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294章

建设盛唐-第294章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家一伸手,便知道有没有,崔郎中根本没有工部的业务能力水平!

    联想到他姓崔,年龄也不算很大,应该是世家大族子弟,奇怪的是工部里崔家的嫡系子弟也不很热络的样子。

    有天,大家见到工部尚书刘审礼与崔千寻亲切地打招呼,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尚书大人的嫡系!

    刘尚书在洮河道前线立了大功,回到工部,他要调入他的人手,作为初上任主官,上头一般都会给面子的。

    自以为认识了崔千寻的根脚的工部官员们有的清高者,不理会崔某,径直做他们的事;也有的动起歪样心思,与崔某拉关系。

    他对任何人都以礼相待,客客气气,直到有那么一天。

    ……

    工部尚书刘审礼亲自陪同一位青年高官直入工部,介绍道是尚太平公主的驸马都尉,右骁骑卫大将军、工部尚书、登州刺史,赐紫衣玉带金鱼袋的韦晞!

    这可是炙手可热的新一代权贵,介绍到的每一位官员都与他热情打招呼。

    而韦晞也中规中矩地按照高官对待中低级官员般的姿势,既不过于高傲也不过于逢迎。

    工部的人们觉得有点诡异,同时两位尚书、两位郎中?

    而旧的尚书和郎中一点都不担心给取代,还与他们不住地介绍情况。

    崔千寻站出来,宣读名单,召集了一批员外郎、主事和不入流官员,叫到的人去开会。

    大家才现,点到名字的人都是部里的业务骨干,他们的官职不一定很高,但做起业务来都有几把刷子。

    之前阿谀奉承而没有技术的官员,则一个没来。

    开会的人们除了工部的人,还有韦晞带来的一批人手,联合开会。

    原来,这位驸马爷要修建高马路和轨道!

    共分四大段,第一段从登州到莱州、青州、泰山、济南、然后沿黄河南岸向西走,到达郑州,终点站是洛阳,此为东线。

    第二段则从郑州出,修建横跨黄河的黄河大桥,然后沿太行山西边的潞州、并州、太原、代州、朔州、终点站是胜州,此为北线。

    第三段是从洛阳出,沿黄河南岸直抵长安,再从长安出,沿渭水南岸一路向西,经凤州、秦州、洮州,终点站是鄯州,此为西线。

    第四段则从洛阳出,经陈州、颖州,建淮河大桥过淮河后,终点站为长江北岸边的扬州,此为南线。

    四条线基本上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呈十字形。

    建成之后,从洛阳出,直达东海之滨,得盐鱼、贸易之利;而北线则对于国防意义重大,它可以把大量的兵员快布署到北方,进攻北方诸族!西线连通两都,交通更加方便不算,同样在国防意义重大,它可以进一步扼制吐蕃,支持西域;南线到达繁华的江南,得以把江南丰盛物产送达京城。

    当然,贯通南北的有大运河,水运能力更强,但度快还是马路。

    原来,在水泥明之后,天后下旨,各州州城都建水泥马路进行连接,但水泥马路是新鲜事儿,当时的明人韦晞威望不足,难以影响到各州城的马路,同时也无足够的技术人员主持修建马路,所以建成的马路千奇百怪,曲曲折折。

    比起之前,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种种问题。

    如今,韦晞有了足够强大的能量,终于可以按照他的心愿建设出一个盛唐交通了。

    他将建立共六车道对向的高马路,同时在马路边修建双轨铁路,此为轨道。

    先修马路,再修铁路。

    当所有工部官员听到崔千寻眉飞色舞地按驸马爷的指示说出修建这四段高马路时,大伙儿先是震惊,更多的是喜悦!

    工部的,谁不想参与修建一项流芳百世的大工程!就象战士想打一场大战般同样的心意。

    前朝修建一个大运河,让杨广得了个昏君而名留千古,但无可否定,大运河改善了南北交通,人员往来、物资输送更加方便,对于社会的进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十字形的高马路同样意义重大,不用多说,工部官员们听得哪怕是修为再高的官儿,也是热血沸腾!

    参与高马路建设,那将会是一个新形式的大运河,每一位参与建设者都会得到无上的荣耀!

    韦晞已经请得圣旨,修建十字高马路,最高领导是天后,下辖韦晞、户部尚书郭待举、工部尚书刘审礼、兵部侍朗武承嗣四巨头,主负责人是刘审礼。

    难怪刘审礼陪着韦晞时依旧满面春风,不怕韦晞的工部尚书身份会夺他的权。

    毕竟韦晞主业是军事,作为第三代将领中的第一条好汉不可能让他去修地球的。

    刘审礼与韦晞有良好关系,韦晞有技术,刘审礼负责贯彻执行,又一种形式的“天作之合”,确保事业成功。

 第四百七节 办大事(二)

    请刘审礼总负责,韦晞也在人事上作出了详细安排,他忍痛将他的得力行政大将崔千寻下放工部,行监督监察之责。??

    另有在河湟一带为他修建马路的工程营官兵也给派往工部,参与修路事项。

    之前,崔千寻到工部里做起“猎头”生意,找来熟悉业务的工作骨干,努力搞好这项大事。

    而修建高马路的建设者来源有服徭役老百姓,花钱招募的民工,还有乡兵,天后严令户部组织、地方官配合,必须保证有充足人手去支持这项工程。

    人员配备得人强马壮,技术上有韦晞这个工头支持,而资金保证来自盐税,在古代属于金娃娃的税种,如此财力有保证。

    韦晞军人作派,主持开过这个会议,即刻请刘审礼分派任务,谁行勘察线路之责,谁谁谁行准备人手和物资、安排资金等等工作,崔千崔更是幸运地得到一项差使,作为黄河大桥的总监!

    这是对他的关照,因为黄金大桥是空前的第一条,每一位建设者都将留下他的名字。

    “本将军已经对朝廷立了军令状,用两年时间完成建设马路的任务,你们和我一样,成功有重赏,失败了就得去通湟县挖煤,不可掉以轻心!”韦晞嘿然道。

    一位年老的主事道:“大将军放心好了,您给予我们这个机会,不用您说,我们也会快马加鞭的!”

    “就是,就是!”官员们纷纷道。

    “那我就放心了!”

    ……

    搞定了高马路之事,韦晞马不停蹄,奔赴登州上任。

    他理事是在他一个月的婚假结束后开始的,他没携带家眷同往。。。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耕耘,韦晞成功地让太平公主怀上了!所以她来不了

    太平公主变得喜怒无常,摸着自己肚子,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成熟样儿。

    下一个时刻她就原形毕露,冲着韦晞挥舞粉拳吼道:“你把我给弄大了肚子,你居然想不陪在我身边,跑去登州快活,你想不理我们娘儿俩的死活吗?”

    “哪能啊!”韦晞陪笑道:“你在我心目占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以你就抛妻弃子,也不陪我们,有什么比我们娘儿俩更重要的事吗?”太平公主涂了蔻丹的手指尖在他的胸膛上划来划去,一副不满意就要他好看的样子。

    “还真的有大事!”韦晞苦笑道。

    “什么大事?”太平公主好奇宝宝的样子道。

    “你能保守秘密么?”韦晞问道。

    “当然能!”太平公主应道。

    “那么我也能!”韦晞微笑道。

    太平公主先是一楞,旋即大怒,对她的老公拳打脚踢,后者抱头鼠窜,一溜烟地跑了。

    他真的跑了!

    这混蛋!这混蛋!

    越想越是恼火,太平公主进宫找她老娘述苦去了。

    “母后,你都不管管驸马的,他就丢下我们娘儿俩,径去登州上任去了!”太平公主委屈地道。

    听闻她有喜的消息,天皇天后极为高兴!又见她来告驸马的状,天后沉吟道:“他去登州,是母后催促他去的。”

    很伟大的丈母娘,将责任揽在她身上,避免太平公主对驸马的怨望。

    “为什么啊?有什么要紧的事吗?”见是天后的主意,太平公主稍稍减轻怒火。

    “一来,他去登州,给他做个地方主官,更好地培养他的行政能力。”天后说出原因一。

    “我才不要,我只要他陪我!”太平公主娇憨地道,抓着母亲的手臂,不住地摇晃。

    天底下只有太平公主才可以这样对禀性严厉的天后撒娇,她的三个儿子们见着母后就象老鼠见猫那样胆怯!

    “别摇,别摇,母后都差点给摇你糊涂了!”天后乐呵呵地道,再讲第二个原因道:“登州是东线高马路的起点,他得去那里坐镇,主持高马路事家,别人可做不来啊!”

    高马路是件新鲜事儿,按驸马的**,对这条大动脉实施封闭式管理,人马皆可行动,但不是什么地方想上就上,禁示非出入口处人畜上路,确保这条交通大动脉的流畅!

    驸马定下章程,非他莫属,等到修建出一段高马路,培养出队伍,就可以不再需要他了。

    见女儿还是不满意,不接受解释原因,天后也不气恼,告诉她道:“登州乃海滨重镇,为朝鲜、倭国往来要道,有贸易之利……”

    “那有什么啊?”太平公主不以为然地道。

    “在那里建船厂,训海军,过海打倭国……”

    太平公主吃惊地道:“驸马欲行东征?”

    “然也!”天后点头道。

    开疆拓土是任何一个皇朝武功的表现,韦晞要替天皇天后东征,太平公主唯有支持。

    她知道她的驸马有大才,颇有能耐,父皇母后当然倚重,不信他还信谁!

    见太平公主不闹了,天后表示欣慰,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没讲给她听:“驸马东征,不为抢地,只想抢金银!”

    生野银矿、石见银矿!菱刈金矿!

    玄清欲辞红尘去清修,韦晞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