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市井民间,鞑子渐渐的被妖魔化了。而在公卿百官之中,对这种突然出现的破坏民族和谐的舆论,却是有些始料未及。当然,在他们这些人嘴里,鞑子的形象也好不到哪儿去,总归就是禽兽不如吧。但是大张旗鼓的在民间进行这样宣传,却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妥……可是不妥归不妥,谁也不会为这事儿去参文天祥一本,奏折上怎么写?总不能说文状元抹黑鞑子不对,鞑子没有那么坏吧?这折子要递上去,太学那帮无官御史就该伏阙上书喊打喊杀了!前一阵子那帮家伙刚刚上书反对丁大全,还闹出了个太学六君子——虽然都被丁大全轰出临安去了,但是谁都知道,这六位爷在下一榜春闱大比中,肯定是要高中的!
啪的一声儿,棋子轻轻地落在了棋盘上面儿。一盘棋局,正到了纠缠不清的时候儿。棋盘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黑白子儿,乱纷纷的,一看就知道是俩臭棋篓子在对弈。
执黑子的是大宋官家赵昀,老头儿的心情似乎不错,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捏着棋子笑眯眯的只是不放下去。想到深处,一张老脸都泛起了红光,呵呵笑出声儿了。
和他对弈的是赵琳儿,她今儿穿的自然是女装,还用嫩黄色的头绳扎了两个丫鬟髻,看上去更多了几分俏皮秀丽。看着老头子在那里傻笑,她也浅浅一笑,语调里面都是撒娇的声音:“爹爹,陈郎果是能文能武吧?略施手段,就让鞑子成了人人喊打的妖魔了,若是全天下的汉人都把鞑子当杀父杀母的仇人来恨,大宋的江山还怕保不住吗?这回陈郎可又立大功了!爹爹,您可不能亏待了功臣。”
理宗皇帝失笑:“这还没过门就一口一个陈郎了?”他神色淡淡的,似乎又把精神放在了棋局上面儿,“我可还没答应把你嫁给他呢……我总觉得还是状元郎好,武人,终究太粗野了,就怕你挨他欺负。”
小公主的嘴儿顿时翘起来了,“女儿就要陈郎,挨欺负也要,除了他谁都不嫁!”
理宗皇帝苦笑着摇摇头,他这个女儿真是有点任性,不过眼光也不算差……陈德兴论相貌,论武艺,论智谋,都是人中龙凤。唯一的缺点就是读书太少,不大守礼,而且还有些飞扬跋扈,就怕女儿嫁到陈家后吃亏。不过看陈德兴最近恁般的卖力练兵造船,显然也是钟情于升国公主的,这妾有意,郎有情的,倒是一桩美事儿。也省得陈德兴变成第二个余玠……这大宋朝已经禁不起这样折腾了。
理宗皇帝一笑:“等殿试以后再说吧。状元郎也见一见……听丁大全说这一科很有几个才子的。”
升国公主忽然想到什么,笑问道:“爹爹,陈郎的父兄可曾会试高中?能教出陈郎这样的好男儿,这陈淮清想必是很有本事的,总不至于名落孙山吧?”
理宗皇帝摇摇头,“你啊,真是女生外向,还没有嫁过去就为夫家在打算了?”
升国公主只是娇笑:“爹爹是允我嫁给陈郎了么?那么爹爹想来也不会让陈淮清黯落吧?女儿替陈郎多谢爹爹了。”
理宗皇帝缓缓点头,却是没有再说话儿。
第136章 洗脑进行中(一)
在霹雳水军大营之中,陈德兴都统节堂旁边,今儿仿佛变成了个菜市场也似。早上的操练结束之后,就有好几百上千的军卒聚集到此,伸长了脖子等着放榜——他们都是几日前参加随营武校入学考试的。武人读书在宋朝倒不是啥稀罕事情,宋朝的文风鼎盛,将门出身的军官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就是行伍出身的将领,当了官后也会找先生教自己写字作诗,附庸一下风雅。但是在军中开办武校,招募士卒上学的,好像还是头一回听说。
而对霹雳水军上下的士卒而言,考入这个随营武校,成为都统制陈德兴的弟子,无疑是走上了一条升官的捷径。只要有点本事的,没有人不想去碰个运气。而且这次招生,是面对全体霹雳水军士卒和淮上青壮的。哪怕是霹雳水军中不大被信任的归正人也一样可以考!
张九,也就是张弘范也参加了这场考试!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顺天张家九公子的那一份风流倜傥。人瘦了一圈,皮也晒得乌漆麻黑,漂亮的长髯也没有了,变成了胡子拉碴的模样儿。就他现在这落魄的样子,恐怕他老爹张柔站在跟前儿都认不出来了——不过,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结果!在霹雳水军中的归正人里面,可有一些是顺天张家的旧部……这些日子,他可是天天提心吊胆来着!
不过提心吊胆的同时,胸怀大志,主张四海一家的张弘范,并没有忘记刺探霹雳水军的虚实。他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陈德兴和霹雳水军就是大蒙古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可惜,他在霹雳水军中混了好几个月,地位始终没有上升,就是普普通通的桨手,什么机密都接触不到。
正愁没有路子报效大汗的时候,突然间就有了一个随营军校招生考试,叫他如何肯错过呢?
“放榜了,放榜了……随营武校第一期入取学生名录出来了!”
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那么一嗓子,正在想着刺探到军机之后如何脱身北去的张弘范突然感到一阵紧张,倒不是担心考不上——张弘范的本事考武进士都绰绰有余,一个随营军校生还能比武进士还难考?张弘范是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考个第一名!这可就太引人注意了。
“第一名,舒州怀宁县王珏!”
已经有个大嗓门在那里唱名了。张弘范稍稍松了口气,他对那个叫王珏的人有点印象,是个投军的村秀才,二十许岁,高高瘦瘦,浓眉大眼。是一条好汉子,可惜走错了道路,站在了四海一统的对立面了。
“第二名,扬州扬子桥萧达。”
这个人张弘范也知道,听名字好像是契丹人,实际上是最正宗的汉人,南朝萧氏的后裔,世居扬子桥,家里面是屠户,生得五大三粗,也上过几年私塾,还有一身武艺。霹雳水军移镇瓜洲后跑来投军,补了个效用,时常在军中和人比武,小有名气。
“第三名,归正人章凯。”
张宏范也听说过这个章凯,他是西夏的汉人,身得矮壮敦实,脸上全是横肉。其祖上是西夏的大官,西夏灭亡后章家成了投靠蒙古当到达鲁花赤的西夏王族李惟忠的部民。这次跟着益都(李惟中在益都行省当达鲁花赤)的红袄军一块儿南下的,结果被李翠仙打发出来捡天雷,结果天雷没有捡到,还当了俘虏。
“第四名,滁州秦关。”
这个人是个校尉,和霹雳水军左军统领陆虎关系很好,是陆虎从武锐军中挖过来的。不过长相却是很斯文的,看着就好像是个白面书生。
“第五名,京东莱州张熙载。”
此人虽是山东人,却不是归正人,而是建炎南渡遗民之后,已经在扬州居住了一百多年,家里面是开酒肆的,本人却读过书习过武,也不想做小买卖谋生,听说霹雳水军随营武校招人就来报考了。
“第六名,东京汴梁人卫逐鞑。”
这位听名字就知道也是南渡汉人之后,他老爹还没有忘记恢复中原,才有了这个名字。
“第七名,归正人,益都张九。”
张弘范听到自己的新名字了,连忙向前面挤过去,之前报到名字的六个人已经在陈德兴的节堂院子里挺胸凸肚的站好了,他们的陈校长也在院子里,正一个个的和报到名字的随营武校学生说话呢。
“益都张九?”陈德兴望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高的汉子点了点头,“不错,考了个第七名……好好干,会有前途的。”
说着话,他就从身边的孔秀才手中接过几本书,一把粗制滥造的宝剑,一并交给了张弘范。张弘范低头看了眼,立时就被一本线装书封皮上的几个大字——民族大义——给吸引住了。
“民族大义……”他的眉头微微蹙起,脑海中现出了这些时日陈德兴和军中几个高官在给部队训话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们是汉族人,天帝的宠儿,中原万里沃土的主人。我们有一万万兄弟姊妹,是普天下人口最多的民族。我们有四千年辉煌的历史,是普天下最悠久的文明之邦。虽然中原故土被鞑虏窃居,但是只要普天下的亿万汉人团结起来,一致抗虏,血战到底,我们必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打败妖魔一样的鞑虏,夺回属于我们的沃土。到时候每一个参加战斗的汉人,都可以得到最少100亩土地,每一个建立功勋的战士,都能得到国家的厚赏重奖,每一个战死的勇士,都能魂归天庭,永享极乐……”
这种话,深明大义的张弘范当然是不屑一顾的——什么汉族啊,明明就是三等一钱汉罢了!中原之地从来就是有德者居之,大蒙古据有中原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不仅中原,就是江南半壁也早晚要归属大蒙古!
但是让张弘范感到深深忧虑的是这种言论现在铺天盖地般地涌来,霹雳水军中整天都能听到。一大早起来就是什么升旗仪式,还有唱什么军歌——《满江红,怒发冲冠》,曲调激扬,歌词虽然粗俗但却极能鼓舞人心。唱完歌就能让人热泪盈眶!然后就是军官训话,都是有违大义的歪理邪说,之后还有士卒出来控诉大蒙古的罪行,控诉完了之后才是高强度训练。
虽然这种唱歌、演说、控诉,哦,还有一张到处发散的《醒狮》报上的内容,在张弘范看来简直荒唐无比。但是张弘范还是能感到越来越多的霹雳水军军卒已经信了,不仅军中的南人相信,连军中的归正人现在提到蒙古人的时候也大多是咬牙切齿的样子。
这不过是刚刚开始,这样的宣传要是持续上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137章 洗脑进行中(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鼓声打出了激昂的节奏,一面火红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