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说太后想知道言路,对御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御史毕竟人力有限,公务繁忙,难以满足太后的要求。
讲者无意,听者有心,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宗为人机灵,萌生了献媚太后的想法,于是他上书请置匦(谏议箱),以受四方之书。
名称好的叫做意见箱,不好听就是告密箱!
就是一物多用的铜箱,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格,每格都设置一个投书口,东格漆成青色,叫延恩箱,献赋颂,求官位者投之;南格漆成红色,曰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格漆成白色,曰申冤,有冤抑者投之。
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北格漆成黑色,叫作通玄,这不祥的颜色意味专门用来告密!
看到了告密箱的好处,武则天连声称赞,对鱼保宗提升为工部郎中(五品高官),赏赐绢二百匹,银子千两!立命工匠打造,然后于三月八日,令置铜匦于宫门前,寺人大声宣布道:“太后广开言路,有事者皆可投书入箱!”
路过的官民都惊异地看着这个巨大的有如怪兽般的铜箱,窃窃私语,有的人显得很兴奋,很快地,一个书生站在了铜匦前,从容地把一份书柬投进了东格中。
然后一个商人模样的,鬼鬼祟祟地把一张纸投入了北格里!
当天下午,饭点刚过,看到无人,守卫的御林军仰天打了个哈欠,眨眼功夫,面前站了一群人!
他们争先恐后把各式各样的纸张投进了四个格子中,其中,北格投入的最多!
到得下午太阳快下山时,看到无人,守卫的御林军又仰天打了个哈欠,眨眼功夫,面前站了几个人。
上次是人多给他压力,这次人少,但压力更大。
朝廷的正谏、补阙、抬遗官三个官员齐至,他们阴沉着脸,拿出铜箱锁匙,开箱取投书!
……
皇宫里,看着陈列在她面前的四叠投书,武则天笑开了颜。
其实不用她亲自察看,让官员们记录后汇总给她看就行,但第一天的收获,她想看。
她对上官婉儿说道:“昔时,太宗皇帝看着新科进士从御门中鱼贯而入,曾言”天下英雄尽入吾豰中矣!今投书在此,天下事哀家尽知矣!”
武则天在兴头上,上官婉儿自然懂得说话道:“前有太宗皇帝取士,今有太后知天下事!”
“婉儿真会说话!”武则天夸奖道。
她依次看过四叠投书,拿起了北格的投书饶有兴趣地一份份地看起来,突地,她停住了。
转眼间,脸色阴转多云,吩咐上官婉儿道:“宣右千牛将军郭齐宗进见!”
都快入夜了,还叫将军来作甚,很快地,当郭齐宗跪在武则天面前,上官婉儿就知道为什么。
“捉拿鱼保宗!”
鱼保宗出风头了,自然有人看他不顺眼的,往北格投书,密告鱼保宗曾教徐敬业作刀车及弩,人告保宗所作兵器杀伤官军甚多!
徐敬业造反,是武则天心头之痛,沾边者死!
于是,郭齐宗领旨,出捉拿鱼保宗!
武则天离开,殿上留下上官婉儿在整理资料,轻轻地道:“自作自受!”
……
当羽林军高呼着“奉诏捉拿反贼鱼保宗”蜂拥而来,闯进鱼家时,鱼保宗的心情,是从天堂跳下了地狱,不外如是。
他被押上菜市口断头台时,他人已经茫然,其父鱼承晔无限悲痛:“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鱼保宗死了,但魔鬼已经被释放出来,狂笑着笼罩住大唐的江山。
先是洛阳人不断地往铜匦投书,然后消息传开,太后大开言路,言者无罪,说中者有赏!
于是天南地北,各个地方的人们纷至沓来,抱着各种种样的期望和希望,往铜匦投书。
他们看到了某某某,因为向天家献上诗赋而得赏,升官财;某某某因为谏言被采纳而提职;又有某某因为伸冤而沉冤得雪。
因为告密,邻居被捉走,受到应有的惩罚。
太后言而有信,所以大家更加踊跃投书。
“这铜匦立下,开启言路,果然不错,哀家之心甚慰!”武则天对上官婉儿说道。
“但来投书者多是两都及附近地区,而哀家广有天下,岂能不闻其它地方之事。”
“所以,拟旨,天下万民,皆可向朝廷进言,无论什么身份!各地进言的百姓,旅途之上一律供以五品官礼遇,夜宿驿亭官舍,餐有七菜一羹,如果谁的密奏有益于江山大计,都可能擢升为官,如果谁的密奏有误无实,一律免于问罪。”武则天双目炯炯地道:“哀家要让天下之事都落入哀家的耳中,尽呈在哀家眼前!”
“是!”上官婉儿微一凝神,立成章。
当向告密者大开方便之门的圣旨传遍天下时,地方官员惊诧了,每个告密者以五品官待遇,那得花多少钱!
关键是,这告密的内容,真的有益国家吗?
而百姓们大受鼓舞,去神都告密,还可免费旅游,一举二得,为什么不去呢!
于是乎,各地民众如潮水般地到达神都,把投书投进了那个铜匦。
各地驿站人满为患,不胜负荷,地方官焦头烂额,怨气冲天,但又不敢得罪那些都不知道有没有见过银子却想来告密的布衣。
如果得罪他们,他们会告密说某某某地方官压制言路!
投书过多,铜匦重做,容量翻倍。
投书多如牛毛,负责搬运的御林军再强壮也气喘如牛。
上官婉儿不得不经常加班,甚至连军情司的事务也给拉下了。
而武则天,更是身先士卒,每晚都看投书到深夜,天天厨房给她大补还是容貌消瘦。
百姓上书的内容有张三偷了他的鹅、李四骂他不要脸、还有狗p不通的诗赋,再到查无实据的告密等等。
映入上官婉儿脑海里的就是韦晞曾经说过的“白菜堆中捡珍珠。”她婉转地提醒太后注意身体,但太后却乐此不疲,说:“你们都不知道这事儿的好处呢。”
珍珠有了,那么谁来操刀呢?
第六百一节 酷吏年代
照武则天看来,她手下的御史们一个都不合用!
他们读书读傻了,瞻前顾后,做事怕这怕那,他们的道德观太重,心不够黑,怕因果报应,例如鱼承晔查办了裴炎,人皆称裴炎冤枉,因此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宗出事,大家都说他这是报应,结果鱼承晔上书请罪后要求去职。
御史们的胆量太小,而且他们因循守旧,没有激情!
跟不上太后飞跃的思想,那么他们都得靠边站,太后另辟蹊径。
现在神都流行“你今天投(书)了没有。”要是没有,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神都人。
神都南市有个波斯小贩,叫做索元礼,牛高马大,每天做得同样的工作让他不烦其烦,而所得又不多。
为了改变命运,他也去投了,他投的是东格,想求个武官来当当。
他很走运,被武则天召见。
当索元礼站在太后的面前,高鼻深目,那双眼睛无畏无惧,望过来时堪称虎目如电。
“的……”太后的心弦被拨动了,她知道了她找到了她想要的人!
索元礼得到了游击将军的军职,却不是上阵打仗,而是掌管制狱之事,太后御口金言:“哀家相信你任此重职不会让哀家失望!”
为了报答太后的深恩,索元礼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热情投入到捉拿逆臣反贼的大业中。
神都人很快就习惯这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带着他的一群马仔,到处破门而入,捉人鱼贯而出!
每天都有人被他捉着游街,看着索元礼骑着高头大马,与手下人喝斥着罪犯招摇而过,百姓们羡慕地他的走运,更多的是迷惘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被他捉,以前就没有?
他不仅会捉人,还会审案,审得又快又好。
一个大字都不会的小贩能审案?
小贩的脑袋就是灵活,他审理的第一宗案子就是倒霉的鱼保宗被告谋反案,鱼保宗还是有点水平,知道不能认,抵死不认,索元礼大喝一声道:“来呀,取我的铁笼子!”
鱼保宗定睛一看,那是一个顶部有一个仅能容纳头颅的小口,旁边还有一个上粗下锐的小木条(小木条用来楔进犯人头部的各个部位)的铁笼被抬了过来,索元礼“好心地”告诉一下鱼保宗这个小笼子有什么用,鱼保宗就乖乖地招了,于是他不受刑具之苦,而索元礼得以交差。
之后“来呀,取我的铁笼子!”就成为索元礼的口头禅。
除了这种铁笼子,还有另一种铁笼子,笼内布满铁钉,要是罪犯不招供,即被打得脑浆四溢,鲜血狂流。他还命人将罪犯倒挂起来,再在头上系上重石,称为坠石。
凭借着这些毒辣招数,自然是无往而不利,要谁招就谁招,要怎么招就怎么招!
一可告十,十可告百,百可告千!
攀告连诛,这就是索元礼每天捉不尽人头的原因!
而能够与索元礼比肩的人乃来俊臣,两人合称来索。
此人出身低微,也很不道德,乃他父亲硬逼着一个还不起钱的赌友以老婆抵债后的结果,有可能是他父亲的,也有可能是他父亲赌友的儿子,就是来俊臣。
这样的出身可想而知了,长大后不事生产,游手好闲,最终因为犯有抢劫罪给关进大牢里,因为累犯,据说要秋后问斩。
他听说太后无论出身,只要谁想告密都可以,于是他捡了一根救命稻草般地一整夜狂呼:“放我出去,我要告密!”
喊得声嘶力竭地道:“太后有旨,告密者皆可到神都,你们敢不遵旨!”
“不遵旨”的罪名不小,于是有司层层报告,直到州里最高长官……………州刺史李续那里。
李续乃大唐宗室,爵位东平王,听说来俊臣吵闹,随意地道:“行啊,就送他去神都,让他过把瘾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