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326章

奸雄天下-第326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奂诘荷系牧侔哺⑶煸⑸苄烁热吹摹肮壑凇保褂胁簧僭谄胀由匠黾业纳幔汲攀衷对兜目慈饶帧
  结果却看到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一幕!
  “这个,这个,这个大唐尼姑怎么都扛着长枪啊!阿弥陀佛,这还是出家人么?世上怎么有扛着长枪的尼姑?她们是来辩法的还是来打架的?”
  “那个老尼姑是什么人?看上去很凶啊,平章公上去见礼都被她挥手斥退……这大唐的尼姑也忒无法无天了吧?”
  “那个,那个和尚也都拎着棍子,看上去很粗啊!这是那家的和尚?”
  “是少林寺的和尚……听说个个都能打,昔日还有十三棍僧保唐王的典故。那些和尚应该就是少林棍僧了!看到那个穿着紫衣的胖和尚吗?他一定就是小报上说的少林方丈僧永心大师了。那可是有道高僧啊!”
  “可是有道高僧辩个法为什么要带棍僧啊?”
  “那个……辩得过就用嘴,辩不过就要打了吧?”
  “啊!”
  “儒生和道士,怎么也背着宝剑啊?这是要砍人还是要讲理啊?难道大唐的儒生、道士都是讲不过就拔剑斩人的?”
  “那是……大唐啊!李白的诗是怎么说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说的大概就是大唐的道士和儒生的风采吧?”
  “直娘贼的,这是大儒还是大侠啊?”
  “咦,那些是女人吗?和那几个番僧一起下船的是番女吗?”
  “是女人……这些和尚怎么带着女人招摇过市?这是哪座庙里的和尚,怎恁般的不正经呢?”
  “和尚有女人就对了,若和尚没有女人?那小和尚从哪里来?”
  “慎言,慎言,信佛者不能谤僧……”
  看见扛着长枪的尼姑,拎着棍子的和尚,拿着宝剑的儒生、道士,还有带着十几个“佛母”的大喇嘛。围观的群众们莫名惊诧,而码头上一般德高望重的南宋大儒、高僧和老道们,当然也被雷了个外焦里嫩。
  这些人是来普陀山讲道理的还是来斩妖除魔的?要是讲道理咋都带着家伙呢?要斩妖除魔……他们打得过陈德兴?要真打得过还讲什么理?还不一早发兵辽东平了这祸害!
  不过“雷”还是其次的,最让贾似道等人意外的还是“灭门师太”杨妙真当场就让人下不来台!
  “贾似道!哀家问你话呢!义皇帝的棺材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送到普陀山给哀家?”
  老尼姑高坐在一架步辇上,由四个长大的尼姑抬着,身边簇拥着几十号扛着长枪的野蛮尼姑,正在厉声质问贾似道——以大唐太后的名义质问大宋的平章军国事。
  看着眼前这位一身僧衣,满脸狠厉的凶老太婆,贾似道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杨妙真现在是太后了!那个十恶不赦的反贼李全则被李璮追封为大唐义皇帝!现在大唐的太后在向大宋索要义皇帝的骸骨了……
  “尔若不给,吾就令大唐将士出兵巩县,掘了老赵家的祖坟!”老尼姑看到贾似道不言语,便恶狠狠的威胁。
  现在的巩县是史天泽的地盘,而史天泽又是脚踏两只船,一方面接受了大唐委任的河南道行军大总管,骠骑大将军,永清郡王的官爵,一方面也没有和大元翻脸。任凭自己地盘上忠于大元的兵马撤走,又任凭刘秉忠、阿术等人过境。但是总的来说,史天泽还是倾向大唐的。而对于大宋,史天泽则不加理睬。如果李璮下令史天泽去巩义“考古”,只怕北宋皇陵立马又得遭殃!
  可是把李全的尸骨交给杨妙真……这个也不是不可以,可李璮、杨妙真的态度不对啊,也不上表称个臣什么的。还堂而皇之自称什么大唐皇帝、大唐太后。这比陈德兴在辽东自封明王可恨多了。
  明王其实就是个宗教头衔,而且只是“王”不是“帝”,也没有设立官署正式建国。陈德兴在辽东用的还是北地招讨司的名义,理论上就是大宋的臣子。
  而李璮、杨妙真倒好,直接抬出个泱泱大唐了!
  这大唐的年头比大宋早,而且也比大宋正宗!大宋得天下不正,靠一场军事政变上台,而且还丢了中原,丢了祖宗陵寝,还一百多年苟安江南不知恢复。若是在北宋承平时,南方的百姓也未必会厌宋思唐,毕竟大宋的治理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处在这南宋末世,连着几十年被蒙古暴打,百姓们早就苦于国弱兵疲,想念强汉盛唐也就不足奇了。对于陈德兴的邪教,江南百姓士人认同的少,反对的多。可是对于大唐……却是思念的多,反对的少了!
  哪怕是江南豪门,也希望能有个强大的国家把鞑子远远的赶走,好让他们安心过太平日子……这大宋虽然敬重士人,但是为了维持那支能吃不能打的军队,收的税实在是有点多了!
  贾似道、江万里、文天祥仨大宋忠良的脸色一下就全沉下来了。
  “妙真师太!”文天祥一身正气,淡淡开口。
  “本宫是大唐太后!”老尼姑一瞪眼,恶狠狠看着文状元,“你得管哀家叫太后娘娘!”
  文天祥冷哼一声,刚想开口驳斥。老尼姑身边一个生得长大,样貌堂堂,腰里悬着长剑的中年儒者却抢着开口:“文文山是吧?老夫大唐国子监祭酒,衍圣公,曲阜孔世安,有一事动问!”
  衍圣公,曲阜孔世安!文天祥怎不知道这是孔子之后?而对方又自称是大唐国子监祭酒……这说明曲阜孔氏已经承认大唐是天下正统了!
  “当今衍圣公是衡州孔存斋,他才是圣人第五十三世嫡长孙,你是什么人?胆敢冒充圣人之后?”江万里厉声而问。
  孔世安哈哈大笑,点头道:“没错,存斋先生的确是先祖嫡流,但是衍圣公一爵,却是天下正统之朝廷才能封的。大宋在绍兴十一年已经失去天下正统!你们的高宗皇帝称臣于金,其皇帝之位也是金国册封。便是将天下正统让于女真了!而吾大唐义皇帝起义兵逐女真收复齐鲁之地,大唐当今天子则起兵逐蒙古复中原。如今人心所向,天命所归,正好代金而起,成天下正统。在下的衍圣公乃是大唐天子所封,如何是冒充的?”
  这哪里是在争道统,分明是在争正统啊!
  江万里又哼一声:“荒唐,李全本是金人却作乱反金,而后又降宋再降蒙,分明三姓家奴!如今李璮以蒙古益都行省相公叛蒙自立,实乃乱臣贼子。父为三姓家奴,子为乱臣贼子,焉敢自命正统?”
  孔世安冷冷道:“老夫就不提什么陈桥之变了……只说一点,吾大唐有驱逐胡虏,复兴汉家,一统天下之大志。尔赵宋早就弃了中原,百多年来不思恢复,只知苟安一隅,如何还敢称中华正统?”
  连中原都丢了也不知恢复,还敢称什么正统?这话儿算是点了赵宋的死穴。贾似道带来的一干高人,个个面红耳赤,拳头都捏得紧紧的,不过看看对面一帮“武林人士”,立马就没了火气。君子动口不动手嘛……


第402章 普陀山上的定时炸弹
  普陀山辩法还没有开始,儒释道三家倒先起了内讧!当了大唐太后的灭门师太杨妙真气势汹汹,一上来就让贾似道、江万里、文天祥等一票南朝高人下不来台。
  其实也不是南朝高人们不够高,主要问题还是大宋朝太不像话!一个弱国做了三百年,从头到尾就没有想过要自强!一味苟且,一味重文抑武。只要皇帝老子和满朝朱紫眼前能有富贵安乐可享就得过且过了,基本不考虑强兵复中原的事儿。
  而如今中原却叫陈德兴、李璮两个奸贼折腾的快要恢复了。那么大宋的汉家正统的面具,如何还能戴得下去?就算杨妙真不在普陀山发飙,东唐南宋谁家正统的问题,早晚也得让人翻出来说道。
  而且和东唐北明这两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为支柱的政权不同,南宋的武力早就衰弱了。临安朝廷虽然新练了由士大夫直接控制的三衙军,但是谁也不会把这支新军当强兵。所以真正维持南宋的就是一个三百年传承下来的正统名分。
  靠着这个名分,临安朝廷才能勉强压住各方藩镇,才能得到江南士大夫的拥护并且在他们的协助下搜刮江南的财富以维持朝廷开销、收买藩镇头目。
  而名分一旦失去,缺乏武力支持的临安朝廷,恐怕立时就会面临崩溃。
  从这个角度出发,南宋现在是和北明争道统,和东唐征正统!前者输了还一时半会儿死不了,而后者要是败了……那灭亡可就在眼前了!
  贾似道何等精明,见到杨妙真以大唐太后自居,就已经知道其中的关节了。只是他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替大宋争这个正统——争正统可以不比争道统,靠的不是道理而是刀剑!
  场面正尴尬的时候儿,和大喇嘛八思巴一块儿从一艘福船上下来的刘秉忠突然上前几步,挡在南宋、东唐两伙人中间,笑吟吟道:“今日吾等上普陀山,论的是道,和唐宋元明四家之争无关,不如大家且退一步,暂且勿论谁是中华正统如何?”
  杨妙真嚷道:“尔乃蛮夷,也配论道?”
  刘秉忠道:“师太所奉之佛祖便是传自天竺,这天竺之人是蛮夷,是华夏?”
  “胡说!哀家所奉之弥勒佛不是天竺来的,乃是中国之佛!”老尼姑怒斥一声,然后低声问永心大和尚道,“永心和尚,你是少林方丈,得道高僧,一定比这酸儒懂事,你说弥勒佛是哪国的佛祖?”
  大和尚双手合十,一脸肃容地道:“白莲花开,弥勒降世……这弥勒菩萨将来所降之世必是中原,自然是中原的佛祖!”
  刘秉忠张了张嘴,呆呆看着永心和尚,一时都不知道他到底是佛教禅宗的大和尚还是白莲教的大和尚了。
  “永心禅师莫要妄言!”和贾似道一起的九灯大师怒吼一声,“弥勒二字乃是梵文音译,意为慈爱,是天竺婆罗门姓氏,其与释迦牟尼乃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如何成了中原之人……”
  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