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牧闶垡底霰冉希厥郊ê帽戎庇髦芊饨ê帽燃用肆匀皇歉饔星铩2还诳芈闹氐氖焙颍髦芊饨ㄏ匀槐惹厥郊ǜ糜谩
因为秦式集权派去蛮荒之地的只是些流官和军队,最多再有些哭天喊地被强制发配去的移民。而周式封建却能把构成一个封国的中上阶层整体移植出去,从而形成夏君夷民的社会结构——可不能小看中上层阶级在殖民扩张中的作用。说句比较反动封建的话,在古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宗教、历史传承,是由这个民族的中上层阶级所掌握的。如果中上层阶级不能和下层一起参与到殖民扩张之中,而只有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也不掌握多少财富的下层民众自发的“下南洋”,他们就很难保持自己的民族本色,也很容易融入当地的土著民族。
当然,这种的周式封建并不适用中国本土,陈德兴在北明采取的士爵(士绅)制也不是周式的。北明封建制的层次很少,只有君主——贵族(士绅、天道教道人)——平民——农奴等四个主要等级。北明贵族等级(包括士绅)可以通过议会参与政治,贵族和平民都可以通过考试出任底级官吏,也可以从军。
这种社会结构类似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状况,实际上已经处于封建制度的末端,或许只要几十年的发展,就能跨入资本主义了。北明之所以能够如此,当然是和南宋时期中国相当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关的。
南宋,本来就是一个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国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说,这个国家已经做好了进入资本主义的大部分准备。
但是这种“明式封建”,却是无法照搬到尚处于蛮荒的吕宋岛的。最多就是在吕宋岛上建立几个贸易据点,最后会将吕宋岛变成一个殖民地。根本不可能迅速的在南番各地建立起一个个的华夏封建国家。而周式封建,则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赵与郁接过觉信递给的文书,一目十行地翻看起来,只看了一会,就迅速被文书上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文书上面的内容并不多,主要就是介绍日本的御家人制度和层层封建体系。御家人和陈德兴的士爵制差不多,而层层封建则类似西周,是造成日本国碎片化的罪魁祸首。不过,用在开拓吕宋上面却是极有价值的!
这种方法就是将吕宋岛划分成落干区域,“承包”给各个营头。而各个营头再将自己分到的地盘划分区域,再一次发包给下面的人。这层层封建的本质,就是层层发包!
而团练的根子又是宗族、乡党、同窗,所以每一个团练的小头目背后都有一个宗族或是家族,如果他们在吕宋成为了封建主,有了一片可以传子传孙的基业,积极性自然会很高了。他们就会去全力发动各自的社会关系,动员自己的族人、乡里、同学去吕宋帮助自己开发和治理地盘。甚至可以强制动员自己所属宗族在国内的佃户,跟随自己一起下南洋打天下。
这样一来,八千泉勇就会很快变成八千个封建主家族,各自在吕宋岛上占一块地皮,再按照层层封建的原则建立起封建秩序,形成封建国家。吕宋岛上的土著,毫无疑问,也会很快被他们变成农奴或奴隶……西周的夏君夷民就是这样搞起来的!
过了好半晌,陈德兴的目光只是含笑在赵与郁的身上打量。室内安静已极,到了最后,才听见赵与郁咳嗽一声儿,抬起头看着陈德兴,道:“果然是他山之石,小小的吕宋岛,莫说八千豪族,有八百豪族也足够镇压了!只是……这么多人南下海外建国,所需花费的钱财恐怕要高达百万千万了。
而且某还听说,南番不仅蛮荒,还颇多瘴役,这海上行船也是九死一生……”
他这话并不是在推脱,而是在和陈德兴端架子,讲条件。说完就矜持的摸起了胡子。陈德兴却只是笑笑:“赵团练,这钱财之事,你别和孤王说,去找天道庄就是了。吕宋大岛上也算物产丰饶,据说还有金矿,发行些债票向商人借钱,有何难度?至于泉勇南下的费用,可以由大明军务司负担,条件是你们泉勇负责追杀蒲寿庚、马寿山!”
“自然要杀那两个狗贼!”赵与郁大声道。
陈德兴笑着点头,道:“海上行船对吾大明而言,早就不是什么九死一生的事情。赵团练不必担心。至于瘴役,的确是个问题,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防备的。天道书院和大明军务司早就替南洋舰队制定了《预防瘴役条例》,稍后赵团练拿几本回去,只要严格照办,当可将瘴役之害减到最小。此外,孤王也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赵与郁心想,一定是要吕宋臣服于大明吧?
陈德兴道:“天道教!天道教必须成为吕宋的国教!”
第542章 印第安书生
看着赵与郁和陈子龙同时皱起眉头,天道教首席天道使墨影娘淡淡地道:“若是早有天道,何来蒲寿庚、马寿山?”
儒学毕竟是一门学术,是一个学派。哪怕它再特殊,也不是一个教派。而学术和宗教,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两者并不一定会互相排斥。历史上大部分的大科学家,都不是无神论者,他们可以同时研究科学并且信仰某个宗教。而儒学本身也面对着同样的困扰,儒家信徒是可以信教的,无论佛教、道教还是天方教!
所以,蒲寿庚、马寿山这样的白番可以在通过儒学融入南宋主流社会的同时,保留天方教信仰,才有可能在泉州发动神圣之战。如果天道教早个几百年就成为中国的国教,以其一神教独有的“排外效应”,根本容不下天道教在泉州发展壮大。蒲寿庚这种扎根中国六代的白番,要么不信教,要么就入了天道教。即便能秘密的保住自己的天方教信仰,也只能藏头不露尾,小心翼翼过日子。整个泉州根本不可能拥有多达几万人的天方教白番,也就闹不出那么大的风波了……
想到这里,赵与郁身子一抖,仿佛是顿悟一般连连点头,道:“没错,若早有天道,何来蒲、马二贼!”
陈德兴的目光炯炯,盯着赵与郁,一字一字地道:“孤王所立的天道,其实是为弥补我华夏道统之缺失……我华夏自周以来,就重礼乐而轻宗教,重生民而远鬼神。然而宗教鬼神却是异邦之所强,以礼乐抗宗教的办法,在汉朝其实已经不行了,当时佛教自西域而来,至魏晋已经有信徒无数。虽有道教兴起以抗,但终究阻挡不了佛法大兴于华夏。但是这佛法对上天方教,却是大败亏输,节节败退!不仅丢掉了西域,连天竺本土,都已经被天方教攻陷了!”
赵与郁连连点头,他是儒生,但也拜佛,泉州又是国际化大都市,西域和天竺的消息都会随着商船传播而来。他自然知道天竺天方教大兴,佛教破落。天竺佛教的庇护者护法波罗王(波罗王朝)在传承了数百年后,在几十年前被天方教的神圣之战所灭亡。天竺佛教的大本营那烂陀寺和超戒寺也随后被天方教的吉哈德战士彻底毁灭!
天方教作为一个宗教的强悍,在他们同佛教的斗争中已经显露无疑!
虽然儒学未必斗不过天方,但是在这种关系到华夏民族万代千秋的大事上面,为什么要给天方教取胜的机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不是用在这种地方的……
所以阻挡天方教东进的最好办法,就是一面天道之盾——不许来咱们的地盘上传播!违者交异端裁判所处烧烤处置!
这办法简单粗暴,但是非常有效。
赵与郁点点头,道:“对,是得有天道教这样的教门护佑,可不能让吕宋变成第二个泉州!”
陈德兴哈哈一笑:“何止吕宋,整个南番,整个明洲,整个大洋洲都要在天道教庇护之下!天道教将是我华夏之盾,同时也是我华夏之剑!”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朗朗的读书声响了起来,并不是在华夏土地上的某个私塾里面,而是在万里之外的明洲大陆的金山城中。
金山城当然建在金山半岛上面,是一座小型木制棱堡,紧挨着金山湾和金山港。是大明在新大陆上的第一个根据地。这座木堡是去年秋季开始新建的,施工的劳力主要是金山半岛附近的印第安人。因为语言不通和缺乏相应的工具——周小七、蒙起这些殖民者不敢把斧子、锯子等“先进”工具给印第安人使用。倒不是害怕他们用斧子和锯子造反,而是怕他们弄坏这些宝贵的工具。由于语言不通,这些华夏殖民者暂时还没有办法将劳动技能传授给这些皈依了天道教的印第安人。
是的,在北明洲,天道教继续发挥着忽悠野蛮人的作用。在火药武器和热气球的震慑之下,金山半岛上的印第安人,都相信周小七、蒙起他们是神的使者!
于是,事情就变得很容易了!神仙的话是必须要听的。被神仙欺负一下那也是活该倒霉,不能怨恨报复否则会遭天谴的。神仙问他们要点吃的喝的那是看得起他们,还不赶紧去打猎、抓鱼!神仙要那种黄颜色的亮晶晶的石头那就赶紧去找。神仙要住房子,那就赶紧帮着造——虽然他们造房子的手艺真的很差,但是多些人搭把手总是好的。
所以,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内,周小七、蒙起、杨阿过,文天祥等人都有了不少收获。
周小七有了金山城堡和金山港——这是探险队在明洲大陆的根据地。他的四艘木船也已经修缮完毕,现在正在训练印第安水手,这样他就能将一部分水手留在金山城充当守卫了。
蒙起则有了大约三千二百印第安士兵!本来应该拿去交换黄金和食物的日本肋差刀,现在都变成了印第安士兵的武器——绑在了一根巨杉木棍的头部,做成了一千六百杆长枪。另外,蒙起还让随行的工匠教印第安人做了真正有杀伤力的长弓,给另外一千六个印第安士兵都各配了一把。当然,射的还是骨箭。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