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ァ!
“此事包在我们兄弟身上!”蒲寿庚拍着胸脯道,“在陆地上,我们蒲家的人马或许敌不过宋兵,可是到了海上,我们蒲家有2000条大船,十余万水手,击破宋国水军,根本不在话下!”
……
刘孝元和蒲家兄弟密谋着要用什么办法除掉大宋朝一干良臣猛士的时候,在长江岸边的瓜洲,陈德兴和他的霹雳水军也没有闲着。一方面,洗脑、训练和培养干部的事情都在加速进行,一个个本来挺朴实,挺正常的13世纪中国人,都被超高强度的思想教育搞成了极端民族主义者了!
另一方面,打造三层桨座舰的工作也没有落下,三月中旬的时候,第一艘长达十三丈的三层桨座战舰就被打造出来,再瓜洲附近的江面上进行了试航,速度远远高于相同载重的车船。车船的23个翼轮(车船安装的翼轮数量也受到船身长度限制)靠92条大腿出力,而174支木桨则用348条胳膊驱动,二者之间的出力应该是不相上下的。但是13世纪的技术可造不出后世高效率的传动装置,而且木质的传动系统太容易磨损,使得传动的效率进一步减弱。所以到了南宋,本来应该被翼轮淘汰的木桨,又再一次上了南宋水军的战船,出现了木桨和翼轮共存的战船。
而在三层桨座战船展示了其高速度之后,打造更多三层桨座战船的工作便全面展开,不仅扬州船场日夜开工,长江对岸隶属沿江制置司的建康船场、镇江船场,也受命一同打造三层桨座战船,用于川江逆流作战。
与此同时,陈德兴也没有忘记进行他的“杀汗大计”,而这一次用来“谋杀”蒙古大汗的法宝,则是大宋军中非常常见的三弓床子弩和一根特别制作的好像长枪一样的巨箭!
瓜洲大营靶场。
一架精心打造的三弓床子弩被平放在了地面上,弩身向上架起,显然是要抛射。三弓床子弩又名八牛弩,大概是冷兵器时代射程最远的武器。一架制作精良的八牛弩,直射的距离可达三四百步,抛射的距离最远更可至千步,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1500米。不过射到这样的距离,哪怕是床子弩也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不仅杀伤力大大下降,而且很难击中目标。所以三弓床子弩在战场上真正显示威力的距离,也就是两三百步。
“大哥,已经安装您的吩咐打造好巨箭了,您看看合不合用。”铁匠出身,现在负责主持右军的齐塔将一根通体黝黑的巨箭双手递给了陈德兴。这支巨箭打造的非常特别,箭头和箭杆的前半部分是用熟铁锻造而成,中间是空心的,可以填装火药,在这段熟铁箭杆的中部,还留有一个小小的插口,可以插入引信。而箭杆的后半部分则是用硬木打造,箭尾还用铁片打造的尾翼。
第142章 大汗
陈德兴仔细打量着手中的巨箭,又掂量了一下分量——用八牛弩发射炸弹的点子,他早就想到了。但是这一世的经验却告诉他这事儿并不容易,这可不是把个七八斤重的铁炮捆扎在八牛弩的大箭上打出去就行了。这增加的七八斤重量和铁炮的体积,会对大箭在空中的飞行轨迹产生很大的影响。近距离还好,要是打远距离,可就没有什么准头了!
至于将火药灌装在竹筒里面,捆扎到箭杆之上,又会因为竹筒难以承受高压而致使火药无法充分爆燃,从而大大降低杀伤力。所以陈德兴才不得不用扭力炮投射铁弹。而在扬子桥之战结束后,他又将注意力转回了八牛弩,设计出了“天雷箭”,就是这种可以爆炸的巨箭。
当然,这种巨箭的生产成本也要远远大于铁炮,因为它是用熟铁锻造的,用手工锻打出一个中空的铁管用来填装火药和碎铁片。想要大量生产,显然是很费劲儿的。这大概就是西方人始终没有用弩炮去发射火药武器的原因吧?
“打造铁管花了多少时间?”
“一个铁匠加两个学徒干了四天才打出一根,这玩意儿可比打制刀枪困难多了。”齐塔苦笑着从身边一个上了些年纪的右军铁匠手中取过根铁管,递给了陈德兴。
“居然花了那么久?”
“刚开始不会打,等做熟了就好。”
“也对。”
陈德兴轻轻抚摸着这根铁管,不用说,打制的非常粗燥。他又举起铁管,一头对着阳光,一头对着自己的右眼,观察了一下。铁管的内壁非常粗糙,显然没有经过削切打磨,好像也不是完全笔直的。用来当个炸弹到时凑合,用作滑膛枪的枪管可就够呛了。
“这个铁管里面有办法打磨吗?”陈德兴随口问着。
“打磨……里面?为什么啊?”
“滑膛枪,呃,就是火铳,火铳知道吗?”
“火铳?知道知道,就是个大铁管子嘛,也有用木头造的,不过那玩意儿是铸造的,不是锻打的,也不用打磨里面。”
回答问题的是个占了霹雳水军军额的老铁匠,三十多岁的年纪,不过看上去却有四五十岁的样子,满脸都是皱纹,手指骨节粗大,显然就是个劳动人民。这铁匠姓张,叫张老幺,原先是扬州都作院的匠人,陈德兴打造发石的时候调他到麾下的。手艺还算不错,见识也挺多,还知道怎么铸炮。不过听他的介绍,陈德兴就对这个时代的铸铁大炮暂时没有什么想法了。
“老八,张铁匠,如果成立一个100人的作,专门打造熟铁管的话,一天能打出50根吗?”
“50根?”
齐塔和张铁匠互相看了眼,都摇了摇头。齐塔道:“大哥,打铁管可不易,一个熟手加一个学徒,能两天打出一根就不错了。”
“一天也有25根了,”陈德兴点点头,笑道,“那可就是25支会爆炸的标枪!另外还可以造些三斤左右,带个木柄的小天雷,用来投掷,回头我画个样图。”
他把巨箭交还给了齐塔,吩咐道:“用八牛弩试试,看看最射多远?”
……
“这个能射多远?”
就在陈德兴琢磨着用八牛弩发射炸弹谋害蒙哥的同时,这位为了实现四海一统和天下归一理想而征战半生,屠杀了上千万人的蒙古大汗,正站在一架扭力发石机前。
蒙哥所在的地点是合州州治所在的钓鱼城东面的石子山大营内。石子山大营是一座典型的蒙古营寨,按照宋军的标准来看,设得有些散漫。壕沟既窄且浅,寨栅也是草草了事。只有望楼修得高大。但是大营的占地面积很大,不过几万人的营盘,修得好似是十万人的大寨也似。营中留有很大空地,大队人马都可以进出自如。
现在蒙哥就在其中一块空地上注视着一架辗转几千里运来的扭力发石机——就是李翠仙从扬子桥战场上捡回的一架大型可移动式扭力发石机,也是李翠仙亲自送到蒙哥军中的。
李翠仙抬眼打量了一下正在问话的大汗,大汗五十许岁年纪,高大壮实,穿着圆领广袖皮袍,戴着白狐皮帽子,满身满脸,都是高高在上的霸气。眼神淡淡一扫,就有一种指挥千军万马席卷天下的气度。
只是距离这石子山不过数里之遥的钓鱼城,已经被大汗锐利的眼神扫了不知多少回,却依旧岿然不动。宋军红色的战旗,高高飘扬在城池四处,仿佛是在嘲笑这位被此时的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帝国统治者。
而阻挡了蒙哥兵锋,历史上还夺走了蒙古生命的钓鱼城,也的确是一座罕见的坚城。此城乃是被大宋官家害死的余玠命冉琎、冉璞两兄弟主持修筑的。城池坐落于钓鱼山山顶,相对高度约有百丈。处嘉陵江、渠江、涪江汇合处,南、北、西三面环水,壁垒悬江,城周十二三里,均筑高数丈的石墙,南北各建一条延至江中的一字城墙;城内有大小池塘13个,井92眼,可谓兵精粮足,水源充足;江边筑设水师码头,布有战船,上可控三江,下可屏蔽重庆,是支撑四川战局的防御要塞,地势十分险要。
而蒙哥命随征的汉军工匠打造的攻城器具,无论是冲车、云梯、对楼或者是牵引式投石机,在钓鱼城下全都毫无用处。以至于参加攻城的刘家、汪家、董家和史家诸汉军万户、千户,全都损失惨重,大军士气也一落千丈。
就在此时,李翠仙却给处于困境中的蒙古大军送来了一架扭力发石机。
“回禀大汗,这架发石机可将一枚二十斤重的石弹投到200步开外。”李翠仙满脸讨好的笑容,“若是二十斤的铁弹,还可以投得再远些,就是250步也是能打到的。”
铁的质量比石头大,同样重量的铁弹体积也比石弹要小,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风阻也小,自然可以打得更远。不过铁器的价格可不便宜,往钓鱼城里面扔铁和扔钱差不多!
“大汗,还可以投掷铁炮,就是装着火药的空心铁球,也柳干大帅就是被这种铁炮炸死的。”
小妖女的俏脸儿上全是难过的表情,大眼眶里面还雾蒙蒙的,好像死的不是也柳干而是陈德兴。
“铁炮,火药……”蒙古大汗微微蹙眉,这两样东西也不便宜!对手工业发达,外贸昌隆的大宋来说,生铁、火药从来是不缺的(只是质量有问题),但是对蒙古而言,虽然他们也有许多手艺一流的工匠(蒙古人每攻破一地,都会掠夺工匠做奴隶),但是要拼产量,可就无论如何都不是大宋的对手了。
第143章 火药时代
“嘣!”
一声巨响,只看见齐塔用一把巨斧勾住八牛弩的扳机,用足全身力气一压,三张绷紧了的巨型弓身同时向前一弹,将劲力传到一根又长又粗的筋弦之上,又和猛然收紧的筋弦一起,把一根五尺多长的巨箭一下弹射向前,飞也似的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最后落在了足足六百多米之外,一个两米见方的大木靶旁边。
齐塔回头看着陈德兴:“大哥,还是偏了一些。”
陈德兴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头,然后又指指前方,让齐塔等待。就在这时,轰的一声闷响传来,就看见前方落在木把旁边的巨箭头部轰然炸开,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