虫全部杀死,让他们再也无法知法犯法!本将不想看到边军的兄弟们拼死拼活在战场上拼杀,回来之后连一件体面的衣服都置办不起!

    现有清水营卫指挥使哈尔图意图谋反,兄弟们精忠报国的时候到了,你们,可愿随本将前往清水营杀敌!”

    三卫人马无人应和,但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余子俊身上。

    少数几个将领的目光倒是在余声身上,只是那目光,只是余光而已。

    张儒没有继续说话,看这种情况,他心里也有了计较。看来这延绥镇的兵马,还是掌控在余子俊手中的。

    尴尬的情况持续了不过一个呼吸的时间,站在张儒身后的余子俊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末将愿往!”

    随着他这个带头的人一跪下,下面三卫将近两万人马全部单膝跪地,手按刀柄:“末将愿往!”

    榆林城离清水营不过四百余里地,两万人马留下了左右两卫一万四千人,张儒亲自带着榆林中卫的六千人马不停蹄的赶赴清水营。

    没有抓住那个逃脱的锦衣卫,追杀的人回去禀明情况之后,清水营卫指挥使哈尔图势必会采取逃脱措施。

    毕竟一个清水营只剩下三千人了,以三千人对抗大明百万边军,那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

    不说百万边军,就说延绥镇的三四万人马,就足以将他那三千人马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

    没来得及处理的几十颗人头就那么放在点将台上,有专门的卫所士兵看守,总兵余子俊镇守榆林城,防止其他卫所发生哗变。

    六千人马携着滚滚烟尘,带着张儒和数千将士的怒气,冲向了清水营。

    清水营内,哈尔图和几个心腹大将正在商议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刚刚得到的回复,那个身受重伤的锦衣卫已经跑了。

    “将军,咱们真的要跑到鞑靼人的地盘上去?”虽然是心腹,但是各有各的想法,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离开这片故土的。

    哈尔图眼睛一瞪:“事已至此,我们还有回头路可走么?上面的人已经决定将咱们当做弃子,这些年你们收的好处也不少了,就算去了草原,你们也能够过上好的生活。”

    说是这么说,草原上能有什么好生活可过?

    一望无垠的草原上,除了遍地牛羊就是青草,身上就是有大把银子,也没有地方花销。让这些刀头舔血的人在草原上放马牧羊,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就是,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子们为朝廷征战,落得一身伤,朝廷没有半句话不说,还让锦衣卫的那些孙子来找咱们的麻烦。”另外一个五短身材的汉子大喇喇的道。

    “不用管那么多,咱们带着那十几个锦衣卫的人去,也算是纳了投名状了,鞑靼人虽然不好相处,也比在这鬼地方受朝廷的鸟气要好。”有人附和道。

    唯一一个不愿意离开故土的将领瞬间哑火,众口一词,他如果再提出反对已经,只怕走不出这营房。

    “就这么决定了,明日一早,离开清水营。”哈尔图当下拍板。

    他本来就是草原人,对于草原上的生活一点都不陌生,所以也没什么习惯不习惯的。至于手下人是不是能够习惯草原上的生活,那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现在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谁还管得着别人的死活。

    此时的哈尔图还不知道,张儒正带着六千精兵,连夜奔驰着来找他这个叛徒的麻烦。

    夜深,微凉,风起,恰到好处的将马蹄声掩盖住。

    经过一番内乱之后,清水营的守备并不像那个死去的锦衣卫所说的那样森严,反而显得有些松散。

    上面的决定不是下面的小士卒能够决定的,可下面的人里面,却有不少人是不愿意离开故土的。

    贪墨军粮军饷,没有他们的份,他们也只是捡上面的人指缝里漏出来的好处,这好处不多,勉强能够养活全家而已。

    如果没有那些贪墨军饷、军粮的武将,他们用自己的军饷同样能够养活一家人。而正因为有了这些人,他们才无法养活自己的家人,反而要靠别人的施舍和怜悯,才能够养活家人。这样一来,那些本来是坏人的武将成了好人,他们反而要对那些人感恩戴德。

    没人愿意离开。

    但是他们不得不离开。

    轰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很快就惊动了守卫的士卒,看到一个个明晃晃的火把组成的长龙,本来军心就算不上坚定的清水营士卒彻底崩溃了。

    一时间,呼喝声、求救声、奔跑声不绝于耳。

 第189章 :杀一个人头滚滚落3

    营房内已经收拾好金银细软准备天亮逃离的哈尔图被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惊醒,一个翻身从床上爬起,顺手就抄起了挂在床头的腰刀:“怎么回事!”

    门外守卫的扈从传回急促而低沉的声音:“回禀将军,有马蹄声接近,人数不下一万。”

    清楚明军早晚有一天会来,但是哈尔图没想到明军来得这么快。

    连夜奔袭四百里,硬生生的将他堵在了营房里。

    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其他的哈尔图将战甲随意往身上一套,快步走了出去:“马上点齐人马,随本将杀出去。”

    护卫在他营房周围的大概也就三五百士卒,其他人都是分散在其他营房里的,守卫在外面的士卒更是少得可怜。

    平日里都是对着清水营外面的河套平原,如今突然之间转而对准了自己的故土,不少守卫的士卒都很松懈。

    张儒率大军一到,关口的士兵四下逃逸不说,甚至还有人直接跑去打开了关城的城门。负责守门的哈尔图亲信抽刀连杀数人,这才阻止了打开城门的速度,城门半开,大股敌军无法长驱直入。

    是的,对于他们来说,昔日的袍泽,已经变成了敌人。

    一马当先的张儒全然没有一军主将的觉悟,绣春刀一挥,口中发出暴喝:“兄弟们,杀敌!”

    话音还没落,他双腿猛然一夹马腹,那跟他还不算是很契合的战马就如利箭一般窜了出去。范统见状大惊,扬起绣春刀的刀鞘在马臀上用力一拍,策马跟了上去。

    关城上射下零星的箭矢,这些箭矢的目标,全部集中在张儒身上。作为哈尔图的心腹,也是边镇征战的老卒,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中谁是领头之人。

    此时的张儒就跟一个不怕死的愣头青一样策马疾驰,除了时不时抬手用绣春刀将箭矢格挡之外,再无其他动作。

    眼瞅着就到城门口了,忽然间,一根长长的绊马索从土地面窜出来,好死不死的横在了战马的马蹄前面。

    受惊的战马人立而起,马背上的张儒重心不稳,跟着朝地上倒去。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张儒脚踏脚蹬,足尖用力一点,整个人拔地而起。

    战马嘶鸣倒地,张儒顾不得看倒下的战马,几步疾走,径直朝半开的城门杀了过去。在他身后不远处的范统惊出了一身冷汗,没了战马的速度,在箭矢的攻击之下,就算是武林高手只怕也难以抵挡。

    就连他师父范无咎,号称是能够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江湖高手,面对军队万箭齐发的时候,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城头上的箭矢依然在射出,频率依然不高,夹杂在大队人马中的神机营把司官刘琦目眦欲裂,朝手下的神机营将士怒吼:“他娘的,给老子看准了打,督帅要是有个好歹,你们都给老子脱了军服穿囚服去。”

    这个刘琦有一个很特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