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鞅倍罢一岫晒悄履珊樱评隙H绱耍吕锎缶厝换岜鄙嫌谖乙罢健6野斯矶嘀潦逋颍罢降笨赏蛭抟皇А!
被史天泽称为太子的正是陈德芳,英王陈淮清此时还在华氏城走不开——不是因为和婆罗门智者辩法上了瘾,而是八国联军入侵天竺和佛教在天竺的复兴终于引起了南天竺婆罗门教诸国的注意。
雅达瓦王国、鹏茄罗国、朱罗王国、潘地亚王国、喀喀迪耶王国和曷萨拉王国等几个婆罗门教国家迫于八国联军的压力,终于停止了他们之间的混战,组成了婆罗门教大联盟。他们还和德里苏丹达成了停战协定,还派遣使者到佛陀加雅向陈淮清提出警告,要求他不得再扩大佛教八国在天竺的势力。
因此陈淮清不得不在华氏城集结起一支新的军队。这支军队以他自己的近卫军为骨干,还召集了大批皈依佛教的天竺土著贵人武士,总兵力虽然多达数万,不过大部分军队都没有什么战斗力,装备和训练都不让人放心。陈淮清不得不下令给刚刚在恒河打败德里苏丹的陈德芳,让他率领水军回援恒河下游。
陈淮清本打算等儿子率领水军回到华氏城后,将华氏城周围军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儿子,然后亲自去指挥大军去和德里苏丹决战。
可是陈德芳却不愿意离开德里前线,而是想先打下德里城——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战果啊!而且此时集结在他麾下的不仅是英军,还有苏、宋、法、吕、三佛齐、拉达克、古格等国的联军。军中还有苏王史天泽,宋太师李庭芝,吕王吕文焕这样的人物。
如果能领导八国联军,能指挥史天泽、李庭芝和吕文焕等人作战,最后击败德里苏丹,打下德里城,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资本啊!
“苏王,德里苏丹有多少人?”陈德芳低头看着地图,轻声发问。
李庭芝答道:“德里苏丹国号称有四十家族,两千伊克塔,每个伊克塔都能提供至少三个骑士。另外,德里苏丹本人还掌握着一支由外国奴隶兵组成的大军,号称古拉姆近卫军,人数约有两万数千。”
“最多就是三万大军?”陈德芳思索着道,“这是咱们进入天竺之前的情况吧?”
李庭芝点点头。这些消息都宋军在印度河下游的那个据点上报的。李庭芝命令自己的心腹陆秀夫指挥4000精兵守在印度河入海口筑起了一座名为兴宋城的堡垒,一方面同德里苏丹国的军队作战,一方面又和印度河流域的天方教部落贸易,因此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德里苏丹国的武备情况在天竺根本不是秘密,所以都被陆秀夫查明了。不过那都是八国入侵之前的情况。
“在咱们进来后,德里苏丹就和蒙古人讲和,因此得已从阿富汗和波斯雇佣了不少军队。另外,巴格达的哈里发还号召天方教徒支援德里苏丹。所以如今德里苏丹有多少军队就不好说了。不过总归不是咱们这里十五万大军的对手!”
陈德芳拍了拍地图,笑了起来:“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在德里城外和他们决战吧!得胜之后就入主德里!”
第826章 天竺盟主
陈德芳说话的语调虽然客气,可还是以天竺盟主在自居了。他身边的史天泽、李庭芝和吕文焕三人都拧眉不语。
所谓的八国联军,说是八国,其实真正有实力的就是英、宋、苏、吕四国。其中又以天竺大英国实力最强,不仅拿下了孟加拉,还沿着恒河一路向西扩张。现在已经在恒河中下游的华氏城建立了一个新的大据点。陈淮清还煞有介事的在华士城附近的佛陀加雅悟道,眼看就要以大宝天圣法王的名义号令天下佛教了。
而现在,英太子陈德芳仿佛又打起占据德里的主意了……这父子二人的胃口可真够大的!
史天泽、李庭芝和吕文焕三人可不是第一天到天竺了,他们早就研究过天竺的地理和历史。天竺历史上仿佛没有大一统的局面,就是不断上演群雄争霸的大戏。不过由于婆罗门教奇葩的种姓制,造成天竺群雄的力量都有限,谁都不可能拉出足够一统天竺的武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首陀罗和达特利不当兵嘛,群雄们的军队自然人数不多。想要压制全天竺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而在天竺历史上的历次争霸战中,谁统治了整个恒河流域,谁无疑就是天竺的霸主!
现在恒河下游的孟加拉已经被大英国控制,恒河中游的华氏城眼看又是大英国的另一个中心。若是再拿下德里,大英国可就算是控制了整个恒河流域啦!
而在大英以北,靠近大明乌斯藏地区的拉达克、古格和萨迦派喇嘛的法国,又都是没有多大实力的弱国。国家被一群喇嘛控制,且又不是汉人。除了依附大英还有什么出路?如果再加上三佛齐国,入侵天竺的八国里面,就有四国臣服大英,再加上控制恒河流域的大英本身。
这天竺,岂不是变成了大英国的天下?
现在陈德兴还在,大英自然不敢造次。可陈德兴百年之后呢?一手握着恒河,一手拉着佛教。天竺这地盘还不是任凭大英称王称霸了?
看到史天泽、李庭芝和吕文焕三人都不言语。陈德芳依旧满面堆笑,“等咱们打垮了德里苏丹的主力,就能分路进兵了。天竺西北的印度河流域素来富庶,广有粮食,不在恒河两岸之下。可以做宋国的基业,李辅公可以带兵往西北去。另外,大英国直到亚穆纳河两岸,以西之平地可尽归宋国。”
印度河流域就是后世巴基斯坦的地盘,虽然不如恒河流域温暖湿润,但是土地却非常肥沃——后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粮仓就是旁遮普地区,这块地盘都被陈德芳划给了宋国。其中还包括德里苏丹国的第二首都拉合尔。
李庭芝闻言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陈德芳划出的地盘当然是好的,可问题是那里都是天方教徒的天下!又靠近蒙古人统治的阿富汗和波斯。宋国如果在那里建国,日后只怕要连年征战,再也腾不出手参与天竺的纷争了。
陈德芳又将目光转向了史天泽和吕文焕,笑着说:“德里西南之地,直到大海,尽可作为苏国的地盘。”
这块地盘大约就是后世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其实也算不错了。眼下都是富庶之地,面积又够大,还有很不错的入海口。
史天泽也是微笑着不说话。如果能得到这块地盘也不算亏了。看来陈淮清、陈德芳是想把拉达克、古格和萨迦法这三个乌斯藏一系的封国压制住,黑了他们应得的一份地盘……
“至于吕国,可以在天竺半岛西海岸立国。”陈德芳道,“那里属于德里苏丹国的地盘都归吕国,吕国还可以继续向南,占领婆罗门诸邦的土地。”
分给吕家的是德干高原西部沿海的地盘,后世的孟买、果阿都在那里,也算是块好地盘。而且这块地盘附近都是奉婆罗门教的天竺小国,实力不强,很好消灭。
吕文焕嗯咳一声,看看史天泽,两人顿时心有灵犀。他们可不比李庭芝,人家的主子是赵琳儿,那是陈德兴的爱妃。这个宋国未来的王也是陈德兴的儿子……将来的天竺,若无意外,就是英宋争霸的局面了。
而苏、吕二国,再怎么折腾也是两颗强头草。真要敢做大,陈德兴第一个就不会答应!既然如此,何不拿出唯陈德芳马首是瞻的态度出来?
虽然老陈、小陈最近仿佛在闹矛盾,但是陈德芳毕竟是陈德兴的一母同胞。他的太子地位,就是陈淮清也难动摇的。如果再能打下德里城,天竺大英国恐怕就要有个李世民了。
不过,这对苏、吕二国仿佛也不是什么坏事吧?
两人达成了一致,同时冲着陈德芳一拱手,算是承认对方是自己的老大了。
陈德芳又笑呵呵看着李庭芝。李庭芝皱眉道:“宋国只有八旅精锐,恐怕平不了天竺西北之地吧?”
听了李庭芝的话,陈德兴只是微微一笑,“那可好办,等破了德里苏丹的大军,吾自提大兵,助宋国平定天竺西北就是了。”
李庭芝这回也拱手行礼,“如此,宋国三万将士,就听从太子殿下调遣了。”
原来宋主虽然是赵琳儿,但是陈德兴并没给宋国太多援助。现在的宋军就是李庭芝麾下的三万多人。分成八个旅,陆秀夫带着一个旅驻扎在印度河入海口。剩下的七个旅都由李庭芝带在身边。
而史天泽的苏军,吕文焕的吕军,人数也和宋军差不多。不过苏军是久战之兵,战斗力比起宋军要强一些。吕家军恐怕是英宋苏吕四家中最弱的。但是也足够完爆三个乌斯藏的小国和三佛齐的兵了。
另外,陈德芳麾下有八个旅(七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旅)的英军和一万两千上了岸的大英水军(都是黑人老爷兵)。总数接近五万。再加上拉达克、古格、萨迦派的法国和三佛齐派出的人数不多,战斗力可以忽略的军队,总共就是十五万大兵。
天道七年二月三日,德里苏丹国大军的营帐之外响起了沉闷而悠长的号角声。一排排银光闪亮的钢甲兵在不到四五里开外伸展开来。列出一个个方阵,每一个方阵都飘扬着各色万字旗,自远方看去,好一派战旗猎猎的气势。
火炮一门门拖了出来,排在阵列前方,粗略一数,就已经不下百门。还有一些好像是行军锅一样的东西,也被牛拉的板车弄上了战场,然后又消失在了步兵阵列之中。
吉亚斯丁·巴勒班心中沉甸甸的,忐忑地问忽必烈派来的大将伯颜:“胜算如何?”
伯颜放下望远镜,皱眉道:“见鬼了……”
伯颜曾经跟随旭烈兀西征,在波斯呆了好些年,会讲波斯语。因而被忽必烈派遣,带着一批火器来到德里苏丹国,帮助德里苏丹组建一支火器军队。
五千支火绳枪和三十门大炮,这已经是忽必烈能够拿出的最大数目了。不过伯颜还是相信,靠着这些先进的火器,应该能让德里苏丹国在印度支撑上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