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心禅师莫要妄言!”和贾似道一起的九灯大师怒吼一声,“弥勒二字乃是梵文音译,意为慈爱,是天竺婆罗门姓氏,其与释迦牟尼乃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如何成了中原之人……”
话说到这里,九灯高僧却突然停住,然后双手合十,恢复了高深莫测的模样儿,一言不发了——这高僧果然是莫测的。
而永心大和尚则轻轻挥了下手,身后的三十六棍僧也将举起来准备敲闷棍的铁棍收好,全都一手持棍,一手持佛礼,同样是宝相庄严。
大和尚振振有词地道:“佛祖和弥勒并非天竺人,《法华经》中所述: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可见佛祖早在无数年前已经成佛,托生天竺释迦族不过是为了普渡众生。而弥勒菩萨早就是佛祖弟子,他是追随佛祖托生天竺,并非一开始就是天竺之人。而弥勒菩萨再次降世,必在中原,成佛也必在中原,自然就是中原之佛!”
大和尚说话的时候,坐在步辇上的老尼姑频频点头,仿佛颇为赞同。老尼姑赞同,那些扛着长枪的小尼姑,拎着宝剑的道士、儒生也就赞同了,再加上三十六个铁棍僧……立时就驳得一票南朝的大儒高僧哑口无言。
贾似道当然也带了打手上岛,五百个殿前诸班直就护卫在码头上。在隔海相望的昌国县还布勒了五千精兵和数十艘战船,一声令下就能上岛拿人。
不过老尼姑背后可有个大唐!要动了她,李璮立马就得挥军两淮!更麻烦的是,昌国周遭的海面上还有二三十艘北明的炮舰,那可是船坚炮利啊……
想到这里,贾似道咳嗽一声:“永心大师果然佛法高妙,本官甚是佩服……”
看来辩法的时候带着棍僧是有道理的!估计全真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少林寺举行的佛道辩法中败给八思巴的。
贾似道又笑着对灭门老尼道:“李……先生的骸骨,在下立即着人去取来,奉还给师太……”
“本宫是太后!”灭门尼姑冷冷道。
“好好好,您是太后,奉还给太后……”
贾似道也懒得和灭门老尼计较,这次普陀山辩法争的是道统不是正统,无论如何不能让儒释道三教自己先掐起来,要不就得让陈德兴看笑话了。
想到这里,贾似道忽然发现下船的众人当中好像没有陈德兴?他不是和灭门老尼一起来的吗?怎么没有上普陀山呢?
……
陈德兴的确没有上普陀山,而是上了桃花岛——就是金大侠笔下东邪黄药师的桃花岛,距离普陀山有六十里水路。在把灭门师太等人送上普陀山后,陈德兴就乘坐霹雳号战舰前往了桃花岛。
这座岛屿比普陀山要大三倍,因为拥有一处适合建设港口的海湾,因此成为屏蔽昌国县城和普陀山的要点,上面建有一处水寨,寻常驻扎着一部水军。本来该是阻挡陈德兴入侵昌国县的武力,不过却早就被南洋舰队和锦衣堂的特务合力摆平,暗自投靠了北明。
于是,陈德兴将此地变成了自己在浙江外海的大本营——二十艘战舰,好几千陆师也不能白来一趟普陀山吧?普陀山太小,没有优良港口,那就取了这桃花岛吧。只可惜,这桃花岛上只有桃花没有黄蓉……
这一天晚上,他在桃花岛水寨中听刘阳汇报白天发生在普陀山上的“闹剧”。
刘阳这个特务头子早在一个月前就上了普陀山,运动了几座寺庙的方丈主持,在岛上设立了情报站,让十几个锦衣卫的特务化妆成和尚潜伏在岛上。今天老尼姑在岛上闹事儿的前因后果,也都让这些特务瞧了个正着。
“灭门老尼想干什么?”陈德兴一边吃着杨婆儿亲手煮的鱼烩,一边儿淡淡动问。问话的对象,自然还是杨婆儿。
“杨太后行事素来有些古怪,让人很难捉摸……奴奴估计,她在普陀山上让贾似道下不来台是做戏给大王看的。”
“给孤王看?”陈德兴思索着道,“为什么?”
“还不是为了取代大宋成为中华正统。”
陈德兴沉默了一下,“她是想借助我的力量在普陀山上压服南宋!”
“普陀山上必有藩镇耳目,”杨婆儿道,“若他们看到大王您背宋拥唐,必定会纷纷弃离大宋。这样大唐便能用官职将他们一一收入旗下。”
“灭门师太要在辩法会上替咱们说话?”陈德兴愣了愣,“她就不怕天道教的威立起来后对李唐不利?”
“这奴奴就不知了……老太后行事一向高深,他人难以揣摩,便是奴奴也不摸不透她的心思。”
杨婆儿这话说的客气,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杨妙真做事情比较随意,想到哪儿是哪儿——她本来就是个江湖侠女,因为武艺高强(梨花枪创始人,号称一杆长枪纵横淮河两岸二十年),又懂些军略,还是红袄军首领杨安儿的四妹,因此在杨安儿死后成为红袄军的大姐大。后来看上了红袄军的另一个大头领李全,结为夫妻,一块儿打江山。
不过两人在政治上都没啥章法,行事比较随意。一会儿降宋,一会儿叛宋,后来又投降了蒙古,却又暗自准备叛蒙。说的不客气,真的有点儿反复无常。
但是没有章法并不等于这老尼姑好对付,老尼姑当年在楚州的时候便相当的不好惹!
包括贾似道的老爹贾涉,后来的淮东制置使刘琸、姚翀都在她手里吃了苦头。其中刘琸本想略施小计除了这女人(当时李全并不在楚州),谁知道被她用美人计勾引了另一员投靠宋朝的义军将领夏全,在淮东制置使的驻地楚州发动叛乱,夺取了楚州城——历史上的李全之乱便由此而起。
对于杨妙真昔日的“胡作非为”,出身两淮将门的陈德兴当然是知道的——这女人做事儿没啥条条框框,而且破坏性是相当大的!整个儿就是普陀山辩法大会上的定时炸弹……惹毛了她,没准真的就在普陀山上动武,一把火烧了这个佛教净土都有可能!
第403章 汉家无二君
陈德兴呼了口气,“这老尼姑是个变数……其实没有她,普陀山辩法也是稳赢,现在多了这个变数,反而不好控制。”
墨影娘一直在默默地吃饭,她总是不能适应海上的风浪,又晕了一路,人都清减了些。今天上了桃花岛才算恢复,胃口也好了,于是就放开肚皮大吃一顿。现在打了个饱嗝,放下饭碗开始参与讨论了。
“大王,得派人去普陀山,摸清杨太后的底牌。”
“谁去合适?”陈德兴把目光投向了杨婆儿。因为她在江华岛上的表现,现在已经成了陈德兴的心腹,而且还得到了特别的关爱……
“奴奴去普陀山见老太后。”
杨婆儿当下就接过了任务,道:“只是老太后可能提些条件,譬如要大王和南宋斩断关系。”
虽然杨妙真的心思很难揣摩,但是大致的方向还是可以推测出来的。
“可以答应,等到天道教赢了辩法之后,宋明就要翻脸了!”
“可是奴奴如何取信老太后?”
“这个……”
“天道教赢了辩法,南宋必然会禁止天道教传播!”墨影娘插话道。“到时候,明王和临安朝廷肯定翻脸!”
这是明摆着的。南宋的士大夫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小百姓相信陈德兴是大仙,哪怕只有一部分无知小民也不行!
所以天道教无论能否赢得辩法,都会被南宋严禁。到时候陈德兴若不肯罢休,那就会南宋撕破脸干上一场!
陈德兴思索着说道:“就这么和老尼姑说吧……反正我也不是一定要她帮忙。”
墨影娘道:“大王,万事总是多几分成算为上,有杨太后相助,北地的儒释道三家高人就不会在辩法大会上为难我们了。”
其实陈德兴推广科学神教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北方的儒释道三家而是铮铮铁骨的南宋儒生。他们顶多就是不赞成、不支持,但是也不会强出头反天道教。因为他们早就给女真、蒙古整治的没了脾气。
若是信了天道教,读了天道书院就能出人头地,北方的儒生恐怕会趋之若鹜。
而南宋的儒生,却还有一副铮铮铁骨,不会因为区区小利就向陈德兴和天道教低头的。所以南宋的儒生士大夫在辩法大会后推动贾似道禁天道教几乎是肯定的。而贾似道是江南士大夫的代表,自然不能逆流而动。哪怕他本人不赞成禁止天道教,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陈德兴扭头道:“江汉先生。”
和陈德兴同桌吃饭的又一人也放心碗筷,从容道:“辩法会后宋国必禁天道,另外西元也会禁天道……臣担心宋元两国可能会勾结起来。”
陈德兴讶异道:“宋元是30年的死敌啊!”
赵复道:“存亡之际,谁还管什么死敌不死敌的?”
陈德兴认真地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以道统论,天道教是儒释道三家之敌。以国家兴亡论,大唐却是宋元的死敌!”
“正是!”赵复道,“唐宋不两立,中原无二主。”
中国人喜欢以史为鉴。自秦以来,中原无二主和汉家无二君几乎就是铁律了。而就宋朝的经验来说,他是可以和异族平分天下的。无论契丹、女真还是蒙古,都和宋朝分享天下。所以蒙元并不是死敌……大唐才是!
至于陈德兴的北明,毕竟和宋在陆上不接壤。若是中原再次被蒙古控制,北明就只能和蒙古在辽东、燕云长期相斗。暂时也危险不到南宋。
也就是说,南宋和西元才是潜在的可靠盟友。而陈德兴的北明和李璮的东唐,却只能是同床异梦!
因为陈德兴和李璮都是汉人……汉家无二君!
陈德兴夹起一块鱼肉,并没有放入口中,而是低声沉吟:“说来还是大唐最危险……没准被西元、南宋夹攻。那样大唐就死路一条了!”
李璮不是李世民,他的红袄军虽然强悍,但是和蒙古铁骑和南宋几个强藩的精兵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那南宋的藩镇呢?”墨影娘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