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20章

奸雄天下-第20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簧保壕乃鹗鹇肷贤颍
  这样两淮抚司便是用一万余条性命换了对手一万三千条性命——其中还有三千真鞑子!
  “若是真的,可是大捷啊!”贾似道咳嗽一声,换了个喜出望外的神色,“斩了一千鞑子的头,他们起码丢了三千条性命……蒙古鞑子拢共才多少人?怎禁得住如此折损?祥甫,你赶紧随梁机宜去看,若是真的,速来报吾!”
  李庭芝也是喜形于色,他虽然有个濠州知州的差遣,但是并没有上任,还在抚司当参议官,替贾似道谋划军事。贾似道虽然督军十几年,但毕竟是科举出身的文官。知兵的程度和李庭芝这样在孟珙军中出身的进士还是不一样的,战略上面他可以指挥,但是实际战役部署还是要李庭芝在负责。因而昨日一战“大捷”到什么程度,对李庭芝仕途的影响也非同小可。
  若是五百余颗鞑子首级的“大捷”,大宋官家最多减他两年磨勘,可要是一千颗鞑子脑袋上去,起码就能转上两官!李庭芝现在的散官阶是正七品朝请郎,另外还有个直宝文阁的贴职(馆阁职,荣誉性质),属于京官(并不是在京为官的意思,而是宋人对承事郎以上,奉直郎以下文官的通称)中的高层,转两官就是奉直郎,算是进入朝官这个阶层了。等到两淮告捷之时,他李庭芝应该还能转上两个官,到时候就是正六品的朝奉郎,已经够资格在贾似道离开两淮后接任淮东置制使或安抚使了……
  “群玉,”望着李庭芝和梁崇儒两人离开,贾似道又将廖莹中唤到身边,“那梁崇儒做事还算仔细,这四百多颗首级当是不假……如此,昨日一役便是货真价实的大捷,可以多荐几个官了,也给梁崇儒一个吧。”
  廖莹中是贾似道门下幕僚之首,还有一个进士,散官阶和李庭芝一样。如果说贾似道在军事上依靠李庭芝出谋划策,那么他在政务上便是倚重廖莹中了。至于翁应龙和梁崇儒这样未中进士的幕僚,在贾似道幕中并不是太受重视。毕竟宋朝官场的游戏规则就是以进士为高贵。若是没有个进士,就算是贾似道也很难将之拔到高位。而有了进士的出身,再沾上些军功,就很容易成为一路安抚,就是宰执的位子也不是不能一窥的。
  “另外,再去问问梁崇儒,是想继续在军中当机宜,还是想去参加锁厅试。”贾似道又道。
  锁厅试是专门面对官员的解试,通过解试便是举人(宋朝的举人不是终身的,而是一次性的,只能去参加一次省试),有资格去参加来年的省试搏个进士功名了。不过参加锁厅试的官员是不能担任任何差遣的,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分润军功了。
  廖莹中应了一声,便告退离开,刚到门口,忽有停步,提了一句:“相公,您不觉得这四百多颗首级来得不那么简单吗?”
  贾似道一笑:“自是不简单,这事要简单,大宋就不会有如今之难了!”
  “相公,是不是要使人去把来龙去脉弄清楚?”
  “李祥甫不是去了吗?”贾似道笑了笑,“他在军中多年,自然会处理好一切的。”
  ……
  “世伯乃是枢密相公倚重之人,日理万机,身子难免操劳过度。如今天气转凉,正是滋补强身的好时候儿,小侄家中的生药铺子日前得了些参茸虎骨,今日正好拿来给世伯补补身子,聊表些心意。”
  陈德兴终于在抚司衙门的参议署内见到了廖莹中,行礼之后,便满脸堆笑的奉上了礼单。对于陈德兴的这番做派,廖莹中却是大感意外。他和陈德兴之父陈淮清算是相交多年的好友,如何不知道陈淮清的心气?而陈淮清的两个儿子虽然所学各有偏重——陈德兴重武,其兄陈德芳则重文——但是傲气却是和其父如出一辙,何时学会巴结上官了?
  不过意外归意外,廖莹中却没有拒绝收礼——他是奸臣贾似道的心腹,自然是贪官污吏了。
  翻开礼单一看,廖莹中更是讶异了一下。这礼物可颇重啊!人参、鹿茸、虎骨……这都不是江南所产,需要从兵荒马乱的北地或高丽购入,自然是物以稀为贵了。这陈德兴能拿出这样的厚礼,必是有所求了。
  廖莹中合上礼单,请来客落座。看着身材高大,面目威武,很有些大将风采的陈德兴,又微微一笑:“庆之世侄,在武锐军中数月,可适意否?”
  陈德兴微微一笑,知道对方还不晓得自己立了大功——今日离开军营之前,他已经很卢大安一同,将斩获和缴获的数字报给了新来的书写机宜文字知晓,还将一个倜傥风流的文士带去一个个数人头来着……估计这位姓梁的文士还在什么地方吐隔夜饭呢!
  “廖世伯,实话和您说,小侄在昨日之役中带着俺们武锐军的千余士卒在保障河边同鞑子血战一场,颇是有些斩获!”
  “斩获?”廖莹中一怔,好像想到了什么,目光定定地看着陈德兴,“斩获了多少?”
  “北虏首级四百十一,蒙古汉军的首级有二百一十五,另外还掠得战马四十八匹!”


第28章 只争朝夕
  “这是万夫不挡之勇……万夫不挡之勇啊……”
  听完陈德兴的述说,廖莹中只是在心里头反复念叨这几个字——万夫不挡之勇!
  这样力敌万夫的悍将在史书上面是很有一些的,在强汉盛唐这样的人物那是数不胜数的。但是在大宋朝这样的悍将可就罕有了……中兴四大将之中的岳飞、吴玠、韩世忠都有这样的勇武,岳武穆麾下悍将张宪,长子岳云也是这等悍将,开禧北伐时的毕再遇也是这等悍勇,昔日追随京西制置使赵方的勇将扈再兴也有万夫之勇,孟宗政、孟珙父子也有这样的豪勇,而如今在世的宋将中能和眼前这个陈德兴媲美的似乎只有吕文德、刘整、王坚等寥寥数人可以当得起万夫之勇啦。
  而且,即便是以上这些勇将,似乎也没有指挥一千个宋军步卒砍下四百多真鞑子首级的战例吧?
  可是……这样难得的勇将为什么要给自己送上如此的厚礼呢?难道他害怕枢密相公和李庭芝会埋没他不成?
  想到这里,廖莹中的眉头就微微皱起——这陈德兴勇则勇已,却没有识人之名。
  “世侄立此殊勋,枢密相公一定会上报给官家知晓,官家如何赏赐,可就不是下臣能干预的了……”
  说话间,他便将手中的礼单递回给了陈德兴。廖莹中是个贪官——大宋官家现在是发会子当官俸的,要是不贪一点肯定是要官不聊生的——但却是个有品上路的贪官,收人的礼物就要替人办事。陈德兴的功劳实实在在,根本用不着他说话也能飞黄腾达。所以这个礼,他是不能收的。
  可陈德兴却摇摇头,没有伸手取回礼单,只是压低声音道:“廖世伯,小侄有事相求。”
  廖莹中抬头看了陈德兴道:“庆之贤侄,你刚才的话若是不假,吕文德、夏用和今日的地位,二十年后你也可以有。”
  陈德兴还是摇摇头,二十年后……没有大宋了!所以他必须得爬得快些,要只争朝夕,不能按部就班了!
  “廖世伯,小侄想要统领一军。此外,小侄之功,全赖将士用命,小侄不敢独居。”
  听了陈德兴的话,廖莹中面露难色。统领一军,那至少是武锐军下面的左军或右军的统领……陈德兴的功劳倒是够了,转上四官后也会有相应的官阶,但是他在军中的资历还是太浅薄了。
  而将士用命,不敢独居功劳的意思……廖莹中却有些不大确定。陈德兴看出来对方的疑惑,立即摸出一份名单递了过去,笑道:“廖世伯,这些人都是有功劳的,还望世伯能在枢密相公面前美言,让他们可以有一官傍身。”
  “陆虎、刘和尚、高大、王虎、王飞、顾大力、程大安……”廖莹中一个个念着名单上的名字,眉头却越皱越紧。这份名单上面有二十二人,都是陈德兴从战场上带回来的临时军官,除了卢大安之外皆无官身,大部分人还只是一介效用。
  给陈德兴升官没有问题,只要把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报给官家,官家一高兴,没准就一下赏个横行官(右武郎至通仕大夫,再往上加就是武官事实上的峰顶正任官了),至于一个閤门使的贴职更是闭着眼睛都能到手。一军统领也好办,自己帮着关说便是。但是一下子要给二十二人升官,恐怕就不大好办理了……大宋的武官虽说不值什么,但是好歹也是个官啊!扬州这里集中了四五万军队,光是都统制就不下十人,大多是带兵多年的宿将,谁家没有几个白身的子弟想要补个官?
  而要补官,自然需要功劳,这最硬的功劳……自然就是鞑子的首级了!而陈德兴手中的四百多颗鞑子脑袋,是不是应该拿点出来大家分分?
  廖莹中的声音低低的,“庆之贤侄,你的官已经不是两淮抚司能定的了。有我在,你的功劳也是没有人敢吞掉的,两淮战事一了,官家多半还要见你的……但是没有官的两淮诸将子弟很多,光是扬州城内就有上百,人人都等着做官,你若提拔了这二十二人,就要有二十二个将门子没有官做了!”
  陈德兴迎着廖莹中的目光,知道不再拿出点干货,廖莹中是不肯帮忙的了。
  “廖世伯所言,小侄是知道的。但是小侄想做的不是官而是事,如今的大宋不却会做官的人,却的是会做事的人。小侄自己也是将门子,岂不知道将门子得官有多容易?不是荫补便是功补,只要能做事的,大概都已经得官了。到现在还没有一官者,就是做了官也没有什么用。与其把这些官给他们,还不如给能做事情的人。”
  做事和做官是不一样的,做官的诀窍在于媚上,只要上面喜欢就能节节高升。而做事不仅要上面的支持,还需要有下面的党羽爪牙!特别是在军中做事,没有一批可以同生共死的部下帮衬,就是猫太祖穿越过来也一样抓瞎——所以陈德兴要做事,就必须提拔一批昨日在战场上和他共生死的军汉赤佬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