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视的节日才放了几天大假。
而大宋咸淳二年的春节,已经是陈德兴穿越重生以来,在13世纪度过的第四个新年了。
和临安、扬州这些个南宋的大城市相比,明都、江华岛和济州岛的春节过得可以算是清冷的。
被陈德兴裹挟来的平民当然是不可能和他们在国内的亲人团聚的。这些人虽然号称“自由”,但是却没有离开陈德兴辖区的自由,哪怕是要从明都前往江华岛,都必须取得官署的路引。只有少数将家安在明都、江华岛或济州岛的海商,才能持有可自由往来的路引!同样的,他们也无法将失散的亲人唤来他们的新家。
至于放鞭炮、饮屠苏酒的习俗,到了陈德兴这里也减了一半。鞭炮没有,屠苏酒倒是管够。虽然陈德兴在明都和济州岛都建立了大型火药工场,生产的黑火药绝对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火药在陈德兴治下是重要的军用物资,都被军队囤积起来。根本没有多余的火药可以用作鞭炮。
而各种热闹的民间表演和灯会,江华岛那里还有一些,明都却是一样也无。因为这座建设中的都城,除了极少数譬如军营、火药工场、港口码头已经建成,大部分地方都还是工地。便是少数被北地招讨司迁来的商人、工匠,这个春节也只能在暂住的棚屋中度过。
不过中国的老百姓,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处境,这过年的传统总是很难丢掉的。而且陈德兴所领导的政权的蒸蒸日上,一路跟随来的百姓们如何感觉不到?原本以为要被裹挟去当海贼了,没想到短短一年多,便是北地开国,占领了五府四州之地,而且还在燕京路的海口筑了塘沽城,看来入榆关取北地,而后席卷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说不定也能跟着一块儿沾点光呢!
从十二月底开始,明都的居民就纷纷开始操办了起来。暂时居住的窝棚都粉刷一新,门神彩画都贴了出来,自己动手做年糕,包饺子,出门的时候都换上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见面就大声问好拜年,知己好友们没事儿就凑在一块儿喝个小酒……这过年的气氛,居然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连被打成奴隶的色目俘虏,多多少少也受了些影响,暂时忘记了无尽的烦恼,学着中国人的样子苦中作乐起来了。他们这些色目商人,大多都是有些本事的,都相信自己的苦力生涯会在明都府城规模初具后结束。只要陈德兴的局面能起来,他们就不愁没有翻身的机会——他们虽然是奴隶,但是只要有本事,照样有向上发展的空间。
而明都各处的军营则是喜庆气氛最浓的地方,用后世的话说,陈德兴现在搞得是“先军政治”,军人武夫是陈德兴政权的既得利益者。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是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了——先封了士,又赐了田,不少人还得到了农奴,真有点儿做老爷的滋味儿了。而且这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喜气洋洋的军官士兵们也都亲自动手,粉刷画彩,打点整齐,包了牛肉馅、羊肉馅的饺子,喝着苏屠酒,还自娱自乐的唱着南腔北调。一个个脸上的笑容都快堆不下了,私下里面都在议论:“俺们算是跟对主公了,明王是真把俺们当兄弟的……他老人家的恩典,真跟爹妈似的,俺们说什么的都得好好打,帮明王打出一个光明世界来,俺们也好当个从龙功臣!”
种种桩桩,都让这个将要成为一国之都的地方,充满了向上的朝气。虽然人气不旺,但是到处都充满了希望,都相信未来会更好。
这就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初兴时的气象,因为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病还没有展现,各种激励作战和做事的机制都在发挥着最大的作用。因而很有一点人人向上,事事尽心的气氛。而这人人事事集中在一起,便是一股锐不可挡的力量。
就如同当年女真兴起,蒙古崛起和后来八旗劲旅初建时一样!至少在这股锐气耗尽之前,是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他们的。已经步入中年的蒙古不行,已经垂暮不堪的大宋更加不成,甚至连同样算是“初兴政权”的益都李家一样没有这种向上的锐气——至少益都李家三小姐李翠仙没有在益都城感受到多少蒸蒸日上的气氛。
而成功打造出这么一个新兴封建统治集团的陈德兴,这些日子是又兴奋又疲劳。一国初立,本就是多事的时候,他又是个喜欢管事儿的人,看着这么一个反动封建的国家在他手中一点点的成型,这份成就感真是没话说了。
他说大年三十前五天才从复州视察回明都的,并没有马上回府,只是捎了一个口信回去。告诉主持家务的郭芙儿、赵琳儿还有管家婆杨婆儿,本大王回来了。没有回家的陈德兴,便直奔自家宅子旁边的北地招讨司衙署而去。刚一进门,就感觉到了空气中漂浮着紧张和凝重的气息。
似乎有什么大事儿发生了!
第382章 唐宋元明(三)
“大王,刚刚收到的密报!”负责情报的刘阳仿佛早就侯在招讨司衙署,见到陈德兴便第一个上来报告。“阿里不哥被忽必烈杀了!”
“什么?”陈德兴一怔,“杀了?怎么可能……”
刘阳低声道:“消息非常确切!是我们安排在燕京的色目人细作发回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日前在不剌川草原上会盟,他便借这个机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几百枚小天雷把阿里不哥杀掉了!”
陈德兴手中有不少色目奴隶,都是阖家被捉的。情报司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以家人相迫,将几个色目人发展成了特务,都派去燕京、开平潜伏了。没想到那么快就送回了如此骇人听闻的消息!
“那忽必烈呢?”陈德兴的看了看节堂内的气氛,沉声问,“是不是并了阿里不哥所部?”
刘阳点点头:“忽必烈的所为在蒙古人看来就是男儿本色,所以……”
“哼,什么男儿本色,分明是胁迫绑架。”陈德兴一边冷冷说话,一边大马金刀坐到了自己的御座之上,“不过这手做得还是漂亮,真不愧是枭雄啊!”
忽必烈用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结束了蒙古内战还真有点出人意料,不过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蒙古内战就是一场兄弟之争。虽然阿里不哥背后又几个不愿意忽必烈将中央兀鲁斯据为己有的宗王。但是阿里不哥依靠的力量,还是来自中央兀鲁斯的,和忽必烈依靠的蒙古军一样——是两兄弟各拉了半个中央兀鲁斯。一旦两兄弟之一死去,一分为二的势力便很容易整合到一起。
节堂之内,陈德兴的几个心腹重将都已经候了一会儿,现在都上来见礼。陈德兴则笑着点头算是回礼,然后又问起了正事儿。
“忽必烈现在在什么地方?燕京还是开平?”
“哪儿呢,他去了京兆府!”陆虎呵呵笑着道,“这孙子怕了俺们,躲去京兆府啦!”
“去京兆府?”陈德兴愣了愣,倒是有怕了自己的因素——若是忽必烈回了燕京,自己来年春天就该沿海河再去找麻烦了,到时候堂堂蒙古大汗怎么办?继续躲在燕京不出来?不过这不会是忽必烈前往京兆府的唯一原因。
“江汉先生,您怎么看?”陈德兴将目光投向首席谋臣赵复。赵复在燕京多年对忽必烈还算是比较了解的。
“李璮!忽必烈要集中力量对付李璮,所以才迁往京兆府的。”赵复早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咱们攻打开平、燕京,能不能把忽必烈调动回来?”
“不能,忽必烈为人坚毅,一旦决断,便能贯彻到底,哪怕我们攻占了开平和燕京,他还是会集中力量先灭李璮!”
“那李璮……能挡住忽必烈吗?”陈德兴思索着问。
赵复目光炯炯地看着陈德兴,反问道:“大王,您不会止于辽东吧?”
陈德兴默然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大声笑道:“且不管那么多了,忽必烈杀了阿里不哥又能如何?他的中央兀鲁斯能有多少人?哪怕能出动20万人,也不是我们的对手!”说着话,他又豪爽的一挥手,“大过年的,不论国家大事了,现在起放假封印,正月十五前除非敌人打来,要不咱们就好好歇歇。这一年多,真是快把老子累散架了。”
众人大声应和,忽必烈迁京兆摆明是怕了陈德兴!连忽必烈都怕,那刚刚吃了败仗的塔察儿就更不敢找麻烦了。陈德兴在辽东的形势,可是前所未有的好啊!哪怕忽必烈能打败李璮,那也是很多日子后的事情,说不定还会打出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
给自己和部下都放了大假的陈德兴,并没有惊动什么人,就在铁甲亲卫队护持之下回到了自己的宅院当中——其实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宅子,围墙是木栅栏,房子也是用辽东这里最常见的木材搭建的。
回到宅子里面,陈德兴将身上穿了几日,已经有点臭哄哄的袍子换下来,还在给他当贴身侍女的杨婆儿给他端来的洗漱的清水。他正打着皂角拼命搓手洗脸的时候,就听外面响起了李翠仙的声音:“陈郎,陈郎,忽必烈杀了阿里不哥,并了阿里不哥的部众!”
陈德兴从杨婆儿手上接过毛巾擦了下脸,才抬头看着多日未见的妻子。还是那般婀娜娇媚,比起生产前还是要丰腴一些,特别是胸前鼓得厉害,远远看着就显得可口……今天晚上,就让她来吧。
“知道,已经知道了。”陈德兴目光从李翠仙胸前移开,心思也回到了正事儿上,“蒙古人不打内战了。若是忽必烈有决心弃了燕云,倒是能在关中集结十万大军。不过益都相公只要拉拢了史天泽,忽必烈就难有什么大作为了,无非就是在河南拉锯。”
“那你呢?”李翠仙问,“若是我爹爹和忽必烈决战于河南,你会出兵相助吗?”
“决战于河南?”陈德兴笑着摇摇头,道,“益都相公并不以军略著称于世,30年来未闻其有何赫赫战绩。若与忽必烈会战于中原,只怕败多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