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后世儒生视为理想社会典范的西周官学所授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二艺便和军事有关。射是射箭,御是驾驭兵车。西周流行车战,御车射箭是主要战法。西周的教化,其实就是建立在射和御之上的!
而且西周的礼也不是单纯的礼仪,而是包括社会、法律、军事、道德规范在内的一门综合学科,是相当实用的东西。而六艺之数,当然就是数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且也是非常实用的。
只是到了后来,六艺变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部儒学经典。再后来就演化成了四书五经,到了宋朝干脆就是“别人有弓马,我有笔如刀”了。结果笔如刀教化不了蒙古人,自己还成了四等南……
当然,宋朝总算还有武进士这回事儿。虽然武进士的前途一般不大好,通常也就止步于知州,而且培养武进士的成本又高于文进士,但武进士也是进士。所以各家义门还是会从族中挑选一些四肢发达的子弟去习武功。
有时候,一些文举无望的义门子也会改学武艺。不过宋朝的文风鼎盛,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连武进士都以文章为重,只是写文章的依据从四书五经变成了兵书,也不是实用的兵书,而是去除了排兵布阵和训练士卒这些具体实用内容后的军事辩证法一类的兵书。读那些兵书只能用来写文章或担任阃帅,不能临阵带兵。这也是宋朝的武进士几乎没有人从军的重要原因。不过,凡是准备考武进士的士子,击剑和射箭的本事还是有的。
台州义门杜的十五秀才杜宇,就是那个带着一七八百个团练兵去和两千两百钢甲兵对阵的倒霉蛋。在那场闹剧一样的野战中,他倒是腿脚利索即使逃入了杜桥镇。
但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明军的钢甲兵几乎是追着他的屁股冲进杜桥的。然后就是毫无悬念的巷战,杜宇就是在巷战中被几个“铁人”打晕抓住的——因为他不是鞑子,所以脑袋不值什么钱,才得保一命。被抓进了俘虏营,先当了一阵子苦力,然后被人发现是杜家十五秀才,就被送到桃花岛来了。
不过也没有给他什么额外的严惩,同样是圈禁等待流放。
在桃花岛上,他还见到了自己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和杜十五不是同一个妈生的)——杜十五秀才今年二十八岁,并没有结婚,也是个义门剩男。但是瞻仰母亲,照顾弟妹的重担,还是沉甸甸的。
所以他也就顾不上什么忠臣不二主了,听说大明福王招门客,每个月可以有五贯钱的俸禄,就急急忙忙赶来了。看到福王府开出的条件,杜十五秀才就大松口气。他虽然不会打仗,但是剑法还是练过的,虽然在战场上没有什么用,拉弓的力气也有。
而且他还会打算盘和做账——他的父亲是杜桥杜家的族长(现在跑去临安了),见过太多族中子弟把一身毁在科举上,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步他们的后尘。因此就让他在习武之余,跟着族里面负责经营的长辈学了打算盘和做账的本事。没想到,现在可以凭着这些手艺混个门客了。
第659章 淮清入道
船桨重重拍打着水面,驱动着一条桨帆船逶迤向东而行,在桃花岛到舟山岛的海面上划出一道白浪,大明福王的团龙王旗,就在春天的海风里猎猎飘动。
现在是大明天道元年二月,春风已经吹绿了桃花山。作为桃花岛上最早的囚犯,义门杜家的近三千口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三个月。对他们中的有些人来说,这三个月只是残酷命运的开始,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则有辉煌的前途在等待着他们!
杜十三姐儿,曾经的白富美,一度沦为囚徒的她,现在又一次变得高不可攀了。女孩子现在穿上了剪裁得体的青色道袍,腰带上面还挂着一柄两尺半长的镶钢横刀。侍立在比她矮了一个头,年纪仿佛也小一些的一个黑衣道姑大谷小爱身后。杜十三姐儿已经通过了明都天道书院的入学考试,而且还是桃花岛预科一百多名学生中的第一名!她身上的青色道袍和腰带上的横刀,就是第一名的奖励——她现在已经不是囚徒了,而是天道教的一名见习道人。
另外,她去明都天道书院读书的所有费用,包括生活费,都由天道教负担。而且她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份见习道人的薪水,虽然不多,只有区区三贯钱。但这也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赚到的薪水。
有了这笔钱,她的父母和弟弟在桃花岛上的日子就好过多了。顺便提一下,父女之间是没有隔夜仇的。在杜十三姐儿披上青衣之后,杜闻就原谅了女儿……
除了一袭青衣,大谷小爱还给了她一项额外的奖励。作为侍从去出席小爱晋升红衣道姑的仪式——红色道袍当然还是要由陈德兴亲自给小爱披上,以显示大明皇帝对这个道姑的宠爱。
和小爱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杜十三姐儿不仅和对方交上了朋友,还知道了小爱非同一般的背景。
小爱竟然是陈德兴的女人!她的母亲则是陈德兴的弟子,如今的天道使兼日本大教方主持,日本国从一位大教长(日本天皇封的)大谷觉信。而且,小爱还是首席天道使墨影娘的弟子和心腹。还被认为是日本国大教方主持的继任人选——是铁定要进天道使团并且掌握一国教门的大人物!
自幼生长于义门,族中还出过宰相,杜十三自然耳闻了许多官场潜规则——科举只是官场的敲门砖!后台才是平步青云的关键!对她而言,只要巴结上小爱道姑,日后总少不了一身紫衣的,没准还能有穿上白衣成为天道使的机会……
“十三,用膳的时间差不多到了,跟我去福王那里。”
小爱这时突然站了起来,低声打断了十三姐儿的思绪,然后伸出纤白的玉手。杜十三赶紧将一柄两尺横刀递了上去。这把横刀的刀鞘和刀柄都异常精美,仿佛是一件艺术品。这是陈德兴送给小爱的礼物,也是小爱随身的佩刀——根据《陈礼》,天道教道人应该一手经,一手刀,而且还必须练习刀术。小爱的刀术就相当不错,杜十三也能耍一手好刀。
两个带刀的女人出了舱房,外面几个福王门客正巧通过,看到身披黑衣的小爱,纷纷恭敬行礼。杜十三认出其中一个,就是杜家十五秀才。
“没想到他也当了福王门下客。”杜十三娘冲这位堂兄点了点头,然后就跟着小爱往福王殿下所在的餐房走去。
“这不是十三姐儿吗?她竟入了天道教,还当了道姑……”杜十五秀才望着十三姐和小爱的背影,只是轻轻一叹。也不知是惋惜还是羡慕。
他虽然是福王门下客,但是福王门客数以千计,他不过是普通一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拎着把刀到处巡逻,到现在连福王的面都没有见过几次,福王殿下多半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而这个杜十三,却可以跟着那个黑衣小道姑直入福王用餐的舱室!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和福王殿下说过话?
……
福王陈淮清这时就坐在餐房里面,敲着酒盏,静静地瞧着舱房之中的两对僧道。两位僧人分别是鸠摩智波罗和达玛波罗,两个道人自然是小爱和杜十三。
说起信仰,陈淮清既不是佛教徒,更不相信天道教。他始终都是一个儒生,信的是孔孟之道。不过他也烧香拜佛,不是信,而是想和佛做交易,求佛保佑自己高中进士(文进士)。
不过最后保佑他中进士的却是赵琳儿,因此在他的心目中,陈德兴的正室始终是赵琳儿。对于陈德兴立李翠仙为后,他其实是很反对的。但是因为陈德兴奉郭芙儿为太后,他也就说不上话了——老陈是挺看重大义名分,既然他只是陈德兴的伯父,自然管不了“侄子”的婚姻大事。
至于墨影娘和小爱,在陈淮清心中真是没有什么地位……连妾都不是,不过是外室而已。
但是这种心思也只能放在心底里面,表面上他还是要敬这两个女人几分的,她们背后的天道教,隐约也是天下第一教了。而且自己在天竺的行事——天竺本土宗教强大,外来政权想要立足,就不得不和天竺本土的教派合作,到时候就怕和天道教发生冲突。
陈淮清看着小爱,突然一声没奈何的苦笑:“小爱,本王连日读天道三经有感,打算正式入教了。”
入天道教也是有一套仪式和手续的,称为“入道礼”,需要由天道教的蓝衣或以上的道人主持,拜太一,授三经,录教籍。此后每日都要早参晚拜。有条件的话,每旬还有一日要去天道教道观听道。
现在陈淮清和小爱说这话,显然是要请小爱当自己入道礼的主持了。
替陈德兴的生父,一位大明亲王主持入道礼,可是极大的荣誉和政治资本。谁不知道这位陈淮清根本看不上天道教,因此一直都不肯入道?墨影娘为此都亲自去和陈淮清辩过法,最后还不了了之,显然是说不过陈淮清。现在陈淮清却被小爱引入天道,这无异于证明了小爱的道亨高明。
小爱果然露出了一点感激的神色,恭敬地向陈淮清欠身行礼,“待贫道晋升红衣之后,便亲上桃花宫,引大王入道。如何?”
说着话,小爱还偷偷打量着鸠摩智波罗和达玛波罗一眼。见这对僧人父女面色平静,又收回了目光。看来陈淮清入道之事,已经和他们商量过了……
陈淮清笑着点头,“由大谷道人引孤王入道自是再好不过了。”他顿了顿,“孤王听闻大谷道人本是信奉佛祖的?”
小爱一笑,“贫道本是尼姑,和达玛空行母是一样的。”她撇了眼刚刚生完孩子,上围丰满的和杨婆儿有一比的天竺尼姑,“不过在贫道接触天道之后,便知自己原来的信仰错了。”
达玛波罗只是微笑,并没有去和小爱辩论——天竺的佛教和婆罗门之争的主要模式就是诡辩,达玛波罗自小除了练习双修术和舞蹈,就是在辩论上下功夫。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