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洛阳宫飞香殿里,太子李贤坐在椅上,太平公主倚在榻上,甘寺人和越姑侍立,一起听着冯小宝写给太平公主的歌曲。
冯小宝叫去教歌的有好几拨人,第一拨,童声合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略
在太子和公主的耳边回荡着清脆的童音,一付唯美的充满童真的画面仿佛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听得人赏心悦耳,只觉得胸怀清新。
儿童退场,一队关西大汉扛着唐军军旗,迈着豪迈步伐出场,先声夺人。
由军中右金吾卫著名的歌唱家、校尉董八郎放声高歌,唱起了
……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
他们听得“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只觉得身上血脉贲张,仿佛热血欲沸。
再有“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风采在大唐的旗帜上飞扬”时,关西大汉们挥舞军旗,哪怕太平公主女流之辈也握紧了拳头!
……
女官杜十娘轻启朱唇,唱起了
“今天你又去远行,正是风雨浓。
山高水长路不平,愿你多保重
记得那年初相识,也在风雨中”
李贤忍不住问道:“六娘,你认识小宝是在风雨中吗?”
“好象,好象不是吧?”太平公主迟疑地道。
“肯定是风雨中!要不然他怎么会写出这样的歌来呢?”李贤肯定地道。
“不对,肯定不是风雨中,我记起来了,第一次见到他时,我才七岁大!”太平公主叫道。
“好畜生!我皇妹这么小,他就敢打她的主意了!”李贤貌似震惊道。
太平公主翻翻白眼,一个枕头丢砸她哥!
再听下去,有“还是常言说得好,风光在险峰!待到雨过天晴时,捷报化彩虹!”
只觉得歌诗隽永,意味深长!
……
然后是杜十娘与著名戏子刘永叔合唱
面对你有点害羞爱的话不要急着说
让我想清楚再多些把握等等我
……略
歌唱的两人手拉手,情深款款,满满的浓情密意,见状李贤笑道:“皇妹,这是写给你的,等小宝出来,你与他合唱给父皇母后听!”
太平公主口是心非地道:“我才不和他唱呢,他的声音有什么好!”
而唱完之后,刘永叔笑道:“大将军在教我们时,他的歌喉好极了,比小臣还要来得好,若能听到大将军与公主娘娘合唱,小臣死而无憾!”
在贵人面前,岂有小臣置喙之地,但刘永叔懂得察言观色,他这当儿说出来,谁都不会怪他的!
至于大将军与公主娘娘合唱,还真不是件难事,须知唐人胡风盛,遂好歌舞,上朝都跳舞,冯小宝以堂堂大将军之尊,当街街舞跳,而太平公主给父皇母后献舞也是常事,有时大臣们都有眼福。
果然,刘永叔说话没引起李贤和太平公主的反感,李贤还感兴趣地问道:“最后的loveisforever”是什么意思?
“回太子殿下的话,是爱到永远,大将军说是胡语!”刘永叔回答道。
“这样的胡语?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李贤喃喃地道。
倒是太平公主有所见识,说道:“小宝有他的胡语,什么why啊,goodidea啊!verygood啊!反正就他知道,就他一个人会,别人只能学。”
呃,难道小宝祖宗是胡人?
……
然后是一个隶属冯小宝的吐谷浑归化胡女上场,名叫唐七娘,她其貌不扬,但歌喉一出,震惊飞香殿!
她唱的是!
那撕心裂肺般的“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那就是青藏高原
!”
一阙既完,太子和公主都作声不得!
完全沉浸在那震撼人心的歌曲中,难以自拨。
“青藏高原!”半晌后,李贤问道:“是指……”
胡女唐七娘清清脆脆地回道:“是我家大将军给吐蕃居处起的名儿,就叫作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好!”李贤拍掌叫好道。
从此,青藏高原由冯小宝起,正式得名!
……
压轴的是一首禅歌:!
先是“当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我想我就快变了模样”,还没什么,但当“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唱出来时,太子李贤大为动容,叹息道:“皇妹,我今天真够羡慕你了!今天你是世间最幸福的人了!”
至于太平公主,她听后是容光焕发,双眸晶闪,只觉得幸福无比!
……
冯小宝大爆发,连写了六首新歌,精心排演,进献给太平公主解闷儿,太平公主特邀太子同赏,听得两人叹为观止。
听过一遍,太平公主意犹未尽,吩咐来第二次,李贤止住她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我们去献给天皇天后!”
太平公主没响应,李贤疑惑地问:“皇妹,这么好听的歌曲,你舍不得?”
“不是,我还给母后禁足呢!”
她给武则天禁足,不可出飞香殿,否则挨罚。
“咳,你进献这六首歌曲,是你的孝心,母后不但不会怪你,还会夸奖你!”李贤失笑道。
……
李贤说得没错,当六首歌听完,天皇天后也是眼眨眨!
虽然他们听过许许多多的优秀歌曲,可这六首歌是什么样的水平,歌曲精华,才气横溢的结晶!哪怕帝后之尊也给深深打动。
他们对视一眼,天皇叹气道:“唉,朕关冯大将军一个月,是关得太短了!”
天后会意地道:“是啊,关多他一个月,他又给我们的皇儿献多六首歌!”
然后天皇问太平公主道:“皇儿,你说关多他一个月好不好?”
太平公主咬着牙,纠结了!
……
太平公主会同意关多她的大将军一个月吗?
第三八四节 夜话
太平公主是否同意关多冯小宝一个月不得而知,但许多唐人听闻冯小宝被关一个月,就有脍炙人口的和六首超好听歌曲写出来,无不认为应该关多他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好作品面世。
要知道冯小宝忙于军务,作品不多,但所出作品,尽是精华,风行一时,他文武双全的大名响遍大唐。
当然也有些家伙心忖最好关他一辈子!
……
关门禁还有三天到期,傍晚时分,冯小宝吃过晚饭,正在武器房里保养兵器。
这桩事儿,他从不假手他人,都是亲力亲为。
尤其是他那口随身带的刀中之王“西坎达”,取清油,用绢抹之,再用绢抹去多余的油,刀上留有一层薄薄的油,显得很是滋润。
拨刀出鞘,轻轻挥舞,觉得不轻也不重,如同手臂的延伸。
还有其他的刀剑、枪矛,唯一不保养的是狼牙棒,那东西太过血腥。
然后他的二石弓,用干布清洁弓身和弦,将蜡均匀地擦在弦上,然后用布快速摩擦弓弦,做到发热为止,如此弦蜡就均匀地渗透到弦身内里,起到润滑和防潮的良好作用。
在大烛光线下仔细检查刀和弓,如果刀有破损就要叫师傅去磨,弓弦上有断裂则要换弦,目前刀和弓的状况良好。
他做得非常仔细认真,须知庙堂险恶、路途险恶,相比之下,貌似军中更加安全!
在军队里,他一呼百应,军人誓死保护他,因为军人们都知道,要是他挂掉,大伙儿都得玩完。
有此觉悟,牺牲小我,成全小宝,让他只要部队不光,他就难死。
而在庙堂上,二个武士就可以拖他出去斩首,路径上,要是他跑得不快,保不准他成了孙策,死在猎户手上。
难说会有什么事发生,除了依靠兄弟们,重要的是刀在手,弓在背!
时刻不可懈怠,时刻不可忘记!
……
“阿郎!”侍卫轻声相唤。
“什么事?”
“有客来拜访。”侍卫回禀。
“我不是说不见任何客人吗?”冯小宝淡淡道,须知他以军法治家,说过的话,侍卫还敢禀报,必有原因。
“那人说阿郎一定会见他!”侍卫呈上拜贴。
果然,冯小宝一迭声地道:“快快请进,启中门!”
尚书左仆射,刘仁轨!
几乎是顶级的大臣到来,又是军中前辈,还维护着自己,冯小宝知道感恩,毕恭毕敬地迎了老刘进来。
客厅坐下,侍婢送上香茗。
巨烛熊熊燃烧有如火炬,客厅里光线很足。
这蜡烛也叫蜜蜡,当时还是蛮值钱的,普通人家用的是豆油、菜籽油点灯,光线严重不足。
冯小宝这么点烛,叫做豪奢,孰不知他在后世习惯家中亮堂堂,别人认为明亮的烛光,他一样不满意哩。
“我是奉了天后之旨前来视察你闭门思过的效果!”刘仁轨先是道貌岸然地,表明自己师出有名,否则冯小宝闭门期间,他这样贸然上门,对他也是不利。
“哦!”冯小宝还没叫人去拿出学习古文成果,就听刘仁轨笑呵呵地道:“你在家做得好大事!”
“哦!”冯小宝以为他说的是诗赋和歌曲,岂料他急不可耐地道:“你写的那部书呢,快快拿来给老夫一阅!”
“哦!”冯小宝是第三次哦了,有点明白为什么刘仁轨为什么敢冒一定的危险,径直上门,他要先睹为快啊!
前两天,通湟县送来过节礼物,有大量的干牛肉、干牦牛肉、干羊肉、干马肉、鱼干、各种药材,西海酒等,冯小宝吩咐备上一份厚礼,由崔千寻送到刘仁轨那儿,刘老头儿问起冯小宝的情况,得知冯小宝在写兵书,立即食指大痒,竟然找了天后讨份差事,以视察冯小