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有,出兵打仗,敌方将领的品性如何,有没有可能收买、威吓、笼络等等,决定了我军的顺利与否,臣打吐蕃时,长信侯长巴约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深知道他一诺千金,投我大唐,坚定不移,是以我带上百骑与他商议都不在话下。
我每回备战,首重情报,没有情报,宁愿不打,在打吐蕃之前,关系没有彻底破裂时,我军的情报员已经到过了逻些,沿途关卡、道路、补给、部族一一记录,有这些情报打底,吐蕃先败了三分!
以上是军事情报的一些方面,内容较多,有空大家继续了解。
从事情报工作者,谓之为特种业务,称为‘特务’!(至此,特务名词确定,掌印的称为特务头子,杀人业务被韦晞说成了“干湿活的”)
军情司重要,放在臣属手里,谁都不放心,是以臣提议由宫中直接掌管!”(知情识趣,这话题我喜欢。。。武则天为韦晞点赞,而裴炎等人联想丰富,想到了恐怖统治则认为韦晞过了)
“政务司马实际上是‘监军’的弱化版!”韦晞语出惊人地道。
“军国大事,军队是暴力机构,国之重器,带有强烈的危险!”
“为保障军队的正确使用,监军必须有,但有的话又会造成军队的混乱!”
“比方说,一个监军,代表朝廷,到了军队中指手划脚,主将听还是不听?
不听的话,给监军回朝奏上一本,麻烦!
有的监军,自家懂得自家事,只管军队忠诚,但有的监军本身不熟识军务,却感觉良好,干涉主将军务,从此军队两把声音说话,若南辕北辙时,军队必乱。
反正臣为主将时,不喜欢有人来监着我,他不说话那我还是欢迎的,但是他乱说话,臣真的会将那个监军乱棍打出,顶多事后请罪。
又有,军队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忠义摆在第一位,而许多将军会领军打仗,却不会做军队的思想工作,要教育孩子们忠于皇帝、忠于大唐,教育他们不怕死,教育他们懂得军民鱼水情等等。
这也属于盘子大了,将军忙不过来,须得专业军官来进行。
政务司马就起到这样的作用,臣以为,最合适的政务司马正是那些勋贵子弟,他们家族与国同休,是既得利益者,最为维护大唐,如若是他们都造反的话,那他们的家族……”
他没说下去,但大伙儿都在心里想着这小子满肚子的坏水,难怪老打胜仗。
封建社会可是有“株连”的哦!
一想到会连累到大家族,谁想造反都三思而后行了。
这种政务司马天然就加了一道保险。
“参谋司马还是盘子大的产物,过往将军带千把人打仗,见了敌人就冲上去打就成了,十几万人的军队带出去,将军哪怕是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须得有参谋司马参谋军务,减轻将军负担,同时集思广益,打胜仗。”
“臣的军中,设有政务司马、参谋司马和战地医院,运转非常有效,臣虽不才,少打败仗,三者助臣甚多也!”
……
韦晞长篇大论,讲了一个小时,听得大家津津有味,都是新鲜事务也!
“诸卿觉得怎么样呢?嗯,武承嗣你先说!”
武承嗣的小心眼里,满满的是嫉恨!
韦晞这小子,这么有料,为什么不拉兄弟一把,给我与他联名上奏,功劳我也有。
武承嗣有此想法不足为奇,须知兵部是他管的,兵部事务韦晞说了,岂不显得老武很无能。
见武后动问,武承嗣勉强答道:“三者确立,均经过韦大将军的验证,应当可行。”
再问其他大臣,多是赞同,毕竟军务是韦晞最熟识,别人怎么能够与他辩!
大家就不要鲁班面前弄大斧,关王爷前耍大刀了。
问到中书令裴炎,他先是同意两个司马的设立,而对军情司的大部分是赞成的,细节部分则要商榷一下。
“军情司由宫里掌管,谁来负责日常事务,是寺人,还是女官,还是另外找人?
臣以为,外人进宫汇报工作?说起来,那是不利的,后人说我唐家是搞特务工作的?(此为学习刘仁轨的我大唐皇家不卖马粪)
此外,军情司工作简报除了宫里有、兵部有,还应我等亦有!
再者,军情司监控外面军事情报当然没有问题,而监控我朝军队,那岂不是特务统治了,告密风大起,军队将乱,又是谁的责任?”(裴炎乃顶级大臣,无师自通地创造出特务统治)
第五三八节 争执军情司
裴炎说上一通,并不反对创立军情司,但要求置于大臣们的监控下。
军情司监视军队,可以连带着监视军队人员相关的家庭,岂不是大家都有危险,什么都给皇家看光光?
讨厌!
没有谁喜欢总有一双眼睛看着自己的生活。
当然,王公大臣之间搞政敌的情报的行径,大家都会有,但规模很小,不会乱箭扫射,不会象军情司以国家的名义动用国家的力量这么大的力度去监控。
犹可虑者,皇家喜欢上了监控臣民,扩大范围,不止军队,还有官员与民众,统统受到监控,那还得了!
此风不可长!
裴炎提出了他的意见,武后很清楚他在想什么,根本不用直接与他辩解,招呼韦晞去对抗他就成了。
“军情司是搞情报的,情报工作重‘秘密’,把情报弄得天下人皆知的,那还有秘密!除了保证情报不被扩散,还要保护情报员的安全,否则谁敢当情报员?所以裴相公的话,臣不敢苟同!”
哪怕裴炎位高权重,也敌不过韦晞是情报方面的权威,成立军情司是大势所趋,而且归属于皇家直管。
因此武后着岑长倩拟旨一份,乃准许军中设立两司马,分别为监军司马和参谋司马,韦晞的政务两字给武后改为监军,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这个司马不得了!
属于主将管辖,但又不可将他当成普通下属,新出军令明文规定三原则:监军司马与闻所有军中机密,但不得推翻军令,对于军队里的谋反叛逆之事有处置权!
同时也规定了监军司马必须比其他人更爱国忠君,还要懂得开始工作,因此必须经过培训。
同样地,参谋司马也必须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
很快地,“资格证”这个天/朝特色的名词开始流行,宰猪要资格证、开马车要资格证、建筑师傅要资格证、厨师也要资格证……证书满天飞,这不能不说这就是韦晞所造成的恶劣后果!
在洛阳成立了国家级的军队培训学院,主要培训两司马。名字简单扼要,直叫“司马培训学院”。
说起来,设立两司马得到了军队的普遍欢迎:有多官位了嘛!
而且这两个职位偏向于文职,对于一些想要去军队捞取功勋的贵戚子弟极有好处,他们不用上阵冒大险,却有战功,有战功那就何乐而不为之。
两司马往往给贵戚子弟所把持,这也是没办法的,一来韦晞说过的宜给他们,军中老大的话能不听吗?二来他们当中识字的人多!
那时期可怕的文盲率,普通百姓子弟只能够靠上前线挥刀子换取功名利禄了。
大家都在感谢韦晞,所以说武承嗣嫉恨韦晞是有道理的,这么好康的事,居然不分润功劳给他!
至于“军情司”的设立则没有明上谕了,按韦晞的说法是要保持秘密,大家心照不宣地就设立起来。
裴炎识事啊,他忧心忡忡地告诫韦晞道:“韦大将军,你得明白,你放出了什么样的东西出来,将来我们、我们的子孙都会落入特务统治的手里!”
“你也不能独善其身!”裴炎指出道。
“那是迟早的事!”韦晞淡然道,他同样清楚“监控”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的莫大诱惑。
军情司、两司马在成立起打下了深深的韦晞烙印,没办法的,因为是他开的路,所有的经验都来自于他这一系统。
人员是他派出的、培训材料是他书写的,他也同时成为军情司和“司马培训学院”的总顾问,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经过他的把关方可实施。
……
武后更关心的是“军情司”的设立,真是瞌睡时有人送来了枕头,
自古以来,任何统治者都喜欢间谍情报机构,恨不得把天下的一切动静都看在眼中、听在耳里,此乃统治者的天性,要不害怕别人推翻他的统治要不就是方便去打别人,如明朝的东厂、锦衣卫,现代米帝空前恐怖的监听力和netbsp;武后也不是不想啊,但她不会啊,那时期的人会什么间谍特务工作!
韦晞却帮助她建立了间谍机关,专业有效,别人无法挑刺。
理由也给她想好了,如果没有他出面,武后强推诸如此类的间谍机构,只怕会与群臣吵成一锅粥,可能闹到最后,不了了之。
皇帝、皇后也不是什么行的,有时必须妥协。
任何有良知的大臣都不会喜欢给人监视,但是韦晞说他打仗需要,以他的威望,别人也难否他。
舒畅啊!
军情司就等着开张了,心情很好的武后在内殿踱步,思忖着军情司设立地点和掌印人选。
“裴炎说军情司不能在皇宫里,那是对的,我大唐不能够留下特务统治的名声。”
“设立在洛阳城里,不不不,不要设在兵部,那里人多口杂,官员们削尖脑袋想探听机密,韦晞曾说了不利于保守秘密。”
武后想过之后,把“军情司”设在道德坊里,那里有太平公主府,她府上的恶狗凶狠,闲人勿近,有利于保守秘密。
军情司放那里绝非无的放矢,而是有所预谋,此事容后再提。
要选择军情司的掌印人选,兵部派出了一个郎中名叫崔千福的和韦晞派出的一位军官叫做韦一笑出任左右副手,崔成福不是情报科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