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7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笠簿褪撬敌┘页;埃永床宦酃隆
可这一次陈许氏万里来访,提起的事情却是家事国事纠缠在了一起。
原来,天竺大英国的那对活宝父子的矛盾愈演愈烈了。老头子陈淮清要大封庶子——其实陈德芳并不反对老爹封庶弟,但是陈淮清拿出的分封方案却让他吐血。整个孟加拉加上恒河以北一共被分成20份,要给陈德芳的20个弟弟当封国!
这不是在切陈德芳的肉吗?现在天竺大英国的地盘中,最肥的就是孟加拉和恒河平原,现在几乎都封出去了,只留下点边角料给陈德芳。然后还要陈德芳自己去打地盘……虽然陈德芳认为自己很会打仗,打下点地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也不能这样欺负人啊!
另外,陈淮清还搞出了一个什么大宝天圣法王的传承,说什么天降佛子,要来当普天下佛教的首领。而这个天降的佛子就是陈淮清和达玛波罗的儿子陈德施。
陈德芳听说这事儿后当时就炸了毛——家里出一个神仙(陈德兴)还不够?怎么又来了一个!?这个陈德施日后要是和陈德兴一样,陈德芳将来还怎么当大英国王?
如果没有这个天降佛子,陈德芳也就忍了。二十国就二十国吧,大不了老头子死后想办法削藩!可是现在整出一个佛子……这是给二十国立了个领袖啊!以后二十国还不一起捧这个佛子?到时候天竺大英国听谁的?
父子两人关系越闹越僵,陈许氏没有办法,只好万里迢迢回到大明,请陈德兴想办法调解了。
北京,大明宫德寿殿(太后郭芙儿的宫殿)内,陈许氏蹙着眉毛,将陈淮清和陈德芳父子的矛盾娓娓道来,说上几句还不住唉声叹气。
“……如今咱们陈家可算是家大业大了,可是家业大了,事情也多,仿佛还不如原来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呢。”
“嫂嫂,你这是哪里话来。如今陈家都有了天下,还有什么事情不好办的?再说德芳那孩子素来是孝子……”郭芙儿就坐在陈许氏身边,轻声劝说,还冲着陈德兴直打眼色。
陈德兴却仿佛神游天外,只是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分封天下,搞华夏世界,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好的。华夏民族想要占据世界,自然就要负担起领导世界前进的责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有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环境。如果搞成历史上的明清两朝,把各种思想都想办法禁锢起来,让整个历史凝固起来,只怕有一千年都不会前进半步。
当然,明清两这样的体制,也不可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也适应不了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只能关起门来享受两三百年的国祚。
纵观华夏历史,这样的大环境,只有春秋战国才有。而影响华夏两千多年的各种思想和制度,大多是在春秋战国这个百家争鸣的大时代中产生的。
而陈德兴搞出来的华夏世界,正是以西周为模板的。西周之后,不就是春秋战国吗?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淮清和陈德芳父子的矛盾不算什么事儿。把天竺大英国拆散一点也不算什么事儿……乱一点才方便百家争鸣嘛!
如果大明本土要尽可能维持统一和安宁的话,那么必然要在思想上进行一定的禁锢。这样,帝国本土就不大可能成为思想和创新的发源地。不过,只要帝国本土不自我封闭,她就能从海外华夏那里吸收到继续进步所需的养分。
因此,华夏的海外封国细碎一点也无妨,混乱一些也没有什么,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并且能保证华夏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就行了。
既然封了那么多国,就不能再把那里当成郡县看待了……
第843章 五月花
大明宫后花园,夏花烂漫,水流涓涓。
陈德兴拉着身怀六甲的妻子李翠仙的手,在山石小径当中穿行,跟着两人的就只有一个杨婆儿。他们是从皇太后郭芙儿的德寿殿出来,准备回皇后的西秀宫。
他们刚刚和陈许氏见过面,现在正是满腹心思的时候,因此走了一路也没有说话。
陈淮清和陈德芳父子的身份特殊,不能当他们寻常藩王对待。而且,陈德兴还知道自己那位生父的小算盘一直很精明,他和自己那位亲大哥的矛盾或许是有意为之的……
天竺大英国已经很大了!占了孟加拉和恒河平原,那里可是眼下天竺最富的地盘。现在全都归了大英!还不知足,连德里苏丹国的首都德里都占下来了。
就是眼下这样的形势,就已经有了一统天竺的趋势。要是再扩张下去,将来的天竺没准就是个大印度国了!
这事儿,陈德兴可不能不考虑。而且,陈德兴也知道自己的亲大哥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虽然打仗的手艺有点潮,但是政治手腕并不差。看看他在海峡殖民地总督任上的作为就知道了……陈德兴的那一帮便宜弟弟年纪又小,将来可不是他这只老狐狸的对手,保管就被他整治得服服帖帖。
所以对天竺大英国的事情,一定要仔细考虑清楚了,决不能冒冒失失去支持陈德芳打天下。
不知行了多久,陈德兴身边的大肚婆李翠仙突然拉了他一把。陈德兴抬头一看,原来已经到了西秀宫外。
现在已经快到晚饭时候了,陈德兴一般会在自己的乾清宫内和妻妾儿女和太后郭芙儿等人一起用晚膳。吃完以后,再在后妃中间挑一个侍寝。而李翠仙将要生产,吃的都是特别准备的小灶,因此不和众人一起用膳。夫妻二人,应该在此分别。
陈德兴看了眼西秀宫的门廊,笑了笑道:“今天就在这里用膳吧。婆儿,去叫人准备一下。”
杨婆儿应了一声,她知道陈德兴一定是想和李翠仙商量天竺的事情,但还是问了一声:“圣人,要唤哪位娘娘过来?”
“不必了,今晚朕就陪陪皇后。”陈德兴一摆手,扶着李翠仙就进了西秀宫宽敞的屋子里面。
……
“翠仙,你家的老爷子怎么样?身体还健朗吗?”
陈德兴把李翠仙送进了她的寝殿,夫妻二人就在两张软榻上坐下,自有伺候的宫女送上香茶点心。陈德兴抿了口茶,就随口问起了李璮的近况。
李翠仙笑道:“他可好着呢,和我大哥两人整日介游山玩水,大明的名山大川,都快被他们走遍了。”
李璮父子刚被“请”到北京时是富贵囚徒,不过现在早就没有人管他们了。李家在南番也有了自己的国家,山东的地盘也收掉了,在大明本土也没了军队,就是两三百个看家保镖的门客家臣,还有什么好防备的?自然任由他们满天下乱转了。
“想想还是他们这样好,”李翠仙又道,“若是当年让他们当了封国之王,现在指不定闹成什么样呢?”
这话也对,当日李家父子兄弟之间的问题一点不比陈淮清、陈德芳两父子之间小。毕竟陈德芳的太子之位是没有问题的,不仅是因为陈德芳是陈德兴的亲大哥,还因为陈淮清的其他儿子都很小,陈淮清的年纪却已经六十多了。多半活不到其他儿子能接班的时候。而李家则是两个成年儿子在夺嫡,而且这两个儿子都掌握了一定的兵力。
陈德兴苦苦一笑,“自古帝王家就没什么好事,父子相争,兄弟相残,都是寻常之事……仿佛也不是一部《陈礼》能管住的。”他叹了口气,“朕尚在世,非礼之事就不少了!朕若不在了,天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李翠仙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嫣然一笑道:“圣人担心,妾身却不担心。儿孙自有儿孙之福,他们能生在帝王家,已经是莫大福气。况且圣人还留了那么多的国给他们,这个国呆不下去,换个国总有出路的。春秋战国那会儿,诸侯公子亡命他国的还少么?总之,出路咱们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怎么走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这话倒也不错。对一帮龙子龙孙来说,大一统有时候更容易要了性命!因为他们连跑路的地方都没有,一旦坏事儿就是抄家灭族之祸。而陈德兴分封华夏诸国的办法,至少能让他们在形势不利的时候,还有许多个可以逃避的去处。
陈德兴微笑:“你倒看得开!仙儿啊,你说这次朕该怎么料理天竺的事情?一个是亲爹,一个是亲大哥,而且都不是省油的灯。”
李翠仙笑颦如花,转眼又收敛了,“圣人,有你这么说自家父兄的么?只是这天竺的事情,恐怕还得您亲自出马调和……只是不知道,天竺那里,您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一句话让陈德兴蹙起了眉毛,半晌才轻叹了一声儿:“总要分得再细碎些才好,英王国的地盘现在已经不小了,再扩张就是三分天竺有其二。翠仙,你说的对,朕的确得亲自出马去趟天竺了。不仅是天竺,波斯那里也是要去一趟的。朱四九那小子陆虎肯定抓不到,必须朕亲自出马!”
西边的麻烦的确不少,天竺的一对父子的矛盾是小麻烦。朱四九嘛,只算一个中等麻烦。陆虎他可以不见,陈德兴到了他敢不来?
他顿了顿又道:“朕百年后《陈礼》能维持多久不论,但朕在世总要设法维持。现在可不是礼崩乐坏的时候……”
一部《陈礼》永远规范华夏诸国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华夏诸国建立之初,维持《陈礼》的权威性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今的华夏诸国多是初兴始建,根基不牢,人口(汉人)不多,如果不能用《陈礼》规范自己的行为,产生太多不必要的内部斗争。这些华夏国家很有可能会在发展壮大起来之前覆亡!
而在华夏诸国足够壮大后,礼崩乐坏是肯定的,就像西周之后的春秋战国一样。而且,陈德兴的分封是分封世界,大明再强大要管不了那么远在天边的封国。一旦他们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互相展开竞争,甚至会和大明帝国本身展开竞争!
而竞争,肯定是有利于进步和发展的。
……
北京城,内阁府衙门。
就在陈德兴为了西征军和天竺大英国的内争操心劳神的时候。在大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