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297章

奸雄天下-第297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岱浅G亢罚
  大战在即,所有的人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边大嚼大咽,还一边互相说着鼓劲儿的话。有些是宣称要割下几个蒙古人的头,有些则是什么“极乐天庭上见”的鬼话。还有些人则两眼发红,好像头将要咆哮的野兽一样,大概是和蒙古人有血海深仇。
  管了几个月集中营的张弘范现在也在这座大营中吃早饭。他现在已经从大义教官转成了指挥官,担任了第七步兵旅的旅帅,将着一千来个军将。差不多相当于蒙古人那边的千户长,他被陈德兴的军队俘虏之前,便是顺天路万户府下面的千户长。如今总算“官复原职”了。
  不过他觉得自己在陈德兴这边的前途远远超过在顺天府路。且不说他老爹张柔的管军万户还能当多久。但是他在张家行九这个排行,便决定了万户一职轮不到他做(历史上倒做了万户)。而在陈德兴这边,他的地位却是日益重要起来,在陆军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算是混得最好的几人之一。
  据他所知,等明王平了辽东,北伐军陆军就要扩充,到时候他的旅就要扩充到3000多人——这就是个副万户啊!而且他才多大年纪,不过二十三岁,将来熬资历也熬到师帅了,那可相当于万户了!
  而且在陈德兴这边,他是开国功臣!等陈德兴平了天下,他张九还能少一个世代公侯?
  张九的心思越来越热,三口两口就把一个肉饼吞了下去,又猛灌了两口烧酒。猛地站了起来,红着眼睛四下一扫,周遭的士兵大多已经吃完。张九怒吼了一声:“弟兄们,吃饱了吗?”
  “吃饱了!”下面的人齐声喊道。
  张九吼道:“披甲!执械!准备杀鞑子!”
  “杀鞑子!”军将们吼了一声,纷纷起身取了盔甲器械。以排为单位列阵,列队完毕,士兵们便互相协助着披上了盔甲。
  由于是步兵,军将们都披着几十斤重的步人甲,披带起来可有些费劲儿。等到军将们披甲完毕之后,各排的排长根据北伐军的操典条例,还要挨个检查士兵们的盔甲器械和干粮。完事儿后便大声儿报告上去。整个过程看着挺麻烦,但是完成起来却很快,毕竟现在北伐军陆军的官兵,大多都是训练有素还上过战场的老兵。
  看到各部队都准备完毕,张九又吼了一嗓子道:“出发!杀鞑子去!”
  “诺!”众军将大声回应。
  张九也已经披挂整齐,一样的步人甲,只是头盔更加精致,和普通士兵有所区别。在头盔的中央还有一颗金色的星星以表示军阶——北伐军现在也有简单的军衔体系了,分成将、校、尉三个等级,每一级还分上、中、少三等,一共九级。张九的旅帅已经是少将军一级了,师帅是中将军,军将则是上将军。至于陈德兴自己,当然是列于诸将之上的王了,是没有军衔的。
  ……
  “八旗正黄旗佐领杨阿喜记中功一次,可换取百五十亩八旗田庄三所外加旗奴三户,同时升官一级担任参领!”
  “八旗正红旗佐领金阿敏记中功一次,可换取百五十亩八旗田庄三所外加旗奴三户,同时升官一级担任参领!”
  “八旗正白旗佐领海大崴记中功一次,可换取……”
  准备出阵的八旗兵,这个时候都按甲队为单位聚集起来,由各甲队的参领大声宣读着“功赏告示”。功赏告示是北伐军特有的制度,就是将功赏晋升公开化。什么人立了什么功,受了什么赏,都会向全军公布。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服众——谁要不服气可以向大义教官提出,而且可以越级向上反映,直到明王陈德兴处。
  而公开功赏的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激励作战!昨日还是除了一身力气什么都没有的穷光蛋,因为立功,转眼间就有了田庄、农奴、官职……如何不叫人羡慕到眼红?
  这羡慕和眼红,便是作战立功的源动力!
  另外,和这一套军功赏赐体系相对应的,就是武贵文轻了。
  和大宋与地主士大夫共天下的祖制相反,陈德兴的这个军政集团的基础就是汉家武士!利益分配自然围绕军功,土地、农奴、官爵,都和军功挂钩!对于被纳入北伐军体系的辽东各种鞑子而言,当兵打仗,更是唯一的上升通道。
  如果他们不想世世代代当农奴,那就只有凭着武艺入选八旗兵,然后立功受赏,一刀一枪搏富贵!
  各旗的参领念完功赏告示以后,各佐队的八旗兵眼睛都红了,得到奖赏的人更是纷纷站起来声嘶力竭的吼道:“明王万岁!万万岁!”
  “明王万岁!”这一轮没有得到赏赐的八旗兵也纷纷站起,跟着大喊。北伐军的营地当中,又一次响起了狂热的欢呼声,整个军营再次沸腾起来。
  ……
  震天的口号响起时,陈德兴在中军大帐中用着早饭,和普通士兵一样,也是肉、面饼和酒。昨天晚上,他只睡了两三个时辰,不过现在的精神却好的出奇,正处于一种莫名的兴奋当中。
  因为他知道,最晚到明天,他便是辽东半岛和高丽的主人了!真正的一国之主!
  门外响起了近卫师师帅朱四九的声音:“大王,各师先锋已经出发,近卫师已经准备好了,请大王示下。”
  陈德兴将最后一小块肉饼塞进嘴里,吞咽下去,然后站起身,取过自己的宝剑挂在腰带上,才走到门口一把掀开门帘,朱四九和张熙载出现在眼前,陈德兴轻轻道:“出阵!”
  一声令下,号鼓之声随后便此起彼伏,一队队披坚执锐的甲士从各个营地中列队而出,纷纷往各自的目标地域前进。各师各旅的参谋已经提前到达那里,还带着各部的旗手——现在的北伐军营以上(包括营)作战单位,都有了自己的军旗,都是部队番号加上各种动物或武器图案。各部队官兵只要寻找到旗号,就能到达指定位置。
  这次可是三万人的军阵!不仅有步兵参战,还有炮兵、重骑兵、轻骑兵等诸多兵种。按照后世的话说,就是多兵种合成作战!指挥起来当然有些复杂。好在,北伐军的训练严格,还时常演习,事到临头才不显荒乱。
  步兵抵达的时候,前方的骑兵已经在交锋了。也不是大战,而是各自的轻骑兵在游斗。北伐军方面出动的是八旗的三个佐队,蒙古人则出动了五个百人队,在两军大阵的中央来回飞射。他们这是要掩护各自本阵的布列。若是没有八旗兵的加入,陈德兴的步兵是很难从容布列的,除非天色未明就早早出动,在黑暗的掩护下完成布置。好在现在,陈德兴已经有了一支堪与蒙古骑兵对阵的轻骑兵。
  张九指挥的步兵旅已经完成了展开,两营弩兵在前,一营长枪兵在后。另外,在弩兵之前还部署了一排拒马。而这个步兵旅所在的位置,则是整个大阵的中段。在他们身后则是近卫师的阵列,鲜红的战袄和旗帜组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一面象征着明王的日月大纛高高竖立。在更远一些的后方,一只巨大的热气球正在缓缓升上天空,气球上赫然绣着圆日新月,日月为明,这边是明王陈德兴的象征!
  不过气球下面的篮子里,载着的不是白衣仙子墨影娘,而是北伐军陆军军校少年班的士官生蒙起,他的任务是和另外一名参谋一起,居高临下观察战场,然后再记录在纸上,装进竹筒丢到地上。
  而女神棍墨影娘也上了前线,只是一席白衣,没有披甲,骑着一匹白马,紧跟在陈德兴的身后。一张俏丽的面孔上全是圣洁庄严的表情,仿佛不是人间女子,而是天上的仙人一般,根本就没有七情六欲。只是一双明眸之中,偶尔会透出一丝的兴奋和热切。
  今日之后,明王将是辽东和高丽的主宰,而用不了多久,明王的旗帜将插遍华夏大地!


第370章 飞天火箭
  就在北伐军对面的原野上,黑压压的蒙古大军正从西方而来,并不都是骑兵,而是不到两万人的蒙古骑兵和万余人的汉人、高丽人和色目人组成的步兵——这是管领归附高丽军民总管,沈阳路军民万户洪福源指挥的军队。
  这洪福源是高丽唐人,就是唐朝流亡到高丽的汉人,世居高丽北方的唐城。在蒙古高丽战争初期落水当了高丽汉奸,带着蒙古人攻城略地,立了好大功劳,自然颇得蒙古主人赏识。后来他在高丽无法立足(一开始封在高丽西京也就是平壤),便裹挟了万余户高丽人,跑到了辽东,被安置于沈阳路。这次又跟着塔察儿杀进高丽,狠捞了一把,如今又被塔察儿带来了辽东。
  不过现在受他指挥的万余“汉军”,并不都是他的人马,还有郭守敬带来的属于蒙古水师的炮手和30门火铳、100加发石机、100架三弓床子弩。另外,刘孝元和郭守敬二人,也奉了塔察儿的将令担任“同知”。
  现在刘孝元和郭守敬两人,都披上了单层头的皮甲随军行动。刘孝元骑着在马上,眉头深皱望着远处正在欢呼的北伐军。他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汉人军队也会有这样高昂的士气?他摇摇头,转身看着他的同伴郭守敬,郭守敬正忙乱的指挥着一千出头的色目人在摆放三弓床弩、发石机和大火铳。提着战袄来回奔跑,累得气喘吁吁……
  也不知道塔察儿是怎么想的,三弓床弩、发石机和大火铳这三种射程完全不一样的武器,都叫郭守敬一个人指挥。而这郭守敬明显没有什么指挥才能,也没有什么得力的人帮衬。
  刘孝元虽然也是“同知”,但是他哪里懂这些器械之道,对于排兵布阵也只知道皮毛。各种各样的兵法韬略是知道很多的,就是没有任何实际的经验。实际上和南宋那边些科举正途出身的阃帅一样,都是纸上谈兵的专家……后世的近现代国家的军校培养职业军官,都不会省了下部队实行这个过程,毕业以后也是从基层干起,这样的安排绝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宋、明、清三代,督师的文官虽然都是军队的统帅,但绝大多数没有任何基层军队的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