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
梁崇儒微笑道:“还有福王门下客呢,也都是秀才在当。看来太师和福王是英雄所见略同,都知道读书人若是习了武艺兵事,必然大有可用。”
翁应龙笑着点了点头。他虽然没有中进士,但也是读书人,身为贾似道的门客多年以来接触的都是实事儿。其人虽然贪鄙,但却是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做事,什么样的人不能做事。
譬如这些秀才兵在家乡死读书的时候就是百无一用的书呆子,但是现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又失去了赖以维持安逸生活的土地,被迫从军习武……这样的人,吃过苦,知道一无所有的感觉,也知道要削尖了脑袋往上爬。对于艰险的畏惧,也少了许多。自然是可以做事的人了。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一支干部队伍,是可以用他们来建立政权的。贾似道现在将这些人都拢在手里,摆明就是不肯死心。哪怕大宋国女王是赵琳儿,大权还是要捏在贾似道手里面的。
翁应龙微笑道:“易夫兄,太师毕竟是宋臣,又深受国恩,即便是天命不在大宋,他老人家总也要替大宋争一争的。若是能循唐国的例子,让大宋暂领浙东一路也可。”
梁崇儒只是笑笑,坐在那里没有说话。现在他是代表陈德兴,秘密前来临安和贾似道商谈招降之事的。他是强烈向陈德兴建议。将贾似道一党收为己用,这样就能让两浙的几座大城免于战火。而且贾似道也是个能吏,是能做事会做事的,而且还非常富有。让他去主持一个海外封国的开发,效果绝对不会差到哪儿去的。
不过陈德兴却没有任何松动,大宋的名号可以保留——这是陈德兴欠赵琳儿的——但是决不能让贾似道去主持未来的大宋王国,更不能让贾似道暂领浙东这样的富庶之地。
贾似道这老家伙在陈德兴看来实在太油滑,而且还太顽固了。虽然是个奸臣,而且还有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他对大宋朝的忠心却出乎陈德兴的预料。这样的人物,还是圈起来比较安心。让他去主持未来的海外宋国,谁知道会搞出什么麻烦事儿来?
当然,贾似道只要肯和平交出临安城,陈德兴就不追究什么了,还可以给他封个归命侯什么的,西湖葛岭和其中的财宝古玩都可以保留。如果贾似道再不放心,贾似道的女儿可以入宫为妃。
至于什么秀才军、君子营的,大明可以收编他们。先按照军户待遇安排,将来自有大用。
另外,贾似道麾下的文官武将,如廖莹中、李庭芝等等的。也和贾似道一样,圈养起来当个富家翁。
当然,除了贾似道之外,其他人还是可以出仕的。只是大明朝廷不会用他们。至于唐王李彦国,福王陈淮清这样的封君若是要延揽他们,陈德兴也不过问。开拓世界总是要用人才的,哪怕是曾经的敌人,也不是一定不能用的。
船只刚一停稳,廖莹中就态度恭谨地走了上来,两辆马车一直停到了码头前面。梁崇儒看到自己这个老朋友过来,立即站起了身,一拱手道:“群玉兄,如今临安城内一切都安好吗?”
廖莹中苦苦一笑,也没有和这个已经攀上大明天朝的梁大名士说什么话。只是做了个肃客的手势,然后就在前面引路。将梁崇儒请上了马车,马车才一起动。梁崇儒便低声叹息,仿佛在惋惜着什么。
“易夫,何事叹息?”廖莹中知道他有什么话要说,于是就递了个话茬子上去。
“自是为了临安阖城百姓叹……大明雄兵不日就要汇合于临安城下了!”
廖莹中心头一震,他知道梁崇儒没有撒谎。陈德兴的大军现在四散掠地,占领两浙的州县。现在已经拿下了21个县!最多再有一两个月,除了临安府城、平江府城、庆元府城、绍兴府城外的两浙州县,大概都要让明军取下了。而且明军这次还采取了一边占地盘,一边搞“土改”的办法。每个县都迅速扶植起两千到四千个军户兵,这样明军主力就不必分兵守城,全部可以汇集于临安城下!
梁崇儒又是一叹,试探着道:“太师公不会打着临难一死报君王的主意吧?”
廖莹中眉头深皱,以他对贾似道的了解,这位大宋忠臣是很怕死的。真的到了那一刻,只怕是没有一死的决心吧?
“若是不想死,太师公何不做个识时务之人?”梁崇儒又道,“太师公若是肯降……封侯总是有的。”
梁崇儒说的是贾似道降,不是大宋“称臣”,这当然是两个概念。如果是大宋“称臣”,贾似道仍旧是大宋忠臣。而且大宋称臣后保全宗庙,在海外另拓江山,也不算是亡国,贾似道自然也不是亡国之臣,奸臣也可以名流青史了。但是贾似道要投降大明,那可就是二姓家奴,背主奸佞了。
……
“贾似道不会投降的。”
就在梁崇儒到达临安的同时,陈德兴正在舟山行辕的离宫中和生父陈德兴对饮。
父子两人对面跪坐,中间是一张矮桌,上面就是几个简单的酒菜,都是杨婆儿做的。风味独特,隐约有些后世美食的模样。不过在陈淮清瞧来,就是些粗劣的家常菜罢了。
在一旁作陪的,只有大谷小爱一人,小道姑已经披上了红衣,是一名红衣道姑了。
升任红衣之后,小爱再次回到陈德兴身边,担任了宫廷道人,负责主持宫中的天道教仪式。不过看她现在干的活儿,仿佛就是陈德兴的丫鬟,还是收了房的那种。
“不会吗?”陈德兴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里面的紫葵酒。“他不怕死?”
“如何不怕?”陈淮清冷笑,“贾似道最怕死了,只是算准了你不会夺他性命……琳儿那丫头心肠又软,要是苦苦替他哀求,你真能狠得下心?”
“这……”陈德兴思索一下,有些无奈地点点头,乖琳儿的哀求,他还真的不好拒绝。“可是贾似道这样有什么意思?”
陈淮清哼了一声:“自然是沽名钓誉了!这大宋一朝的君臣,就喜欢沽名钓誉!贾似道又何能例外?他现在守临安,千方百计的延宋祚。临安城破,他必然闭门不出,在家里面继续当他的忠臣孝子。别说是侯了,就是封个王爷,他也不会动心的。”
死不了,又能在西湖葛岭继续享福,贾似道自然有沽名钓誉的条件。这忠臣不二嘛,就是这样来的。真要给人捉到传说中契卡里面百般整治,还哪儿有什么忠臣?
陈德兴微微摇头,“他就不怕朕恼羞成怒?”
“恼羞成怒?”陈淮清摇摇头,“你现在是皇帝了,皇帝总要推崇忠臣的。到时候贾似道只是不出,绝不会和大明为敌。而且多宝阁里面最好东西,贾家那些个漂亮丫头,都会送来和琳儿作伴的。”他沉沉一笑,看着陈德兴,“这贾家可是出美女的,贾家的丫头论起姿色,都不在琳儿之下,又都是知书达理的女子。”
贾似道自己是纨绔,但是对子女的管教却很严,这一点在临安都是出名的。陈淮清原本就想替自己的长子求个贾似道的闺女,结果没有得逞,只求到贾似德的女儿。
陈德兴却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他一项认为自己不好色,昨天小爱还带来了个天竺美女说是她的弟子,陈德兴也不过多看了几眼。还有那个古古怪怪的阿兹特克小美女,陈德兴更是连多看几眼的兴趣都没有,就直接交给小爱了。贾似道的女儿再怎么漂亮,也迷惑不了自己这个明君的。
第664章 围城攻城
临安城。
余杭门大开,不计其数的百姓,扶老携幼,带着匆匆收拾起来的细软,汇集到了御街之上,然后一步三回头的向余杭门外走去!
就在两个时辰之前,楚勇随州团练军的传骑飞也似的直入临安城。这传骑是贾似道麾下唯一的骑兵,随着明军加快脚步扫荡两浙州县,他们这些日子都被远远撒了出去,严密监视住各处路口要道。今儿,终于有了重要的消息回禀。
“陈贼大兵从绍兴府方向开来了!”
临安府现在就是大宋在两浙的最后据点。近一个月中,不断有被明军从各个州府赶出来的军队官员坐船坐车,成群结队的过来。把个临安城变得更加拥挤不堪了。城中的供应,自然愈发紧张。贾似道也打叠起精神,千方百计的安置。同时,临安官场也全部动员,四处张贴告示,要求城中凡是无关战事的百姓,尽快收拾东西走人。好把房子和口粮腾出来给守军。
城中一百多万百姓,顿时就炸开了锅。他们大多是祖祖辈辈就居住在临安城的,在城中有家有业有房子。这临安的房子,都是价值不菲,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了?虽然房契、地契可以带走。但是等打完了仗,这房子还在吗?这盖房子的地,如果被人占了去,又能不能要回来?
可贾似道是铁了心肠要赶人走路。虽然陈德兴和陈淮清都认为他是奸臣,但是贾似道自己还是以大宋忠良自居的。现在无论如何都要替大宋朝打到最后。至于水太凉、楼太高、绳太细的问题,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再说吧……反正现在,贾似道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守的。
所以,从半个月前开始。临安府的常平仓就不往外面放粮了,不想走也可以,要么吃米商卖出的天价米。要么就让家里面的男人投军吃梁,总有一份糙米是给家眷的。
可是这十几日,明军的攻势再次加强。先是庆元府城遭到进攻。史岩之、马恩哲他们根本不敢守城,直接弃城逃到了临安。
庆元府也和临安一样,是工商大城。又没有外地的义门子和家眷来投,城内全都是见利忘义的商人。
这些日子,舟山那边开始出售明洲采金采银的牌照了!也不要出钱,只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年轻女子给定居明洲的士爵、军户当老婆,就可以得到牌照了!这个买卖实在太好了,如今是乱世,有的是贫苦人家的闺女养不起的,只要花点钱就能“买”来认个干闺女就行了。
现在舟山那边的大海商大多已经买好了牌照,就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