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欧洲-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验结果当然还是保密的,这些东西以后肯定会生产出来,但绝对不是在科西嘉,而是在远东的中华大地上。
第203章 装甲团
当晚,雷霆崖主城堡会议室。
第一旅要重回法国本土,现在正在召开的会议,就是要讨论这个问题。
第一旅目前的士兵人数已经破万,陈康健、葛立夫、刘子正、张添寿这四个团的兵力都已经超过两千人,郑大力的炮兵人数也已经超过了三千,装备了36门120毫米口径火炮和12门150毫米口径重炮。
秦致远经过评估,艰难的决定淘汰“75小姐”部队装备的火炮要么是大口径重炮,要么就是配备到练级的迫击炮。第一旅中迫击炮和重机枪、轻机枪的装备比例,在所有的协约国部队中首屈一指。每个120人连队,有一个专属的机炮排,这个机炮排中装备3门80毫米口径迫击炮和四挺MG08式重机枪,轻机枪的装备已经到了班一级,每个班都装备有一挺MG08/15式轻机枪,或者是一挺同样为7。92毫米口径的刘易斯式轻机枪。
这两种轻机枪优劣点各有不同,刘易斯式重量比较轻,方便携带;MG08/15式火力持续性好,但是重量稍重,不过还在士兵的可承受范围内。
这是第一旅的步兵编制,如果加上海军和正在三叉戟训练营里接受训练的士兵,第一旅的兵力已经接近两万。就算是和编制较大的法国师比起来,也是妥妥的一个步兵师;和编制较小的英国师比起来,则是已经远远超过。
哪怕是第一旅要回到法国本土参战,科西嘉岛还是要留部队驻守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先说好,我不留下,我要去卡皮狠狠的揍那帮德国佬。”陈康健坚决。
“你说不留下,你就不留下?”刘子正翻眼。
“嘿嘿,咱听秦爷的,秦爷让谁留谁就留。”张添寿资历最浅,他是一贯的当好人。
“……”葛立夫一贯沉默。
郑大力乐呵呵不做声,作为唯一的一支炮兵,他肯定要前往法国本土。
列席的驱逐舰队司令“长江”号舰长安东尼奥一脸懵逼,他不会汉语,根本不知道大伙都在呛呛啥。
战地医院院长茅十八道长没参加会议,他最近一直都蹲在桑迪的实验室,想沾光蹭点仙气,也闻闻“炸药奖”的味。
后勤大总管秦致胜老神在在,他现在的定位就是后勤,一旦秦致远率领部队返回法国本土,秦致胜就是科西嘉岛的国王。
“咱们这次回去,估计不会马上参战,但是也要做好战斗准备,一周内,英、法联军将在阿拉斯和舍曼代达姆一线发动进攻,这次进攻规模很大,仅仅是法国就动员了53个师,超过120万人。咱们的那位秦将军新编的部队也在法军的战斗序列,据说还比较靠前。”秦致远通报战况。
“操他娘!”陈康健破口大骂。
“让一帮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民夫去打仗,这是谋杀!”刘子正控诉。
“那位秦将军的脑袋进水了!”郑大力肯定。
“……”这个省略号属于葛立夫,虽然这并不准确,因为他连个“省略号”都没说。
“Fuck!”安东尼奥没听懂全部的,但是听懂了陈康健骂出的国骂,跟着骂总是不错的。
有些人学习语言,最先学会的就是和骂人相关的词汇。
“不管怎么说,既然当兵就要有献身的觉悟,咱们也一样。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战斗,咱们回军三个团,以及炮兵团和战地医院,你们可以商量一下谁去谁留。”秦致远不独裁,充分发挥在座众人的主观能动性:“老陈,你手里现在有多少坦克手?”
老雷诺为秦致远准备了120辆坦克,这足够秦致远编制一个坦克团,秦致远准备把陈康健的第一团改成装甲第一团,同时第二、三、四团依次递进为新的第一、二、三团。
秦致远强迫自己不去想即将跳入火坑的同胞,秦致远不是圣人,无法拯救所有人,特别是在还有掣肘的前提下。能独善其身,照顾好第一旅的士兵,已经是目前秦致远的能力极限,时间终究会证明谁对谁错,到时候执迷不悟的那一方一定会被所有人抛弃。
“二百多,炮手的数量比这个更多,如果咱们的坦克再多点,这个数字还会增加。”陈康健有信心。
凭借着二十多辆坦克,在三个月里训练出来二百多坦克手,这个成绩说不上太好,不过也可以接受。
“行,你的部队回去的时候不要带坦克,巴黎有一批新的等你去接手。”秦致远基本满意。
“太好了!”陈康健喜出望外。
老雷诺能均出来这么多坦克,也要感谢法军将领对于坦克部队的不重视,就连福煦这样的人都不看好坦克在战争中的前途,可见法国军方守旧情绪之严重。
这正好方便了秦致远,据老雷诺介绍,坦克工厂现在每月能生产出近二百辆坦克,这还是没有全力开工的结果。法国军队对于坦克的定位不准确,认为炮塔上面安装火炮时威力不足,安装机枪时对于地堡又没有攻击能力,因此属于是个附属装备。这导致了一个极为搞笑的后果,就在就在这个月,尼维勒为老部下阿尔弗雷德·米歇尔将军的部队配备坦克时,居然遭到了阿尔弗雷德的拒绝。
阿尔弗雷德统帅着尼维勒的所有机动部队,他情愿得到更多的骑兵,也不愿意让他的士兵钻在又窄又热的铁皮盒子里。
好吧,秦致远要感谢阿尔弗雷德。
感谢阿尔弗雷德的保守,否则秦致远得到这批坦克不会这么顺利。
“那好,老张你留下,守卫雷霆市和三叉戟市的同时,做好新兵的训练工作,只要你能练出来2000人,你就可以带着你的部队前往法国本土参战。”秦致远果断。
有陈康健在,多正的楼都能给你歪喽。就在秦致远说话这会功夫,陈康健和刘子正他们有以划拳决定谁留下的苗头,这可不能放任自流,秦致远果断扼杀这种苗头。
“行,秦爷。”张添寿点头同意,眼神中不免有些失望。
“现在这里是咱们的根基,你要多用心,以守卫雷霆市为主,特别是研究所和学区,一定不能出什么乱子,我把所有的坦克都留给你,你放手干,该杀杀,该埋埋,千万不要手软。”秦致远不放心。
相对于陈康健的勇猛、刘子正的稳重、葛立夫的阴狠,张添寿的特点并不突出。这并不影响张添寿在秦致远心中的地位,平庸同时也代表着均衡,这本身就是特点。
第204章 搞平衡
就在秦致远率领第一旅返回法国本土的时候,四月六号,巴黎附近的贡比涅森林里,法国军政两界的高级官员聚集在总统雷蒙·普恩加莱的火车包厢里,讨论即将开始的春季攻势。
“……我可以肯定,战争将在48小时内结束,我们将会把德国人赶出法国领土,进而攻入德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重塑无敌陆军的荣光。”经过一番长篇大论,尼维勒结束了自己的阐述,洋洋得意的回到座位上。
“我还是要提醒诸位,德国人自从兴登堡代替了法金汉之后,作战方式和指导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会选择硬碰硬的和我们硬拼,而是已经退到坚固的兴登堡防线中据险而守。我坚持认为这场战争无法达到战略目的,进攻的假设已经失去了合理性。”坐在普恩加莱右手边的利奥泰不同意。
利奥泰和尼维勒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在尼维勒的眼中,利奥泰是个名不副实的人;而在利奥泰眼中,尼维勒是个狂妄自大的人。
“或许咱们可以等一等,美国人已经宣战,明天就是生效的日子,咱们可以等美国人过来,顺便让咱们疲惫不堪的部队得到更多的休息。”新任总理保罗·潘乐威对美国人抱有期待,这也是此时欧洲人的普遍看法。
美国人的参战是一个绝对的重大利好,虽然在这之前,美国国内只有几万名国民预备队,连个正儿八经的陆军都没有,但是美国拥有无可匹敌的工业能力,以及相对于英法更强的动员能力。所以对于英法来说,美国参战比俄罗斯结束帝制更为重要。
俄罗斯结束帝制,对于英、法来说同样是利好,但这个利好消息现在看上去表现的并不明显,至少没有美国参战对于军心士气的提振来得大。
“这是我们的战争,如果要结束,应该是由我们亲身去结束,而不是期盼那些牛仔。”尼维勒看不上美国人。
法国和美国的关系实际上是很不错的,美国立国法国人的作用不可抹杀,就连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都是法国赠送的。尼维勒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很有市场,“白人至上”之中的“欧洲至上”,这算是另一种形势的种族歧视,歧视的对象是所有的非欧洲白人。
不过尼维勒这话说的明显不是地方,当尼维勒说完这番话的时候,所有人看向尼维勒的目光都有所不同,包括他的参谋长和机动部队统帅阿尔弗雷德在内。
总理潘乐威尤其无奈,在此之前,潘乐威找到普恩加莱,要求辞去总理职务,普恩加莱没有同意。开什么玩笑,难道法国要在一个月之内更换两名总理?
“你这种思想简直是荒谬,如果可以不牺牲法国年轻人的生命,那么为什么你要如此顽固?这是属于全世界的战争,不应该由法国独自承担。”利奥泰痛斥尼维勒的冷漠。
利奥泰对尼维勒的厌恶已经无以复加,如果不是有克里蒙梭和福煦等人的支持,利奥泰早就已经辞职回到摩洛哥,就像他在另一个时空中做的那样。
“这不是顽固,更不是荒谬!这是我在以自己的方式恢复属于法兰西的荣光,身为陆军部长,你刚才说的话明显和身份不符。路易,你也同样让我失望!”尼维勒知道利奥泰对他的看法,他也不打算回避这个问题,对利奥泰同样也没留客气。
“真该死,罗贝尔,你会把这一切都搞砸的。”利奥泰最后一次警告,不仅仅是针对尼维勒,也是针对普恩加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