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471章

建设盛唐-第471章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默啜脸色徒变:“这怎么可能,唐军居然有这么多的骑兵!”

    此时突厥人前方是韦晞所在的小山,左侧是湖泊,右侧则是一片丘陵,唐军骑兵从小山和丘陵杀来。

    问题是,唐军骑兵的数量相当多!

    不是说唐军骑兵只得二万吗?可现在至少十万,怎么可能!

    默啜不能置信,然而这是事实。

    弦响大作,默啜抬头看时,箭雨在半空飞了过来,天空为之阴暗。

    听到弦声,默啜知道怎么回事了。

    该死的,这是归顺的突厥人!

    突厥人在打突厥人!

    箭枝攻击,然后马刀对拼,突厥人与突厥人舍生忘死地干起来!

    来袭的突厥人疯狂地叫道:“不要上了南人的当,突厥人不打突厥人!”

    可是任他们喊破了喉咙,得到的回答是:“大将军韦晞有令,捉住阿史那骨咄禄,赏万金,封郡公!捉住阿史那默啜,赏千金,封千户侯!”

    唐大将军韦晞,他的人很多很多!

    在唐人的带领下,归化突厥人暴发出的战力压过南下的突厥人!

    正是一群虎率领一群瘦狼打败了一群恶狼!

    人的名声树的影儿,突厥人听闻到韦晞在此,已是军心不定,又见着唐军势大,加上唐军以逸待劳,突厥人大败而归。

 第六六九节 大事一件接一件

    我都没有力,你就倒下了!

    给正宗唐军的感觉就是如此!

    归化的突厥人在重赏诱惑下争相驰骋,大破正宗突厥,正宗唐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唐军大肆庆祝胜利,他们死伤不到三千,获得了这场大胜。 .

    不过后来人们都说因为突厥人听到韦晞在军中,又见他有这么多的军队,胆都吓破了,因此胜利理所当然。

    默啜要不是逃得快,几乎被擒。

    可是他的五万先锋骑兵,只得万余逃跑,其余三万多人或死或被俘。

    而阿史那骨咄禄听闻前锋败战,他二话不说,立即出逃,唐军竟然追之不上!

    他这一逃,队伍就散了,待回到杭爱山时,只得三万余人!

    那个告密的南人应了他的话,若有埋伏,甘受处罚,结果被阿史那骨咄禄。。。派人给送给韦晞!

    连锁反应是在前线的右卫中郎将陈昊自杀!

    抹了自己的脖子,他不死不行,他是并州上党人,是武三思的小同乡(武是并州文水人),由武三思保举,那个被送回来的南人一口咬定陈昊派他去的。

    人死无对证,韦晞在向神都报捷的同时也将陈昊之死照实奏明,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只说有唐人奸细将唐军虚实告诉突厥人,突厥人突击,被打败,将奸细送回,然后陈昊死了!

    武则天看到这个奏折时,上官婉儿来补刀,她将陈昊的经历送上,武则天一看,哪还不明白怎么一回事!

    于是她将武三思找来,臭骂了一通!

    武三思自然是矢口否认他指使的,只是请罪失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挨没收了五百户的惩罚回去。

    没收几百户的食邑对他武三思来说是不痛不惹,但他的心理阴影面积不小。。。该死的突厥人,好心助他们居然害死劳资好不容易培养的一个将军,操,狼心狗肺的突厥人,下次不帮他们了。

    ……

    路上逃跑的突厥人去哪了呢?

    投韦晞去了!

    韦晞大张旗鼓,盛情欢迎昔班尼的到来。

    没有他的提前通知,唐军哪怕取胜,也都不会这么顺利。

    有了他的提前通知,韦晞即时点起归顺的突厥人进行训练,轻胜正宗突厥人。(不用怎么训练骑射,而是遵守纪律和队形)

    结果昔班尼赏千金,封千户侯和得到了右金吾卫将军的位置!

    ……

    韦晞在六月底回归神都,带着大批的突厥贵酋进入宫殿,上奏突厥人归顺之事,得二十万人(男人才是人),总人口数高达五十万!

    这么多的人口,相当的敏感,又不是边远之地,韦晞万万不敢据为已有,立即脱手不粘了,特意请求朝廷处置,并保举李昭德为抚突厥大臣。

    武则天非常高兴,采纳他的意见,派出李昭德为钦差大臣,前往受降城处置此事。

    临行前,他与韦晞商量,韦晞给出的建议是个“诚”字!

    李昭德以之为然,去到归顺突厥人身边,一视同仁,将突厥人视为唐人,于是突厥人心服口服。

    过往,大唐征服了突厥人之后,只是让他们聚居,没有汉化。

    并且不断地抽调突厥人当兵打仗,图的是削弱突厥人的实力,不怀好意!

    人家突厥人不傻的,最终酿成谋反。

    李昭德处事公正,办事公道,突厥人经历了许多,人心思稳,李昭德遂稳定形势,稳步推进汉化,待一年后他回朝,拜相,为同凤鸾台三品。

    至于韦晞,他招降这么多胡人,形成了胡夷臣服,四方来投的大好形势,武则天大喜,将其提升为郡公,食邑二千户!

    武三思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更恨韦晞的保举李昭德处置突厥人之事,恨得牙痒痒的。

    这回武承嗣的认识清楚,教训他道:“你连两个县的苗民都搞不定,给你五十万人,要是他们又反了,姑母真的要杀你的头了!”

    原来武三思招抚二县苗人,结果人家逗他玩,先隆后叛,抢到武三思的金头盔、金甲和官印,让他颜面丢尽。

    韦晞返回神都后在工部与兵部行走,忙于练兵、监造兵器、铸造钢铁和修建铁路、公路诸实务,仿刘备当初从曹操时学圃之事,以为韬光养晦之策。(圃:种菜也)

    他乖乖就好,武则天也就放心地忙乎她的大事。

    ……

    今年是载初元年(六九零年),武则天在丈夫死后执政五年多,统治愈加牢固,已迫不及待,注定有许多大事生。

    七月对于大唐宗室是个悲惨的日子,武则天完成了对大唐宗室的最后一击!

    武承嗣使周兴等罗告隋州刺史泽王上金、舒州刺史许王素节谋反,十三日,杀之,并诛诸子支党。八月二十八日,杀南安郡王颍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贤二子,唐宗室诸王子孙将殆尽,拿下其亲党数百家。

    朝臣噤若寒蝉,敢出声的只有驸马韦晞言西域人少,太平公主开府不易,遂将逆谋余党皆配流西域。

    当时酷吏欲大开杀戒,韦晞此举,虎口夺命,只杀了唐宗室中的皇子皇孙,其余人等均赦之,活人无数。

    而武则天既除李唐宗室,再无婆家人置喙她的行径,也是在七月的大朝里,一个道貌岸然的和尚昂然进入朝政中心…………明堂,献上了四卷《大云经》。

    武则天着内侍传阅诸人,原来经里称武则天乃弥勒佛下界,应代唐为阎浮提主(佛教以人世为阎浮提主)。

    “众卿家以为如何哪?”武则天笑里藏刀地问道。

    三方势力立即扑出来赞美道:“该当如此!”

    哪三方?

    武家亲戚党!

    酷吏们!

    还有是军方!

    “请恕儿臣直言!”韦晞施施然站出来道:“难怪臣看母后是这么的眼熟,而母后也肯将爱女嫁给儿臣!”

    武家二代的武攸宁(武则天堂侄)傻乎乎地对兄弟武攸暨道:“他(韦)在说什么啊?”

    “不知道哦!”武攸暨双手一摊道。

    武承嗣、武三思眼反反,暗骂两个家伙孤陋寡闻,韦晞是在变相讨好武则天,因为社会上广为流传韦晞是佛道两家护法神,天上人,他见过弥勒佛啊!

    果然武则天很是高兴地认了:“皇儿得配太平,真是天作之合!”

    韦晞不止是拍马屁,他这一站出来,朝堂上所有将军们都站出来了!

    军方势大,逼得文臣也要跟随!

    于是岑长倩领头,皆称善。

    满堂通过,武则天遂着印经,颁行天下,籍此做足社会舆论。

    散朝后,武家党羽们聚众而出,都兴高采烈地,他们预备弹冠相庆!唯有武承嗣和武三思眉头紧锁:“敌人太狡猾了!”

    按武承嗣极力对武则天建议的:“去唐家子孙,诛大臣不附者!”

    韦晞呢,对于武则天的登位行径,他都说好好好的,这让武氏兄弟情何以堪:“哎,你是军神耶,中流砥柱耶,就不能够坚决拥护李唐,坚决反对武则天称帝?!”

    他们最想搞的就是韦晞,可韦晞与军方坚定地站在了武则天这边,如此恭顺,她不可能让武氏兄弟轻易触动军方将领的,让他们纳闷不已,就在武则天下令行经书的喜庆日子里,相约喝酒解闷!

 第六七十节 公主府夜话

    他们喝闷酒,韦晞则与谋臣崔千寻在公主府的临河花厅里喝夜茶。.

    老婆不在家,韦晞生活上照样不花,除非陪上官婉儿,白天照样是锻炼、做实务,晚上按时准点睡觉!

    生活很有规律,就让敌人找不着漏洞,让武家兄弟爆粗:“你特m的还是大唐权贵?简直就象个和尚般的死板!”

    不对,和尚不死板,某位大和尚与武则天参禅参得不亦乐乎。

    也就是韦晞比和尚还要和尚了!

    对比于武家兄弟的横行霸道、荒银无度,韦晞将他们打脸打得啪啪响:比他们本事大,比他们更谦虚有礼,宣威于外族,不在唐人当中逞强,顾着鼓捣一些玩艺儿,名声好得简直就象天生圣人。

    茶烟袅袅,香气袭人,二八年华的美貌侍女给家主与客人沏好了茶,斟满,然后恬静地退一边侍侯。

    一身文士装的崔千寻看着侍女,不由得微微一笑。

    白袍峨冠、长披肩的韦晞生得英俊潇洒,飘逸自信,一身的文艺范儿,压根儿都不象杀罚随心的大将军。

    “你笑什么呢?”韦晞问道。

    “我最初来贵府上时,见到的可是大妈!”崔千寻实话实说。

    他这说,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