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23章

奸雄天下-第23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似道冷冷道:“事情总在人为,只是吾大宋又有几人能做事?祥甫,你觉得陈庆之能做事吗?”
  李庭芝淡淡一笑,道:“陈德兴是有勇有谋的,昨日保障河畔力克北虏千骑就是明证。只是……为人操切了一些,还有些不通人情。”
  这话不是无的放矢的,在陈德兴今晨上报战功的时候,已经将六百多颗首级和四十八匹战马的功劳分配好了……包括陈德兴本人在内,一共有一百八十八位参战军将名下有斩首的功劳。其中包括一百四十一名有家眷需要照顾的重伤员或战殁军将,蒙古汉军的二百多颗斩首大多归了他们。而余下的四十七人中,有二十一人的斩获颇多,够的上弄个官身了。
  也就是说,陈德兴要把昨日的斩获掠获的功劳全部分给跟随他作战的军将,这摆明了是要拉起属于自己的队伍。
  当然,在军中拉帮结派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现在不是天下承平的北宋,可以让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了。为将这拉拢一般厮杀汉共进退也没有什么了不得,而且陈德兴的官小职卑,区区一个承信郎而已,就是扣他一顶图谋不轨的帽子也没有人会相信的。
  但是,要一口吞下诺大的功劳,这吃相实在难看了些。
  贾似道轻轻哼了一声:“六百多颗首级外加四十八匹战马……他也真敢下嘴,就不怕给噎死?”
  贾似道的话,自然是对陈德兴自说自话分配军功不满……武人贪功他是可以理解的,陈德兴要拉队伍收人心他也不反对。贾似道并不是那种看见武人抓兵权就以为是要谋不轨的书呆子。但是他对于陈德兴现在这种急吼吼的吃相却是无法理解的。
  陈德兴不过20岁的年纪,已经是个承信了,现在又立下如此的大功,官家怎么都能赏他个横行的。这可是20岁的横行官啊,还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又遇上如今的兵革乱世,将来还怕没有一个承宣使(正任官)吗?如果运气好的话,20年内做到太尉也是可能的。不过40岁的太尉,和昔日的岳武穆也差不多了,再要快的话……就不怕重演一次风波亭么?
  一旁的廖莹中这时低声建议道:“相公,不如由下官再去劝劝陈德兴,好歹分一半功劳出来。这样两淮将门那里也好说话……”
  当然不是陈德兴和他们好说话,而是贾似道好安抚这些骄兵悍将。陈德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班底,贾似道同样要安抚自己麾下的将门。
  贾似道的脸色,此时也渐渐的沉了下来,只是拈着自己保养的颇好的胡须,沉声道:“一半如何够?两淮将门苦战竟日,折损的人马数以万计,方才有了这点功劳。这陈庆之自己吃饱也就够了,那些赤佬军汉给些钱财便是了,这官也是他们能做的?群玉,你该知道不患寡,唯患不均的道理吧?如果没有这些斩首,下面的人也认了。可是现在有了,哼哼,可有的好争了……”
  廖莹中的眉头紧紧拧起,道:“相公,这陈德兴就是这等脾气,也正因为如此才肯有部下随之死战啊!”
  贾似道哼了一声:“好端端一场功劳,竟然惹出这等麻烦!这陈德兴也真是年幼无知!不,应该是和他老子一个脾气!”
  李庭芝摇摇头道:“相公,这可如何是好?总不能有功不赏,难道要连陈庆之的功劳也压下去……”
  廖莹中道:“这可不行,要是如此……还有谁肯去和城外的北虏死战?再说临安还有个丁大全等着挑毛病呢!”
  他收了礼,自然要帮陈德兴说话了!
  贾似道沉默了片刻,又冷冷一笑,“罢了,罢了,人头怎么分吾不过问了。陈德兴也是两淮将门出身,他们自家的事情自家去解决。这恩怨因果,我可不想沾身!”
  “相公,那陈德兴此子还可用吗?”李庭芝皱着眉头又问。
  廖莹中连忙道:“相公,现在可是用人之际,这样有勇有谋的将才如何能不用?而且扬州诸军之将有几人肯如陈庆之这样拼命的?不如先给他一个武锐军正将的差遣,让他把昨日随他回城的六百多人都管起来吧。”
  “相公,”李庭芝觉得廖莹中的话挺有道理,也附和道,“昨日一役,武锐军损失惨重,所余不过两千多人,其中能战的也就那六百多了,若是不用……只怕武锐军就再也恢复不了元气了。而扬州城内诸军多有暮气,如武锐军这样悍勇敢战的实在难得啊。”
  贾似道思索一下,点点头,“那就依群玉所言……至于怎么报功,今日军议时先不提,让下面自己去折腾。”


第32章 二十二兄弟
  “和尚、高大、恶虎兄、二位王兄弟、顾哥儿,在座诸君,我等的第一杯酒,当敬昨日战殁的四千武锐军兄弟和卢右武。”
  此时此刻,月明星稀,凉风徐徐,扬州城内,十里长街,琼花楼上,陈德兴一身绿色窄袖官服,站在席间,举着酒杯,向如约而来的二十一位同生共死的兄弟如是说道。
  是的,是二十一位,包括陈德兴在内,一共是二十二人,单单少了卢大安一人。经过一个白天,陈德兴率领千余武锐军溃卒,在保障河边背水一战,击破北虏千余骑兵,斩真鞑子首级四百余级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扬州城。昨日出阵的诸军将领自然是闻风而动,都憋着股力气想抢到一份足够大的功劳!
  虽然赵宋立国以来便崇文抑武,坚定不移地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将一干武夫压制的死死的。但是到了南宋末世,随着蒙宋战争连续不断,国家的财政又濒临破产。大宋的官家和文官们渐渐的已经失去了对武人的绝对控制——以文驭武的关键,还是大宋朝廷能拿出足够的财帛喂饱一帮骄兵悍卒,使之不以三军主将为衣食父母。可是自绍定、端平以来,会子滥发,褚币贬值,军中厮杀汉们实际上的军饷已经大不如从前。这大宋的军将,自然也没有过去听话好指挥了。
  而且,此时的蒙古帝国实行的又是分封体制。虽然汉人在蒙古帝国的地位不高,不如蒙古人、色目人受信任。但是一干蒙古汉军世侯却实实在在的是一方诸侯,拥有自己的军队、地盘和百姓!
  整个北方汉地,真正由蒙古帝国直辖的地盘并不太多,大部分土地都是几十家汉军万户世侯的天下。其中地盘最大的益都行省相公李璮占有了差不多整个山东半岛,拥兵七八万之众,官位、地盘、军队都可以传给子孙,俨然一国君王。而他的父亲李全昔日率众归宋的时候,不过得了个正七品的武翼大夫,待到据有山东二府九州归宋也不过是升到了广州观察使(正任官)。
  相比之下,大宋武夫们的地位的确有些低下了,现在朝廷发下的财帛又大不如前,若是文官们再压制得太凶些,率众叛国的事情也不是不会发生的!
  如今四川的局势大坏,便是由于朝廷肃清余玠在四川的旧部和党羽而起——四川的军头们又是叛乱又是投降的,差不多把川北防线给拆了,全然没有当年高宗皇帝斩杀岳飞,清洗岳家军时的顺服了……
  这也是贾似道为了怎么分配几百颗斩首的功劳而头疼,又不肯出面强压陈德兴的原因。要是换成北宋天下承平的时候,有哪个武人敢让贾似道这个级别的帅臣头痛,直接用军法斩了都没一定!昔日北宋名臣韩琦不就随便挑了个罪名斩了狄青部下的勇将焦用的吗?
  陈德兴敢明目张胆拉山头也是基于眼下的形势。要是他不幸穿越到文治鼎盛的北宋,他敢忤逆韩琦、文彦博这样的名臣试试?明天说不定就是一个军法从事去挨刀子了。
  而今日赴宴的诸人,都已经知道陈德兴在为他们的官位奔走,还预备和扬州城里的两淮将门顶上一顶,都流露出了感激的神色。如今的大宋虽然有点官满为患,但是对于一帮没有任何背景的赤佬军汉来说,官还是很难得到的。哪怕他们在战场上立了功劳,斩获了北虏的首级,多半也会被上官吞没,他们顶多能得些日益贬值的褚币去吃顿好的……这大宋朝的会子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陈德兴今日在琼花楼内点的两桌酒席,竟然要价六百多贯(会子)。一个战士和蒙古人血战一日所得,还不够在扬州城内吃顿好的,这样的光景,让陈德兴想到了六百九十年后的民国末年,同样是国之将亡,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啊!
  不过所不同的是,如今的大宋,还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手工业,江南、浙江、福建、广南等路,还拥有全世界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而且,如今的大宋,还有全世界最先进、最发达的造船业!就凭这一点,陈德兴便有挽狂澜、扶天倾的信心!
  将手中一杯琼花露洒在地上之后,陈德兴看看左右,要挽狂澜、扶天倾可不能孤家寡人一个。这里的二十一人可都是和他一起在战场上打过鞑子,吼过共赴黄泉的!
  “诸位还记得昨日在保障河边所言吗?”
  “记得!愿随承信赴黄泉!”名叫高大的军汉第一个吼了起来。
  “愿随承信赴黄泉!”其余人等也跟着吼道。
  陈德兴点点头,道:“诸君愿以性命相托,某自当与诸君共富贵!此次,某便拼得性命不要,也为在坐诸君一人谋一个官身!”
  “俺们愿为承信效死!”这回是顾大力这个走江湖卖艺的出身的汉子嚷了一声。陈德兴准备替他争取的官阶是从九品承信郎,和陈德兴现在的官位一样。虽然是最小的官,但却是他这等军汉梦寐以求的,如何不感激涕零?
  “俺们愿为承信效死!”
  二十一人再次齐声高喊!不用说,肯定将酒楼内的客人们吓了一跳。不过这正是陈德兴想要的……能得二十一条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还砍过真鞑子脑袋的厮杀汉效死,已经足够让扬州城内的那些将门忌惮上几分了。
  现在督军援蜀的安丰将门领袖吕文德,不就是因为有一群伐木烧炭的好兄弟帮衬,才得现在的地位么?今日的陈德兴,难保不是又一个吕文德!
  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