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655章

奸雄天下-第655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还有一万匈牙利轻骑兵吗?”陈冲冠道,“可以用他们控制战场,暂时屏蔽住蒙古人的视线,不需要太久……有几个小时就足够骑兵完成迂回了。因为欧罗巴向来没有强大的轻骑兵,所以忽必烈不可能在他的一个侧面撒出去上万轻骑兵用以遮护战场。如果您还是不放心,可以让一部分会骑马的意大利弩兵伴随匈牙利轻骑兵行动,用十字弩去射死蒙古人的轻骑兵!”
  这显然是唯一一个能让欧罗巴的骑士在将要发生的战役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方案——如果他们能够成功迂回到蒙古军队后方的话,至少能把蒙古人逼入肉搏战。几万名骑士和重骑兵,都有挺坚固的锁子甲和盾牌,体型和力气都不小,还都是打小练的童子功,还有近战专用的长剑。要是让他们冲进蒙古人的军阵,肯定够忽必烈喝一壶的。
  陈冲冠看着永远一脸忧郁,仿佛随时准备殉道成圣的路易九世,用拉丁语道:“陛下,这是唯一能打败蒙古人的方案……哪怕最后打输了,也是在一场惨烈的血战之后惜败!获胜的蒙古人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或许会有几万蒙古人被杀。这样的伤亡,足够让忽必烈放弃进一步入侵欧罗巴的打算。因为蒙古人的数量太少,禁不起重大伤亡。他们昔日在中原败北,其实就是因为承受不了巨大伤亡而主动撤离的。”
  一次杀死几万蒙古人,哪怕付出两倍数量的骑士陪葬,欧罗巴人也算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欧罗巴的骑士可比蒙古勇士容易补充。大部分上了点年纪的骑士都有好几个婚生儿子和私生子眼巴巴地等着继承老子留下的骑士领地。年轻的骑士则有很多苦哈哈的兄弟和堂兄弟没有出路,天天盼着他们的某个没有继承人的骑士亲戚能英年早逝。
  哪怕聚集在维斯瓦河边上的几万骑士统统战死,转眼的功夫就会有同样多的骑士来填补他们的空缺。而生产一个活的蒙古勇士去替代一个死了的蒙古勇士,起码得二十年!
  而且欧罗巴是个混战千年的地方,很多地区的民众都有浓厚的军事传统,以当兵打仗为荣。哪怕骑士死绝,也能很容易募集到雇佣兵代替他们。
  “这个方案一定会让欧罗巴的骑士损失惨重的……但是如果欧罗巴少一点骑士,多一点雇佣军,蒙古人就不是问题了!”以首席封臣的身份坐在路易九世身后的阿基坦公爵爱德华心里这样想着。他是最早一批意识到骑士根本不中用的欧罗巴君主之一。
  心里虽然这样想,他嘴上却信心十足,“我的陛下!”他用法语对路易九世说,“我赞成陈伯爵的建议,我愿意统帅英格兰长弓兵、威尔士矛兵和阿基坦骑士去吸引蒙古人的正面。”
  爱德华本能地感到,和六万名长矛兵、长弓兵和火枪手还有90门大炮呆在一起肯定是比较安全的!
  路易九世轻轻点头,然后又转向皇帝阿尔方斯一世,“皇帝陛下,我想陈伯爵的方案是可行的,基督的骑士会用矛和剑教训那些胆敢冒犯上帝的异教徒的!”
  阿尔方斯一世沉默半晌,显然在计较得失,最后才缓缓地道:“我的士瓦本军团可以用于正面……伊比利亚骑士经常下马作战,而且善于使用十字弓,可以让他们和士瓦本军团的长枪兵一起作战。”
  根据大公教会的命令,十字弓是不能在基督徒之间的“友谊赛”中使用的。因此大部分欧罗巴骑士都不会使用十字弓,但是伊比利亚的骑士却和天方教徒斗争了几百年,自然不受“十字弓禁令”的约束。
  “这样很好!”路易九世重重点头,“那么吸引敌人正面的部队就由皇帝陛下亲自指挥吧。”
  阿尔方斯一世并没有什么异议,“那么迂回的骑士就由国王陛下统一指挥吧。”
  指挥骑士迂回肯定是比较危险的差事,搞不好就成圣徒了。可是骑士老爷难指挥是出名的,在维斯瓦河前线,能够驱使几万骑士的人物也只有皇帝阿尔方斯一世和法国的完美怪物路易九世。现在阿尔方斯负责指挥正面的步兵,那么迂回的骑士就只能麻烦路易九世了。
  ……
  “大汗,欧罗巴人的大军现在集结在一个名为华尔沙娃的市镇周围,还在附近的维斯瓦河面上架起了浮桥,并且在河东岸建立了几个堡垒。”
  忽必烈的那个架在马车上的大帐篷内已经没有了美女、美酒,而是摆上了张长桌子,铺上了绘在羊皮纸上的地图,整日和一票武将谋臣在讨论作战方案。
  守在大帐外面的安童又一次走进来通报刚刚收到的军报。现在蒙古大军距离维斯瓦河还有一百多里,但是他们的探马游骑早就在维斯瓦河东岸游动了。欧罗巴联军的情报,如流水一样送来过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忽必烈的耳目。
  “在维斯瓦河上架桥?莫非这些欧罗巴人要学楚霸王项羽,玩背水一战的把戏?”
  “背水一战也当不了项羽,只能当落水的淹死鬼!”
  “对,这就是咱们一战聚奸欧罗巴精锐的最好机会!”
  蒙古的将领们对欺负欧罗巴骑士是毫无心理压力的,全都跃跃欲试,把目光投向了忽必烈。
  忽必烈只是凝视着地图,思索良久,看着帐篷内的金帐汗那海问:“那海,你和欧罗巴人战了几十年,当知道他们的虚实战术,可有什么看法?”
  那海汗一笑,“大汗,欧罗巴的骑士和佣兵都不大能战,和蒙古勇士不能比。但是他们人多,死得起……要是不能在一开始就把他们震慑住了,就怕敌人会越打越多。所以,臣的看法就是要在维斯瓦河边上打一场狠的,叫他们将来听到咱们蒙古的名号就害怕!”
  “背水列阵,只怕有诈!”忽必烈道。
  那海摇摇头,“有诈也不怕!欧罗巴兵弱且散乱,什么计谋都用不好的……现在就怕他们避而不战,再坚壁清野,和咱们打持久之战。”
  忽必烈点点头,那海的看法和他是一样的!决战是不怕的,而且越早打越有利!因为欧罗巴人也在进步,也在学习大明的战术,购买大明的武器,时间拖延久了,他们没准就会变得和明军一样难缠了。
  至于欧罗巴人在维斯瓦河边使什么计谋,那根本无所谓,在三十万蒙古精锐面前,什么样的计谋都不好使!
  至少现在,蒙古人有足够的实力碾压欧罗巴!
  忽必烈猛地一拍桌子,“打!这些欧罗巴鼠辈都敢背水一战,我大蒙古还会怕么?朕,就在维斯瓦河边上和他们决战!”


第772章 维斯瓦河上的悲歌(一)
  耶稣诞生后第1269年11月13日,天色刚刚方亮。波兰,维斯瓦河前线,欧罗巴的十字军已经早早展开了战阵。
  一门门3寸或2寸大炮被缓缓推上了用沙包垒砌成的炮位,将炮口对准前方。炮手全部就位,弹药手已经将火药和实心炮弹填装进了炮膛,用来点燃发射药的铁钳已经烧红,炮长们都戴上了特制的防烫手套,握住了一头放在火炭上的铁钳,等候着开火的命令。
  沿着维斯瓦河东岸的一个弧形半圆的阵地上,90门大炮平均布置开来,每门大炮的间隔都在30步左右,支持起了一条两千七八百步的战线。大炮之间,都部署了数十名长弓手或火枪手,还有携带着盾牌、长剑和十字弓的伊比利亚骑士在前方遮护。这些骑士之前,还布置了可以阻挡骑兵冲击的拒马和鹿砦,形成了严密的防护。所有的骑士、火枪手和长弓手都在屏息静气地等候战役开始。
  陈冲冠大步走进了一座简陋的教堂的二楼,这座教堂位于弧形半圆阵地的中间部位。就在长弓手和火枪手阵地的后方。距离对面正在展开的蒙古大军的阵地不到两千步的直线距离,中间全无遮挡,不用望远镜都可以将整个战场全部收于眼底。
  教堂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市镇,和华尔沙娃隔着维斯瓦河对望,一座浮桥将两地连接在了一起。市镇内的所有建筑,包括这座教堂全部用粗大的木料进行了加固,大部分的门窗全部封死,只留一个出入口。在这些建筑的顶部,都设置了可以居高临下射箭的火力点。这座小镇,就是部署在维斯瓦河东岸的欧罗巴联军最后的据点!
  教堂两边的空地(一边是墓地,一边是个小广场),都是大队大队的长枪兵和下马骑士,组成了两个营级方阵,士兵们全都盘腿坐在地上,静静等候着出击的命令。小镇之内,每一处空地都挤满了大队大队的长枪兵和骑士。前者大多来自德意志,也有一些来自威尔士。后者主要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骑士,小半则来自法兰西境内的阿基坦,是阿基坦公爵爱德华的附庸。
  六万人的大军,就这样秩序井然地分布在这个不到三千步长的弧形区域里面。外层是大炮、火枪手和长弓手还有少量的伊比利亚下马骑士。内层则是大队大队的长枪兵,随时准备迎战蒙古人的骑兵突击。
  教堂里面已经有许多披着锁子甲的大人物在等待开战了,济济一堂,除了阿基坦公爵爱德华之外,每个人都多少有些不适应——他们都是骑士嘛,以往打仗都是身先士卒,很少缩在步兵第层层防护后面。
  看到陈冲冠进来,个子高得有些夸张(大约有一米九)的“长腿”爱德华起身相迎。客气地用拉丁语问:“伯爵,情况怎么样?蒙古人今天会发动攻击吗?”
  蒙古人的先头部队在一个星期前就在维斯瓦河东面活动,和波兰人的骑士交了几次手,很快就将他们压过了维斯瓦河。现在维斯瓦河以东,只剩下这处位于华尔沙娃对岸的弧形防御阵地和几处小而坚固的桥头堡——都是明式棱堡,由维利奇卡盐矿的矿工们按照明军军官的要求建造,使用了大量的粗壮原木和沙袋,非常坚固。还安排了来自意大利的弩兵进行防御。蒙古人试探了几次,发现不大好打以后就没有再理会,只是继续用骑兵封锁战场。由于蒙古骑兵的封锁,十字军骑士无法在白天出动搜索,只能利用夜色掩护出动一些熟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