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183章

奸雄天下-第183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之上,绯袍幞头,腰悬斩蛇剑的陈德兴心里暗自庆幸真——还好一开始就准备当曹操的,要不然现在可就哭都哭不出来了。
  ……
  “相公,陈右武的3000人已经过了萧山县城,很快就要到渡口了。”
  禁中都堂之上,一位体态威武,身穿绯袍武臣正在向端坐堂上的贾似道汇报着刚刚收到的消息。
  “就只3000人?”贾似道也不抬头,只是低头看着一封书信。
  这是淮东安抚使兼知扬州的李庭芝差人送来的,报告了霹雳水军大营的近况——大营目前由张世杰和刘和尚共同控制,守备森严,闲杂人等很难入内。留守的军官全部不许离营。吕师虎带人闯了几次,都被人挡驾!堂堂副都统制,居然连军营都进不去,简直成了笑谈。
  “就只3000人,另有4000人在定海的沿海制置使司水军大寨之中。”那武将回答道。
  贾似道眼睛一眯:“让浙江沿海水军负责监视。”
  浙江沿海水军是6000军额,其中缺员约1000,另有2000驻扎淮河,余下的3000人大多驻扎在定海。另外,侍卫步军司还在定海县所在的庆元府驻军6000,合上浙江沿海水军的3000人,共有9000大军。
  贾似道合上书信,丢给了身边的幕僚廖莹中:“吕家那位也是够窝囊,居然连军营都进不去!”
  廖莹中皱起眉头:“那都是陈庆之的命令,霹雳水军是他一手建立的,自然对其惟命是从,等陈庆之入了朝,应该就不会如此了……”
  “他可不是孤身入朝的,还有3000精锐傍身,庆元府那里还有4000人……”贾似道皱起了眉头,“韩刺史,三衙兵能对付得了他的3000人吗?”
  紫袍武官是权提领殿前司公事韩震,有个梅州刺史的正任官,今年四十多岁,生得仪表堂堂。
  听到贾似道动问,韩震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请相公放心,临安的殿前军、殿前诸班直、侍卫步军、侍卫马军合计不下七万,另有水军三千。二十倍于陈家军,若要动武,岂有不胜之理?”
  “相公,真要动武?”旁边的廖莹中才看完李庭芝的书信,眉头皱得紧紧的。“当不至于如此吧?”
  “怎不至于?”梁崇儒也在都房之中,当下就插话道,“若有公主许嫁,一切都好说话。可是官家明明是倾向招真金王子为婿的,三日前吾等都见识过这蒙古王子了,谈吐不俗,儒雅有礼,诗赋更是工整,不知比陈庆之这个武夫强多少。”
  廖莹中和陈淮清交厚,此时自然要帮老朋友的儿子说话:“陈庆之毕竟是功臣,而且容貌壮美,早就得了公主倾心,岂是真金可比的?”
  梁崇儒嗤的一笑:“除了容貌武力,陈庆之哪点儿比的上真金?明日官家就要在北内赐宴,真金和陈庆之都须前往。公主许嫁与谁,多半就要明朗。到时候就怕陈庆之一时冲动……”
  说这话的时候,梁崇儒很有些幸灾乐祸。真金南下可以说是他首倡的,不想竟然成事了!
  他咬咬牙,看着贾似道:“相公,依属下看,最好是等陈德兴出了北内就拿人,同时派兵突袭霹雳水军驻地,把那3000人一个不留都解决了!”
  廖莹中怒道:“梁易夫,你胡说什么呢!陈庆之就算娶不到公主也是右武大夫,没个罪名,你说拿下就能拿下的?还有霹雳水军的3000人是御前军,怎能无端发兵攻打?这要是传到四川、京湖,各路节帅还不被吓反了!”
  “怎么没有罪名?台臣早就弹劾陈庆之贪鄙无耻,以水军官船走私,还有暗通益都之嫌!”
  宋朝虽然文贵武贱,但也不意味着可以随便捉拿一个领了遥郡的高级武官——就是官家也不能这样胡来,若是没有罪名就下旨拿人,宰相是有义务封驳圣旨的,否则便是宰相失职。
  而根据宋朝的制度,要动陈德兴这个级别的官员,需要御史弹章,然后由官家下旨抓进台狱(也有不抓直接窜贬的,不过这样就要给受罚的官员留个官身了),由御史台负责审问,最后再由官下圣谕定罪。除非是军情紧急,否则严惩官员就得走这么一个程序。
  贾似道在那里皱眉半晌,最后还是摇摇头道:“台臣弹劾的罪名太重,一个跋扈也就够了,他到底是功臣,提举宫观总是要给的,而且官家也不想撕破脸。还在宗室里面寻了个女子,准备以公主的名义下嫁。也算保全功臣了……若他还不识相,那可就要穷治其罪了。”
  廖莹中一怔,一下站起,焦急地道:“相公,不至于如此吧?”
  贾似道难得在脸上显出犹豫的表情,轻轻叹气:“群玉,现在不是某要对付陈德兴,是他自己运气不好,又不知道知难而退。一边把着兵权不放,一边又对公主不死心。若是知道进退,现在就应该自解兵权了。”


第242章 谁是明王
  鞭炮齐鸣,鼓乐大作,陈德兴的3000大兵终于抵达了萧山渡口码头。几个文武重臣对望一眼,都整整袍褂,肃容上前。在他们身后,还有一票地位稍低些的文武。陈德兴的父亲陈淮清,好友文天祥,哥哥陈德芳,还有王坚的儿子王炎,道士官儿任道兴还有几个在《光复》报上时常发表文章的士子,包括岭南名士刘孝元在内,都赫然在列。只是这些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用强颜欢笑来形容倒是颇为恰当的。
  在临安做官的都是耳聪目明之士,当然知道官家想把闺女嫁给谁!看看陈德兴绯袍骏马,头上飘着都统将旗,好不得意的样子,心下都突如其来的一声叹息。
  这个陈德兴,的确是大宋柱石,如果能婚配公主,再以驸马之尊执掌三衙,大宋天下至少能有四十年安泰,真是可惜了……
  官道两侧现在已经是人山人海——不知道是从哪儿汇聚来的看热闹的人?大家看到了英武不凡的陈德兴,突然就不约而同的发出了一阵喝彩声音。
  “陈右武威震川蜀!”
  “陈右武是我大宋柱石!”
  “陈右武,再帮俺们好好教训鞑子!”
  陈德兴满脸堆笑,骑在马上就朝周围欢呼的群众拱了下手,然后大声地开口:“浙江的父老乡亲,俺陈德兴没有辜负大家伙省吃俭用才交起来的税赋,俺们汉家的半壁江山,已经保住了!”
  “陈右武威武!”
  “霹雳水军威武!”
  周遭的民众再一次发出热烈的欢呼,现场的气氛显得有些异样——至少在马光祖、江万里和王坚三人看来就是有点儿不寻常!临安的民众怎么能如此拥护一个拥兵的武臣呢?昔日的岳武穆好像都没有这样得民心吧?
  这临安的民心,难道不应该是属于官家独有的吗?
  “陈右武,您什么时候能带着俺们打回北地去?”
  “对啊,北地是俺们汉人的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夺回来啊!”
  “打回北地,收复中原!”
  这时又有人喊出了收复中原的口号,一部分围观的民众显然有些意外,不过更多的人却是大声的附和,口号声顿时喊得震天动地,气氛一下子就高涨到了极点。
  陈德兴显然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场面,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只当是《光复》小报的宣传有了一些效果。
  他微笑着频频向民众点头招手,气色和神态出奇的和蔼。也不去忙着和前来迎接的几个大官招呼,而是满脸笑容的举起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兄弟虽是淮人,但却自幼长于临安,诸位都是我的父老乡亲。临安城对陈某的养育爱护,陈某人此生何敢或忘?陈某这一路走来,孜孜以求的就是给临安父老,给江东父老,给全天下的汉人一个太平。而临安的太平、江东的太平、全天下的太平,其实都是一回事儿!
  没有江东的太平,临安如何能够太平?没有两淮、京湖、四川的太平,江东这点地方又如何太平?若是兄弟去年在涪州战殁了,鞑子大汗夺了四川、京湖,下一个要攻取的不就是江南的花花世界吗?而要让四川、京湖、两淮太平……就必须夺回中原,把鞑子统统赶回草原上去。这样我们汉人才会有太平,我们的江南才会有太平,这临安城才会有太平!”
  底下的人们听到这番直白到没有任何掩饰的表白,同时怔了一下。在蒙宋议和大局将成的时候,公开叫嚷收复中原可真是在作死了!要是有个公主傍身还好——官家就一个闺女,怎么都不能让闺女守寡吧?可眼看着公主殿下就要归真金王子了,陈右武还这么不知死活,难道真的不怕去风波亭走一遭?
  在场的陈淮清、陈德芳父子听到这番表态,都觉得眼前一阵金星直冒!仿佛已经看到陈氏一门被陈德兴拖累,要被窜贬琼州了……
  马光祖和江万里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流露出了惋惜的神色。皇城司和御史台的耳目一定就在萧山渡码头这里,今晚上官家就能得到皇城司的密报,明儿一大早御史台的弹章就会递上去!
  虽然不会立即下御史台狱,但是等到献捷大典结束,差不多就该要穷治其罪了!
  如果这位陈右武真的一点都不知道收敛,还要继续多嘴,甚至上书反对议和,那么也不排除在献捷大典结束前就下御史台狱。
  王坚、王炎父子的脸色也同时大变,两人虽然都认可陈德兴的言论,但是这样公开和官家唱反调,这到底想干什么?两人的目光不由就往陈德兴身后排成四列纵队,肃立不动的3000精锐望去……
  文天祥却一脸肃容,频频的点头,似乎颇为赞成陈德兴的言论。
  对于蒙宋和议,他是持反对意见的。明明是战胜一方,又是给岁币,又是嫁公主,官家还要认一个比他小十岁的忽必烈当哥哥,真是让人气闷到了极点。好不容易鼓动起来的民气,这段时间也一泄再泄。除了一些太学生和年轻士子还聚集在文天祥周围呼吁抗蒙,临安城内几乎就没有什么抗蒙的言论了。没想到今天陈德兴一到,就有那么多民众聚集起来欢迎,抗蒙的民气也有再次鼓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